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两种外固定法对导尿固定效果与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满选择妇科子宫脱垂及癌症手术患者200例,按留置导尿的固定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工”字型敷料贴,将导尿固定于大腿内上1/3处,再常规固定于床旁。对照组直接将导尿固定于床旁。比较两组导尿固定的效果与患者的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导尿折叠率,滑脱率分别为1.9%,0.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7.4%,观察组患者感到变化体位不适率、担心引流管脱出率分别为6.6%。1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5%,31.5%(均P〈0.05)。结论:用“工”字型敷料贴,将导尿固定于大腿内上1/3处,再常规固定于床旁明显优于直接将导尿固定于床旁。

  • 标签: 留置导尿管 固定效果 舒适度
  • 简介:输精复通手术是男性输精结扎手术后服务的重要内容,对促进计划生育工作在边远山区的开展具有现实意义[1-2]。宜宾市计划生育指导所开展双侧输精结扎术后复通手术已16余年,在工作中认真总结,不断改进手术方法,提高了手术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998年2月至2014年2月我所收治行双侧输精复通术者50例,

  • 标签: 输精管 复通 吻合术
  • 简介:目的:探讨PICC置管带患者家庭自我管理维护方法及要点。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社区24例应用PICC置管带的患者家庭自我护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相关的家庭自我护理问题及并发症的观察。结果:24例PICC置患者经相关指导方案,1例发生脱。结论:PICC置管带患者家庭自我管理维护可行、有效,但仍需加强对患者自我护理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的连续性培训。

  • 标签: PICC置管带管患者 家庭自我管理 维护指导方案 培训内容
  • 简介:目的:一次性使用P型宫腔组织吸引管用于人工流产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对56例早孕妇女,孕45d以内(孕囊≤20mm)进行终止妊娠,将其分为吸管组和传统组各28例,吸管组采用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传统组采用金属吸管,在人流术中吸管组无痛率82%,显著高于传统组3%,吸管组术中出血量(10±3)ml,显著低于传统组(16±5)ml,吸管组术后出血天数(4±1)d,显著低于传统组(7±1)d,人流术的并发症为0,显著低于传统组14%,完全流产率与传统组无显著差异。结果:吸管组在疼痛、出血量、出血天数以及人流术的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有显著差异,完全流产率无显著差异。结论:“TY—Y6.0/28—21P”型一次性使用p型宫腔组织吸引在缺乏麻醉条件的基层医院的人流术中,创伤小疼痛轻,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一次性宫腔吸管 传统金属吸管 人工流产
  • 简介:病案复印工作已经成为病案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具有作为联系患者的桥梁以及为医院窗口塑造形象等作用。做好病案管理工作,包括病案复印流程的不断优化等,也是当前病案管理人员的重要工作命题。病案管理者应转变服务理念,实施人性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为医院持续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 标签: 病案复印 人性化服务
  • 简介:目的探讨人卵裂期胚胎和囊胚玻璃冷冻解冻后复苏效果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434个卵裂期胚胎(卵裂组)和102个囊胚解冻周期(囊胚组)的临床资料,比较采用玻璃冷冻解冻后的复苏率及妊娠结局。结果囊胚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分别为63.73%(65/102)和45.79%(87/190),卵裂组分别为42.82%(185/432)和24.17%(241/99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囊胚组患者的复苏率、流产率和异位妊娠率分别为98.45%(190/193)、12.31%(8/65)和0(0/65),卵裂组分别为97.55%(997/1022)、13.51%(25/185)和2.16%(4/185),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卵裂组中,卵裂球完全存活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分别为44.62%(170/381)和25.57%(224/876),非完全存活者分别为29.41%(15/51)和14.05%(17/12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囊胚解冻移植的妊娠结局优于卵裂期胚胎,卵裂期胚胎解冻后胚胎的完整性影响胚胎种植。

  • 标签: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卵裂期胚胎 囊胚 玻璃化冷冻 妊娠结局
  • 简介:目的:探讨城镇建设中疾的工作方法和措施。方法:分析城镇建设中疾存在的问题。结果:努力探索长效监管机制,做到规范管理,高效督导整改,联手确保我区的公共卫生安全。结论:保持疾病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准确地对突发事件作出预测、预报和预警,及早为领导决策和制定疫情应急处理措施提供有力的依据。

  • 标签: 城镇化建设 疾控 公共卫生
  • 简介:目的:探讨和研究个体健康教育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健康生活行为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之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将以上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50例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个体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疾病知识知晓率以及健康生活行为等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遵医性、疾病知识知晓率、自我效能、健康信念及健康生活方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改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遵医性、疾病知识知晓率、自我效能、健康信念及健康生活方式等,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个体化健康教育 健康生活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