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我们每个人都是身体、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的结合体。得了癌症,当然也不仅仅是身体的不适,还有心理上的痛苦,比如恐瞑,觉得癌症就等于死亡。曾有患者说:“自从得了癌症,我晚上都不敢睡,总怕睡着了就再也醒不了。”有的患者知道自己得癌后感到愤怒和委屈,说“我又没做什么亏心事,为什么让我得癌症啊?”恐瞑、委屈、愤怒、抑郁等性情不断折磨着患者的内心,让原本的病痛雪上加霜。另外,很多患者因为生病,社会角色发生变化,不能工作,不能照顾孩子,不能做家务,很多以前自己很擅长的事情现在都做不了,感到非常沮丧。

  • 标签: 心理 带瘤生存 负性情绪 癌症 患者 做家务
  • 简介:本文就胸部肿瘤患者术后复苏期舒适改变的影响因素及其护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护理人员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减轻患者不适,提高术后康复质量。

  • 标签: 胸部肿瘤 术后 复苏期 舒适 影响因素 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并对比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绵阳市协和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治疗的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共100例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并同意的情况下将其分为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每组各50例。腹腔镜组采取腹腔镜治疗的方法,开腹组则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出血量情况和手术需要的时间,比较治疗效果的总有效率。结果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的手术时间、盆腔淋巴结切除数目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数目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安全性高、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开腹手术 早期子宫内膜癌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SULT1E1及ERβ蛋白与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及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SULT1E1和ERβ蛋白的表达含量.结果:SULT1E1和ERβ蛋白在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及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含量逐渐降低,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及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与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ULT1E1和ERβ蛋白与子宫内膜腺癌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手术病理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等无关(P>0.05).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SULT1E1蛋白与ERβ蛋白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66,P<0.01).在正常增生期和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中,SULT1E1蛋白与ERβ蛋白表达无明显相关性(r=0.035,P>0.05;r=0.466,P>0.05).结论:在子宫内膜腺癌的渐近演变过程中,SULT1E1、ERβ表达降低或缺失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早期形成有一定的关系,ERβ蛋白含量越多,SULT1E1蛋白对雌激素的调节作用越强,但不能作为子宫内膜腺癌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进行评价的指标.

  • 标签: 子宫内膜腺癌 雌激素受体亚型β(ERβ) 雌激素代谢 雌激素硫酸基转移酶(SULT1E1)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胃癌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江苏省肿瘤医院收治的80例胃癌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研究组按胃癌手术的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肛门通气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肛门通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及非常满意比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胃癌围手术期护理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胃癌手术 临床护理路径 护理满意度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出院回到家,7岁的杰里米和5岁的艾琳娜几乎不敢正眼看我。我了解他们的感受,尽管手术刀口已经用绷带和围巾盖住,但我自己也不敢直视。孩子们躲避着我的爱抚,怎么能责备他们?连我自己也不敢触摸自己的伤口。

  • 标签: 癌症患者 心理健康 心理卫生 生活习惯
  • 简介:目的探讨肺部恶性肿瘤患者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行射频消融(RFA)治疗的护理。方法对2012年至2013年12月江苏省肿瘤医院收治的不能手术的74例原发性肺癌(其中鳞癌23例,腺癌48例,鳞腺癌2例,大细胞癌1例)和14例转移性肺癌患者共96个病灶(其中最大直径〈3cm31个,3~5cm56个,〉5cm9个)134次RFA治疗的术前准备、术中观察以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88例共134次RFA治疗中除1例患者因术中癫痫发作而中断手术行二期射频消融治疗外,其余均顺利完成治疗。术中并发血气胸8例,咳嗽、痰中带血12例次,胸痛6例次;术后有24例次患者体温37.5℃~39.5℃。上述并发症经止血、控制感染、胸腔穿刺置管排气、排液等对症治疗以及加强护理,患者均在短时间内治愈。结论加强术前患者心理支持和围手术期护理,能保证RFA治疗的顺利实施,预防和减少并发症。

  • 标签: 肺癌 射频消融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统计我国人口超过13亿,60岁以上老人达1.3亿,根据推算,60岁以上老年人中有症状的膝关节骨关节炎人数已达1500万[1]。目前公认髌股关节炎是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组成部分之一,Sarda等[2]报道患有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患者中,67%患者表现为单纯性髌股关节炎。目前在发达国家用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br〉疗费用已高达国民生产总值的1.0%~2.5%[3]。低位髌骨是引起髌骨运动轨迹异常而导致髌股关节炎的常见原因,探索低位髌骨引起髌股关节炎的病理机制,对预防和治疗髌股关节炎及减轻医疗费用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髌股关节 髌骨 髌骨脱位 膝关节
  • 简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chemotherapy,NAC)是目前治疗乳腺癌,尤其是中晚期乳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NAC不仅可以使原发肿瘤和转移的淋巴结缩小,降低肿瘤临床分期,为无手术条件的患者提供手术的机会,提高保留乳房治疗的安全性;理论上也能抑制或消灭可能存在的微小转移病灶,降低治疗失败的概率,而且还能评估肿瘤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从而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区域淋巴结 外科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黄芩素对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MTT法观察黄芩素(5、10、20、40、80μg/ml)对HT-2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Transwell试验评价黄芩素(80μg/ml)对HT-29细胞迁移能力的抑制作用,Westernblotting检测黄芩素(20、40μg/ml)对HT-29细胞中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核因子(NF)-κB和p53蛋白表达的影响。同时以未加黄芩素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黄芩素对细胞增殖能力有抑制作用,增殖抑制率随浓度升高而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芩素处理后的细胞迁移能力及STAT3和NF-κB蛋白水平均降低,p53蛋白水平升高,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芩素可显著抑制HT-29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可能与上调细胞中p53、降低STAT3和NF-κB蛋白的表达有关。

  • 标签: 黄芩素 结肠癌 增殖 迁移
  • 简介:目的探讨炎症微环境下ARGl基因表达水平对人结直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n方法选取人结直肠癌细胞系HT29细胞和巨噬细胞M2型细胞,通过小干扰RNA转染HT29细胞沉默ARGl表达,通过慢病毒载体系统转染HT29细胞高表达ARGl基因n实验共分6组:HT29单纯培养组、HT29与M2细胞共培养组、共培养+精氨酸酶抑制剂组、共培养+L-精氨酸组、ARGl高表达HT29与M2细胞共培养组、ARGl沉默HT29与M2细胞共培养组n精氨酸酶活性实验检测各组细胞中ARGl活性,ELISA法检测各组培养液中IL-6含量,CCK8试剂盒检测各组HT29细胞增殖能力。结果与巨噬细胞M2型细胞共培养后HT29细胞中精氨酸酶活性明显高于单独培养组n外源性添加L-精氨酸或高表达ARGl基因后,HT29细胞精氨酸酶活性、IL-6分泌水平及细胞增殖水平均显著提高。外源性添加精氨酸酶抑制剂(Nor-NOHA)或转染siRNA沉默ARGl基因表达均能明显降低HT29精氨酸酶活性,IL-6分泌水平及细胞增殖水平均显著降低。结论炎症微环境下过表达代谢基因ARGl能够增强结直肠癌细胞HT29的增殖能力。

  • 标签: ARG1 代谢基因 结直肠癌 增殖
  • 简介:目的观察与探讨Orem自理理论在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7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特诊科收治的60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将Orem自理理论应用于术后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生存质量、满意度皆优于对照组。结论Orem自理理论在护理工作中的运用能提高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及住院满意度。

  • 标签: OREM自理理论 口腔颌面部肿瘤 术后护理 自我护理能力
  • 简介:目的总结内镜引导下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驰缓症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贲门失驰缓症患者行内镜引导下气囊扩张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并进行总结,包括术前准备、扩张方法、术后并发症和康复指导等.结果26例贲门失驰缓症患者接受内镜下气囊扩张治疗后吞咽困难、呕吐等症状全部消失.术前心理护理可以减轻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术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避免误吸;术后注意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及呕吐物、排泄物的变化;术后应用抗生素治疗2-3天,能够预防创伤性感染发生.结论内镜引导下气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驰缓症微创、安全、疗效好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 标签: 】内镜 气囊扩张 贲门失驰缓症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并发静脉血栓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广州中山大学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709例PICC置管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和回顾性分析,对发生静脉血栓病例的相关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709例PICC置管患者中12例血栓形成,发生率约1.7%。经溶栓治疗及强化护理,血管再通,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PICC置管技术及术后维护、健康教育在预防静脉血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PICC 并发症 血栓形成 原因分析 护理对策
  • 简介:目的总结能量平台(ForceTriad)在近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及护理配合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自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完成的112例近端胃癌根治术患者临床资料,总结能量平台在术中的应用及配合经验。结果本组全部患者手术顺利,血管闭合及止血可靠,对于大块组织的闭合离断亦安全可靠,尤其是脾胃韧带、肝胃韧带、胃胰皱襞的闭合离断以及沿胃小弯No.1、No.3淋巴结的清扫,可以很大程度地节约手术时间。本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52±35.6)min,出血(66±9.5)ml,术后无腹腔感染、出血或吻合口瘘等并发症,无手术死亡患者。结论ForceTriad用于近端胃癌根治手术可减少手术出血与创伤,术野清晰,大幅缩短手术时间,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能量平台 胃癌 手术 护理体会
  • 简介:目的探讨microRNA-133(miR-133)在胃癌组织及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对胃癌细胞凋亡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qPCR)检测64例胃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中的miR-133水平,分析miR-133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性别、年龄、肿瘤位置、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并检测其在胃癌细胞株AGS、SGC-7901、MKN-1、MKN-45、MGC-803和BGC-823及正常胃黏膜细胞GES-1细胞的表达情况,同时选取miR-133水平最低的胃癌细胞并转染过表达miR-133的真核重组质粒pCDNA3.1+miR-133,转染后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PI/AnnexinV双染法及Transwell法检测miR-133对细胞凋亡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胃癌组织的miR-133相对表达量为0.347±0.024,低于癌旁组织(P〈0.05),且其表达与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均有关(P〈0.05);与GES-1细胞相比(其miR-133表达水平设为1.00),胃癌细胞的miR-133水平均较低(P〈0.05),且MKN-45的表达水平最低;与对照组和空转染组相比,过表达组转染48、96h后的细胞凋亡水平均升高,且穿膜细胞数均降低(P〈0.05)。结论miR-133在胃癌组织和细胞中均为低表达,上调miR-133水平可抑制胃癌细胞的侵袭并诱导凋亡。

  • 标签: 胃癌 miR-133 增殖 侵袭 凋亡
  • 简介:目的观察应用活性银离子抗菌液和常规护理两种不同口腔护理方法对化疗患者口腔溃疡区域的黏膜进行护理的疗效。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江苏省肿瘤医院收治的60例化疗引起的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行常规口腔护理,试验组在常规口腔护理后,使用活性银离子抗菌液进行口腔溃疡护理,每天3次。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36.7%,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63.3%,试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活性银离子抗菌液配合常规口腔护理,可以有效治疗化疗引起的口腔溃疡。

  • 标签: 化疗 化疗反应 口腔溃疡 口腔护理 活性银离子抗菌液
  • 简介:目的:观察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化疗同时联合养正消积胶囊对生存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胃癌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在化疗的同时给予口服养正消积胶囊,对照组40例单纯进行化疗,观察两组消化道反应、白细胞减少、化疗完成率、焦虑抑郁、KPS评分及CD4/CD8的水平。结果:治疗组消化道反应率为20.0%,对照组消化道反应率为37.5%,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白细胞减少率为12.5%,对照组白细胞减少率为25.0%,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化疗完成率为95.0%,对照组化疗完成率为75.0%,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焦虑/抑郁率为12.5%,对照组为25.0%,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KPS评分≥60分的比例为87.5%,对照组为70.0%,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胃癌术后化疗联合中药治疗,可减轻患者化疗毒副反应,提高生存质量及免疫功能。

  • 标签: 养正消积胶囊 胃癌 生存质量 免疫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OPRM1基因多态性对癌痛患者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镇痛效应的影响。方法采用数字评分法(NRS)对123例癌痛患者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前后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记录患者NRS≤3时使用的剂量。利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进行OPRM1多态性位点检测,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间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镇痛剂量的差异。结果OPRM1突变频率为32.9%。123例患者中有66例突变,其中野生纯合型(A/A型)患者57例(46.34%),突变杂合型(A/G型)患者51例(41.46%),突变纯合型(G/G型)患者15例(12.20%)。G/G型患者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剂量与A/A型、A/G型相比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A型与A/G型患者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剂量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基因型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PRM1基因有可能成为预测癌痛患者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疗效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并为镇痛的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OPRM1基因 基因多态性 芬太尼透皮贴剂 镇痛 OPRM1
  • 简介:目的探讨苦参碱(Mat)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Y79细胞增殖、凋亡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Y79细胞经0.5、1.0、1.5g/LMat处理24h后,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磷酯酰丝氨酸结合蛋白-异硫氢酸荧光素/碘化丙啶(AnnexinV-FITC/PI)双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blotting免疫印迹检测各浓度Mat处理后凋亡相关蛋白Bcl-2及Bax、PI3K/Akt信号通路重要蛋白PI3Kp85亚基、Akt及其磷酸化形式p-Akt的蛋白水平。结果不同浓度Mat作用Y79细胞24h后,可呈浓度依赖性方式抑制细胞增殖,增加细胞凋亡率(P〈0.05)。Westernblotting检测发现,Mat可明显增加促凋亡蛋白Bax表达,降低抗凋亡蛋白Bcl-2水平并可降低PI3Kp85α亚基及磷酸化Akt的蛋白水平(P〈0.05),对总Akt水平无明显影响。结论Mat可抑制人视网膜母细胞瘤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可能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 标签: 苦参碱 视网膜母细胞瘤 凋亡 PI3K/A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