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 研究腹腔子宫切除(LH)和子宫切除(AH)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2001年7月~2003年7月在因子宫肌瘤行LH患者78例,对照组手术的患者42例。术前24h、术后24h及72h分别抽取肘静脉血,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IL-6、TNF-α,用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水平;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3+(T细胞总数)、CD4+(T辅助/诱导细胞)、CD8+(T抑制/杀伤细胞)、CD16+(NK细胞)数量。结果 手术前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和CRP的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24h、72h两组患者的血清IL-6、TNF-α和CRP水平与术前相比均明显升高(P<001),LH组血清L-6、TNF-α和CRP水平的升高明显低于AH组(P<001)。LH组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在手术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AH组患者在术后24hCD3+、CD4+、CD8+均明显下降(P<001),在72h有所回升,但仍低于术前水平。AH组NK细胞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腹腔手术创伤小,对全身免疫功能影响小。

  • 标签: 腹腔镜 开腹子宫切除术 免疫功能 影响 对比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胆囊切除期的护理。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行腹腔胆囊切除的患者80例,对其围期行整体护理干预。结果:本组80例患者均治愈出院,平均手术时间为40min,平均住院天数为5.6d,术后6个月随访,无胆道损伤和结石残留。结论:腹腔胆囊切除与传统胆囊切除比较,目前术前准备相对简单,中创伤小、切口美观、对内脏的干扰少,缩短了手术时间、加速了康复进程、患者痛苦小等特点,对患进在围期行综合的包括心理、饮食、并发症等护理干预是促进疾病康复的关键。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围术期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胆囊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4例需行胆囊切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行腹腔胆囊切除治疗;对照组30例,行传统胆囊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8%(3/34)、23.3%(7/3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手术切口大小亦小于后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胆囊切除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并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病风险。

  • 标签: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开腹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全腔乳房皮下腺体切除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对2004年8月至2007年10月间共96例男性乳房发育患者和女性乳腺癌患者行全腔乳房皮下腺体切除手术。腔手术前对乳房皮下和乳房后间隙充分溶脂和吸脂,通过充气法建立操作空间,腔下只需切断乳房皮下和腺体间相连的纤维条索及乳房边缘腺体和周围筋膜附着处即可顺利完成腺体切除。并对乳腺癌患者行后续前哨淋巴结活检、腋窝淋巴结清扫及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手术,术后行常规辅助治疗。全部患者随访3个月至3年,观察手术安全性及美容效果。结果96例共156侧乳房均顺利完成全腔皮下腺体切除;单纯腔皮下腺体切除的时间为35~125min,平均71min;中出血量30~170ml,平均94m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6%(4/156),其中单侧乳头部分坏死3例,局部皮下积液1例。术后美容效果良好,患者满意率97.9%(94/96)。随访3个月至3年均未出现疾病复发或转移。结论全腔乳房皮下腺体切除手术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美容效果好。

  • 标签: 乳房皮下腺体切除术 男性乳房发育 乳腺癌 腔镜
  • 简介:一、病例摘要患者53岁,绝经后2年,因接触性出血、于当地医院宫颈活检诊断为宫颈CIN3级、行LEEP手术后1周、要求进一步诊治于2012年5月21日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妇科检查:宫颈表面可见较厚的黑色结痂,表面有污稠的分泌物渗出,未做内诊。阴道彩超提示:子宫稍大,内膜0.4cm,盆液厚1.0cm,双附件区未见明显异常,肌层可见多量不均质短线反射,符合子宫腺肌病影像学特征。

  • 标签: 子宫切除术后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阴道瘘 腹腔镜 小肠 宫颈活检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下与宫颈癌根治的治疗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ⅠA~ⅡA期腹腔下宫颈癌根治患者与同期45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组与手术时间、中总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清扫淋巴结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下宫颈癌根治是安全可行的,具有创伤小、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并且明显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术后对继续治疗依从性好,有利于患者的整体治疗及康复。

  • 标签: 腹腔镜 宫颈癌 广泛子宫切除术 淋巴结切除术
  • 简介:阴式子宫切除较经子宫切除对患者痛苦小,盆腔脏器刺激小,术后恢复快,无腹部切口疤痕,兼有美容效果。但因手术视野小,操作不方便,故其适应证受到一定限制Ⅲ。LigaSure是一种新型的血管闭合系统,临床可用于闭合7mm以内的血管,韧带和组织束。我院自2004年9月~2005年10月使用LigaSure行阴式子宫切除75例,使阴式手术更简单,快速,安全,降低了手术难度,现总结经验如下。

  • 标签: LIGASURE 阴式子宫切除术 血管闭合系统 经腹子宫切除术 盆腔脏器 术后恢复
  • 简介:目的比较、探讨三种子宫切除的临床价值。方法按式不同将351例患者分成腹腔辅助经阴道子宫切除(laparoscopic—assistedvaginalhysterectomy,LAVH)组、经阴道全子宫切除(totalvaginalhysterectomy,TVH)组和式子宫切除(totalabdominalhysterectomy,TAH)组,比较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和术后情况。结果三种式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LAVH组手术时间长于TAH组和TVH组(P〈0.05),TVH组和TAH组无明显差异(P〉0.05);LAVH组和TAH组比TVH组出血多,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发病率、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镇痛剂使用率、住院时间等,TAH组与TVH组及LAVH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式各有利弊,医生在手术前应综合评估病情,根据不同个体选择不同方案以达到最佳效果。

  • 标签: 子宫切除术 对比分析
  • 简介:子宫全切、半腹膜外子宫全切和筋膜内子宫全切各具优点,保留其优点将3种式融合为半腹膜外筋膜内子宫全切的疗效值得探讨。本院妇科在子宫切除手术时分离膀胱腹膜,处理子宫附件和解剖筋膜鞘等重要环节上作了进一步改良具有腹腔干扰少,手术副损伤少,胃肠功能恢复快及保持盆底功能等优点,报道如下。

  • 标签: 半腹膜外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式 妇科学 子宫切除术 临床
  • 简介:目的探讨非脱垂子宫阴式切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对非脱垂予宫经阴道子宫切除(transvaginalhysterectomy,TVH)118例作为观察组,与同期指征相近的经子宫切除(totalabdominalhysterectomy,TAH)1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情况。结果,TVH组手术成功率为100%,TVH组与TAH组比较,手术时间、出血量无显著差异(P〉0.05)。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平均住院日均少于TAH组,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5)。结论非脱垂子宫行阴式切除创伤小.手术安全可靠。

  • 标签: 非脱垂子宫 经阴道切除术 经腹全子宫切除术
  • 简介:本文通过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5月至2010年7月应用106例阴式子宫切除(TVH)与同时期13例行式子宫切除(TAH)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证实TVH安全便利,并通过个人操作体会,探讨TVH的优点、应用推广价值及其并发症防治。

  • 标签: 腹式子宫切除 阴式子宫切除 并发症防治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保守性手术保守性手术治疗异位妊娠术后宫内受孕率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有生育要求的83例异位妊娠病例,其中行腹腔保守性手术43例,保守性手术40例,中配合患侧输卵管系膜处注射甲氨喋呤,比较两组手术术后输卵管通畅率和术后18个月内宫内受孕率。结果:腹腔组术后输卵管通畅率(88%)、宫内受孕率(61%)、再次异位妊娠率(7%);组术后输卵管通畅率(73%)、宫内受孕率(48%)、再次异位妊娠率(8%)。结论:输卵管保守性手术后宫内妊娠率高,而再次异位妊娠率不增加,适合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年轻患者。

  • 标签: 异位妊娠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宫内受孕
  • 简介:20世纪90年代,在手术室对不可触及乳腺肿瘤进行超声引导定位的工作已经开展。中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提高不可触及乳腺肿瘤切除手术质量、提高手术标本切缘阴性率、减少副损伤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否准确定位和定性~直是不可触及乳腺肿瘤手术的难点。中超声为乳腺外科医师提供了简单有效的中定位和导向技术,具有简便、无创、无并发症和价廉等优点,避免了传统手术肿瘤表面皮肤定位不准确、以肿块为中心区段切除手术创伤大等缺点。现将本院开展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不可触及乳腺肿瘤切除的临床经验报道如下。

  • 标签: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 简介:子宫肌瘤是育龄期妇女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率20%~30%,同时,也是5%~10%不孕症患者的病因。随着晚生育妇女人群的增加,以及腹腔手术具有微创手术的优点等,近年来腹腔子宫肌瘤剔除(laparoscopicmyomectomy,LM)广泛开展,已经成为有生育要求子宫肌瘤女性的首选治疗手段。

  • 标签: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腹腔镜手术 切除手术后 子宫破裂 育龄期妇女 良性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行腹腔胆囊切除(LC)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行LC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整个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并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护理满意度达96.7%,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对行LC手术患者的整个围手术期护理,对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明显作用。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切除治疗胆囊炎临床效果及应用。方法:对2008~2011年来我院行腹腔胆囊切除的56例患者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手术可行性、术后效果。结果:53例成功施行LC,成功率(94.64%),1例(1.78%)术后漏胆,放置引流管;1例(1.78%)术后切口脂肪液化;1例(1.78%)术后三月现钛夹伪像。所有病例无脏器损坏、腹腔内出血、但有部分患者存在炎症现象。结论:LC技术可行性高,在基层医院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手术中转率,但由于基层医院条件限制,临床仍有一定并发症发生。为此应严格掌握手术要点,把握中转手术指证及引流管放置都是预防并发症关键措施。

  • 标签: 基层医院 腹腔镜 胆囊切除
  • 作者: 袁晓波
  • 学科: 医药卫生 > 妇产科学
  • 创建时间:2022-12-11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第21期
  • 机构: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毕节551700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腹腔下子宫肌瘤剔除。方法:取我院2020年1月—2020年4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数字表法将这60例子宫肌瘤患者依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患者,观察组采用腹腔下子宫肌瘤剔除,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最后将两组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临床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两组之间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之间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都要短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两组之间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下子宫肌瘤剔除能够有效帮助患者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患者带来益处,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了解腹腔子宫肌瘤剔除对肌瘤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南通市瑞慈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74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抽样,采用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研究组患者予以腹腔子宫肌瘤剔除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子宫肌瘤剔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肌瘤残留率、肌瘤复发率、术后妊娠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子宫肌瘤剔除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开腹手术 子宫肌瘤剔除术 肌瘤残留 妊娠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