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线粒体DNA缺失对人乳腺癌细胞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溴化乙锭(EB)处理获得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线粒体DNA缺失(rho^0MDA—MB-231)细胞,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改变,胶原凝胶包埋三维立体培养法(CD—DST)对比分析细胞的药物敏感性,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糖蛋白(P—gP)、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的表达。结果与MDA—MB-231细胞比较,rho^0MDA—MB-231细胞线粒体数量增多,嵴消失呈空泡样改变,对化疗药物相对抵抗,P—gP、BCRP的表达明显增加。结论线粒体的损伤可能参与了乳腺癌细胞耐药表型的形成。

  • 标签: 线粒体 线粒体DNA 乳腺癌 多药耐药
  • 简介:目的: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筛选预测肺鳞癌患者顺铂+吉西他滨(GP)方案化疗敏感性的血清蛋白标志物。方法:65例接受GP方案化疗的肺鳞癌患者,分为化疗敏感组44例,化疗耐药组21例,应用SELDI-TOF-MS技术检测患者治疗前血清标本的蛋白质质谱,分析疗效不同患者间的差异蛋白表达。结果:本实验共检测到89个有效的蛋白质波峰,其中m/z位于分子质量2000~10000的波峰有35个。质荷比(m/z)为7458.12Da的蛋白峰建的预测模型可预测肺鳞癌患者对GP化疗方案的敏感性,敏感性86.56%,特异性88.51%。结论:应用SELDI-TOF-MS技术可筛选的血清蛋白标志物,为预测肺鳞癌患者对化疗方案的敏感性提供了新的手段。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肿瘤标志物
  • 简介:目的通过比较观察激素敏感的MCF-7细胞在体外干细胞培养和常规培养条件下雌激素受体(ER)变化及对内分泌治疗药物的敏感性变化,初步探讨肿瘤干细胞与内分泌耐药的关系。方法分别于常规培养及干细胞培养条件下(悬浮球培养)培养激素敏感的MCF-7细胞株,流式细胞仪检测分子表型CD44^+CD24^-/low与CD44+CD24+亚群细胞比例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法测定ERa和ERl3的表达变化,MTT法检测细胞对他莫西芬的敏感程度。分别以t检验、卡方检验、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细胞培养条件下CD44^+CD24^-/low亚群细胞的比例为(1.60±0.08)%,比常规培养条件下的(0.27±0.08)%显著增加(t=-12.10,P=0.00),而CD44+CD24+亚群细胞比例由(5.59±0.88)%增至(30.63±4.40)%(t=-5.58,P=0.00)。干细胞培养条件培养下ERα和ERβ表达率较常规培养下调,分别由85.27%和90.53%降至69.43%和7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4.64,P=0.00;χ^2=303.58,P=0.00),且对他莫西芬的敏感性降低,IC50值由(9.82±0.31)μmol/L升至(16.46±0.50)μmol/L,再次诱导分化后ER并未出现上调,对他莫西芬的敏感性仍旧降低(F=113.63,P=0.00)。结论与常规培养相比较,体外干细胞培养条件下可以培养出含高比例具有干细胞特性的CD44+CD24^-/low与CD44+CD24+亚群细胞的微球囊,其ER仍为阳性表达,但对他莫昔芬治疗敏感性减低,推测其可能是乳腺癌内分泌耐药的原因。

  • 标签: 乳腺肿瘤 干细胞 雌激素受体Α 雌激素受体Β CD44+CD24-/low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