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肝胆照”比喻以真心相见,形容对人忠诚。宋代文天祥《与陈察院文龙书》:“所恃知己,肝胆照,临书不惮倾倒。”《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古人为什么要用人身体上的脏器来做比喻呢?现在给大家讲一讲中医理论中关于脏腑之间的关系,你就会明白了。

  • 标签: 肝胆 中医理论 比喻
  • 简介:目的:比较Deauville5分及△SUV在化疗中期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lymphoma,FL)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7年3月病理确诊为FL的患者共22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12例,年龄22~88(中位年龄56)岁。患者化疗前、4程化疗后均行18F-FDGPET/CT显像。以Deauville评分4分为界点分成2组,行组间Kaplan-Meier生存分析。分别计算治疗前后SUVmax的差值(△SUVmax)及SUVmax下降百分比(△SUVmax%),ROC曲线计算最佳临界值并分组,行组间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Deauville评分<4分组较Deauville评分≥4分组2年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freesurvival,PFS)明显延长,且有统计学差异(P=0.000)。22例患者进展12例(12/22,54.5%),无进展10例(10/22,45.5%)。进展组与无进展组△SUVmax分别为2.8±3.4、6.9±2.6,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05);进展组与无进展组△SUVmax%分别为(29.9±0.35)%、(80.6±0.09)%,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Deauville5分在中期化疗后评分对于预测FL患者预后有一定价值。

  • 标签: 滤泡性淋巴瘤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X线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 预后
  • 简介:目的:为了测定羟基喜树碱在人体内的血药浓度,建立高效液-荧光检测以测定兔血浆中羟基喜树碱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DiscoveryC18(15cm×4.6cm,5μm),流动为柠檬酸缓冲液-乙腈-75nmol·L-1磷酸二氢钾(70∶23∶7),75nmol*L-1磷酸二氢钾中含1%三乙胺.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40℃,荧光检测波长为λex363nm和λem530nm.结果: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3.7656~1957.4468ng*mL-1(r=0.9993);提取回收率和方法回收率分别为80.90%~103.59%,102.72%~108.16%;日内RSD≤7.49%,日间RSD≤9.40%.最低检测限为5.2ng*mL-1.结论:主效渡-荧光专属性强,重现性好,操作简便,可用于羟基喜树碱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和血药浓度监测.

  • 标签: 羟基喜树碱 血浆 荧光检测法 高效液相 RSD 血药浓度监测
  • 简介:近端结肠造瘘或损伤肠管外置是结直肠疾病手术治疗的常用术式或辅助术式之一.患者常需在术后3~6个月行肠造瘘还纳术.由于大肠的高污染性,使造瘘还纳后有少部分患者出现吻合口瘘、局部感染等并发症.2009年1月至2010年5月我院对10例患者采用腹膜外造瘘还纳术,临床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 标签: 结肠造瘘 腹膜外法 还纳术 辅助术式 结直肠疾病 2009年
  • 简介: 大肠癌在中医学上属“积聚”、“肠风”、“脏结”、“销肛痔”、“脏毒”等范畴,而无大肠癌之病名。但中医对大肠癌的诊断、治疗等方面尤其是扶正消瘕在大肠癌中有独特的理论,对大肠癌的诊治有重要的意义。为此,作者阅读有关文献,就与大肠癌诊治相关的几方面作扼要综述,旨在与同道共同探讨。

  • 标签: 中医 扶正消瘤法 大肠癌
  • 简介:目的评价双时显像在胰腺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4例胰腺癌患者和10例胰腺良性病变患者进行^18F-FDGPET双时显像(早注射FDG后50-60min行早期显像,注射后120-150min行延迟显像),测定两次显像病灶的标准摄取值(standarduptakevalue,SUV),并计算SUV变化率(ΔSUV)。结果胰腺癌组SUV早期显像=4.63±2.09,SUV延迟显像=5.86±2.74,ΔSUV=(24.76±15.58)%,差异有显著性(t=7.94,P〈0.01)。而胰腺良性病变SUV早期显像=2.48±0.95,SUV延迟显像=2.81±1.18,ΔSUV=(12.66±20.97)%,差异有显著性(t=2.67,P〈0.05),且胰腺癌组SUV延迟显像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t=2.25,P〈0.05)。结论胰腺恶性病变SUV延迟显像升高的幅度高于良性病变,但黏液腺癌SUV延迟显像升高的幅度低于良性病变,总体而言,双时显像方法简便,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 标签: 胰腺癌 双时相 鉴别诊断 脱氧葡萄糖
  • 简介:目的利用液芯片分析技术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metalloproteinase-9,MMP-9)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filtrativeductalcarcinoma,IDC)、良性乳腺纤维瘤患者和正常人血清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液芯片分析技术对301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83例乳腺良性纤维瘤患者及40例正常人血清中VEGF、MMP-9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118例IDC患者手术治疗前后VEGF和MMP-9浓度变化。结果血清中VEGF和MMP-9的表达水平: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分别为(152.76±150.28)pg/ml和(945.09±749.43)ng/ml;乳腺纤维瘤患者为(29.86±16.10)pg/ml和(563.59±183.29)ng/ml;正常人表达量为(52.45±51.39)pg/ml和(267.33±215.60)ng/ml;IDC患者显著高于乳腺纤维瘤患者和正常人(均P〈0.05)。乳腺癌患者血清中VEGF、MMP-9表达水平与年龄无关(P〉0.05);而与临床分期、原发灶大小及淋巴结转移相关(均P〈0.01)。118例IDC患者术后复查血清VEGF、MMP-9表达量分别(135.26±131.20)pg/ml和(680.36±551.77)ng/ml,与术前相比,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利用液芯片分析技术定量分析血清中VEGF和MMP-9可成为乳腺癌临床诊断和预后评估的有效指标之一。

  • 标签: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液相芯片分析技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9
  • 简介:目的对预先将肿瘤侧肝血管进行阻断或结扎的肝切除术方法进行探讨。方法2007年3月至2009年12月,对26例肝肿瘤患者采取预先将肿瘤侧的肝动脉、门静脉和肝静脉阻断或结扎以及建立肝后下腔静脉隧道置阻断带联合阻断下完成复杂性肝切除术。结果全组26例患者在分离肝外血管过程中顺利,在切肝过程中出血量最少为100mL,最多为1200mL,平均出血量380mL。术后并发胸腔积液6例,其中2例为中等量积液通过胸穿抽液后治愈,另4例因积液量少而自行吸收。无围手术期死亡,无胆瘘、腹腔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预先进行肿瘤侧肝动脉、门静脉、肝静脉阻断或结扎以及利用肝后隧道放置阻断带联合阻断下进行复杂性肝切除术可以减少术中出血,对保留肝侧组织防止再灌沣棉伤和并枯肝功能榻害等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肝肿瘤 肝血管阻断 肝切除术
  • 简介:目的评价AFP酶联免疫(以下简称酶免AFP)快速简单定量在临床应用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方法以AFP微粒子酶免化学发光(以下简称发光AFP)检测为对照,分析555例各种血清标本酶免AFP快速简单定量的准确性及其定量范围与发光AFP的一致性。结果①555例标本酶免AFP结果与发光AFP结果总体符合率达94.2%,P〉0.05。②17例发光阳性标本酶免呈假阴性,出现HD-HOOK效应。结论①酶联免疫快速简单定量AFP可用于体检快速筛查。②酶免AFP在应用中必须高度重视临床表现及其它影像学检查结果,避免HD-HOOK效应导致假阴性。

  • 标签: AFP 酶联免疫法 酶免化学发光法 HD-HOOK效应
  • 简介:目的对104例不能切除的晚期肝癌病人通过体外肿瘤细胞培养及药敏试验,行肝动脉灌注化疗,以提高疗效。方法剖腹肝动脉置泵术中切取肿瘤组织,在体外采用ATP肿瘤细胞培养及化疗药敏试验,分别用5-FU,MMC,ADM三种单药与联合用药比较有效性,根据结果以二联化疗药物作肝动脉灌注治疗。然后选30例条件相同病例,以传统的5-FU,MMC,ADM三联化疗药物肝动脉灌注治疗,两组均作三个周期的治疗后进行临床比较。结果单药敏感试验有效率为36%~44%,联合用药有效率为81%,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5%,对照组为56%,在缓解症状,缩小肿瘤,改善肝功能,降低AFP(CEA)等方面,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研究组生存期6mo以上占80%,1a以上44%,对照组生存6mo以上60%,1a以上为30%。结论ATP法体外肿瘤细胞培养+药敏试验对晚期肝癌化疗有较好的指导作用,能减少化疗药物剂量,减低毒副作用,提高疗效。

  • 标签: ATP法 肝动脉灌注化疗 肝癌 肝动脉灌注化疗 药物剂量
  • 简介:垂体微腺瘤的诊断方法与药物或手术治疗的选择仍存在争议。随着放射免疫和影像学的进展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垂体微腺瘤的发现率逐年递增,然而如何早期诊断垂体微腺瘤并给予确切有效而经济的治疗方法仍是当前临床的热点。本文介绍我院自1986年~2003年经门诊诊治和住院手术近千例患者的系列研究,确立了鞍区CT薄层增强扫描+矢、冠状重建和垂体MRI动态增强能确切显示微腺瘤病灶在鞍内的大小、方位及其与蝶窦的立体关系,为经蝶人路、肿瘤切除提供准确定位及术后疗效评估的依据。通过系列中西药门诊治疗观察及经蝶手术疗效长期随访,确立了垂体微腺瘤诊治的策划方案。本文通过

  • 标签: 垂体微腺瘤 生活质量 增强扫描 动态增强 手术治疗 早期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彩超探头暂时压闭颈静脉,减少PICC置管过程中导管尖端误入颈静脉的方法。方法将148例行彩超引导下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置管方法,即当导管尖端到达肩部后协助患者将下颌靠近穿刺侧肩部,预防导管误入颈静脉;观察组当导管尖端到达锁骨下静脉中段时,由助手应用彩超探头压闭颈静脉,防止导管误入颈静脉。结果观察组PICC导管尖端误入颈静脉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彩超引导下行PICC置管时,应用彩超探头压闭颈静脉可有效减少PICC导管尖端误入颈静脉,提高置管成功率和工作效率。

  • 标签: PICC 颈静脉异位 探头压闭 彩超引导
  • 简介:目的对比传统手术方法,探讨绕肝提拉前入路在右半肝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行绕肝提拉(liverhangingmaneuver,LHM)前入路右半肝切除术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与2006年至2008年传统手术方法右半肝切除的26例患者比较,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年龄、性别构成比、合并慢性肝炎、肝硬化以及肝酶、胆红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19例LHM的患者手术均无因盲穿损伤出现肝短、肝静脉主干、下腔静脉出血,LHM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小于传统手术组(P<0.01),平均手术时间短于传统手术组,但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LHM组患者术后总胆红素水平及间接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传统手术组(P<0.05),两组间术后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绕肝提拉前人路右半肝切除术是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可减少术中出血,减少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又可避免术中挤压肝脏引起肿瘤血行播散,符合肿瘤外科的治疗原则.

  • 标签: 绕肝提拉法 前入路 右半肝切除术
  • 简介:骨骼系统肿瘤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骨肉瘤是原发恶性骨肿瘤之一。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等均具有较强的骨转移倾向。通过向动物骨髓腔内接种肿瘤细胞建立的肿瘤模型,具有成瘤周期短、操作简单、重复性好、成功率高等优点,为原发性骨肿瘤和肿瘤骨转移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工具。本文对胫骨内注射肿瘤细胞构建骨肿瘤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骨肿瘤 胫骨内注射 动物模型
  • 简介:淋巴结转移是胃癌最常见的转移方式,清扫与胃癌转移相关的淋巴结是胃癌根治术的主要内容.术前明确淋巴结转移的范围、程度对于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中的临床 临床应用 分组定位
  • 简介:目的肿瘤血管生成是肿瘤细胞生长、进展和转移的基本步骤。探讨肺癌肿瘤血管形成中的VEGF-KDR途径,为肺癌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实验组为106例肺癌石蜡包埋标本,对照组为5例正常肺组织。应用SABC-DS双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两种与肿瘤血管形成和间质状态有关的调控因子即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Flk-1/KDR(VEGF受体-2)的蛋白表达,采用图像分析技术检测MVD(微血管密度),分析它们与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差异和关系。采用SPSS(Ver8.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肺癌中MVD值与VEGF蛋白表达有显著性差异。MVD分级与VEGF蛋白表达间存在正相关。MVD值与Flk-I/KDR蛋白表达有显著性差异。MVD分级与Flk-I/KDR蛋白表达间存在正相关。结论VEGF和受体Flk-I/KDR的结合促进微血管形成,应用SABC-DS检测VEGF和Flk-I/KDR可预测肿瘤血管新生和肺癌血道转移。

  • 标签: KDR 肺癌 MVD VEGF蛋白 SABC 肿瘤血管形成
  • 简介: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死亡率列第3位.很多肝癌患者就诊时已失去手术机会,单纯的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CE)治疗,效果往往不能令人满意.作者于1995年12月至1998年10月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分别采用TACE加"金米冲剂”冲服与单纯TACE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并比较其疗效及其对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介入疗法 “金米颗粒冲剂” 细胞免疫功能 治疗方法
  • 简介:目的:评价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治疗Ⅰ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9月至2013年11月行四孔全腔镜下肺叶切除+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和解剖性肺叶切除术(胸腔镜组)56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行左上肺叶切除16例,左下肺叶切除7例。右肺上叶切除20例,右肺中叶切除1例,右肺下叶切除12例。无围手术期死亡,中转开胸1例。手术时间70~250(130.2±35.8)min,术中出血量30~800(250.4±114.8)ml,淋巴结清扫数目7~24(12.5±4.8)枚。术后拔管时间3~11(4.5±2.6)天,术后住院时间6~14(8.3±3.6)天。肺部并发症3例(6.4%),胸部疼痛3~4分。术后病理结果:腺癌42例,鳞癌9例,小细胞肺癌1例,肺泡细胞癌2例,腺鳞癌2例。术后随访5~28个月,无复发转移病例。结论全腔镜肺叶切除治疗Ⅰ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只要条件成熟即使在基层医院也能够安全开展。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胸腔镜手术 肺叶切除术 四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