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靶向治疗技术是治疗肝癌新途径。目前,肝癌靶向治疗技术多种多样,本文主要介绍单克隆抗体技术、基因技术和纳米磁性靶向治疗技术肝癌治疗应用和价值。

  • 标签: 靶向治疗技术 肝癌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混合现实技术乳腺外科精准手术治疗应用价值。方法1例女性患者例行体检,超声检查发现右侧乳腺有占位性病变,为进一步诊断,行多排CT胸部平扫、乳腺3.0TMR平扫+增强检查,获得CT和MRIDICOM原始数据,输入计算机后进行立体三维模型重构,而后运用混合现实技术显示。结果基于CT、MRI影像学原始数据高清混合现实显示技术能清晰显示乳腺解剖结构,标记肿瘤,明确诊断,使医患沟通简单、明了,手术路径清晰,尽可能保全正常组织同时完整切除肿瘤,手术时间缩短。结论混合现实技术为代表医学数字化技术飞速发展,与医学有机融合,为临床诊疗模式带来了革命性地改变,降低了对经验与想象力依赖,为医生每一刀提供了三维精准数字化科学依据,乳腺外科精准手术治疗方面具有极大应用前景。

  • 标签: 乳腺肿瘤 混合现实 精准手术
  • 简介: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是一种使用特殊增强表面直接捕获待测样本蛋白质分子,然后经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测定被捕获蛋白质相对分子量、丰度新兴技术。目前该项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前列腺癌诊断、子宫良恶性肿瘤鉴别等方面。SELDI-TOF-MS技术通过寻找肿瘤病人相关特异性蛋白用于对非小细胞肺癌早期诊断,指导治疗及预测预后等方面具有很好应用前景。

  • 标签: 肺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肿瘤标记物 SELDI-TOF-MS技术 蛋白质组学 预后
  • 简介:目的回顾性总结应用肿瘤整形外科技术修复头皮肿瘤切除后继发创面的经验,探讨其优势。方法对38例头皮良、恶性肿瘤患者依照肿瘤处理原则,切除肿瘤后,对继发缺损创面分别采用植皮、邻位皮瓣、大网膜+皮片游离移植、皮肤软组织扩张等方法进行修复。结果38例4例皮瓣远端小部分坏死,创面延期愈合;3例皮片部分(10%~15%)坏死或水疱形成;1例扩张器外露;1例大网膜坏死;29例伤口Ⅰ期愈合。20例经3个月~12年随访:1例因所植皮片部分菲薄而出现小面积溃疡,经再次植皮后痊愈;3例死亡(肺部转移2例,脑溢血1例);16例外形较满意。结论头皮肿瘤切除后继发缺损创面用整形外科技术进行完好修复,可减轻或消除患者心理负担,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肿瘤整形外科技术 头皮肿瘤 邻位皮瓣 大网膜游离移植 游离皮片移植 软组织扩张术
  • 简介:CT脑灌注扫描是一种新兴检查技术。它通过产生脑血流量(cerebralbloodflow,CBF)、脑血容量(cerebralbloodvolume,CBV)、平均通过时间(meantransittime,MTT)、对比剂峰值时间(timetopeak,TTP)和表面通透性(permeabilitysurface,PS)图,对脑灌注进行快速定性及定量评估,脑肿瘤诊断、鉴别诊断、指导治疗以及评价预后等方面有很高临床应用价值。但目前对该技术应用仍存在一些争议.

  • 标签: 脑肿瘤 灌注CT
  • 简介:目的蛋白质组学是继基因组学之后出现一门新兴学科,已成为当前生物医学领域研究热点,肝脏疾病研究已广泛应用并取得较大进展,本文综述蛋白质组学技术及其肝病研究应用概况。

  • 标签: 蛋白质组学 肝癌 肝病
  • 简介:目的探讨无瘤技术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应用,总结经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1日至2010年9月30日我科接受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39例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围手术期并发症及随访结果,总结无瘤技术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应用经验.结果39例患者均在腔镜下成功完成胃癌根治术,无中转开腹和二次手术.平均手术时间(232.5±53.2)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10.6±67.4)ml.清扫淋巴结数目16~41枚,平均(23.6±6.2)枚.所有大体标本术后病理均显示上、下切缘阴性,肿瘤浸润深度T1~T3,术后TNM分期Ⅰ期6例,Ⅱ期19例,Ⅲ期14例.39例患者术后随访12~22个月,无局部复发,无腹腔及远处转移,未发生切口和穿刺口肿瘤种植.结论不接触原则、整块切除、切口保护、安全切缘、血管处理、锐性分离、操作由远及近等无瘤技术可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得到很好应用.

  • 标签: 无瘤技术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 随访
  • 简介:目的评价ATP生物荧光肿瘤药敏检测与临床疗效相关性,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4例卵巢癌新鲜瘤组织和腹水进行肿瘤细胞分离、原代培养,以ATP生物荧光体外药敏检测技术进行检测。结果ATP生物荧光法测定细胞数量具有相关性好(r=0.9981),量程宽(10-100000个细胞),敏感性高(最小检测10个活细胞)优点,其检测结果与其他方法相比有较高相关性。32例卵巢癌病人体外药敏结果表明,其整体预测值为90.6%;其中阳性预测值为94.7%,阴性预测值为84.6%,敏感性90%,特异性91.7%。各种药物体外药敏检测结果与临床资料基本相符。结论ATP生物荧光肿瘤药敏检测结果与临床疗效具有较好相关性。该药敏检测方法对于筛选及临床应用新药,研究和确定新化疗方案和治疗原则,评估联合用药方案,实现肿瘤病人个体化化疗具有指导作用。

  • 标签: ATP生物荧光肿瘤药敏检测技术 卵巢癌
  • 简介:现代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已经迅速应用到放射治疗领域各个方面。本文旨在简要介绍MRI技术最新进展,介绍与放疗相关内容:肿瘤可视化和成像特点、模拟定位以及外放疗影像引导作用。关注点在于还原放疗MRI技术最新进展。

  • 标签: 放疗 成像
  • 简介:目的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18F-FDGPET)对肺癌诊断、分期、疗效评价及随访等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6例肺癌患者18F-FDGPET显像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灶标准摄取值(SV)均以2.5界定为肺癌病灶.结果PET用于肺癌临床:①敏感性92.8%;②特异性89.3%;③对肺癌诊断准确率91.O%;④假阳性率5.4%,假阴性率3.6%;⑤对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准确性稍高于CT,分别为85.0%和70.0%;⑥PET评价传统三维定位适形放射治疗及局部病灶消融疗法疗效以及随访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结论18F-FDGPET可用于肺癌诊断、分期、评价疗效及随访.

  • 标签: 肺肿瘤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脱氧葡萄糖
  • 简介:分支链DNA信号放大技术(bDNA)是一种基于探针杂交信号放大检测系统,无需对mRNA纯化和反转录即可对mRNA做精确定量检测,有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准确性好和结果稳定可靠等优点,具有良好临床科研应用价值。本文就bDNA技术原理及其CMV、HBV、HCV和HIV等病毒定量检测、基因表达分析以及肿瘤基因分析等方面的应用作一介绍。

  • 标签: 分支DNA(bDNA) 基因 应用
  • 简介:胃癌是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方式,放射治疗作为一种重要局部治疗方式多种肿瘤治疗受到越来越多关注。2001年,里程碑式INT0116研究结果发表之后,放射治疗胃癌治疗作用受到广泛重视,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该文就目前胃癌中放射治疗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 标签: 胃癌 放射治疗 靶区 D1/D2清扫术
  • 简介:本文介绍了表面加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urface-enhancedlaserdesorption/inionation-timeofflightmassspectra,SELDI-TOF-MS)蛋白质芯片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并对SELDI-TOF-MS技术与其他蛋白质检测系统进行比较,对其所具有的优势和不足及该技术肿瘤研究应用前景等作一评价。

  • 标签: TOF MS 肿瘤研究 蛋白质芯片技术 SELDI 蛋白质检测
  • 简介:对大多数肿瘤而言,^18F—FDGPET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优点。淋巴结和结外淋巴瘤诊断检出率、淋巴瘤分期和再分期、疗效预测和评估、检测微小残留病灶、监测复发和预后判断均优于CT或^67Ga。PET常上调淋巴瘤分期(约40%),PET检出效能随淋巴瘤组织类型而变动,尤其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和霍奇金病诊断率高。对骨髓累及检出PET/CT可补充骨髓活检(BMB),但不能取代BMB。PET较^67Ga对脾淋巴瘤有更高检出率。治疗早中期PET/CT是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独立预后指标。FDG并非肿瘤特异性物质,FDG—PET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需注意鉴别,可能时进行组织活检。

  • 标签: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恶性淋巴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了解德州市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感染状况及HPV病毒基因型分布,为宫颈癌筛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对2008年10月至2013年7月期间送检德州市人民医院3006例宫颈分泌物标本进行HPV基因分型,对各型检出率、年龄分布及多重感染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HPV总检出率为17.80%(535/3006),高危型以HPV-16、HPV-52、HPV-68检出率最高,分别为3.20%、1.30%、1.26%;低危型以HPV-6、HPV-11多见,检出率分别为1.50%、1.13%。多重感染共79例,占总感染14.77%(79/535),其中二重感染60例(11.21%)、三重感染14例(2.61%)、四重感染5例(0.93%)。HPV感染在16~25岁、26~35岁、36~45岁、46~55岁、56~65岁年龄组,阳性率分别为16.20%、16.70%、18.20%、16.90%、38.40%,HPV阳性率56~65岁组达到高峰。结论高危型HPV-16、HPV-52、HPV-68及低危型HPV-6、HPV-11是德州女性宫颈HPV感染主要基因型别,多重感染较常见,感染人群集中于老年组。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一次可检测21种HPV基因型别,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可应用于宫颈细胞标本HPV感染检测。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 病毒基因分型 基因芯片技术
  • 简介: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各项参数对直肠癌术前评估价值。方法选经根治性手术治疗且病理证实30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于术前行CT灌注成像扫描,准确记录血容量(bloodvolume,BV)、强化峰值(peakenhancementimage,PEI)、强化峰值达到时间即达峰时间(timetopeak,TTP)、血流量(perfusion,PF),并在术后确定pTNM分期,并对TNM分期中各CT灌注参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直肠癌组织PF、BV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而PEI、TTP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T分期各组,PF、TTP、BV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PE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是否转移分组,无淋巴结转移组PF、BV要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TP及PEI则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是否远处转移各分组,同时肝转移组PEI、PF要低于无远处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TP、BV则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肿瘤分化程度分组,分化程度越高,其PF、TTP渐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靶淋巴结灌注表现为转移淋巴结PF要多于反应性增生淋巴结(P=0.0001),而TTP、BV、PEI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直肠癌患者CT灌注成像各项参数对直肠癌进行术前分期有一定应用价值,可以使术前分期更加准确,进而采取更合理治疗策略。

  • 标签: 直肠癌 64排螺旋CT 灌注图像 诊断
  • 简介:结直肠癌是常见消北道恶性肿瘤之一,据我国最新研究报道,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里上升趋势。对于结直肠癌临床治疗,尽管放化疗、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及综合辅助治疗愈发成熟,但目前最核心治疗手段依然是规范性外科手术治疗。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 结直肠癌 微创技术 手术中 分子靶向药物治疗 价值
  • 简介:骨肉瘤保肢治疗已成为骨肿瘤外科主要发展方向,骨肉瘤生物重建逐渐成为保肢治疗首选方法。深低温冷冻灭活回植技术以其手术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保留了骨诱导生成能力等诸多优点而成为一种有广泛应用前景生物型保肢技术。本文就深低温冷冻灭活技术骨肉瘤保肢治疗应用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骨肿瘤 深低温冷冻灭活 肿瘤免疫 保肢治疗
  • 简介:加还康复外科(enhancedrecoteryaftersurgery,ERAS)是指在围术期应用一系列经循证医学证实有效优化处理措施,使患者快速康复,并且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再入院风险及死亡风险,同时有效降低医疗费用。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 麻醉学科 应用 SURGERY 死亡风险 循证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