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青年人大肠癌的误诊原因,以便早期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青年人大肠癌的诊断及其治疗效果。结果:本组直肠癌36例中被误诊为结肠炎7例,痔疮并出血5例,痢疾3例,肛周脓肿并肛瘘2例;结肠癌26例中被误诊为阑尾炎周围脓肿3例,结肠炎2例,缺铁性贫血1例。误诊率32%。结论:青年人大肠癌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其治疗水平有赖于对这些症状的认识,力争早期诊断及治疗。

  • 标签: 大肠癌 青年人 误诊
  • 简介:<正>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承办的"中国科协第229次青年科学家论坛"于2010年11月27~28日在上海中国科学院学术交流中心成功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为"出生缺陷的产前诊断"。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

  • 标签: 出生缺陷 青年科学家 产前诊断 同济大学 论坛 中国科协
  • 简介:目的探讨青年和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新疆肿瘤医院和新疆奎屯农七师医院收治的83例青年女性乳腺癌患者(≤35岁)及92例老年女性乳腺癌(≥65岁)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比较无瘤生存率(DFS)的差异。两组临床数据(淋巴结转移、浸润性导管癌、ER、PR、C—erbB-2、P53、手术方式、是否放、化疗、内分泌治疗)比较采用)(。检验;肿瘤直径、肿瘤分期采用秩和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在肿块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ER、C—erbB-2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病理类型、PR、P5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方式无明显差别,青年组5年的DFS低于老年,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年乳腺癌恶性程度高并且预后差,而老年乳腺癌恶性程度较低,预后较好。

  • 标签: 乳腺肿瘤 病理学 预后
  • 简介:青年(〈35岁)乳腺癌患者术后妊娠是个特殊问题,对患者本人和家庭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虽然辅助治疗对青年患者的卵巢功能有明显影响,但部分青年女性对于术后妊娠仍有要求。由于妊娠会导致女性体内性激素水平发生改变,可能对患者预后存在一定的影响,同时乳腺癌术后的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和长期内分泌治疗是否对胎儿有不良的影响存在一定的争议。本文就青年乳腺癌患者术后妊娠问题作一综述。

  • 标签: 乳腺肿瘤 青年 术后妊娠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FFDM)诊断中青年乳腺癌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8年9月至2011年6月进行FFDM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中青年乳腺癌与良性乳腺病患者共375例。X线诊断标准采用美国放射学会推荐的乳腺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Ⅰ-Ⅲ级为良性,Ⅳ、Ⅴ级为恶性,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同时分析乳腺癌的X线表现。以致密型和多量腺体型为A组,少量腺体型和脂肪型为B组,两组灵敏度和特异度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乳腺癌的X线征象包括肿块或结节、钙化、片状致密影、结构紊乱等。FFDM诊断的灵敏度为82.0%(91/111),特异度为87.1%(230/264),阳性预测值为72.8%(91/125),阴性预测值为92.0%(230/250),正确率为85.6%(321/375)。A、B两组的FFDM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4.5%(35/47)和87.5%(56/64),84.4%(108/128)和89.7%(122/136),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能及时发现乳腺病灶,对中青年乳腺癌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X线诊断为BI—RADS—Ⅳ、Ⅴ级时建议行手术活组织检查。

  • 标签: 乳腺肿瘤 乳房X线摄影术 计算机X线摄影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无痛人工流产术前应用米索前列醇对宫颈的扩张效果。方法:将330例自愿要求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的早孕健康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于手术前3h口服米索前列醇0.2~0.4mg,然后在丙泊酚静脉麻醉下行人工流产手术;B组直接在丙泊酚静脉麻醉下行人工流产手术,观察两组宫颈扩张、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流血时间、用药量及用药后副作用。结果:两组手术麻醉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但A组宫颈松弛度明显好于B组,手术时间A组也较B组明显缩短,且手术易于操作,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均明显少于B组,丙泊酚用药量减少(P〈0.01)。两组均无人工流产综合症及无一例呼吸抑制发生。结论:丙泊酚静脉麻醉下实施人工流产,术前3h口服米索前列醇0.2~0.4mg,有较好的宫颈扩张作用,可增强子宫收缩,手术易于操作,术中出血少,术后阴道流血时间短,丙泊酚用量减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丙泊酚 人工流产 镇痛 米索前列醇
  • 简介:目的评估米非司酮配米索前列醇用于催经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月经延期1周内的80例妇女,给米非司酮150mg口服,48小时后复诊,阴道内放置米索前列醇400μg,观察阴道出血、不良反应、阴道是否有排出物等。结果80例中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chorionicgonadotrophin,HCG)阳性51例(51/80,63.75%)为妊娠组,其中45例(45/51,88.24%)完全流产;2例(2/51,3.92%)出血时间超过10天,行清宫术,刮出组织送病理检查证实为蜕膜组织;4例(4/51,7.84%)无出血,10天后B超诊断为宫内妊娠,行负压吸引术。血清和尿HCG均阴性29例(29/80,36.25%)为非妊娠组,给米非司酮后48小时,15例(15/29,51.72%)出血,给米索前列醇72小时后,12例(12/29,41.38%)出血,累计27例(93.10%);2例HCG阴性,观察至45天后出血。结论药物催经是减少手术流产的一项可供选择的补救方法。

  • 标签: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催经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依沙吖啶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8—26周自愿要求终止妊娠而无禁忌症的健康妇女10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观察组50例,常规行羊膜腔内穿刺术,于羊膜腔内注射依沙吖啶100mg,同时顿服米非司酮100mg;B组为对照组50例,单纯用依沙吖啶100mg羊膜腔内注射。结果:米非司酮对宫颈的质地、颈管长度和宫口位置有明显的作用,对宫颈有软化和扩张的作用;米非司酮组平均引产时间(注药至宫缩时间)为(36.10±9.50)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米非司酮组完全流产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米非司酮组在引产后1h内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米非司酮配依沙吖啶作为中期妊娠引产用药,能明显提高引产的有效性,减少引产并发症发生。

  • 标签: 米非司酮 依沙吖啶 中期妊娠引产
  • 简介:由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乳腺癌学组和《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联合主办,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及《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编辑部承办的“2012年第七届全国乳腺癌重庆论坛”将于2012年9月21~24日在重庆市隆重召开。本届大会已被确定为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参会者将获得继续教育学分(I类)8分。为突出大会学术主题,拓展学术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延续会议特色和学术风格,现面向全国从事乳腺癌基础与临床研究的医师与研究者征求相关论文。

  • 标签: 优秀论文 乳腺癌 重庆市 征文通知 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 论坛
  • 简介:由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乳腺癌学组和《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联合主办,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及《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编辑部承办的“2012年第七届全国乳腺癌重庆论坛”将于2012年9月21—24日在重庆市隆重召开。本届大会已被确定为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参会者将获得继续教育学分(Ⅰ类)8分。为突出大会学术主题,拓展学术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延续会议特色和学术风格,现面向全国从事乳腺癌基础与临床研究的医师与研究者征求相关论文。

  • 标签: 优秀论文 乳腺癌 重庆市 征文通知 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 论坛
  • 简介:目的探讨尼尔雌醇及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取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倒绝经后要求取环妇女分成两组,研究组50例,服用尼尔雌醇4mg,一周后取环,并于取环术前2-3h口服米索前列醇0.6mg;对照组50例,为不服药直接取环。结果在宫颈软化程度、术中综合反应程度、取环时间、取环效果方面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尼尔雌醇配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取环,成功率高,手术风险小,患者痛苦少,值得推广。

  • 标签: 尼尔雌醇 米索前列醇 绝经后妇女 取环术
  • 简介:目的:寻求一种更安全、有效、无创,且痛苦小、副作用少的死胎引产方法。方法:应用米非司酮口服配米索前列醇阴道后穹窿放置进行药物引产。结果:成功率为100%。未发生产后大出血、感染及其他情况,副作用少。结论:本方法用于中期妊娠死胎引产效果肯定。避免了以往引产方法给病人带来的诸多不良影响及后遗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引产方法。

  • 标签: 中期妊娠 死胎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引产
  • 简介:目的:观察阿昔洛韦用维生素B12治疗水痘疗效。方法:我院自2008年10月至今采用阿昔洛韦用维生素B12治疗水痘34例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水痘患儿中有28人(82.35%)于4~6日治愈,而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未加用维生素B12一般需7~12天治愈。结论:阿昔洛韦用维生素B12治疗水痘疗效更好,值得推广。

  • 标签: 阿昔洛韦 维生素B12 水痘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上钳刮术前应用米非司酮配米索前列醇终止l2~14周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0例自愿要求引产的l2~14周妊娠妇女,分为两组,观察组口服米非司酮2天后阴道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400μg;对照组在术前行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mg。记录用药时间、宫缩发动时间、胎儿胎盘娩出时间等。结果两组流产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术后两组在子宫出血、胎盘胎膜残留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宫颈撕裂发生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行钳刮术前应用米非司酮配米索前列醇终止l2~14周妊娠,具有流产率高、胎盘胎膜残留率少、子宫出血发生率少等优点,克服了单一钳刮术所致的不良结局,以及利凡诺羊膜腔内引产穿刺困难的缺点,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利凡诺 钳刮术 终止妊娠
  • 简介:目的对新生化颗粒联合米非司酮配米索前列醇对14-26周中期妊娠引产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方法选取2010-2013年间甘肃省人民医院240例孕14~26周要求终止妊娠妇女的资料,按不同的引产和给药方式分为A、B、C、D四组,每组各60例。A组:口服米非司酮100mg×2d,第3天阴道放置及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各200μg,1次/3h,期间冲服新生化颗粒2袋/次,3次/d至产后3d;B组:首日顿服米非司酮200mg,其余同A组;C组:首日顿服米非司酮200mg,第3天晨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400μg,随后每隔3h口服400μg,最多4次;D组:常规依沙丫啶羊膜腔穿刺注射引产术。比较4组引产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引产时间、阴道出血量、月经复潮时间等指标。结果4组引产方式总成功率分别为98.3%、96.7%、96.7%、9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A组恶心呕吐发生率(1.7%)低于B组(11.7%),D组疼痛率最高(45%)(P〈0.05)。A、B组米索前列醇用量、引产时间、阴道出血量低于C组(P〈0.05),D组引产时间最长,阴道出血量最多(P〈0.05)。结论米非司酮分次口服配米索前列醇舌下、阴道联合给药,同时辅以新生化颗粒冲服的引产方法,引产时间更短,米索前列醇用量、阴道出血、疼痛率及不良反应更少。

  • 标签: 新生化颗粒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中期引产
  • 简介:目的观察孕三烯酮配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6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月经来潮第2天开始服孕三烯酮,2次/周,2.5mg/次,米非司酮1次/d,12.5mg/次,连服12周为1个疗程;同时加服保肝药;观察用药前后症状及体征,测定用药前后生殖激素水平及观察不良反应。结果64例月经得到控制,阴道无不规则性流血。缓解36例,占56.25%,改善23例,占35.94%;总有效率92.19%;用药前后生殖激素血清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hormone,LH)、催乳素(prolactin,PRL)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雌二醇(estradiol,E2)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6例(9.38%)出现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4例(6.25%)体重增加1.5~3.0kg。结论孕三烯酮配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小,值得推广。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孕三烯酮 米非司酮
  • 简介:目的:探讨孕妇学校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的内容,及其对孕妇在孕期、产时、母乳喂养及促进产科满意度等产科建设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2011-2012年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1792例,其中参加过孕妇学校培训的892例为实验组,未参加培训的90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剖宫产率(P〈0.05)、经阴道分娩率、产程时间、母乳分泌时间以及产科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剖宫产率显著降低,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初乳分泌时间较对照组显著提前(P〈0.05),产科满意度明显提升。结论:孕妇学校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增加了医院优质服务内涵,能够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减少围产期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提高产后生活质量,提升了产科社会满意度。

  • 标签: 孕妇学校 健康教育 产科建设
  • 简介:<正>为了促进产前诊断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降低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我国于1994年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2001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2002年卫生部制定了《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并先后成立了各省、市产前诊断中心,开展了常规产前诊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国内产前筛查和诊断起步较晚,在很多

  • 标签: 产前诊断 出生缺陷 产前筛查 学科建设 室间质评 诊断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城镇化建设中疾控的工作方法和措施。方法:分析城镇化建设中疾控存在的问题。结果:努力探索长效监管机制,做到规范化管理,高效督导整改,联手确保我区的公共卫生安全。结论:保持疾病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准确地对突发事件作出预测、预报和预警,及早为领导决策和制定疫情应急处理措施提供有力的依据。

  • 标签: 城镇化建设 疾控 公共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