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日前,北京肿瘤医院和美国伟伦公司在科研楼四楼会议室举行了国内首家“绿色汞医院”签字暨捐赠仪式,美国伟伦公司捐赠了价值80万元的汞血压计和汞体温计,这标志着北京肿瘤医院已率先成为“绿色医院”的倡导者和先行者。目前,这批医疗器械已经应用于临床,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欢迎。

  • 标签: 北京肿瘤医院 捐赠仪式 医务工作者 绿色医院 医疗器械
  • 简介:目的:通过分析罕见代谢性骨病低血性骨软化症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与疗效,对低血性骨软化症诊断提供参考,减少误诊和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至2013年于我院诊治的7例“低血性骨软化症”患者,对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情况和疗效特点进行分析,并归纳总结其共同点。结果7例共同特点:(1)因早期症状特异性,均被不同程度误诊,平均误诊(1.2±0.5)年;(2)症状表现为全身多发不明原因骨痛、肌无力,可伴多发骨折,甚至骨畸形;(3)实验室检查可见显著低血,但血钾正常,肿瘤致该病患者经查体结合SPECT检查可发现致病肿瘤;(4)在确诊后,对散发性低血性骨软化症者给予中性合剂、药物性低血性骨软化症者停药后补、肿瘤相关性低性骨软化症(tumor-inducedosteomalacia,TIO)手术去除肿瘤后,血水平均上升,病情明显改善,预后较好。结论低血性骨软化症者常表现为低血,并伴全身多发不明原因骨痛、肌无力,可伴多发骨折,甚至骨畸形。临床医生应进一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通过实验室以及影像学检查,可提高确诊率,减少误诊和漏诊。对于确诊的病例找到病因后,给予适当治疗,患者的病情可得到相当程度的改善。

  • 标签: 低磷血症 骨软化症 误诊 治疗失误
  • 简介:目的探讨丁酸钠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将丁酸钠以1mmol/L、2.5mmol/L和5mmol/L与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共培养,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免疫组化(SP法)检测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Eca-109细胞经丁酸钠处理后,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到丁酸钠处理后的Eca-109细胞形态学发生了改变,细胞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免疫组化检测实验组细胞的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酸钠可诱导食管癌Eca-109细胞凋亡,其机制与下调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蛋白表达有关。

  • 标签: 丁酸钠 食管癌细胞 凋亡
  • 简介:γ-羟丁酸钠(Camma-hydroxybutyrate,CHB)具有降低机体脂质过氧化物(LPO)、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药理机制,本研究以GHB联合放疗(Radiotherapy,RT)治疗恶性脑胶质瘤,以期提高患者生存率。方法:将恶性胶质瘤术后患者36例分为GHB联合RT组和常规放疗组前者于每次放疗前30min给予GHB200mg/m~2静脉滴注,常规放疗1.8~2gy/次,5次/周,处方剂量55~60Gy,后者除不使用GHB外其余同前者。随访观察肿瘤局部控制、生存和急性放射反应情况。Kaplan-Meier方法分析近期疗效、预期生存率结果:GHB+RT组1年、1.5年肿瘤局控率分别为62.20%、26.50%,对照组53.80%、13.80%GHB+RT组平均生存期为21.9±8.26个月,1年、2年预期生存率分别为80.0%、20.0%。对照组平均生存期为14.10±7.75个月,1年、2年预期生存率分别为66.67%、13.33%。GHB+RT组放疗后急性损伤2级、3级发生率分别为22.22%、16.67%,脑水肿、癫痫发生率分别为38.89%、22.22%;对照组急性损伤2级、3级发生率分别为33.33%、27.78%、脑水肿、癫痫66.67%、33.33%。结论:GHB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脑胶质瘤有助于减少放射反应,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

  • 标签: Γ-羟丁酸钠 胶质瘤 放射治疗 放射增敏剂
  • 简介:目的探讨放疗联合艾易舒(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对肺腺癌A549细胞放疗后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MTT法观察艾易舒对A549细胞生长的影响,MTT法绘制A549细胞的细胞存活曲线,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VEGF的浓度.结果放疗联合艾易舒可降低肺癌A549细胞放疗后VEGF的表达,并随浓度的增高而增强。单纯放疗后VEGF的平均值为73.50±1.74,艾易舒浓度为0.2mg/L、0.4mg/L、0.8mg/L时VEGF的平均值分别为58.88±1.33、54.37±1.72、39.75±1.08与单纯放疗后VEGF的平均值相比,0.4、0.8mg/L时P〈0.05.结论高、中剂量斑蝥酸钠联合放疗可降低肺癌A549细胞放疗后VEGF的表达。

  • 标签: 放疗 斑蝥酸钠 肺癌 VEGF
  • 简介:常规的甲状腺手术体位要求患者肩、背部垫高,头部尽力后仰,使下颏、气管、胸骨接近直线。此体位手术野显露最佳,便于手术操作,但患者可能出现颈伸脑循环紊乱综合征,表现为术中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甚至出现喉痉挛,

  • 标签: 紊乱综合征 手术体位 脑循环 甲状腺 预防 手术野显露
  • 简介:目前,根治性手术仍为胃癌唯一可治愈手段。瘤原则是肿瘤根治术的基本原则。根治术中严格贯彻瘤原则对减少术中医源性扩散及术后肿瘤复发、提高远期疗效有重要意义。良好的瘤操作技术是实施瘤原则的可靠保证。随着对肿瘤生物学行为认识程度的加深和手术技术的进步,瘤操作技术的相关观点和具体实施方法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广义的瘤操作技术尚包含有彻底根治术的思想,如以往对胃癌多脏器侵犯、肝转移、腹膜种植的手术

  • 标签: 根治术 无瘤操作 无瘤技术 具体实施方法 肿瘤生物学 远期疗效
  • 简介:背景与目的:δ-catenin是连环蛋白家族中的新成员,其表达与星形细胞瘤的病理分级、细胞增殖与侵袭能力的关系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检测δ-catenin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和模式与病理分级的关系.并应用胶质瘤细胞系探讨δ-catenin对其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56例Ⅰ-Ⅳ级星形细胞瘤进行了δ-catenin表达检测.并分别采用转染和siRNA干扰的方法调控U251和U87胶质瘤细胞系中δ-catenin的表达,通过Westernblotting、MTF、TransWell和克隆形成实验等对δ-catenin的功能进行研究。结果:δ-catenin表达于正常脑组织的神经元中.但正常胶质细胞和I级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中表达(0%,0/11);在Ⅱ级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阳性率仅为18%(11/61),明显低于Ⅲ~Ⅳ级的35%(29/84),差异显著(P〈0.01)。转染δ-catenin可明显上调Racl的活性,促进U251细胞的增殖和克隆形成数量,明显增强细胞的侵袭能力,使用Racl抑制剂则明显抑制U251细胞的侵袭力:使用siRNA沉默U87细胞中δ-catenin的表达后则显著降低细胞侵袭力。结论:δcatenin的表达与星形细胞瘤的组织学分级正相关。δcatenin可能通过上调Racl的活性促进胶质瘤细胞的增殖与侵袭。δ-catenin可作为星形细胞瘤生物学行为的标志物.并有望成为治疗该肿瘤的新靶点。

  • 标签: 胶质瘤 星形细胞瘤 δ-catenin 表达 增殖 侵袭
  • 简介:目的体外研究丁酸钠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的凋亡作用。方法以1mmol/L、2.5mmol/L、5mmol/L丁酸钠处理Eca-109细胞,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SP法)检测凋亡抑制基因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Eca-109细胞经丁酸钠处理后,透射电镜见到细胞核染色质浓缩,聚集于核膜处等细胞凋亡的形态特征,并见到凋亡小体;TUNEL法检测发现2.5mamol/L丁酸钠处理24h组与阴性对照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5%和1.6%,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免疫组化检测实验组的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酸钠可诱导食管癌Eca-109细胞凋亡,其机制与下调凋亡抑制基因bcl-2蛋白表达有关。

  • 标签: 丁酸钠 食管癌细胞 凋亡 ECA-109细胞
  • 简介:恶性肿瘤骨转移是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骨痛、病理性骨折等,对病人的生活质量影响极大,而双膦酸盐类对骨转移癌疼痛具有良好疗效.奉国家药品管理监督局(SDA)2001XLb004号文,我科自2001年3月至2001年5月参加了对国产依班膦酸钠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Ⅱ期临床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骨转移癌 药物治疗 疼痛 依班膦酸钠
  • 简介: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的阳性表达影响肺癌进展和预后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染色法检测40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标本中VEGF的阳性表达、微血管密度(MVD)计数,评价VEGF和MVD的关系、VEGF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呈现阳性高表达,其含量及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肿瘤直径越大、已有淋巴结转移,则VEGF含量和表达越高。在VEGF表达阳性的癌组织中MVD值明显高于VEGF阴性表达的肺癌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VEGF通过调节和诱导肺癌微血管的生成而促进非小细胞肺癌的发展,它可作为评估非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淋巴结转移潜能和预后的重要监测指标之一。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微血管密度血管生成
  • 简介:目的探讨Her-2表达乳腺癌的复发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8月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6例Her-2表达乳腺癌复发转移患者,分析总结Her-2表达乳腺癌的复发相关因素及分子生物学行为。结果2例为胸壁局部复发,2例为锁骨上区域淋巴结转移,2例为远处器官转移;所有Her-2表达复发患者术后病理均提示存在淋巴结转移:1-3枚淋巴结阳性2例;4-9枚淋巴结阳性2例;≥10枚淋巴结阳性2例;Ki-67表达〈15%0例;15%-50%3例,〉50%3例。结论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及Ki-67表达强度是Her-2表达型乳腺癌复发的重要因素,影响其预后。

  • 标签: HER-2过表达 乳腺癌复发 腋窝淋巴结 KI-67
  • 简介:p53基因是迄今为止研究最为深入的抑癌基因,定位于人类染色体17p13.1,全长20kb,编码393个氨基酸组成的分子质量为53kD的核内磷酸化蛋白,是体内重要的抑癌基因之一和细胞周期的重要调节基因,具有诱导细胞生长抑制和细胞凋亡的功能。p53突变人类肿瘤发生率约20%-80%,失去野生型抑癌功能,获得类似癌基因的功能,致细胞增殖失调控。Yamasaki等通过对77例食管癌患者的研究提示,突变型p53损害其DNA结合性和转录因子功能,发挥癌基因的作用,能导致细胞周期失控、肿瘤侵袭性增强,加速肿瘤的进程。本文就突变型p53基因表达与食管癌患者转归、化放疗效果关系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食管癌 P53突变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低甲状腺摄131I率的Graves病(GD)患者在服用碳酸锂前后甲状腺摄碘率的变化,了解碳酸锂对甲状腺摄碘率的影响。方法220例摄131I率〈50%的G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10例。治疗组行131I治疗,同时口服碳酸锂0.25—0.5g,每日3次,共2周,分别测定口服碳酸锂治疗前及口服后2h、4h及24h甲状腺摄131I率。对照组仅予131I治疗。评价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服药后甲状腺摄131I率比服药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P均〈0.01),对照组与治疗组治愈率及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于低摄131I率的GD患者应用碳酸锂联合131I治疗,能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低甲状腺摄-311率GD患者的治愈率。

  • 标签: 甲状腺肿 碳酸锂 GRAVES病 低甲状腺摄131I率
  • 简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2,Her-2)表达是乳腺癌患者的一个独立预后因子。曲妥珠单抗单药治疗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具有一定疗效。但由于一些生长因子(如EGFR、IGF1-R)转导作用增强,以及曲妥珠单抗与Her-2的亲和力下降,一些患者会对曲妥珠单抗的抗Her-2治疗产生原发性耐药或获得性耐药。研究显示,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即使在曲妥珠单抗治疗进展后,继续使用曲妥珠单抗,并与化疗药物联合或更换靶向药物或采用双靶向治疗,仍可以进一步改善预后。

  • 标签: HER-2 晚期乳腺癌 耐药
  • 简介:目的:探讨miRNA-1246(miR-1246)促进食管癌细胞转移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Realtime-PCR法检测miR-1246在癌旁组织、食管癌组织、正常食管上皮和食管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差异。Transwell侵袭实验观察转染miR-1246mimics或inhibitors对食管癌细胞EC109转移能力的影响;裸鼠尾静脉转移实验观察稳定表达miR-1246对食管癌转移能力的影响;生物信息学分析miR-1246的候选靶基因为GSK3β,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表达miR-1246后EC109细胞中野生型和突变型GSK3β的荧光素酶活性。Westernblot检测miR-1246对GSK3β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食管癌组织中的miR-1246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多个食管癌细胞中miR-1246的表达比正常食管上皮细胞Het-1A明显增高(P〈0.05)。与阴性对照相比,miR-1246mimics显著促进EC109细胞的侵袭能力(P〈0.05)。反之,miR-1246inhibitors明显抑制EC109细胞的侵袭能力(P〈0.05);体内实验发现稳定表达miR-1246明显升高EC109细胞的肺转移能力。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证实miR-1246能够抑制GSK3β的3'-UTR区荧光素酶活性;转染miR-1246后,EC109细胞中的GSK3β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miR-1246表达显著抑制GSK3β-wt,而不能抑制GSK3β-mut的蛋白表达。结论:miR-1246能够通过靶向GSK3β促进食管癌转移,抑制miR-1246的表达或增加GSK3β的表达可能是抑制食管癌转移的有效手段。

  • 标签: 食管癌 转移 微小RNA miR-1246 GSK3Β
  • 简介:目的:探索芳香酶基因乳腺癌相关启动子特异性阻滞剂定点抑制肿瘤局部组织原位雌激素合成的可能性。方法:从乳腺癌标本中获取原代脂肪成纤维细胞进行培养,加入乳腺癌细胞MCF-7的条件培养液,作为芳香酶肿瘤相关性启动子(PI1,PI3)激活的研究细胞模型。用启动子特异性逆转录PCR、芳香酶活性检测等方法观察抗组蛋白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丁酸钠(NaBu)对PI1,PI3活性的影响。结果:NaBu特异性抑制PI1,PI3基础和诱导水平转录本,但对另一种芳香酶启动子P14的表达无明显影响。其机制在于抑制PI1,PI的转录。结论:NaBu在乳腺癌治疗中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进一步研究丁酸钠的分子效应靶点,将为了解乳腺癌发病的关键环节提供良好的切入点。

  • 标签: HDAC抑制剂 丁酸钠 芳香酶 肿瘤相关性启动子 乳腺癌 肿瘤
  • 简介:目的利用小鼠乙酰肝素酶pcDNA3.1(+)表达载体转染高转移潜能肝癌细胞株(Hca-F)和低转移潜能肝癌细胞株(Hca-P),研究其对小鼠肝癌细胞血道及淋巴道转移的影响.方法构建pcDNA3.1(+)-hpa质粒,以lipofectamine2000作为转染试剂,将其分别转至Hca-F、Hca-P细胞株.转染空载体的肝癌细胞作为对照.血道转移实验:小鼠尾静脉注射肿瘤细胞,30d后观察小鼠的肺部转移瘤生长情况.淋巴道转移实验:在小鼠右下肢爪垫内侧皮下注射肿瘤细胞,30d后观察荷瘤鼠腋窝淋巴结或/和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尾静脉注射转染有pcDNA3.1(+)-hpa质粒的高转移Hca-F和低转移Hca-P株,荷瘤小鼠的肺表面转移结节数分别为(37.5±2.63)个和(32.6±2.91)个,显著高于其各自空白对照组的(31.3±2.79)个和(14.2±2.38)个(P<0.05).皮下注射转染有pcDNA3.1(+)-hpa质粒的高转移Hca-F和低转移Hca-P株,荷瘤小鼠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93.3%和83.3%,显著高于各自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乙酰肝素酶基因表达对小鼠肝癌细胞血道及淋巴道转移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标签: 肝癌 乙酰肝素酶 血道转移 淋巴道转移
  • 简介:目的:观察负荷剂量伊班膦酸钠二线治疗乳腺癌转移性骨痛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观察2010年1月至2014年8月,我科收治的130例晚期乳腺癌骨转移并伴有中-重度骨痛的患者,二线使用负荷剂量伊班膦酸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止痛药物的剂量及生活质量(karnofskyperformancestatus,KPS)评分等变化情况,并记录血生化指标及其它安全性。结果126例纳入最终分析。患者治疗后第1、2、3周疼痛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均P<0.01);同时治疗后第1、2、3周的阿片类药物(羟考酮)的用量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均P<0.01);治疗后第1、2、3周的KP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均P<0.01)。其中89例疼痛得到有效缓解,缓解率70.6%。中度疼痛患者镇痛显效时间短于重度疼痛患者(P<0.05)。治疗不良反应少,未见明显的肝肾毒性反应。结论负荷剂量的伊班膦酸钠二线治疗乳腺癌转移性骨痛起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轻,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镇痛药物的用量。

  • 标签: 乳腺乳腺 乳腺肿瘤 肿瘤转移 伊班膦酸钠
  • 简介: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88岁,因"发现全身瘀斑3天"入院。患者入院前3天无明显诱因从头颈部开始出现散在紫癜、瘀斑,迅速发展至全身,伴有散在出血点,发热、畏寒,四肢关节疼痛、畏光,盗汗。2010年5月19日入住我院皮肤科。入院查体:见全身皮肤散在瘀斑、紫癜、出血点,

  • 标签: 氨磷汀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高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