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的影响,并观察其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8月在本院行术后辅助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120例,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护理,研究组在传统模式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路径,观察和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和治疗依从。结果研究组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5%vs.86.7%,P=0.027)。研究组患者化疗依从明显优于对照组(93.3%vs.83.3%,P=0.001)。研究组患者化疗带来的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比对照组低(均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能有效提高结直肠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治疗依从,减轻患者因化疗带来的身体和心理的伤害,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健康教育路径 结直肠癌 辅助化疗 依从性
  • 简介:目的分析晚期肺癌化疗患者伴静脉血栓栓塞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晚期肺癌化疗伴静脉血栓栓塞的53例患者(栓塞组)和晚期肺癌化疗未伴有静脉血栓栓塞的60例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并对晚期肺癌化疗患者伴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两组患者的性别、病理分型、高脂血症、高血压、肥胖、糖尿病及血小板计数上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吸烟史、D-二聚体上升及血黏稠度升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筛选出的影响因素予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0岁、吸烟史、临床分期为Ⅳ期、D-二聚体上升及血黏稠度升高属于晚期肺癌化疗患者伴有静脉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60岁、吸烟史、临床分期为Ⅳ期、D-二聚体上升及血黏稠度升高作为晚期肺癌化疗患者伴有静脉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在临床中,应加以重视。

  • 标签: 晚期肺癌 静脉血栓栓塞症 相关因素
  • 简介:目的观察述情障碍对肺癌术后患者治疗依从和生活质量指标的影响。方法89例肺癌术后患者接受了“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治疗依从调查问卷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评定简表BREF(WHO—QOL—BREF)评估。结果高TAS评分组(≥71.08分,52例)的康复训练依从、综合治疗依从、改变生活方式依从等分项评分和平均依从总分均明显低于低TAS评分组(〈71.08分,34例;P〈0.05)。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中,高TAS评分组的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关系、环境影响等分项评分和总生活评分、总健康评分均明显低于低TAS评分组(P〈0.05)。结论肺癌术后患者的述情障碍是影响其治疗依从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 标签: 肺癌/术后 述情障碍 治疗依从性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外伤脊髓损伤住院患者的并发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就诊于我院的60岁以上的外伤脊髓损伤住院患者的年龄、性别、脊髓损伤水平及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spinalinjuryassociation,ASIA)评分和并发。结果136例老年脊髓损伤患者中,39例发生并发:呼吸系统并发20例,心血管系统并发7例,消化系统并发6例,泌尿系统并发5例,褥疮5例,感染1例,双下肢痉挛1例,其中8例发生2种以上并发。感觉评分、运动评分及手术与否与并发相关(P<0.05)。运动评分和手术与否是老年脊髓损伤并发独立危险因素,运动评分与并发呈负相关(P<0.05),手术与否与并发呈正相关(P<0.05)。结论呼吸系统并发是老年脊髓损伤最常见的并发,易发生多系统并发。脊损损伤越严重并发发生率越大,手术会增加早期并发的发生率。

  • 标签: 脊髓损伤 手术后并发症 危险因素 老年人 创伤和损伤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rimarylivercancer,PLC,简称肝癌)患者术后细胞免疫功能动态变化与复发的相关。方法对2001~2010年在我院行肝癌根治切除术后1个月以上的42例患者进行动态随访、追踪观察。每隔2个月对患者进行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其中16例出现复发,26例未复发。同期检测10例健康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结果复发组与未复发组PLC患者术后CD3+、CD4+、CD8+T淋巴细胞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患者T淋巴细胞较未复发组低,以复发时最为明显,与未复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术后无瘤生存时间的延长,复发组的CD4+和CD4+/CD8+的比值逐渐升高,CD8+、CD3+T淋巴细胞逐渐下降,而未复发组的CD4+、CD3+T淋巴细胞则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结论PLC患者术后普遍且比较持续地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可能是影响肝癌术后复发的重要因素。动态监测PLC患者术后的细胞免疫功能,可作为评估肝癌根治术后预后和潜在复发风险评估的指标之一。

  • 标签: 肝肿瘤 原发性肝癌 术后 细胞免疫功能 复发 相关性
  • 简介:目的探讨家属同步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自我效能和功能锻炼依从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同步组和非同步组各60例,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功能锻炼指导及健康教育,同步组同时对患者家属给予健康教育.随访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锻炼依从、自我效能(GSES)、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出院3个月后,同步组患者的锻炼依从率(93.33%)高于非同步组(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步组患者的GSES评分明显高于非同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同步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疼痛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主动活动范围、肌力)评分均明显高于非同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家属同步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自我效能和功能锻炼依从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家属 健康教育 乳腺癌 自我效能 功能锻炼 依从性
  • 简介:目的分析使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胃癌患者相关临床因素对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入组75例接受CIK细胞治疗的胃癌患者,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将诱导培养后的CIK细胞回输给胃癌患者,采用回顾队列研究,用Kaplan-Meier估计中位生存时间,用Log-rank检验比较临床因素对生存的影响。结果CIK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化疗组(53.3%vs.7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66,P=0.018)。CIK治疗组75例胃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高于化疗组(49个月vs.2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07,P=0.001)。在CIK治疗组中,肿瘤大小、是否复发、病理分级和肿瘤分期显著影响CIK的生存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IK细胞回输治疗可以明显延长胃癌患者的生存期,但其疗效和预后受到相关临床因素的影响。

  • 标签: 胃肿瘤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免疫治疗 过继性 死亡风险
  • 简介:目的探究腹腔镜下肝切除术后并发相关因素并筛选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自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在本院行腹腔镜肝切除的13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无术后并发组与术后并发组。收集患者临床基本资料、肿瘤学特征以及术前、术中相关指标,分析腹腔镜下肝切除术后并发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138例患者分为并发组(38例)和非并发组(100例),术后并发发生率为27.5%(38/138)。术后并发患者性别、年龄、ASA评分、AFP升高(〉400mg/ml)、恶性肿瘤、中转开腹手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大、输血显著相关(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只有肝恶性肿瘤(OR=8.8,95%CI:2.1~36.6)、手术时间(OR=1.010,95%CI:1.005-1.012)及术中出血大于1000ml(OR=3.1,95%CI:2.0-7.5)是腹腔镜下肝切除术术后并发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肝恶性肿瘤、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大于1000ml是腹腔镜下肝切除术后并发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腹腔镜肝切除应该在大的医疗中心并由富有经验的外科医生施行,以降低术后并发发生率。

  • 标签: 腹腔镜肝切除 外科手术 并发症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治疗相关白血病的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我所1985~2003年收治的48例治疗相关白血病.结果临床各型占同期各类白血病的0.6%,占AML的7%.48例中放疗所致的相关白血病全部为CML,化疗所致的相关白血病全部为AML.化疗主要的药物为鬼臼类,烷化剂和蒽环类药物.但对Ph阳性的CML应用STI571,有2例病人获长期生存.APL应用三氧化二砷+ATRA双诱导治疗后全部获CR,1例无病生存7年.结论治疗相关白血病对治疗反应较差,CR率极低.

  • 标签: 治疗相关性白血病 化疗 放疗
  • 简介:目的:探讨根治膀胱切除术(RC)后早期并发(术后90d内)及其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我院泌尿外科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共185例因膀胱癌行根治膀胱切除术(RC)的临床资料,术后90天内对患者随访,并应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常见早期并发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90天内185位患者中有74位(40.0%)出现了不同的早期并发,常见并发依次为肠梗阻、泌尿系感染、切口方面并发。在回归分析中发现年龄(≥65岁)、肥胖(BMI≥25kg/m2)、术中输血、手术方式、手术时间、糖尿病是发生RC术后早期并发的危险因素。结论:根治膀胱切除术术后早期并发发生率较高,其中肠梗阻、泌尿系感染、切口方面并发较常见,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及充足的术前准备是降低膀胱癌根治术术后早期并发的关键。

  • 标签: 膀胱癌 早期并发症 危险因素
  • 简介:近年来随着肺癌发病率的增加以及胸外科手术水平的提高,肺癌手术指征逐渐扩大,而肺癌的发病与吸烟相关,且吸烟指数与肺功能异常有明显关系,即老年人肺功能与吸烟量、烟龄、吸烟指数呈负相关。从解剖、生理的角度而言,肺切除对肺功能的影响,主要是有效肺组织的丧失和代偿肺过度充气。由于肺的代偿能力很强,切除少量肺组织对肺功能的影响有限,若切除范围较大,对肺功能的损害增大,且肺功能的代偿能力与年龄有显著关系,年龄愈大,代偿能力愈差。

  • 标签: 肺癌 手术 肺功能 肺部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后获得性肺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8个可能对化疗后获得性肺炎产生影响的研究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对我院2003年6月~2006年6月期间收治的76例晚期NSCLC化疗后获得性肺炎患者进行研究。结果: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超过60岁、吸烟史、基础疾病、肿瘤压迫气道、重度骨髓抑制是晚期NSCLC化疗后获得性肺炎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选择化疗方案时,应综合考虑以上因素,降低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

  • 标签: 晚期NSCLC 获得性肺炎 相关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70岁以上胃癌患者根治手术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08年8月至2015年8月242例接受胃癌手术的70岁以上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可能影响短期手术效果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42例患者合并基础疾病发生率高(56.2%);术后并发发生率高(96例,39.7%),最常见的并发是肺部感染、胸腔积液和切口感染。多因素分析年龄≥76岁、合并基础疾病、联合脏器切除、手术时间≥240min、术前血红蛋白〈80g/L是70岁以上胃癌患者的手术危险因素。结论对于高龄胃癌患者外科医师不要放弃根治机会,但要重视患者年龄、合并基础疾病的处理,提高手术技能,缩短手术时间,重视围手术期处理和多学科协作,积极预防和处理并发,高龄胃癌患者行胃癌D2根治术仍然是安全的。

  • 标签: 胃癌/外科学 高龄 危险因素 手术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FAT10mRNA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病理因素及预后的相关。方法收集67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资料,采用RT—PCR方法检测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FATIOmRN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该基因表达对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影响。

  • 标签: 临床病理因素 乳腺癌患者 MRNA表达 相关性 预后 乳腺癌组织
  • 简介:背景与目的:颅内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神经系统肿瘤,其中功能区胶质瘤占胶质瘤总数的30%-50%.临床上关于脑功能区胶质瘤预后因素的研究不多,本研究试图通过对脑功能区胶质瘤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脑功能区胶质瘤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方案指导。方法:回顾分析了109例术后经病理证实为脑功能区胶质瘤的病例,根据病理级别分为低级别组和高级别组,分析临床各因素构成差异;分析Kaplan—Meier生存曲线并选取与预后相关的临床因素,对其进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年龄、KPS评分及平均生存时间在低级别和高级别胶质瘤组中的构成均有显著差异(P〈0.05);单因素分析提示,年龄、术前KPs评分、切除程度、病理级别和放化疗等因素患者的预后有关(P〈0.05);病理级别、术后放化疗是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对于脑功能区胶质瘤患者,术前KPS较高及病理级别较低提示生存时间较长;术后放化疗能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胶质瘤 预后因素 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
  • 简介:目的研究静脉留置针(venousindwellingneedles)置入相关感染发生率,并分析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后静脉留置针置入病例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留置针相关感染发生率,分析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纳入患者共计540例,留置针相关感染患者共计19例。年龄〉60岁,经常感冒,穿刺前白细胞低,不输注抗生素,操作人员年资≤1年为感染发生率高危因素(均P〈0.05)。留置针留置时间长短与感染发生率正相关(P=0.037)。结论静脉留置针相关感染高危因素为老年,经常感冒,穿刺前白细胞低,不输注抗生素,操作人员年资低,留置时间过长,使用过程中应尽量注意或避免上述危险因素。推荐留置针留置时间〈72h。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感染 相关性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描述食管癌患者的症状群种类,分析其与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方法收集190例食管癌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埃德蒙顿症状评价系统量表(ESAS)和癌症治疗功能评价系统(FACT-G)对癌症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进行调查;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食管癌的症状群,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症状群与生活质量各维度间的相关,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生活质量和不同症状群间的关系。结果食管癌患者同时受多种症状困扰,症状频率和严重程度最高的是疲乏为180(94.6%),(6.13±1.65)分;食管癌患者生活质量总得分为(63.53±12.44)分,处于中等水平。评分最低为情感状况(14.37±4.72)分,最高为社会/家庭状况(17.45±3.40)分;食管癌患者存在胃肠道、情感及病感3种症状群,且症状群与患者生活质量相关(P〈0.05);胃肠道症状群和病感症状群是食管癌患者生活质量主要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存在症状多,受多个症状群困扰,生活质量水平中等。护理人员应根据症状群特点,制定更高效、更个体化的干预机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食管癌 症状群 生活质量 相关性
  • 简介:目的通过对70例行改良根治术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分析,探讨其心理状态。方法70例患者均于根治手术后10天进行SCL-90问卷调查,与中国健康常模组对照,分析患者心理状态。结果乳腺癌患者术后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结论手术后尽早进行心理干预有利于患者康复。

  • 标签: 乳腺癌 术后心理状况 心理分析
  • 简介:目的:比较乳腺癌保乳手术与常规改良根治手术术后患者心理社会状况的差异。方法:应用临床心理问卷(EPQ,SCL-90)评定经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在人格特征、应付方式及心身健康的状况,共35例;并与40例经常规改良根治手术患者相比较。结果:保乳手术组术后SCL-90除恐怖因子外其他因子评分均高于改良根治手术组,具有显著差异;EPQ评分中N分、消极应付方式均分显著高于对照组,E分、积极应付方式均分则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P与L分值无显著差异。结论:保乳手术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的心理社会状况有改善作用。

  • 标签: 乳腺癌 心理状况 保乳手术
  • 简介:目的探索后路长节段椎体间融合术治疗成人退行脊柱侧凸(adultdegenerativescoliosis,ADS)患者内科并发风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接受后路长节段椎体间融合内固定矫形术治疗的ADS患者105例。将患者分为有和无并发组,有和无感染组,有和无神经系统并发组以及有和无心肺并发组。使用单变量检验来确定不同内科并发患者和手术相关潜在的风险因素。多元Logistics回归用于评估医学并发的独立预测因素。使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和腰椎僵硬性残疾指数(lumbarstiffnessdisabilityindex,LSDI)等功能评分。功能评分用多元重复测量混合模型进行检验。结果共纳入105例。患有内科并发患者发生率为30.1%。导致内科并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BMI、吸烟、融合节段数量和住院时间。导致感染并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融合节段数量和住院时间。导致神经并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BMI和融合节段数量。导致心肺并发包括:BMI,高血压和融合节段数量。尽管出现内科并发,但有无内科并发患者功能评分ODI、JOA、VAS在术后随访有显著改善(P=0.0001),无并发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DS长节段融合术后内科相关并发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医疗成本。其中BMI和融合节段成为多个内科并发的共同独立危险因素。围术期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和住院期间患者管理,有助于减少术后内科并发的发生。

  • 标签: 脊柱侧凸 手术后并发症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