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3 个结果
  • 简介: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一直高居所有肿瘤的第二位。胃癌发病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亚洲胃癌发病率占全世界的50%以上,在中国每年新发胃癌患者高达40万人。

  • 标签: 胃癌 老年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塞来昔布对胃癌前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干预作用。方法胃镜活检经病理证实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人97例(男51例,女46例,男女比例1.11:1)。随机分为两组:塞来昔布组(接受塞来昔布0.2,1次/d,po)和空白对照组(不接受特异性治疗),疗程均为6mo。治疗前,治疗3mo及疗程结束各行胃镜检查1次。活检组织行常规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OX-2的表达。结果治疗3mo时,塞来昔布组cox-2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胃粘膜萎缩程度无明显差异;疗程结束后,塞来昔布组cox-2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且胃粘膜萎缩程度有所减轻,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塞来昔布可以明显抑制胃粘膜cox-2蛋白的表达,提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有一定的逆转作用。

  • 标签: 癌前病变 萎缩性胃炎 塞来昔布 COX-2 慢性萎缩性胃炎
  • 简介:目的分析老年肝癌患者的心理特点,提高心理护理质量。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住院治疗的56例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和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估护理效果。结果患者心理干预前后SDS、SAS评分比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加强心理护理有利于改善老年肝癌患者抑郁、焦虑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肝癌 老年患者 心理护理 卫生宣教
  • 简介:肿瘤康复的概念及内容癌症康复的概念最早南美同在1971年国家癌症计划中提出,此后开始投入资金开展相关研究。1972年,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NationalCancerInstitute,NCI)举办了“癌症康复计划会议”,将癌症康复明确划分为:社会心理支持(Psychosocialsupport)、体能优化(Optimizationofphysicalflmctioning)、职业辅导(Vocationalcounselling,帮助患者恢复生活技能)、社会功能优化(Optimizationofsocialfunctioning)4个方面。

  • 标签: 康复需求 老年肿瘤 PHYSICAL 癌症康复 社会心理支持 康复计划
  • 简介:目的:总结老年直肠癌诊断与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老年直肠癌临床病理资料。结果:本组62例均采取“三检”(直肠指检、结肠镜检、组织活检)确诊,术前误诊率75.1%(47例)。其中误诊为菌痢20例,痔疮16例,习惯性便秘6例,血吸虫肠炎5例。并存病占93.5%(58例)。直肠癌位于下、中、上段分别为48例、10例、4例,手术切除56例,单纯造口6例。按Dukes分期,B、C、D期分别为10例、46例、6例。随访1a、3a、5a生存率分别为100%(62例),64.5%(40例),40.2%(26例)。结论:老年直肠癌并存病多,易误诊,采取“三检”可提高确诊率,根治性切除可提高患者生存率。

  • 标签: 老年人 直肠癌 治疗 诊断 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人胃癌的围手术期处理和外科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期间我院外科住院治疗的25例老年胃癌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有并存疾病7例(占28.0%),根治性手术21例(84.0%),6例发生并发症(占24.0%),无死亡病例。25例术后均得到随防,根治性胃切除术病人5a生存率49%。结论外科手术仍然是治疗老年胃癌有效的方法。加强围手术期处理,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

  • 标签: 老年人 胃癌 外科治疗
  • 简介:目的: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活检进行分析.以便全面了解慢性粒细胞自血病的骨髓情况,有助于诊断及治疗。方法:用塑料包埋法制片,然后进行HGF,Gomori染色,观察各项指标。结果:80例病人中78倒(97%)骨髓增长明显活跃;49例(61%)伴有不同程度的纤维化;19例(23%)可见3~10个原幼细胞簇。结论:骨髓活检可以全面了解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骨髓增生情况、骨髓纤维化程度及原幼细胞簇数量,对判断分期及预后,指导治疗有较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骨髓活检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治疗 诊断 骨髓纤维化 人中
  • 简介: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加剧,骨质疏松症发病率逐年上升。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后具有合并症复杂、骨折类型多变、骨缺损严重、内固定稳定性差及致残、致死率高等特点,受到临床医生的广泛关注。受患者骨量低下、新骨生成潜力受损等因素影响,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骨修复办法是颇为棘手的难题。近年来,全身抗骨质疏松治疗、手术植骨或骨替代作为针对骨质疏松性骨缺损的主要手段在系统治疗中越来越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 标签: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修复
  • 简介:目的:分析与总结老年人胃癌的临床特点和围手术期处理的有关问题。方法:对我院108例老年人胃癌的并存病、术后并发症以及围手术期处理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08例老年人胃癌,80例(74.1%)患者伴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并存病。术后发生并发症共18例,死亡6例。术前有并存病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6.8%,而手术前无并存病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4.5%,两者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0.01)。结论:老年人胃癌患者常伴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肺气肿等疾病,加强围手术期处理,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胃癌 并存病 并发症 围手术期处理
  • 简介:化疗有最高年龄限制吗?研究表明,年龄不是老年肿瘤患者是否接受治疗的决定因素,更重要的是患者的各项身体机能。许多老人各项身体机能都还很好,如果能接受充分的化疗,同时给予积极的支持治疗,他们对化疗的耐受性与年轻患者是相当的,化疗的疗效也好,可以达到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的预期结果。

  • 标签: 老年肿瘤患者 癌症 年龄限制 身体机能 支持治疗 年轻患者
  • 简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造血干细胞克隆性增殖所致的骨髓增殖性疾病。经过多年研究,中药在治疗慢粒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在中药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应用中,多为中药与化疗药物的联合用药,单独应用中药治疗仅见于个案报道。本文从临床出发,以药物实践推荐为分类方式,对当前应用的中药的基础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两方面为主就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中药 研究进展
  • 简介:美国癌症协会最新公布的一份全球癌症调查报告显示,在2007年,估计有760万人死于癌症,平均每天超过2万人。世界卫生组织(WHO)专家日前在日内瓦警告说,到2020年全球每年的癌症死亡人数可能增加一倍,未来10年中会有8400万人死于癌症。数十年来,我们只是提高了早期癌症的治疗效果,癌症的机理,

  • 标签: 早期癌症 慢性病 世界卫生组织 死亡人数 治疗效果 日内瓦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中老年(50岁以上)食管鳞癌患者术后生存和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和随访资料,通过Kaplan-Meier曲线和Cox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评估与生存相关因素。结果中老年食管鳞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28.37%。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分化程度、体重减轻、术前并发症、病变长度、手术方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术后临床分期、术前低蛋白、术前放化疗与5年生存率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术前低蛋白、分化程度、病变长度、手术方式、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术前放化疗等是影响中晚期食管鳞癌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中老年食管癌多数属于中晚期,根治性手术切除有一定难度,在可耐受情况下,积极行术前放化疗可以提高生存率。而术前低蛋白、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手术方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等可能预测患者预后。

  • 标签: 食管癌 中老年 手术 预后 多因素回归分析
  • 简介:目的研究化疗对65岁以上的老年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的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V3.0)中文版对我院94例≥65岁的老年肿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同时进行卡氏行为状态评分。其中辅助组38例,姑息组56例。在化疗前、化疗第3个周期后分别进行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全体患者化疗3个周期后生活质量评分显示:恶心呕吐、便秘的症状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加重评分增高,但疼痛减轻评分下降(P〈0.05);5项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其他症状(疲乏、睡眠、食欲下降、呼吸困难、腹泻、经济困难)和整体生活质量在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变化。与化疗前相比,辅助组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便秘的症状加重(P〈0.05)。姑息组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的症状明显加重、但疼痛减轻(P〈0.05)。在化疗前后卡氏行为状态评分均未显示出明显的差别。化疗后辅助化疗组与姑息化疗组相比,姑息组在疼痛、便秘症状和经济困难的评分明显高于辅助组,姑息组的总体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辅助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肿瘤患者的躯体、角色、认知、情绪、社会功能受化疗的影响较小,化疗后会出现消化道症状加重,疼痛减轻,总体生活质量下降不明显。卡氏行为状态评分不能全面反映患者化疗时的生活质量,QLQ-C30(V3.0)中文版评估量表对中国老年肿瘤患者测评生活质量优于卡氏行为状态评分。

  • 标签: 老年 恶性肿瘤 生活质量 化疗
  • 简介:目的探讨75岁以上老年胃癌患者术前合并疾病、临床病理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我院施行胃癌根治手术的337例患者,其中年龄≥75岁的患者40例,占11.87%,其余小于75岁的患者297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合并症等临床病理资料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老年组患者术前合并心脏、肺部疾病及低蛋白血症的比例分别为37.5%、12.5%、30.0%,显著高于非老年组的15.5%、5.8%、12.8%(P<0.05).老年组患者分化型胃癌、ASAⅢ级、UICC分期Ⅲ+Ⅳ期患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非老年组(P<0.05).术后并发肺部感染37例、心率失常6例.老年组术后肺部感染、心率失常发生率分别为22.5%(9/40)、7.5%(3/40),显著高于非老年组的9.4%(28/297)、1.0%(3/2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合并心肺疾病患者术后心肺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术前未合并心肺疾病患者(P<0.05).结论老年胃癌患者肿瘤分化较好、临床分期较早,但合并基础疾病较多,易导致术后并发心肺并发症,应在围手术期积极处理,减少并发症,尽量根治肿瘤,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 标签: 胃癌 根治手术 老年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总结70岁以上老年胃癌的临床特点和外科诊治经验。方法对2003年8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75例70岁以上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0岁以上老年胃癌患者占同期胃癌的19.6%。手术切除率61.3%,其中根治性切除率40.0%,姑息性切除率21.3%。手术并发症发生率34.7%,围手术期病死率5.3%。术后1、3、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64.7%、29.6%、5.1%。结论70岁以上老年胃癌患者临床特征不显著,发现较晚,易误诊误治,根治性切除率较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死亡率较高,早期发现和围手术期处理至关重要。

  • 标签: 高龄老年人 胃癌 外科治疗 手术并发症 病死率
  • 简介:肿瘤和炎症之间的相互关系一直是长期争议的焦点。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证实多种肿瘤与慢性炎症相关,即慢性炎症增加了罹患肿瘤的风险并促进了肿瘤的进展。肝细胞癌是典型代表,机体在感染因素(乙型肝炎病毒或丙型肝炎病毒)以及非感染因素(酒精、黄曲霉素的体内蓄积及代谢性疾病)的长期刺激下形成了一种慢性炎症状态,在这种背景下有利于促进肝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但是肝癌和慢性炎症之间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本文将从肿瘤炎症微环境、炎症相关信号通路以及临床上与预后相关的系统炎症指标等方面,就慢性炎症和肝细胞癌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肝细胞癌 慢性炎症 进展
  • 简介: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multiforme,GBM)发病率高,具有容易复发和侵袭性强的特性。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GBM的发病率亦呈升高趋势,但其治疗欠规范。本文就目前影响老年GBM患者的治疗因素及其手术、化疗、放疗及联合治疗等治疗现状进行综述。

  • 标签: 脑肿瘤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老年 手术 放疗 化疗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对2004年5月~2008年5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老年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396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老年组和非老年组临床病理特点的不同.结果老年组有半结肠癌、直肠癌比例分别为23.5%(48/204)、49.O%(100/204),非老年组比例为14.6%(28/192)、60.4%(116/192).老年组DukesA、B、C期比例分别为9.8%、45.1%、28.4%,非老年组比例为3.6%、34.9%、45.8%.老年组高分化肿瘤比例为26.0%,低分化肿瘤比例8.3%,非老年组高分化比例10.9%,低分化比例27.6%.老年组合并息肉92例(45.1%),非老年组合并息肉25例(13.0%).与非老年人相比,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有半结肠癌比例高,直肠癌比例低,临床分期早,组织分化好,结直肠息肉伴发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结直肠癌有半结肠癌比例高,生物学行为好,结直肠息肉伴发率高,应重视结肠镜检查并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 标签: 老年患者 结直肠癌 临床病理学 结肠镜检查
  • 简介:目前老年非小细胞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患者越来越多见,据资料统计因老年NSCLC患者多伴有生理功能衰退及老年疾病,化疗时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增高,故较少使用标准铂类联合方案化疗。由于缺乏老年特殊群体NSCLC化疗的前瞻性临床试验证据,目前尚未建立老年NSCLC临床治疗规范。目前有临床试验通过以下几途径对老年NSCLC的治疗进行了有益探索。

  • 标签: 老年 非小细胞肺癌 化学治疗 靶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