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肺癌患者血清CEA、NSE、Cyfra21-1水平与肺癌分期、近期疗效及生存时间的关系.方法确诊为肺癌的患者,化疗前、后常规检查血清CEA、NSE、Cyfra21-1,评估其变化,所有入组患者随访5年.结果96例肺癌患者中,血清肿瘤标志物增高者为66.67%(64/96),其中SCLC为64.71%(22/34);NSCLC为67.74%(42/62);SCLC患者血清CEA、NSE、Cy-fra21-1增高的发生率分别为8.82%(3/34)、55.88%(19/34)及29.41%(10/34);NSCLC患者分别为35.48%(22/62)、19.35%(12/62)及43.65%(27/62);其中肺腺癌分别为45.24%(19/42)、11.90%(5/42)及38.10%(16/42),肺鳞癌分别为18.75%(3/16)、31.25%(5/16)及56.25%(9/16);SCLC局限期分别为0%、15.79%(3/19)及0%,广泛期分别为100%(3/3)、84.21%(16/19)及100%(10/10);ⅢB期NSCLC分别为9.09%(2/22)、0%及11.11%(3/27);Ⅳ期分别为90.91%(20/22)、100%(14/14)及88.89%(24/27);化疗后,SCLC血清NSE降至正常者为94.74%(18/19),NSCLC血清CEA、Cyfra21-1降低或降至正常者分别为68.18%(15/22)及92.6%(25/27);SCLC血清肿瘤标志物增高的总生存期为18.18个月;NSCLC为16.36个月.结论血清肿瘤指标与肺癌分期、疗效及生存时间有关,晚期肿瘤标志物增高,化疗后明显下降,增高的患者预后差、生存时间短.

  • 标签: 肺癌 CEA NSE CYFRA21-1 肿瘤标志物
  • 简介:目的探讨筛选鼻咽低分化鳞癌血清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ulaceenhancedlaserdesorption/ionizationtime—obflightmassspeetrometry,SELDI—TOF—MS)及CMl0型弱阳离子交换芯片对61例初治的鼻咽低分化鳞癌患者和72名健康人血清标本进行蛋白质指纹图谱测定,其中80例用于建模(40例鼻咽癌,40名健康人),53例用于肓法检测(21例鼻咽癌,32名健康人),用BiomarkerWizard3.01及BiomarkerPattern5.01分析软件对测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及建立诊断模型。结果用建立的区分鼻咽低分化鳞癌与健康人的血清蛋白指纹图诊断模型进行肓法检测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8%、81.0%和90.6%。其中Ⅰ、Ⅱ期鼻咽低分化鳞癌检出的准确性为73.7%,Ⅲ、Ⅳ期鼻咽低分化鳞癌检出的准确性为81.0%。结论用SELDI—TOF—MS技术与生物信息分析法筛选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对鼻咽低分化鳞癌的定性诊断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 标签: 鼻咽肿瘤 鼻咽低分化鳞癌 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技术 肿瘤标志物
  • 简介: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诱导肿瘤血管正常化的时间窗及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醇对小鼠肺腺癌移植瘤的抑瘤效果。方法选取成功构建的人肺腺癌A549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54只,实验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荷瘤小鼠24只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贝伐珠单抗组各12只,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贝伐珠单抗5mg/kg,于给药后选取第1、3、5、8天共4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各3只,测量瘤体体积及裸鼠体质量,采用Westernblotting和免疫荧光法分别检测瘤体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和微血管密度(MVD)。第二部分小鼠30只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紫杉醇单药组和贝伐珠单抗单药组各5只及联合组15只。联合组于贝伐珠单抗给药当天及给药后第3、5天各选取5只腹腔注射紫杉醇,紫杉醇和贝伐珠单抗的剂量分别为3mg/kg和5mg/kg,于给药后选取第3、7、10、14、17、20天共6个时间点测量瘤体体积,21天后处死裸鼠称取瘤体质量,采用Westernblotting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瘤体VEGF水平和MVD。结果在第一部分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贝伐珠单抗组给药后肿瘤的生长得到抑制,以第三天抑制效应最显著,此时瘤体的体积最小,瘤体内VEGF含量表达减少,瘤体MVD也相应减少。在第二部分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贝伐珠单抗不同时间点联合紫杉醇给药均可显著抑制肿瘤生长,以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醇第三天给药组抑制效应更为显著,且瘤体的体积、质量、VEGF含量及MVD均较其他联合给药组少。结论贝伐珠单抗诱导的血管正常化时间窗可能在给药后第1~3天,在该时间窗内联合紫杉醇可达到最大的抗肿瘤效应。

  • 标签: 贝伐珠单抗 紫杉醇 联合给药 血管正常化时间窗
  • 简介:目的探讨连台手术术前禁食时间对原发性肝癌(primarylivercancer,PLC,简称“肝癌”)患者术后血糖水平的影响,为临床上减少术后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将96例行肝癌切除术的患者根据手术开始时间分为连台组和首台组,其中连台组40例,首台组56例,比较两组术前禁食时间及术前、术后第1日、第3日、第5日、第7日的空腹血糖值。结果连台组术前禁食时间长于首台组(P〈0.01),连台组术后第3日、第5日、第7日的空腹血糖值高于首台组(P〈0.01)。结论连台手术术前禁食时间延长可能是导致肝癌患者术后血糖水平升高的原因之一,临床上应重视对连台手术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术前饮食指导,以减少术后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生。

  • 标签: 肝肿瘤 连台手术 高血糖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骨折手术方式和手术持续时间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deepveinthrombosis,DVT)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5年12月诊治的老年髋部骨折276例患者资料,男140例,女136例,年龄65~85岁,平均年龄73.3岁。按照手术方式及手术持续时间不同分组,其中根据手术方式分为3组:A组(骨折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髓内钉、骨折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100例,B组(骨折切开复位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骨折切开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98例,C组(人工髋关节置换-非骨水泥型)78例;根据手术时间分为3组:X组(手术时间〈60min)140例,Y组(手术时间60~120min)90例,Z组(手术时间〉120min)46例。分别比较手术方式(A、B、C)3组及手术持续时间(X、Y、Z)3组术后DVT的发生率。结果在不同手术方式上,A组100例中2例发生DVT,发生率2%;B组98例中2例发生DVT,发生率2.04%;C组78例中9例发生DVT,发生率11.54%;C组DVT的发生率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P=0.012)。在手术持续时间上,X组140例中2例发生DVT,发生率1.4%;Y组90例3例发生DVT,发生率3.3%;Z组46例中8例发生DVT,发生率17.4%;Z组DVT的发生率高于X组和Y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7)。结论老年髋部骨折较大创伤手术方式比较小创伤手术方式增加术后DVT的发生率,手术持续时间超过120min明显增加了术后DVT的发生率,术后口服利伐沙班10mg,每天1次不能完全避免DVT的形成,应重视术后DVT的综合预防及筛查。

  • 标签: 髋骨折 老年人 静脉血栓形成 外科手术 手术时间
  • 简介:目的比较肺癌化疗中不同时间应用国产rhG-CSF,防治白细胞减少的疗效。方法治疗组(A组)化疗后48h起,应用rhG-CSF75μg/d;对照组(B组)化疗后白细胞下降<3.0×10^9/L,开始应用rhG-CSF75μg/d。结果A、B两组病例由于使用rhG-CSF时间不同,WBC降低为最低值的持续时间不一样,A组为2~7d,B组为5~14d,用rhG-CSF的平均剂量和平均持续天数分别为675μg、1125μg和7~9d、12~14d。表明治疗组白细胞下降程度低,持续时间短,rhG-CSF用量少。结论化疗后48h起应用rhG-CSF疗效较好,能保证化疗顺利进行。

  • 标签: 肺癌 化疗 RHG-CSF 治疗 白细胞减少 肿瘤
  • 简介:exosome是一种可由多种细胞分泌的纳米量级的膜性小囊泡。经研究后发现,其内含有独特的蛋白质与脂质。这也决定了exosome的生物学功用,如去除细胞生长过程中的废弃蛋白、抗原提呈、信号传导或诱导抗肿瘤免疫反应等。本文就exosome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阐述到目前为止对exosome的生理组成及生物功能的研究成果,并探讨其在生物学应用方面的潜在前景。

  • 标签: EXOSOME 生物来源 分子组成 生物学功能
  • 简介:肝细胞癌:诊断,预后和治疗新的分子途径。基因组时代正在改变对癌症的认识,尽管大量数据转化成为实际应用还有一定距离。肝细胞癌作为西方发达国家肝硬化患者死亡最常见原因及快速增长的恶性肿瘤,其分子特征的研究促进了对疾病的诊断和处理。大多数肝癌发生在肝硬化病变的肝脏,可以预见,一个准确的基因特性描述将使癌症发生前通过化疗策略选择靶点。目前分子诊断对于诊断小肿瘤是可行的,但尚未正式通过科学指导的规范化。分子治疗的实例:索拉非尼在给予晚期患者前所未有的提高了生存时间。从肿瘤组织和非肿瘤组织的基因组信息研究将有助于预后判断和促进癌基因鉴定,为患者提供更加个体化治疗。

  • 标签: 恶性肿瘤 肝硬化患者 基因组时代 非肿瘤组织 分子诊断 肝细胞癌
  • 简介:基因表达对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生存期的预测价值;颈部食管胃吻合术中应用吻合器进行侧侧吻合的中期结果;对比血管形成抑制剂Cilengitide(EMD121974)联合吉西他滨与单用吉西他滨治疗未手术切除的进展期胰腺癌的随机Ⅱ期多中心临床研究;随机临床试验对比联合应用多西他赛、顺铂及5-FU与联合应用表阿霉素、顺铂及5-FU治疗进展期胃癌对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

  • 标签: 恶性肿瘤 Ⅰ期非小细胞肺癌 随机临床试验 颈部食管胃吻合 多中心临床研究 血管形成抑制剂
  • 简介:采用ELISA法检测胃癌患者血清胃癌相关性MG7抗原寻找检测胃癌患者血清内MG7抗原这一胃癌早期诊断指标的敏感且简便的方法。实验设计:用ELISA法检测116例未手术的胃癌患者、63位手术后胃癌患者、78位癌前病变患者、50位健康人及患其它类型癌症患者血清MG7抗原的水平。检测未手术的胃癌患者血清CEA、CA50、CA19-9及TAG-72作为对照。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上述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MG7抗原表达水平。

  • 标签: ELISA法检测 恶性肿瘤 MG7抗原 血清CEA 胃癌患者 免疫组织化学法
  • 简介:肺癌的发生发展为复杂的多基因事件,microRNAs(miRNAs)参与其中并发挥重要作用。miR-NAs为一系列长约19-25nt的内源性非编码微小RNA,可抑制靶基因转录或蛋白翻译从而沉默靶基因的表达。部分miRNAs在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并证明可负性调节抑癌基因。亦有部分miRNAs在肺癌组织中表达下调,被认为是抑癌基因且其中一部分也已得到证实,在临床潜在应用方面,目前研究证实miR-101可发挥放疗增敏效应,而miR-134、miR-379与miR-495或有助于指导肺癌化疗用药的选择。通过回顾最新文献,本文对肺癌高度相关的miRNAs及其靶基因进行了总结,并在生物学效应、潜在靶基因、基因诊断、治疗、预测预后等方面进行探讨。

  • 标签: 肺癌 微小RNA 靶基因分析 临床潜在应用
  • 简介:脑膜癌病(meningealcarcinomatosis,MC)又称癌性脑膜炎(neoplasticmeningitis),是癌症患者重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在实体肿瘤患者中的发病率为1%~5%,在白血病和淋巴瘤患者中发病率为5%~15%,在原发性脑肿瘤患者中发病率为1%~2%,1%~7%的患者找不到肿瘤原发灶,解剖发现有神经系统受累症状和体征并被证实有脑膜受累证据的癌症患者发病率达19%,且随着患者生存时间的延长MC的发病率越高。

  • 标签: 脑膜癌病 检查 治疗
  • 简介:Survivin作为凋亡抑制蛋白家族(IAPs)的一个新成员,以细胞周期依赖性的方式调节表达,在纺锤体检查点与有丝分裂装置结合而调节G2/M分裂进程;通过BIR结构域抑制细胞凋亡,与其它IAPs比较具有更强的选择性。目前关于它在亚细胞池中的定位与功能仍存在争论:有研究表明,survivrin定位在纺锤体上,直接锚于死亡蛋白酶一9并抑制其活性,正因为它具有细胞周期依赖性表达又具有抗凋亡的双重特性,有人提出survivin是有丝分裂缺陷细胞的“死亡开关”;另外一些研究表明,survivin定位在着丝粒的动粒、细胞裂解沟和中间体上,认为它实际是染色体乘客蛋白之一,可致胞质分裂缺陷,而不是抑制凋亡。然而在细胞癌变进程中,survivrin的表达与凋亡成负相关,而与肿瘤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成正相关;人类肿瘤中,survivin的表达水平升高与生存时间缩短和不良预后关系密切;survivin主要位于胞质池中并常显示预后不良,但核池水平高却预后良好。survivin存在三种剪切体,SUVvivin-δEx3、survivin-2B和δ-3B,现在认为它们可能具有不同的时空表达模式,通过多信号通路作用在有丝分裂进程和抗凋亡的界面,是保护分裂细胞存续能力的必须分子;靶向survivin技术能够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生长,提高肿瘤细胞对放化疗的敏感性,这些都预示着survivin可能成为一个肿瘤诊断和治疗上的潜在靶点。

  • 标签: 表达 细胞凋亡 肿瘤研究 治疗 细胞周期 抑制
  • 简介:假基因(pseudogene)是指基因组中与正常编码蛋白基因序列相似,但缺乏功能的DNA序列。自从1977年假基因被发现以后,假基因主要被认作为无功能的进化遗迹。但是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部分假基因不但能够行使转录或翻译功能,而且能通过多种途径发挥基因表达调控作用。作者就假基因的发现、分类、产生、特征、在疾病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 标签: 假基因 分类 特征 作用机制
  • 简介:四个历史性的发现确定了硒是一种必需的微量元素:①本世纪40年代,Schwarz发现,某些天然物质如:Brewer氏酵母或动物器官粉末对肝膳食性变性坏死有抵抗作用。②1972年,Roetrnel等证实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中的活性元素。⑧Schwarz等确定硒是一种保护剂。④70年代,中国克山病研

  • 标签: 肝癌 微量元素 流行病学 肿瘤
  • 简介:目的:了解本市乳腺癌HPV感染的情况。方法:分别应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技术检测36例乳腺癌与20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的HPV与HPV16。结果:36例乳腺癌HPV检测结果均为阴性,HPV16阳性4例,阳性率11.11%。20例乳腺纤维腺瘤HPV阳性1例,阳性率5%。结论:本市女性乳腺肿瘤存在HPV感染,两者可能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 标签: 乳腺癌 HPV 免疫组化 原位杂交 人乳头状瘤病毒 DNA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