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5 个结果
  • 简介:MCM(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是DNA复制许可因子,在DNA复制起始与延伸中起关键作用,确保DNA的复制在每个细胞周期中仅发生一次。它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在泌尿肿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MCM 泌尿肿瘤
  • 简介:目的了解24h尿蛋白(Upro)水平和血清白蛋白(Salb)水平对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蛋白抗原199(CA199)、糖蛋白抗原125(CA125)、糖蛋白抗原724(CA724)、糖蛋白抗原153(CA153)、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化素蛋白片段19(CYFRA21-1)和鳞癌抗原(SCC)血清浓度的影响。方法根据Upro将232例CKD患者分为Upro〈1.5g/d组,Upro1.5-3.5g/d组和Upro〉3.5g/d组,比较各组肿瘤标志物水平;再根据Salb水平将上述患者分为Salb〈25g/L组、Salb25-35g/L组和Salb〉35g/L组;对其中的男性患者亦按上述方法分组,比较各组PSA和fPSA水平。结果CA125、CA153、CYFRA21-1NSE和SCC水平在不同蛋白尿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其血清水平均与Upro呈正相关,而CEA、CA199、AFP、CA724、PSA和fPSA水平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A199、CA125、CYFRA21-1、NSE和SCC水平在不同salb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且其血清水平均与Salb水平呈负相关,而CEA、AFP、CA153、CA724、PSA和fPSA水平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大量蛋白尿伴或低白蛋白血症的患者中,部分血清肿瘤标志物诊断相应肿瘤的假阳性率增高。

  • 标签: 血清肿瘤标志物 大量蛋白尿 蛋白水平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癌胚抗原(CEA) 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
  • 简介:目的分析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药物他莫昔芬和来曲唑对髓抑制性细胞(MDSC)数量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法将53例接受术后辅助治疗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他莫昔芬组(接受他莫昔芬治疗)22例和来曲唑组(接受来曲唑治疗)31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患者内分泌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的外周血MDSC的相对数和绝对数;应用体外培养体系分析并比较两组MDSC对T细胞增殖水平的影响。结果内分泌治疗前,他莫昔芬组与来曲唑组患者的MDSC相对数、绝对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来曲唑组患者的MDSC相对数、绝对数分别为(3.09±1.91)%、(1.73±0.35)×10^6/ml,均明显低于他莫昔芬组的(9.65±3.50)%、(2.92±1.18)×10^6/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来曲唑组患者的外周血经MDSC处理后CD3^+T细胞的增殖水平为(65.93±17.48)%,明显高于他莫昔芬组的(30.25±4.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他莫昔芬比较,乳腺癌患者术后接受来曲唑治疗,可降低MDSC的数量并抑制其功能。

  • 标签: 乳腺癌 内分泌治疗 髓系抑制性细胞
  • 简介: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种长度超过200nt的有原始或是剪切转录本功能而不能编码蛋白质的RNA,它们并不匹配小分子RNA和结构RNA的已有概念。近年的研究表明,LncRNA的异常表达与多种泌尿肿瘤的发生、发展有重要关联。事实上,从许多肿瘤标志物的研究中发现,泌尿肿瘤的恶性表型由LncRNA控制,使其有希望成为未来泌尿肿瘤的新型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尽管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了LncRNA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重要性,但目前还没有其与泌尿肿瘤转移相关的系统评价,本文就LncRNA在泌尿肿瘤转移中的研究作一综述。

  • 标签: 长链非编码RNA 泌尿系肿瘤转移 前列腺癌 膀胱癌 肾癌
  • 简介:背景γδT细胞与免疫调节进程相关。然而,γδT细胞在胃癌病程中的特点目前尚无考据。本研究评价了胃癌患者外周血中γδT细胞和淋巴细胞亚群的产生情况。方法研究入组了48例患者,另设置49位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γδT细胞和淋巴细胞亚群。

  • 标签: ΓΔT细胞 胃癌患者 外周血 细胞水平 淋巴细胞亚群 健康受试者
  • 简介:垂体腺瘤治疗应包括神经外科、内分泌科、神经放射治疗、神经眼科等多学科的共同协作,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强调垂体腺瘤集中化治疗。泌乳素腺瘤首选使用多巴胺激动剂药物,药物不能耐受或无效的患者,不愿意接受长期药物治疗的患者可手术治疗。生长激素腺瘤首选手术治疗,药物治疗肢端肥大症是重要的辅助手段,包括多巴胺激动剂、生长抑素类似物和GH受体拮抗剂。手术是治疗无功能腺瘤最根本有效的方法,没有明确有效的药物治疗无功能腺瘤。一旦发现柯兴综合征或Nelson综合征是由于垂体ACTH腺瘤引起,需经蝶窦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放射治疗通常作为手术和药物治疗的补充,有引起远期垂体功能低下的可能。

  • 标签: 垂体腺瘤 手术 治疗
  • 简介:目的研究FLAG方案治疗复发和难治的急性髓白血病患者的疗效。病例与方法采用FLAG治疗的为复发和难治性的18~60岁的AML患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除外。同时选择既往采用非FLAG治疗的患者作为历史对照组。FLAG方案,即:氟达拉滨30mg/m^2,d1~d5,Ara—C2g,d1~d5,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5μg/kgd0直到白细胞恢复超过〉1.5×10^9/L。结果FLAG治疗组患者21例完全缓解(CR),CR率为53.85%;对照组患者8例完全缓解,CR率为24.24%;FLAG治疗组患者CR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7个月(0~17个月),中位OS为6个月(0~17个月)。21例CR的患者随访PFS,中位PFS为10个月(4~17个月)。结论FLAG方案是复发、难治的急性髓白血病患者治疗的较好选择。

  • 标签: 急性髓系白血病 复发 难治 氟达拉滨
  • 简介:目的:检测急性髓白血病细胞株HL-60、KG-1细胞中DICER1基因的表达水平,研究DICER1基因沉默对HL-60、KG-1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探寻DICER1在白血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Real-timePCR和Westernblot检测DICER1在白血病细胞株HL-60、KG-1中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用LipofectamineTMLTX将DICER-shRNA载体转染HL-60、KG-1细胞,Real-timePCR和Westernblot的方法从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DICER1的干扰效率。CCK-8法检测DICER1干扰后对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DICER1干扰后白血病细胞凋亡率。结果:以正常HEK293细胞为对照,白血病细胞株HL-60、KG-1中DICER1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HEK293细胞(P<0.05)。DICER1-shRNA转染HL-60、KG-1细胞5天后,DICER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干扰效果显著(P<0.05);CCK-8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细胞相比,DICER1干扰后白血病细胞增殖力显著降低(P<0.05);流式细胞分析表明:与正常细胞和对照组细胞比较,DICER1干扰后白血病细胞凋亡显著增加(P<0.01)。结论:DICER1在白血病细胞株HL-60、KG-1中高表达,具有促进白血病细胞增殖,抑制凋亡的作用。

  • 标签: 白血病 DICER1 HL-60细胞 KG-1细胞 增殖 凋亡
  • 简介:目的:测定肺癌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探讨VEGF与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方法(ELISA)检测47例肺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同时测定10例正常人血清作为对照。结果:肺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453.57±196.21)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257.62±104.14)pg/mL,差异十分显著(P<0.叭);VEGF水平与肺癌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和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P>0.05),但与淋巴结转移和远道转移密切相关;发生淋巴结转移和远道转移的患者VEGF水平高于未转移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肺癌患者血清中VEGF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肿瘤生长、发展及转移趋势,对肺癌的临床综合治疗和预后判断可能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肺癌 血清 VEG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肿瘤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菌毛素(Neuropilin-1,NRP-1)在胰腺导管癌组织及MIAPaCa-Ⅱ胰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化和RT-PCR法分别检测在正常胰腺组织、癌旁组织、胰腺癌组织及MIAPaCa-Ⅱ细胞中Neuropilin-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蛋白水平:可见正常胰腺组织无表达,癌旁组织轻度表达,而胰腺癌组织及MIAPaCa-Ⅱ胰腺癌细胞中高水平表达。神经组织也可表达Neuropilin-1mRNA水平见正常胰腺组织呈微量表达,癌旁组织中度表达,而胰腺癌组织及MIAPaCa-Ⅱ胰腺癌细胞中呈高水平表达。结论Neuropilin-1可能与参与了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在胰腺癌神经转移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Neuropilin-1(NRP-1) 胰腺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嗜神经性 RT-PCR
  • 简介:目的检测卵巢癌细胞株中TIZ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并构建TIZ基因的特异性RNA干扰(RNAi)载体。方法通过RT-PCR方法检测卵巢癌细胞(SKOV3、SKOV3顺铂耐药细胞、SKOV3卡铂耐药细胞、A2780、A2780卡铂耐药细胞、H08910)中TIZmRNA的表达;根据Genebank上TIZ的mRNA序列,设计5对siRNA干扰片段,采用脂质体转染法介导siRNA干扰片段并下调卵巢癌细胞中TIZmRNA的表达。采用pTG19-T质粒构建TIZ和β-actintmRNA表达重组质粒并制备其标准品。采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siRNA干扰片段对TIZ基因的下降效率,并筛选最佳siRNA干扰片段。以pGPU6/GFP/Neo载体和质粒DNA测序方法构建pGPU6/GFP/Neo-siRNA—TIZ-573重组质粒。结果①除卵巢癌细胞H08910细胞无TIZ基因mRNA表达外,其余细胞均有TIZ基因mRNA表达。②细胞siRNA干扰片段筛选结果显示介导TIZ-573片段后可下调60%细胞TIZmRNA表达。③成功构建了TIZ基因RNAi载体pG-PU6/GFP/Neo-TIZ-573。结论多数卵巢癌细胞表达TIZmRNA。siRNA-TIZ-573为最佳下调细胞TIZmRNA片段。构建的pGPU6/GFP/Neo-TIZ-573重组质粒可用于下一步的实验研究。

  • 标签: TIZ基因 卵巢癌细胞 SIRNA
  • 简介:目的用人卵巢癌组织建立新的卵巢癌细胞,为探讨卵巢癌细胞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药物的筛选提供可靠的材料。方法选用人复发卵巢癌组织,进行肿瘤细胞原代培养,通过克隆稀释法,培养建立卵巢癌细胞,进行体外传代,并通过细胞形态学、生长动力学以及致瘤性来分析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该卵巢癌细胞已在体外培养生存18个月以上,传代超过80余代,被命名为OV1228。其生物学特性显示:倍增时间为29.39h;软琼脂集落形成率为17.5%;接种至裸鼠后具有较高的致瘤性;染色体核型分析为多倍体,众数为21~61条;透射电镜下可观察到卵巢癌细胞表面有少量短的细胞突起,部分细胞间可见发育比较差的桥粒样结构,具有明显的恶性卵巢癌细胞特征。结论OV1228经体外长期培养后已形成永生化卵巢癌细胞,并具有明显的恶性特征,为开展人类卵巢癌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实验材料。

  • 标签: 卵巢癌 细胞培养 肿瘤体外细胞系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氟达拉滨+阿糖胞苷+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FLAG)和米托蒽醌+依托泊苷+阿糖胞苷(MEA)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急性髓白血病(RRAML)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Library、WebofScience、VIP、WanFangData、CNKI、CBM等数据库发表的关于FLAG和MEA方案治疗RRAML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两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研究,29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FLAG方案和MEA方案治疗RRAML时,两者的CR[RR=1.49,95%CI(0.92,2.43),P=0.11]及PR[RR=1.38,95%CI(0.82,2.32),P=0.23]无明显差异,但FLAG方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MEA方案治疗组,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98,95%CI(1.21,3.24),P=0.006],其真菌感染率亦高于MEA组,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2.17,95%CI(1.09,4.31),P=0.03]。结论:FLAG方案治疗RRAML的总有效率高于MEA方案,但其真菌感染率亦高。受纳入研究的数量及质量限制,本系统评价结论仍需进一步开展更多大样本、严格设计的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 标签: FLAG MEA 难治复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诱捕受体3(DeR3)水平与胃癌TNM分期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4例胃癌患者、18例外科急性感染患者、28例正常人血清DcR3水平。结果胃癌患者血清DcR3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和外科急性感染患者(P〈0.01),外科急性感染患者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胃癌TNMⅢ、Ⅳ期患者血清DcR3水平明显高于TNMⅠ、Ⅱ期患者(P〈0.01);淋巴结转移患者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1),远处转移患者明显高于元远处转移患者(P〈0.05),但与分化程度(P〉0.05)、浸润深度(P〉0.05)无关。结论血清DcR3水平与胃癌TNM分期有关,为术前评估胃癌临床分期和判断淋巴结及周围脏器切除范围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DCR3 胃肿瘤 肿瘤分期 血清
  • 简介:目的以体外培养肝门部胆管癌细胞FRH0201为基础,研究Wnt经典通路主要因子在体外培养胆管癌细胞中的表达,探讨Wnt信号通路在胆管癌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方法体外培养肝门部胆管癌细胞FRH0201,利用RT-PCR技术、Western-Blot技术、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分别从mRNA水平、蛋白水平检测Wnt经典通路相关因子及其靶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Wnt经典通路在体外培养肝门部胆管癌细胞FRH0201有较高水平激活表达,包括Wnt2、Wnt3、TCF4、B-eatenin以及靶基因C-mye和cyclinD1.结论体外培养胆管癌细胞内存在Wnt经典通路的激活.

  • 标签: 肝门部胆管癌 WNT信号通路 FRH0201细胞系 信号传导
  • 简介:目的通过5例临床标准遗传性弥漫型胃癌综合征(HDGC)病人外周血细胞CDH1基因测序,探讨粤北地区HDGC形成与CDH1种突变可能的关系。方法2010年6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胃肠外科手术治疗胃癌病人425例,通过临床和病理资料分析,筛选出符合国际胃癌联盟制定的临床标准HDGC病例5例。采集病人外周血提取DNA,对CDH1基因全部外显子编码区进行测序。结果5例病人外周血细胞CDH1基因外显子测序未检测到明确致病性突变。结论粤北地区HDGC形成与CDH1种突变关系仍不清楚,有待更多大样本检测的进一步探究。

  • 标签: 遗传性弥漫型胃癌 种系突变 E-钙粘素蛋白基因 CDH1
  • 简介:1研究背景层次解剖的概念是基于局部解剖及胚胎发育生物学衍生而来的.体腔内无论是实质或空腔脏器均由来自于不同胚层、不同细胞学类型的组织构成。由于胚胎发育过程的连续性.使的各个脏器的结构均是可以按层次划分的。根据体腔内胸膜或腹膜及其衍生的膜、筋膜解剖.按层次解剖设计径路进行手术,不仅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

  • 标签: 层次解剖 膜切除术 胚胎发育过程 应用 食管 腔镜
  • 简介:近30年临床实践证明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已经成为直肠癌根治的标准术式。在中低位直肠癌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中,无论是采取传统开腹还是腹腔镜手术方式,直肠肿瘤远端的分离,特别是前侧壁的分离仍然有一定挑战,尤其在肥胖、骨盆狭窄、男性等“困难骨盆”患者。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ransanaltotalmesorectalexcision,taTME)提出了自下而上操作的手术理念,改变了传统的从上向下分离方式,在克服“困难骨盆”和降低获得远端直肠安全切缘方面具有优势,从而有望提高标本质量、保护器官功能。在保证肿瘤根治与安全性的前提下,taTME也是未来发展经肛门自然腔道手术的起点。本文对taTME术式的背景、操作路线、安全性、肿瘤学效果及对功能性结局的影响进行简要论述。

  • 标签: 直肠癌 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 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