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3 个结果
  • 简介:由张善通、陈张根和贾兵主编的《现代小儿胸心外科学》于2007年3月由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30年来累积的胸心内外科经验和手术病例为基础,并邀请我国内地和香港地区专家参加编写,系统地介绍儿童胸心外科疾病的最新诊断治疗方法和技术,包括麻醉、体外循环、围术期处理、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介入治疗、内外科镶嵌治疗、术后并发症等的处理,以及微创外伤、内镜外科和组织工程学等。编写中还参考国外近年来公开发表的相关研究和学术著作,反映了这一学科的最新发展趋势。本书内容丰富全面,图文并茂,可供儿童胸心外科、成人胸心外科、心内科、麻醉科、体外循环、心脏超声、心电监护室医生(技师、护士)、研究生和本科生阅读。本书共57章,约100万字。每本定价200元。

  • 标签: 胸心外科疾病 文献出版 外科学 小儿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体外循环
  • 简介:首先,要培养孩子的自信意识。自信,就是相信自己的力量,相信天下没有能难倒自己的事情。父母要鼓励孩子去做事,并且做好,让孩子体验成功后的喜悦,不断增强自信意识。

  • 标签: 小培养 现代人 自信 孩子
  • 简介:时代要求向人文医学观点转变,小儿外科有必要重新铨叙现时公认的4P医学。所谓4P医学,原是现代医学发展过程的遗迹。传统的医学是根据医生多年经验,推论预测诊断,选择和预测有效治疗方法,达到预测的疗效(即所谓预后)。这就是现时流行的临床医学。因为都是预测,可称为预测医学(PredictiveMedi—cine)。古代就有人提出“上医治未病”,也就是现在所谓的预防医学(PreventiveMedicine)。

  • 标签: 医学观点 小儿外科 预测诊断 医学发展 治疗方法 临床医学
  • 简介: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Ⅰ类项目现代新生儿重症监护学习班和八一新生儿学术论坛[2009-06-03-003(国),2009-06—03-013(国),共18学分],定于2009年10月913至1513在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同时举办。将以活跃在该院早产、围足月、足月和外科四个专业NICU以及相关专业的临床、教学和科研第一线的专家为主,介绍现代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疗、护理、感染控制和硬件建设、

  • 标签: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学习班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 北京军区总医院 儿童医院 NICU
  • 简介:由中国著名儿科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金哲教授组织国内数十位临床专家编写的《现代小儿肿瘤外科学》第二版已于2009年7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在全面反映儿科肿瘤外科学国内外新概念、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基础上,根据北京儿童医院50年来收集的病例资料与积累的临床经验编写。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对儿科肿瘤的特点、病因、病理、

  • 标签: 肿瘤外科学 科学出版社 小儿 中国工程院院士 北京儿童医院 儿科肿瘤
  • 简介:婴儿痉挛又称为West综合症,是一种特发于婴儿时期的年龄依赖性癫癎性脑病。该病具有独特的发病时间窗,高度特异的高峰失律EEG改变,对传统抗癫癎药物疗效差和具有明确的病因异质性的特征[1]。研究发现有200种病因参与了本病的发生,并且多数脑损伤因素(如脑缺氧/缺血、结节性硬化等)增加了婴儿痉挛的发病率。无脑回畸形、脑裂畸形等脑结构发育异常亦是婴儿痉挛的常见病因,参与神经元发育过程的调控基因突变可能参与了本病的发生和发展[2]。此外,染色体畸形和离子通道病等在婴儿痉挛的发病中也发挥一定的作用。尽管婴儿痉挛与上述诸多病因之间确切遗传学改变的关系有待于进一步证实,但深入研究本病遗传学改变的分子机制,将

  • 标签: 症状性婴儿痉挛 基因突变 无脑回畸形 神经元 等位基因频率分布 病因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血压的轨迹现象,了解肥胖儿童对血压轨迹现象的影响.方法于1996年9月份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合肥市某小学1年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同时每年的9月份重新测量他们的血压及身高、体重、心率等相关变量,随访4年观察他们的血压变化趋势.结果不同性别的儿童血压无论收缩压和舒张压都表现为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初查与后4年复查血压的相关系数,收缩压依次为0.1724,0.5173,0.2024,0.5779,舒张压为0.4347,0.3327,0.1669,0.1481.复查时间跨度愈小,相关愈明显.肥胖儿童与非肥胖儿童之间血压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儿童血压存在着明显的轨迹现象,肥胖是引起血压升高的重要因素,提示儿童期血压持续偏高及肥胖个体成年后可能成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 标签: 儿童 血压 轨迹现象 肥胖 体重 心率
  • 简介:胆道闭锁(BiliaryAtresia,BA)是婴幼儿期常见的肝内外胆管进行性闭塞性病变,该病进展迅速,很快引起肝纤维化,最终导致肝硬化。若不进行有效治疗,患儿将在1岁左右死亡。患儿Kasai手术后2年生存率约为60%,5年存活率仅30%,75%以上的患儿最终进展为肝功能衰竭。

  • 标签: 胆道闭锁 发病机制 闭塞性病变 肝内外胆管 5年存活率 肝功能衰竭
  • 简介:人类的科学研究活动主要朝向两个方向:一是探索自然界,一是了解人类自身。在研究活动的过程中,由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手段、研究参数和数据积累方式以及描述所研究规律的表达方式的不同,逐渐形成了界限分明的不同学科。一个成熟的学科应符合以下条件:明确的定义(包括内涵的排他性和外延的自限性),规范的参数配置和检测手段,稳定的方法学(包括数据积累和度量的可重复性,结论论证的逻辑性),准确的规律性和规范的表达。自然界和人体自身的规律是复杂多样的,限于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发展水平,人类对自然界和人类自身的认识只能是逐步深化的。在这个“渐进”的过程中,仅囿于古老、传统的方法来研究,往往不能探究到客体的复杂规律。为了深人揭示内在规律,除了多学科的联合研究外,采用邻近学科的方法学为本学科服务是科学研究方法学发展中的一个方向。这种趋势使得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跨学科研究应运而生。森严壁垒的学科界限被打破,但学科方法学的规则并未“破”,也不能“破”,即所谓“隔行不隔理”。在跨学科研究中,尤其要强调方法学的严谨性、对结果解释的局限性、对概念和术语外延的限制性等原则。违反这些原则,所得结果会引起错误的判断,不当的推论又会引起错误导向。

  • 标签: 跨学科研究 研究方法学 研究活动 自然界 研究对象 检测手段
  • 简介: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个多基因遗传性疾病,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决定哮喘的发生和发展。目前国、内外学者应用多种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哮喘的候选基因进行了大量研究,结果发现与人类哮喘有关的候选基因有261个,分布在22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上,本文就国内鲜有报道的候选基因作如下综述。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候选基因 多基因遗传性疾病 分子生物学方法 常染色体 环境因素
  • 简介:能量摄入(摄食)与消耗的精细平衡是保持正常体重的关键,肥胖是最常见的能量失衡状态、近10余年来,对于调控摄食和体重的生理机制的研究,尤其在调控摄食和能量代谢平衡的分子信号通路方面的研究有了巨大的进展。

  • 标签: 摄食调控 分子机制 能量摄入 正常体重 代谢平衡 生理机制
  • 简介:《儿科学》教材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本书由桂永浩、申昆玲教授主编。本教材编写通过提炼当今儿科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选择重大有研究价值的临床问题,围绕以问题为核心进行编排,既有儿科领域全球关注的宏观问题,也有儿科学领域常见疾病发病机制以及诊疗方案的发展过程,对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进行评述和分析,并针对重要疾病的诊疗难点及进展进行详细介绍和展望,为研究生留出充分的批判性思考的空间,帮助研究生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注重研究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使儿科研究生掌握儿科专业的重要进展和面临的问题.

  • 标签: 《儿科学》 研究生培养 教材编写 出版 常见疾病 思维能力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厌食症的危险因素,以降低儿童厌食症的患病率。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和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150例厌食症儿童(病例组)和150例正常儿童(对照组)的一般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研究儿童厌食症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病例组和对照组在添加辅食月龄、喂养方式、儿童是否喜欢肉食、是否喜欢蔬菜、是否喜欢咸食、是否常进食零食和/或饮料、是否边吃边玩、家长是否要求儿童按时进食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添加辅食时间晚(OR=5.408)、常进食零食和/或饮料(OR=11.813)、喜欢边吃边玩(OR=6.654)是儿童厌食症的主要危险因素;而喜欢肉食(OR=0.093)、喜欢蔬菜(OR=0.272)以及家长要求儿童按时进食(OR=0.079)是儿童厌食症的保护因素。结论适时添加辅食、合理膳食、培养儿童正确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可以减少儿童厌食症的发生。

  • 标签: 厌食症 危险因素 保护因素 儿童
  • 简介:  胆道闭锁(biliaryatresia,BA)是引起新生儿阻塞性黄疸最常见的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基本病理变化为肝内、肝外胆管进行性炎症和肝纤维化,临床表现为阻塞性黄疸、陶土样大便和肝脾肿大三联症,且进展迅速.若能在生后2~3个月内确诊,30%~80%的患儿可通过肝门-肠吻合术(Kasai手术)重建胆汁引流,但70%~80%的患儿术后仍发生进行性胆管破坏和肝纤维化,最终出现肝硬化、门静脉脉高压、出血,甚至肝功能衰竭,需要肝移植[1].……

  • 标签: 胆道闭锁/病因学
  • 简介:哮喘是一种小儿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在儿童时期因缺乏规范治疗是导致其患病率逐年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运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哮喘GINA防治方案,自1998年2月至2001年10月在广西南宁市江南区对部分哮喘息儿进行规范治疗,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 标签: 哮喘 儿童 规范治疗 GINA防治方案
  • 简介:王建设教授很荣幸邀请到分别被称为“Citrin之父”和“Citrin之母”的佐伯武赖和小林圭子教授,以及日本松本国际生命科学研究所的张春花所,一同参加关于Citrin缺陷病的专家对谈。佐伯伍赖教授自鹿儿岛大学退休后,

  • 标签: CITRIN缺陷病 科学研究所 退休后
  • 简介:小儿肝胆疾病,特别是先天性胆道疾病在我国很常见,其发病率远远高于欧美国家。提高小儿肝胆疾病的诊疗水平,发展相关学术研究,对于促进儿童健康和提升我国小儿外科在国际上的学术影响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小儿外科性黄疸与胆道畸形是小儿肝胆外科领域最常见的临床问题,近年来,在诊断、治疗和临床学术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 标签: 小儿外科 外科性黄疸 先天性胆道疾病 肝胆疾病 学术研究 临床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