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比较传统教学(lecture-basedlearning,LBL)和案例教学(case-basedlearning,CBL)在肿瘤内科美国综合肿瘤网络中心(nationalcomprehensivecancernetwork,NCCN)临床实践指南(简称NCCN指南)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别采用LBL和CBL对56名肿瘤学研究生进行NCCN指南教学,通过试卷考核及调查问卷,比较两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CBL组学生的基础理论成绩和临床应用成绩均优于LBL组(P=0.02,P=0.03),学生对CBL评价更高(P〈0.05)。结论CBL在肿瘤内科NCCN指南教学中的效果优于LBL。

  • 标签: 案例教学法 传统教学法 NCCN指南 肿瘤内科 教学
  • 作者: 洪菊培
  • 学科: 医药卫生 > 肿瘤
  • 创建时间:2023-06-24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11期
  • 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盐城临床医学院·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盐城 224000
  • 简介:目的:分析临床教学路径教学在肿瘤内科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以2022年4月~2023年4月为限,对我院45例在肿瘤内科规培的医生进行研究,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n=22)采用传统带教,实验组(n=23)采用临床教学路径教学进行临床带教,对比学习情况、考核成绩及教学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整体学习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各项考核成绩分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教学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教学路径教学在肿瘤内科教学中具有应用价值,可进行推广。

  • 标签: 临床教学路径;肿瘤内科;学习情况;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
  • 简介:肿瘤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习教学是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本文针对该学科知识量大、更新快、内容繁杂、传统教学中学生往往较被动和学习兴趣不大等问题,通过引入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激发和增强学生学习医学微生物学检验的主动性,大大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 标签: 行动导向教学法 微生物学检验 实习教学 应用
  • 简介:晚期进展或复发转移性胃癌目前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案,大部分胃癌的化疗方案疗效不佳且毒副反应较大,很多患者不能耐受,从而导致其临床运用的局限性.文献报道立替康无论是单药还是联合其他化疗药物治疗晚期转移性胃癌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尤其是目前被广泛采用的FOLFIRI方案,不仅可作为晚期进展或复发转移性胃癌的一线化疗方案,也可作为其他一线化疗方案治疗失败后的二线方案,且耐受性较好.口服的氟尿嘧啶的前体药物卡培他滨,分子靶向药物西妥昔单抗、曲妥珠单抗和贝伐单抗等,以及多靶点抗代谢药物培美曲塞等的层出不穷,为今后立替康联合用药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方向.本文就立替康单药及联合其他化疗药物治疗晚期进展或复发转移性胃癌进行综述.

  • 标签: 晚期胃癌 转移性胃癌伊立替康联合方案 临床试验
  • 简介:目的:研究晚期脊索瘤患者口服马替尼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本研究收集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晚期脊索瘤患者63例,其中失访病例24例,我们长期追踪到的39例为可评价患者。患者在接受马替尼治疗前通过病理组化检测PDGFRβ蛋白表达情况,分为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所有患者均口服马替尼的剂量为每天400mg,每3个月进行1次CT或MRI检查肿瘤生长情况,按照RECIST标准评价临床治疗效果,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对马替尼治疗疗效的差别,并以SPSS13.0作统计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患者生存曲线。结果免疫组化提示高表达PDGFRβ患者为25例,占64.1%,14例低表达患者,占35.9%;在39例可评价患者中,完全缓解(CR)病例为0例(0%),部分缓解(PR)病例为3例(8%),病情稳定(SD)患者为27例(69%),疾病进展(PD)病例为9例(23%);临床获益率为76.9%(CR%+PR%+SD%);中位无疾病进展期为9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31.2个月。PDGFRβ高表达组临床获益人数为22例(临床获益率88%),低表达组临床获益人数8例(临床获益率57.1%);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282。结论本研究提示马替尼在治疗晚期脊索瘤方面具有抗肿瘤活性,临床获益率较好,同时在PDGFRβ高表达的患者获得了更好的疗效。

  • 标签: 脊索瘤 伊马替尼 治疗结果 方案评价
  • 简介:目的:研究还原型谷胱甘肽是否可以影响立替康导致的肝脏脂肪变性的发生。方法:建立结肠癌HCT116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皮下注射立替康单药或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7天后处死裸鼠,取肝脏制作肝脏病理切片观察肝脏损伤情况并制备10%肝脏组织匀浆检测肝脏组织内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建立了结肠癌HCT116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组肝脏脂肪变性的发生率降低,肝脏SOD的表达较不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升高(P〈0.05);MDA的表达较不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降低(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可以通过增强肝细胞的清除氧自由基能力抑制脂质过氧化过程,最终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降低立替康引起的肝脏脂肪变性的发生率。

  • 标签: 结肠癌 还原型谷胱甘肽 伊立替康 肝损伤
  • 简介:目的评价立替康(CTP-11)联合奈达铂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48例经病理或细胞学诊断为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立替康90mg/m2,d1、8;奈达铂80mg/m2,分3天静脉滴注。每3周为1个周期,用药至疾病进展或化疗相关毒副反应不能耐受时观察疗效。结果48例入选患者均可评价疗效,有效率为89.6%,疾病控制率达95.8%,中位总生存期为13.5个月,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TTP)为7.6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Ⅲ/Ⅳ度中性粒细胞下降(33.3%)、腹泻(16.7%)和恶心、呕吐(4.2%)等。结论伊利替康联合奈达铂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安全、有效,可作为一线化疗方案的选择。

  • 标签: 伊立替康 奈达伯 小细胞肺癌
  • 简介:目的:观察负荷剂量班膦酸钠二线治疗乳腺癌转移性骨痛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观察2010年1月至2014年8月,我科收治的130例晚期乳腺癌骨转移并伴有中-重度骨痛的患者,二线使用负荷剂量班膦酸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止痛药物的剂量及生活质量(karnofskyperformancestatus,KPS)评分等变化情况,并记录血生化指标及其它安全性。结果126例纳入最终分析。患者治疗后第1、2、3周疼痛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均P<0.01);同时治疗后第1、2、3周的阿片类药物(羟考酮)的用量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均P<0.01);治疗后第1、2、3周的KP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均P<0.01)。其中89例疼痛得到有效缓解,缓解率70.6%。中度疼痛患者镇痛显效时间短于重度疼痛患者(P<0.05)。治疗不良反应少,未见明显的肝肾毒性反应。结论负荷剂量的班膦酸钠二线治疗乳腺癌转移性骨痛起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轻,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镇痛药物的用量。

  • 标签: 乳腺乳腺 乳腺肿瘤 肿瘤转移 伊班膦酸钠
  • 简介:目的:探讨立替康和紫杉醇分别联合顺铂二线治疗小细胞肺癌(smallcelllungcancer,SCLC)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经临床病理诊断为SCLC患者72例,均为经一线EP方案化疗后肿瘤进展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分别给予立替康联合顺铂二线治疗(IP组)与紫杉醇联合顺铂二线治疗(TP组),比较两组治疗的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IP组和TP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52.8%(19/36)和44.4%(16/36),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6.1%(31/36)和80.6%(29/36),分别比较两组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P组和TP组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36.1%、27.8%和27.8%、0;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0个月、9个月(P〉0.05);两组毒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立替康和紫杉醇分别联合顺铂二线治疗SCLC的疗效相当,两组毒副反应的发生率近似。

  • 标签: 肺肿瘤 伊立替康 紫杉醇 小细胞肺癌 联合化疗
  • 简介:药物遗传基因组学是结直肠癌个体化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立替康在体内转化为活性成分SN38后主要经UGT1A1解毒成SN38G排出体外。UGT1A1发生*28或*6突变后功能下降,需减少立替康剂量以避免毒副反应。

  • 标签: UGT1A1基因多态性 伊立替康 结直肠癌
  • 简介:目的探讨拓扑异构酶1(topoisomerase1,TOPO-1)在转移性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立替康(CPT-11)化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经病理活检证实为转移性结直肠癌初诊者98例,均接受FOLFIRI方案一线化疗,化疗前检测肿瘤组织TOPO-1的表达水平,分析TOPO-1表达水平与近期疗效的关系,并观察远期疗效。结果TOPO-1表达水平与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特征无明显相关性(P〉0.05)。高表达组患者RR为52.2%(24/46),低表达组RR为28.8%(1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OPO-1高表达组中位PFS为9.5个月(8-12个月),低表达组为8.0个月(7-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TOPO-1高表达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可从立替康化疗中获得更高的近期疗效和更长的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可能对立替康化疗更敏感。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转移性结直肠癌 拓扑异构酶1 伊立替康 化疗
  • 简介:目的检测华南地区立替康联合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UGTlA*28基因的多态性,观察立替康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用于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收集华南地区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共214例,给予立替康联合5-FU/LV方案化疗,并进行UGTlA*28基因多态性测定,观察患者疗效和不良反应n结果167例(80.29%)患者为TA6/6纯合野生基因型,40例(19.23%)患者为TA6/7杂合突变基因型,l例(0.48%)患者为TA7/7纯合突变基因型nTA6/6野生基因型和突变基因型患者的客观有效率(ORR)分别为31.20%和20.O%(P=0.191),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90.78%和74.29%(P=0.008)nTA6/7及TA7/7突变基因型患者采用立替康治疗时严重延迟性腹泻和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率分别为9.76%、9.76%,高于TA6/6野生基因型的5.39%和3.59%。结论UGTlA*28不同基因型对立替康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均有差异。

  • 标签: UGT1A*28 伊立替康 晚期结直肠癌 疗效及不良反应 华南地区
  • 简介:在临床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入多媒体技术及PBL教学、重视双语教学及对医学影像学的学习和应用等举措,有效提高了学生综合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 标签: 妇科肿瘤 教学改革 临床教学质量
  • 简介:转化医学是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之间双向转化的体系,是一个新兴的多学科融合理念。本文通过介绍转化医学理念的内涵及发展趋势,阐述其在肿瘤影像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意义。

  • 标签: 转化医学 肿瘤影像学 教学 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反思性教学对肿瘤学人文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名本科生随机分为试验组及传统组,每组30名。试验组将反思性教学应用于肿瘤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传统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采用关怀能力评价量表、患者满意度、基础综合考试成绩及反思日记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试验组学生关怀能力、考试成绩、患者满意度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与传统组及试验组实施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反思性教学应用于肿瘤学教学中,能够提升学生关怀能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及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反思性教学 肿瘤学 人文教育
  • 简介:转化医学是医学领域的一个新概念,旨在推动基础研究成果与实际医疗应用的互相转化。分子影像学是一门新兴而又充满前景的医学影像学分支学科,转化医学与分子影像学的结合在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介绍几种在转化医学理念指引下的肿瘤分子影像学教学模式。

  • 标签: 转化医学 肿瘤分子影像学 教学 应用
  • 简介:临床上腹腔镜技术已经广泛开展,将腹腔镜手术系统应用于临床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 标签: 腹腔镜 胃肠肿瘤 临床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