学科分类
/ 8
158 个结果
  • 简介:造口手术的早期,外科医生多着重手术技术的改进,很少关注造口的长期管理;而当时护士又缺乏相关专业护理知识,所以现代造口手术早期,虽然医生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挽救回来,但是由于造口带来的各种并发症,常使患者又陷入痛苦之中。

  • 标签: 造口 管理 手术技术 外科医生 护理知识 并发症
  • 简介:2011年“儿童脑损伤救治及早期干预新进展”培训班将于2011年11月11~13日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举办。本次培训班将依托全国重点专科一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小儿危重症”专科的建立,邀请国内秦炯等知名专家主讲,主要内容包括:NICU及PICU常见脑损伤疾病的早期救治、脑功能保护、脑功能监测及评估、植物状态研究进展以及脑损伤儿童早期干预等。

  • 标签: 早期干预 早期救治 脑损伤 培训班 儿童 南方医科大学
  • 简介:由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协会主办、四川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学会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承办的第四届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学术大会,将于2010年6月18日至20日在成都国际会展中心召开。此次大会将与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2010中国继续教育大会、第七届中日友好神经外科大会、第二届海峡两岸神经介入研讨会,联合举行。

  • 标签: 神经外科学会 世界华人 外科学术 征文通知 中国医师协会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简介: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将于2009年4月16-21日在北京举办第八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学习班》。本期TCD学习班特点:(1)分析血流速度增快和减慢的真正病理生理意义,以每一条颅内外主要动脉狭窄为主线,通过对多个病例完整的TCD频谱群详细的讲解,使学者能掌握正确的脑动脉狭窄诊断方法;(2)从临床神经科医生的角度出发,结合国内外和各位讲者自己的研究成果,指导学员如何理解缺血性卒中TCD的应用;(3)脑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识别、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发病机制及缺血性卒中的分型诊断和分层治疗。

  • 标签: 经颅多普勒超声 北京协和医院 学习班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 中国医学科学院 脑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睡眠科学分会主办的'2017睡眠科学与技术国际高峰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将于2017年10月在河北省秦皇岛市举行。论坛期间将同时举办'中国注册多导睡眠技师师资高级培训班'。本次'论坛'将聚焦睡眠科学与技术相关的理论与实践,主要针对睡眠健康与公共卫生政策、职业安全、睡眠科学普及工作、睡眠障碍的非药物治疗(包括认知行为、功能食品、音乐、美术、冥想、生物反馈、自然疗法、吸入气体、磁疗、电疗、以及光学干预等医疗保健领域的内容)、睡眠环境科学(包括地理环境如极地、高原、潜水、航海、航天与航空,功能寝具,智能卧室等)、睡眠及其相关疾病的诊断技术(包括可穿戴监测设备等)以及睡眠及其相关疾病的居家耐

  • 标签: 中国老年学 国际高峰论坛 学会睡眠
  • 简介:叉神经痛(trigeminalneuralgia,TN)是最常见的面部疼痛综合病征,其疼痛机制尚不明确.目前,每10万人中就有100~200例叉神经痛患者,年发病率约为5/10万,好发于老年人,平均发病年龄为50~60岁,儿童少见,女性的患病率约高于男性两倍.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卡马西平 苯妥英钠 伽马射线 射频热凝 副反应
  • 简介:例1:女,47岁。因“突发意识丧失8h”人院。患者于8h前在玩耍时突然感觉乏力,站立不稳。随即卧床休息,继之出现呼之不应。无四肢抽搐、恶心呕吐及大小便失禁。当地医院就诊,行颅脑CT未见异常。给予“丹红、奥扎格雷钠及桂利嗪”等治疗,于8h后苏醒。为求进一步治疗转入我院。

  • 标签: 双侧丘脑梗塞 大小便失禁 奥扎格雷钠 意识丧失 卧床休息 四肢抽搐
  • 简介:目的探讨叉神经痛外周支射频控温热凝治疗的疗效.方法V1痛者穿刺眶上切迹或眶上孔,射频控温热凝眶上神经或渭车上神经;V2支穿刺圆孔或眶下孔,也可圆孔加眶下孔,射频控温热凝上颌神经或眶下神经;V3支穿刺卵圆孔或颏孔,也可卵圆孔加颏孔,射频控温热凝下颌神经或颏神经.结果经1~4次射频治疗,本组74例均完全止痛.结论该治疗操作简便、安全,适应证极广,止痛效果确切,可重复多次施术.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射频控温热凝法 作用机制 无菌性炎症
  • 简介:目的了解我国城市社区卒中患者康复如识知晓和接受康复治疗状况,为制订适宜的康复知识教育和康复治疗计划提供依据。方法在北京、上海和成都5个城市社区,以问卷调查形式对964例卒中患者康复知识知晓、接受康复治疗情况以及康复需求的现况进行调查。结果在被调查的964例卒中患者中,325例(35.7%)社区卒中患者表示接受过康复知识教育,仅有100例(10.4%)表示对康复治疗比较了解和很了解。714例(74.1%)患病后进行了住院治疗,294例(30.4%)住院期间接受过康复治疗,其中198例(20.5%)只接受过针灸治疗和按摩、推拿治疗,178例(18.5%)接受过运动疗法治疗。出院后,仅有250例患者继续接受康复治疗。不接受康复治疗的原因中,“从来就不知道康复治疗”是最主要的原因,占65.2%。74.j%的患者表示如果社区医院能够提供康复治疗服务,愿意在社区接受康复治疗。现实中却只有8,3%的患者出院后在社区接受继续康复治疗。结论我国城市社区卒中患者出院后康复治疗的状况总体较差。在社区人群中建立康复宣传措施以及康复治疗计划非常必要。

  • 标签: 卒中 康复 社区 需求
  • 简介:目的评价拉莫嗪治疗双相抑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2例双相抑郁发作患者随机分为拉莫嗪组31例,碳酸锂组31例。分别口服拉莫嗪50~250mg/d,碳酸锂500-2000mg/d,疗程8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8周末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总体印象-严重度量表(CGI—S)进行评定。结果治疗8周末,两组均取得较好的显效率及有效率,且拉莫嗪组优于碳酸锂组;两组CGI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而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于治疗4周末始,均明显降低(P〈0.05);而且治疗8周末,拉莫嗪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碳酸锂组(P〈0.05)。拉莫嗪组不良反应较碳酸锂组少而轻。结论拉莫嗪治疗双相抑郁有较好疗效,且安全性较好。

  • 标签: 拉莫三嗪 双相抑郁 碳酸锂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目的:研究原发性叉神经痛患者采用奥卡西平与拉莫嗪两种药物联合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过去一段时期84例在延边医院接受药物治疗的原发性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奥卡西平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奥卡西平与拉莫嗪两种药物联合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原发性叉神经痛药物治疗总有效率、药物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药物干预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和疼痛程度VAS评分改善幅度。结果:治疗组患者原发性叉神经痛药物治疗总有效率为90.5%,优于对照组的69.1%,组间差异显著(P〈0.05);仅有2例药物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的9例,组间差异显著(P〈0.05);药物干预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和疼痛程度VAS评分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原发性叉神经痛患者采用奥卡西平与拉莫嗪两种药物联合进行治疗,能够在短时间内控制疼痛、改善睡眠,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缩短用药时间。

  • 标签: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奥卡西平 拉莫三嗪 效果
  • 简介:由中国睡眠研究会西部睡眠工作委员会主办,青海省科协、青海省睡眠研究会协办,青海省医学会睡眠医学分会、青海红十字医院承办的“第六届中国西部睡眠医学大会暨青海省高原睡眠医学高峰论坛”将于2019年5月31日—6月2日在青海省西宁市万达嘉华酒店召开。

  • 标签: 睡眠医学 中国西部 医学大会 青海省 学术年会 红十字医院
  • 简介: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Vogt-Koyanagi-Haradasyndrome,VKHS)义称葡萄膜大脑炎,为一特异性侵犯含有黑色素组织的全身性疾病.该病由Vogt于1906年首次报告,临床较为少见。笔者对我院2003—2006年诊断治疗的3例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 标签: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 葡萄膜大脑炎 临床资料 全身性疾病 诊断治疗 黑色素
  • 简介:例1女性,45岁。因胸椎T1-2水平椎管内许旺细胞瘤手术后6年,胸部不适伴左上肢肌力减弱5个月,于2007年3月20日入我院治疗。2001年7月因右下肢痛温觉消失于我院行左侧胸椎T1-2之水平椎管内肿物切除术,手术后病理证实为许旺细胞瘤,手术后患者恢复良好,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 标签: 细胞瘤 发病形式 左侧胸椎 肿物切除术 肌力减弱 胸部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