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14—3—3β基因(酪氨酸3-加单氧矽色氨酸5-加单氧酶激活蛋白基因)对卡氏肉瘤(Kaposigsarcoma,KS)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法将14—3—3β基因稳定转染入BCBL—1(HHV-8positiveandEBVnegativehumanBcells)细胞,Western—Blot检测14—3—3β蛋白的表达,最后利用Transwell法分析14—3—3β基因对BCBL-1细胞迁移的影响(设立空载体组和阴性对照组)。结果:pcDNA3.1/myc—His(-)A-14—3—3β组细胞迁移数目明显高于pcDNA3.1/myc—His(-)A组和阴性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DNA3.1/myc—His(-)A组和阴性对照组细胞迁移数目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4—3—3β基因能促进KS细胞的迁移。

  • 标签: 14—3—3β基因 卡波氏肉瘤 迁移
  • 简介:目的观察体外冲击对人工髋关节置换翻修骨水泥股骨假体取出的影响。方法患者入选标准:年龄45—79岁,翻修距初次手术时间5—20年;无菌性骨水泥假体松动;单侧翻修;初次手术用国产假体及骨水泥;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将符合入选标准的32例患者按简单数字随机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6例,干预组术前5天开始,每日1次(2000次脉冲),每次30min,共5次f10000次脉冲)的体外冲击治疗,对照组术前不行体外冲击治疗。由同一人按完整拔除标准(一次性完全拔除)、开骨取出标准(无法拔除或仅部分拔除)、耗时计算标准(自开始取时始至全部取出时止)、出血量计算标准(自切皮始至缝皮止)分别统计两组患者数据,并从疼痛、功能、关节活动度、关节畸形4个方面行术前1周及术后1个月Harris评分。结果干预组假体完整拔出者(16例中8例,50.00%)较对照组(16例中2例,12.50%)多(P〈0.05),非完整拔除者干预组开骨者(8例中2例,25.00%)较对照组(14例中10例,71.43%)少(P〈0.05);干预组取出植入物耗时(310.1±129.5)S较对照组(978.9±110.2)s短(P〈0.01);干预组术中出血量(610.9±126.5)ml较对照组(1110.1±140.4)ml少(P〈0.01)。Harris评分术前1周干预组(69.1±4.5)与对照组(70.2±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干预组(94.1±3.5)较对照组(90.9±4.2)高(P〈0.05)。结论体外冲击利于人工髋关节置换翻修骨水泥股骨假体取出。

  • 标签: 冲击波 人工髋关节置换 翻修 骨水泥股骨假体
  • 简介:替单抗(万珂)是第一个进入临床试验的蛋白酶体抑制剂。美国FDA和欧盟EMEA已批准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M)。继续进行中的试验用替单抗作为一线治疗MM结果令人鼓舞。套细胞淋巴瘤(MCL)是一种攻击性的B一细胞霍奇金淋巴瘤,缺乏最佳治疗选择,临床结果证实替单抗治疗复发或难治性MCL有效,且有预期和可处理的毒性。替单抗合并常规药物治疗血液恶性肿瘤和有些实体瘤,如非小细胞肺癌、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证明有化学增敏作用。单用替单抗或与其他抗肿瘤联合治疗恶性肿瘤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波替单抗(万珂) 蛋白酶体抑制剂 血液与实体瘤
  • 简介:目的探讨治疗相关性白血病的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我所1985~2003年收治的48例治疗相关性白血病.结果临床各型占同期各类白血病的0.6%,占AML的7%.48例中放疗所致的相关性白血病全部为CML,化疗所致的相关性白血病全部为AML.化疗主要的药物为鬼臼类,烷化剂和蒽环类药物.但对Ph阳性的CML应用STI571,有2例病人获长期生存.APL应用三氧化二砷+ATRA双诱导治疗后全部获CR,1例无病生存7年.结论治疗相关性白血病对治疗反应较差,CR率极低.

  • 标签: 治疗相关性白血病 化疗 放疗
  • 简介:靶向治疗技术是治疗肝癌的新途径。目前,肝癌的靶向治疗技术多种多样,本文主要介绍单克隆抗体技术、基因技术和纳米磁性靶向治疗技术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和价值。

  • 标签: 靶向治疗技术 肝癌
  • 简介: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45%的肿瘤可以治愈(以5年生存率计算).其中22%依靠手术治愈,18%依靠放射治疗治愈.5740依靠化疗治愈。虽然手术治疗和放射治疗对肿瘤的治愈比例较高,但是单一的治疗手段所收到的效果,远远不如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方式治疗的效果要好。这种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方式治疗的在医学上称为肿瘤的综合治疗

  • 标签: 肿瘤综合治疗 世界卫生组织 放射治疗 手术治疗 5年生存率 治愈
  • 作者: 吴华峰,罗兵
  • 学科: 医药卫生 > 肿瘤
  • 创建时间:2023-05-29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12期
  • 机构:巴中市恩阳区人民医院,四川巴中636063
  • 简介: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通常会在早期无症状或症状较轻微,导致许多患者错过了早期治疗的最佳时机。因此,早检查、早诊断、早治疗是胃癌治疗的关键。本文将详细介绍胃癌的早期检查、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

  • 标签: 胃癌;恶性肿瘤
  • 简介:对于肺癌的治疗,很多人认为只有手术是唯一可能根治的方法,其实放疗也是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不论是早、中、晚期肺癌,放疗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早期肺癌,放疗的疗效堪比手术。现有证据表明,对于早期肺癌,

  • 标签: 治疗方法 放疗 效价比 肿瘤 晚期肺癌 早期肺癌
  • 简介:靶向治疗是针对肿瘤细胞恶性表型的分子靶点,作用于促进肿瘤生长、存活的特异性细胞受体、信号传导等通道,实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或促进凋亡的抗肿瘤作用.新的靶向治疗药物rituximab、伊马替尼、赫赛汀和全反式维甲酸已开始用于临床治疗,本文综述这些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证、疗效及安全性.与传统细胞毒化疗不同,肿瘤靶向治疗具有特异性抗肿瘤作用,并且毒性明显减少.肿瘤靶向治疗令人鼓舞的初步成果为其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典范,开创了肿瘤化疗的新领域.

  • 标签: 肿瘤 靶向治疗 疗效
  • 简介:迄今为止,胃癌仍然居于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之前列。胃癌的外科治疗经历了黎明期、原创期、根治期和合理治疗期后,现已进入个体化治疗时期,其治疗方法更完善,治疗效果更好。近年来,早期胃癌发现率的增加、腹腔镜手术的普及、新的高级别循证医学研究证据的出现,极大改变了传统的胃癌治疗模式。早期胃癌的缩小手术、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循证医学研究 发现率 治期 明期 胃切除术
  • 简介:本文分析了东西方学者对胃癌外科治疗的分歧与近年逐渐取得共识的趋向;介绍了早期胃癌与进展期胃癌合理外科治疗的原则;近年主张早期胃癌不必切除大网膜与网膜囊.进一步确定了中、上部胃癌胰脾区清除范围,行保存一线,切除动脉干及脾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胃癌 外科治疗 前沿
  • 简介:胃癌在所有癌症发病率中排第5位,死亡率排第3位,全球范围内东亚地区胃癌死亡率最高,其中男性14/10万,女性9.8/10万。大多数胃癌患者在初诊时即处于进展期或存在远处转移,此类患者需接受手术,辅助化疗或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化疗是进展期胃癌标准治疗方案,主要以5-Fu加铂类为基础.目前临床常用的一线化疗方案包括FOLF0X(5-Fu+奥沙利铂+左旋叶酸)、S0X(S1+奥沙利铂)、DCF(多西他赛+顺铂+5-Fu)、ECF/E0X(表柔比星+顺铂/奥沙利铂+5-Fu/卡涪他滨)。

  • 标签: 胃癌死亡率 免疫治疗 进展期胃癌 标准治疗方案 奥沙利铂 一线化疗方案
  • 简介:小肠腺癌(SBA)为临床少见的恶性肿瘤,但近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SBA确诊时多为中晚期,术后复发率高,5年生存率低.临床上缺乏标准有效的系统治疗方案,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均未见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根据近几年的一些回顾性研究,分别对SBA的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晚期一线化疗、二线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进行归纳和总结,以便进一步了解最新SBA内科治疗现状,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合理化选择提供依据.

  • 标签: 小肠腺癌 内科治疗
  • 简介: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一直高居所有肿瘤的第二位。胃癌发病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亚洲胃癌发病率占全世界的50%以上,在中国每年新发胃癌患者高达40万人。

  • 标签: 胃癌 老年 治疗
  • 简介:肝脏的肿瘤即肝细胞癌,治疗上比较棘手,预后较差,号称癌中之王,是癌死亡的重要原因。

  • 标签: 肝移植 外科治疗 肝癌 疗效
  • 简介:美国国家肿瘤研究所过去开发过LAK细胞技术,经过抽取肿瘤病人血流内的淋巴细胞,在体外用白介紊-2激活,培养增殖.再输回病人体内,进而又开发把肿瘤组织内浸润的淋巴细胞(TIL)提取出来加白介素-2激活和培养增殖,再输给病人以达到治疗目的,这些办法叫继承免疫疗法。但是提取肿瘤组织内的淋巴细胞并非易事,而且不容易认识。

  • 标签: 肿瘤病人 基因治疗 淋巴细胞 白介素-2 细胞技术 免疫疗法
  • 简介: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主要分布在亚洲、拉丁美洲和中欧等地,尽管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有所降低,但死亡率居高不下,其中我国和日本是亚洲死亡率较高的国家.在我国,胃癌居消化道肿瘤发病率之首.胃癌的发病率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南沿海各地及东北、西南局部地区.目前提高胃癌疗效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及时合理的去瘤治疗.

  • 标签: 胃癌 外科治疗 进展
  • 简介:自杀基因靶向疗法在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众多体内体外试验已经证明了自杀基因的肿瘤杀伤效应。目前,相关的临床试验也证实HSV-tk/GCV,CD/5-FC等自杀基因系统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效应。然而在临床推广应用上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如基因靶向转移困难、基因转染效率较低、基因转移后的表达缺乏有效的调控手段和基因杀伤效应较低且难以控制等,这些问题均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解决。本文将从自杀基因的种类、载体、作用机制、旁观者效应和临床发展前景,尤其是纳米粒载体和肿瘤干细胞理论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自杀基因治疗 旁观者效应 肿瘤 肿瘤干细胞 纳米粒
  • 简介:胃癌的预后极差,其死亡率居于所有癌症的第二位。尽管手术切除肿瘤是首选治疗方案,但术后死亡率仍高达60%以上。为了提高治愈性(RO)切除率,降低术后死亡率,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各国医学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将对近年来胃癌新辅助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胃癌 新辅助治疗 放化疗
  • 简介:脊髓脊柱肿瘤的治疗是神经外科专业的重要内容,显微外科手术是治疗脊髓脊柱肿瘤的主要手段。准确的定位、精细的显微外科技术、术中电生理检测是成功治疗脊髓脊柱肿瘤的关键。本期内容总结了以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脊髓脊柱组为主的临床病例资料以及经验,以供神经肿瘤外科医生参考。

  • 标签: 脊髓肿瘤 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