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及比较在不同特征人群中进行2型糖尿病(T2DM)调节异常(IGR)筛查的效果及成本,优化推荐儿童青少年T2DM筛查方案。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获取19593例北京市中小学生,用空腹指末梢血糖(FCBG)对其进行T2DMIGR筛查,FCBG异常者(≥5.6mmol·L^-1)采用1999年WHO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标准进行诊断。并参照美国糖尿病协会建议儿童青少年T2DM筛查的高危对象标准Dean提出的诊断标准进行T2DM的分型诊断。将研究人群分为一般人群、超重/肥胖肥胖组,分别计算回访率、血糖异常阳性率、直接医疗成本确诊每例成本,根据成本-效果推荐儿童青少年T2DM筛查方案。结果一般人群组,FCBG异常者回访率为47.97%(225/469),超重/肥胖肥胖组FCBG异常者回访率分别为59.29%(83/140)68.00%(5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一般人群组T2DM/IGR确诊率最低,为1.67/1000例;总花费11.21万元确诊每例T2DM/IGR的花费0.35万元,最高。肥胖组T2DM/IGR确诊率最高,为8.09/1000例;总花费1.62万元确诊每例T2DM/IGR的花费0.11万元,最低,较一般人群组分别下降85.55%68.57%。超重/肥胖组介于两者之间。肥胖、超重/肥胖与一般人群组相比,肥胖组有2例T2DM(33.33%,2/6)漏诊,超重/肥胖组没有T2DM漏诊。建议在超重/肥胖组中进行T2DMIGR筛查。进一步选择除超重/肥胖外,与T2DM相关的危险因素(黑棘皮病、T2DM家族史青春期),随调查对象具有危险因素数量的增加,患病危险性增加,筛查依从性增高,T2DM/IGR确诊率升高,筛查总成本每例成本降低,但是从调查对象具有3个或以上危险因素开始,对T2DM/IGR筛查敏感度下降,与在一般人群组筛查相比,在4个危险因素人群中进行筛查,将有83.33%的T2DM得不到确诊。结论本大样本研究以成本-效果分析说明:在儿童中符合健康经济学的T2DM筛查方案是在达到�

  • 标签: 2型糖尿病 糖调节异常 筛查 成本-效果分析
  • 简介:随着循证实践的蓬勃发展,医疗各个领域的临床实践指南日益增多,在规范临床实践、改善患者结局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构建临床实践指南的方法主要有制定新指南和整合现有指南。针对某个健康问题,如果目前已经有相关的指南,则可以考虑进行指南整合。指南整合是指基于系统的、透明的方法,使用/或修改现有的指南,以便将指南应用于其他临床环境。

  • 标签: CAN-IMPLEMENT 临床环境 推荐意见 循证实践 整合方法 主题范围
  • 简介:婴儿的记忆大多数属于无意识记忆,这个时候他们的无意识记忆占优势,有意识记忆还没有发展成熟。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无意中进行的,大人让他记什么,他就记什么,自己没有主动的目的,并没有真正接受记忆的任务,他们的回忆,都是依靠无意识保存下来的。

  • 标签: 记忆能力 训练 无意识
  • 简介:基于严格设计随机对照试验(RCTs)的直接比较(directcomparison)或称为头对头比较(headtoheadcomparison)的系统评价,已被公认为是评价干预措施疗效的最高级别证据,称之为传统系统评价.但是,如果想进行一个系统评价,目的是比较两种干预措施AvsB的效果,但目前的RCTs没有两者的直接比较研究,却都有同干预措施C的比较(即AvsCBvsC),此时,可以将C作为公共比较组,借助间接比较方法得出AvsB的效果,或者虽然有直接比较研究证据,但这些研究数量较少或质量较低,此时也可以用间接比较证据进行补充.

  • 标签: 间接 方法学 随机对照试验 RCTS 比较方法 VS
  • 简介:家长要借助日常生活,训练宝宝听力。要在活动中为宝宝创设听知环境,如可以录制一盘常听到的声音的磁带,像自来水的流水声、房间里的脚步声、常见动物的叫声等,经常放给宝宝听.

  • 标签: 训练 流水声 自来水
  • 简介:扮演小鸭子游戏目的:通过这个游戏,可以训J练宝宝练习念简短儿歌,从而提高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游戏方法:妈妈戴上鸭子头饰,扮演鸭妈妈;让宝宝也戴上鸭子头饰,来扮演小鸭子。然后,“鸭妈妈”领着“小鸭”边走边找东西,并“嘎嘎嘎”地叫(注意声音要引起宝宝的注意状趣,可以夸张一些)。“鸭妈妈”还可以做出吃食的样子,并随口念儿歌“嘎嘎嘎,嘎嘎嘎,我是可爱的小鸭鸭”,然后,鼓励宝宝模仿自己的动作和语言。

  • 标签: 游戏 语言表达能力 训练 鸭子 儿歌
  • 简介:训练宝宝抓东西,可锻炼宝宝手眼协调能力,还可以锻炼宝宝的头、颈、上肢的活动能力,特别是手的动作。宝宝抓东西,是他会使用手去探索周围事物的第一步。

  • 标签: 婴儿 训练方法 家庭生活 协调能力
  • 简介:幼儿的心理健康主要是指其合理的需要和愿望得到满足之后,情绪社会化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幼儿期的心理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孩子性格特征的优劣,直接影响孩子今后的健康成长对待未来的态度。看看下面的15个问题,再对照一下自己的宝贝,然后回答:“是”或“否”。

  • 标签: 幼儿心理 健康测试 性格特征 心理健康 心理状态 社会化
  • 简介:目的该研究旨在验证神经调节辅助通气(neurallyadjustedventilatoryassist,NAVA)这一新的辅助通气模式在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应用的血流动力学安全性,并比较NAVA传统的压力支持通气(pressuresupportventilation,PSV)在氧合功能和气体交换能力上的差异。方法21例先天性心脏病纠治手术后患儿平均年龄(2.9±2.1)月,平均体重(4.2±1.4)kg,分别先后随机接受PSVNAVA辅助通气60min,比较两种模式通气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呼吸力学指标氧合功能。结果21例患儿中3例因双侧膈肌麻痹,无膈肌电活动(EAdi)信号不能转换为NAVA模式而退出研究,另外18例PSVNAVA模式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NAVA模式时PaO2/FiO2比值略高于PSV,但差异尚无显著性意义(P〉0.05),PaCO2在二种模式中无明显差别,但NAVA模式此时的PIPEAdi却低于PSV模式(P〈0.05)。拔管后需要再次插管或无创通气的患儿EAdi信号明显高于顺利脱机者(30.0±8.4μVvs11.1±3.6μV;P〈0.01)。结论该研究是国内最早关于NAVA通气模式在婴幼儿中应用的研究,NAVA与传统PSV相比在血流动力学上具有同样的安全性,且能够以较PSV更低的气道压力实现与PSV同样的气体交换,可以减少肺损伤的发生,拔管后EAdi信号的监测可以作为再插管或无创通气的预警指标。

  • 标签: 压力支持通气 神经调节辅助通气 膈肌电活动 先天性心脏病 婴幼儿
  • 简介:支气管哮喘是儿童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2000年我国城市儿童哮喘患病率1.54%。由于哮喘病变受各类因素的影响较多,发病机制复杂,治疗困难,发病率在逐年上升。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这种炎症使易感者对各种过敏原刺激物等具有气道高反应性。目前哮喘在西医治疗上已非常规范,但是预防上方法较少。我们应用玉屏风散在预防哮喘发作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小儿哮喘 玉屏风散 免疫调节 气道慢性炎症 慢性呼吸道疾病 支气管哮喘
  • 简介: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没有小事,每个细微之处都会对孩子的将来产生深远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婴幼儿的早期经验,对孩子的人格形成起着重要作用。生活行为上的依赖容易克服,但心理的依赖却难以消除,日常生活中,聪明的父母懂得有技巧地培养孩子独立面对跌倒时站立的勇气,将跌倒作为教育孩子、鼓励孩子的机会。

  • 标签: 孩子 站立 心理 学会 教养方式 早期经验
  • 简介:1语言理解能力找一本适合宝宝看的图书,如《婴儿画报》,宝宝一起看图书,给宝宝讲故事。宝宝对故事百听不厌,当宝宝对故事熟悉后,可以就书中的情节提出问题让宝宝回答。长期这样做能训l练宝宝的语言理解能力。

  • 标签: 智能开发 语言理解能力 训练 图书
  • 简介:在运动中发挥孩子的创造性提到宝宝的智力,一般的父母立刻想到宝宝看图识字、数数、背诗等,但却很少会与运动联系起来。事实上,运动对宝宝的智力发展非常重要。

  • 标签: 智能开发 训练 智力发展 运动
  • 简介:目的探讨先天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弱视的治疗方法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30例(48眼)视力不同的先天性白内障患儿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及时行弱视训练。观察术后视力、融合功能、立体视觉恢复情况。结果术后2周视力均分别比术前视力显著提高,术后1年矫正视力≥0.3者40眼(83.30%),矫正视力≥0.05者48眼(100%),具有融合功能者19例(39.60%),具有立体视觉者9例(18.80%)。结论先天性白内障术后及时治疗并发症、重视屈光矫正、坚持弱视治疗是儿童白内障术后恢复有效生活质量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

  • 标签: 先天性白内障 人工晶体植入术 弱视矫正训练 儿童
  • 简介:妈妈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责骂,在宝宝心中可能会留下深深的伤痕,所以妈妈出口前一定要三思。

  • 标签: 牢骚 心理 孩子 伤害
  • 简介:刚出生的宝宝,逻辑思维智能比较薄弱,但是经过父母耐心、循序渐进的训I练,宝宝在1岁左右会具备蔺单的分类能力,可以对事物进行相互比较,初步给物品分类。

  • 标签: 逻辑思维 智能开发 训练 左脑 分类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B前体淋巴细胞白血病(BCP-ALL)患儿iTR35调节性T细胞改变及其在BCP-ALL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以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深圳市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诊断并住院治疗的BCP-ALL初诊患儿为BCP-ALL组,并分为高危、中危标危;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分离外周血CD4+T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FOXP3-IL-10-TGF-β-IL-12p35+IL-27EBI3+(iTR35)、CD4+CD25highFOXP3+(Treg)细胞比例及IL-12p35、IL-27EBI3、pSTAT1、pSTAT4蛋白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D4+T细胞IL-12Rβ2、gp130mRNA表达;ELISA检测血浆IL-35、IL-10水平。比较BCP-ALL组对照组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1BCP-ALL组48例(男29例),年龄2.3~11.0岁,平均5.2岁;高危11例,中危21例,标危16例。对照组32例(男21例),年龄2.6~10.8岁,平均5.1岁。两组年龄性别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BCP-ALL组外周血iTR35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其胞内IL-12p35、IL-27EBI3表达水平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3BCP-ALL组Treg细胞比例及其胞内IL-12p35、IL-27EBI3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01),血浆IL-35水平及CD4+T细胞IL-12Rβ2、gp130、pSTAT1、pSTAT4表达均上调(P〈0.001),且血浆IL-35水平与iTR35细胞比例及其IL-12p35、IL-27EBI3表达呈正相关(r〉0.63,P〈0.05)。4BCP-ALL组高、中危患儿血浆IL-35水平和iTR35细胞比例显著高于标危患儿(P分别为〈0.0010.002),高危中危患儿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TR35细胞数量及功能异常可能是导致BCP-ALL患儿免疫功能低下的重要因素之一。

  • 标签: 急性B前体淋巴细胞白血病 iTR35 IL-35 IL-12p35 IL-27EBI3
  • 简介:目的:分析调查儿科住院患儿家属心理需求,然后制定护理策略。方法:在2021年05月至2022年05月期间随机抽取我院儿科住院的患病儿童家属100例为试验组,随机选取同期100例健康儿童家属进行调查,为参照组,对两组家属采用SCL-90量表进行心理健康水平测试,对试验组患儿家属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心理需求调查,结合上述结果提出护理策略。结果:两组心理健康水平测试为试验组各指标均比参照组高,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试验组中,各位患儿家属对护理质量要求中医护工作者的技术水平、服务态度、心理指导措施、用药合理性等需求较高,在疾病相关知识需求方面,对患儿病情发展、疾病保健知识、药物使用不良反应等方面知识需求较高。结论:儿科住院患儿家属心理健康度较低,需要根据其心理需求实施相应护理策略来提高心理健康状态。

  • 标签: 儿科住院;患儿家属;心理需求;护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