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相传古时有一个以善做面食著名的面馆,不但味道好,而且拉面筋道有力,颇有嚼头,食后耐饥持久,回味无穷,凡是人店的食客吃面后必须喝汤。有一壮士,自恃脾胃好,只吃面,偏不喝汤。店小二尾随其后,好言相劝则不从。此人回家后不久,腹痛难忍,上下不通辗转反侧,气息奄奄后悔莫及。这时店小二提着面汤破门而人,撬开牙齿,顷刻只听肠鸣漉漉,胃气通达,转危为安。

  • 标签: 味道 喝汤
  • 简介:放射性损伤(radiation-inducedlunginjury,RILI)是胸部肿瘤放疗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早期主要表现为放射性肺炎,部分患者在后期可表现为肺纤维化,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了生存期。本文主要从放射性损伤的发病机制、影像学变化、病理学改变及中西医治疗几个方面加以综述。

  • 标签: 放射性肺损伤 胸部肿瘤 研究进展 综述
  • 简介:关节炎泛指在人体关节及其周围组织中一类非特异炎性疾病,种类较多,病因复杂,目前认为该类疾病与各种炎症促发因子、自身免疫反应、病原微生物感染、代谢紊乱、创伤、退行性病变等多种因素有关。近年来研究多围绕软骨退变、滑膜病变等引起的炎症展开,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 标签: 水通道蛋白质1 水通道蛋白质3 水通道蛋白质4 水通道蛋白质9 骨关节炎 关节
  • 简介:目的探讨骨肉瘤组织中血管生成拟态(VM)的存在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骨肉瘤标本66例,采用CD34和PAS双重染色方法检测骨肉瘤组织中VM存在情况,探讨骨肉瘤VM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以及VM与黏着斑激酶(FAK)、迁移诱导基因(Mig)-7表达的关系。结果66例骨肉瘤中存在15例VM,阳性率为22.7%。骨肉瘤VM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直径、肿瘤部位、术式及术前化疗坏死率无关。VM(+)组FAK及Mig-7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VM(-)组。VM(+)组患者的总生存期和无转移生存期均短于VM(-)组患者(P〈0.05),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显示VM和术前化疗效果是预测骨肉瘤生存期和发生转移的两个独立预后因素。结论VM存在于骨肉瘤组织中并且是其重要的预后指标,FAK及Mig-7与骨肉瘤VM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 标签: 血管生成拟态 骨肉瘤 黏着斑激酶(FAK) 迁移诱导基因-7(Mig-7) 预后
  • 简介:1病例资料患者,男,73岁,因“胸痛、发热2天”于2014年4月收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呼吸内科诊治。患者1年前因“右肾癌”在我院行“肾癌根治术”治疗,因病理类型特殊,我院病理科曾予以报道,请UCLA会诊最终诊断“肾脏组合性血管内皮瘤”。术后患者恢复可,定期复查胸部X片和腹部B超,10月来未见复发转移征象。

  • 标签: 肾肿瘤 组合性血管内皮瘤 肝转移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FGF20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及正常肠黏膜组织中FGF20的表达或CD34的表达,分析FGF20在癌组织及正常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以及与临床病理之间的相关性,探讨FGF20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结果: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Blot结果均提示结直肠癌组织中FGF20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肠黏膜组织(P〈0.01);癌组织中FGF20的表达与肿瘤浸润(P〈0.05)及淋巴结转移(P〈0.05)密切相关,与分化程度及肝转移无明显相关(P〉0.05);癌组织中FGF20的表达与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FGF20在结直肠癌微血管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进而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及远处转移,为明确FGF20在结直肠癌微血管形成中的作用以及深入探讨FGF20促进微血管形成的分子机制提供实验依据。

  • 标签: FGF20 微血管密度 结直肠癌
  • 简介:目的探讨双极射频设备HabibTM4X在腹腔镜下肝血管瘤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4年12月在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应用Habibm4x行腹腔镜肝血管瘤切除的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完全腹腔镜手术,其中11例实施不规则肝切除,5例实施肝左外叶切除,无肝门阻断。平均手术时间(141±62)min(55~225min),平均出血量(93±66)m1(20-250m1),肿瘤平均直径(7.8±1.9)cm(5.6~12.5cm)。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术后无出血、胆漏、腹腔脓肿、肝功能不全、肺部感染等手术相关并发症。16例患者平均随访12个月,均无肿瘤残留或复发。结论选择合适患者应用HabibTM4X行腹腔镜下肝血管瘤切除是安全、可行、有效的。

  • 标签: 腹腔镜 肝切除 肝血管瘤 HabibTM 4X
  • 简介: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持续静脉输注联合FOLFOX/FOLFIRI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初治或复治晚期结直肠癌患者13例,采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15mg微量泵持续静脉输注第1天至第7天,总量为105mg,共持续168小时,第6天开始联合FOLFOX/FOLFIRI方案治疗,3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13例患者共完成54周期治疗,全部病例均可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总有效率为(ORR)23.1%,疾病控制率(DCR)为69.2%,中位PFS为4.7个月。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延迟性腹泻和外周感觉神经麻木等,无化疗毒性相关死亡病例。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持续静脉输注联合化疗对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效果肯定,毒副反应能够耐受。

  • 标签: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 FOLFOX/FOLFIRI方案 晚期结直肠癌 联合化疗 毒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冷循环射频消融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治疗小肝癌合并严重门脉高压症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本院采用腹腔镜下冷循环射频消融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及脾切除治疗小肝癌合并有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出血12例患者,同期行腹腔镜下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及脾切除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消化道出血28例乙肝肝硬化患者,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手术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3~36个月,两组有3例消化道再出血,保守治疗痊愈;1例肝肿瘤消融不完全,CT引导下再次消融治疗,无肝癌复发。结论腹腔镜下冷循环射频消融对肝功能损伤小,具有微创的优点,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治疗小肝癌合并门脉高压症消化道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肝癌 冷循环射频消融 腹腔镜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门脉高压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