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高压PICC导管在结直肠癌患者CT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进行首次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12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经高压PICC导管注入造影剂行增强CT检查,而对照组患者经外周静脉留置针注入造影剂行增强CT检查。比较两组患者行增强CT检查时的造影剂外渗发生率、护理耗时及导管维护费用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造影剂的外渗发生率(0vs.5%,P=0.022),护理耗时[(6.36±7.71)分钟/次诋(13.32±3.29)分钟/次,P=0.001],导管维护费用[(1186.31±165.36)元/次眠(1250.25±170.67)元/次.P=0.0391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经高压PICC导管行增强CT检查,能降低造影剂外渗的发生率.减少护理时数.降低维护费用。

  • 标签: 结直肠癌 耐高压PICC导管 增强CT 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对人工髋关节置换翻修骨水泥股骨假体取出的影响。方法患者入选标准:年龄45—79岁,翻修距初次手术时间5—20年;无菌性骨水泥假体松动;单侧翻修;初次手术用国产假体及骨水泥;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将符合入选标准的32例患者按简单数字随机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6例,干预组术前5天开始,每日1次(2000次脉冲),每次30min,共5次f10000次脉冲)的体外冲击波治疗,对照组术前不行体外冲击波治疗。由同一人按完整拔除标准(一次性完全拔除)、开骨取出标准(无法拔除或仅部分拔除)、耗时计算标准(自开始取时始至全部取出时止)、出血量计算标准(自切皮始至缝皮止)分别统计两组患者数据,并从疼痛、功能、关节活动度、关节畸形4个方面行术前1周及术后1个月Harris评分。结果干预组假体完整拔出者(16例中8例,50.00%)较对照组(16例中2例,12.50%)多(P〈0.05),非完整拔除者干预组开骨者(8例中2例,25.00%)较对照组(14例中10例,71.43%)少(P〈0.05);干预组取出植入物耗时(310.1±129.5)S较对照组(978.9±110.2)s短(P〈0.01);干预组术中出血量(610.9±126.5)ml较对照组(1110.1±140.4)ml少(P〈0.01)。Harris评分术前1周干预组(69.1±4.5)与对照组(70.2±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干预组(94.1±3.5)较对照组(90.9±4.2)高(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利于人工髋关节置换翻修骨水泥股骨假体取出。

  • 标签: 冲击波 人工髋关节置换 翻修 骨水泥股骨假体
  • 简介:目的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PPC)对胃癌奥沙利铂(L-OHP)细胞株BGC823/L-OHP的增殖抑制、逆转耐药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PPC(0、0.5、1.5、3、6、12、24、48、64、86μmol/L)处理BGC823/L-OHP细胞的增殖率,并检测不同浓度PPC(1、5、10μmol/L)联合不同浓度L-OHP(1、5、10、20、30、40μg/ml)处理BGC823细胞和BGC823/L-OHP细胞48h的增殖抑制率,检测L-OHP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和逆转耐药作用,同时选取IC50最小时PPC浓度作为后续实验浓度。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Westernblotting检测Toll样受体-4(TLR-4)、Nanog和ABCF2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0.5~48μmol/LPPC能促进BGC823/L-OHP细胞增殖,64、86μmol/LPPC可抑制BGC823/L-OHP细胞增殖。经PPC处理,L-OHP作用48h的IC50由28.54μg/ml下降至6.63μg/ml,逆转倍数为4.31。5μmol/LPPC能显著增加L-OHP对BGC823/L-OHP细胞的敏感性,选取该浓度用于后续实验。与BGC823组比较,BGC823/L-OHP组中ABCF2、TLR-4和Nanog的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上调(P〈0.05);经5μmol/LPPC处理后,BGC823/L-OHP组中ABCF2、TLR-4和Nanog的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下调(P〈0.05)。结论PPC联合L-OHP能够增加BGC823/L-OHP细胞株对L-OHP的敏感性,抑制细胞生长,从而逆转耐药。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TLR-4、Nanog和ABCF2表达来发挥逆转耐药的作用。

  • 标签: 胃癌 BGC823/L-OHP细胞 奥沙利铂(L-OHP) 多烯磷脂酰胆碱(PPC) 逆转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