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冷冻联合DC-CIK(dendriticcell-cytokine-inducedkiller)免疫疗法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5月至2012年5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共计222个转移灶)的临床资料,其中35例患者接受冷冻联合DC-CIK免疫疗法治疗(冷冻联合免疫疗法),29例患者接受冷冻联合化疗(冷冻联合化疗),27例患者接受冷冻治疗(冷冻治疗),29例患者接受化疗(化疗)。在27例仅接受冷冻治疗的患者中,有18例患者接受单次冷冻治疗,9例患者接受多次冷冻治疗。对所有患者进行定期随访,总生存期以诊断为转移性乳腺癌时开始计算。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检验和Friedman检验比较患者的一般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各组患者总生存期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冷冻联合免疫疗法中位生存期为83(69.5~113.0)个月,冷冻联合化疗中位生存期为48(30.0~64.0)个月,冷冻治疗的中位生存期为43(30.5~53.0)个月,化疗中位生存期为27(18.0~41.0)个月,4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30,P=0.000);其中,冷冻联合免疫疗法总生存期显著长于冷冻联合化疗、冷冻治疗和化疗(χ2=27.58,P=0.000;χ2=27.76,P=0.000;χ2=74.21,P=0.000)。在冷冻治疗中,多次冷冻与单次冷冻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54(37.0~67.0)个月和35(28.0~48.5)个月,多次冷冻总生存期显著长于单次冷冻(χ2=6.25,P=0.012)。各组乳腺癌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术后并发症。结论冷冻联合免疫疗法能显著延长无法手术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

  • 标签: 冷冻外科手术 乳腺肿瘤 肿瘤转移 免疫疗法 化学疗法 辅助
  • 简介:<正>文章发表在2013年6月的《Gynecoloncol》杂志上。作者通过5个案例报道临床上利用全基因测序对常见胎儿非整倍性进行非侵入性产前检查(NIPT)的次要发现。这5个案例分别为:案例1,NIPT发现染色体18p的巨大的复制,这一结果被羊水细胞CGH芯片分析结果所支持,最终核型分析证实为18p四体镶嵌性;案例2,NIPT怀疑母源性的18q近端缺失,被CGH芯片检测母亲白细胞DNA证实;案例3,NIPT筛查结果显示21和18三

  • 标签: 产前检查 非侵入性 基因组测序 非整倍性 胎儿 核型分析
  • 简介:病案复印工作已经成为病案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具有作为联系患者的桥梁以及为医院窗口塑造形象等作用。做好病案管理工作,包括病案复印流程的不断优化等,也是当前病案管理人员的重要工作命题。病案管理者应转变服务理念,实施人性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为医院持续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 标签: 病案复印 人性化服务
  • 简介:目的探讨人卵裂期胚胎和囊胚玻璃冷冻解冻后复苏效果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434个卵裂期胚胎(卵裂)和102个囊胚解冻周期(囊胚)的临床资料,比较采用玻璃冷冻解冻后的复苏率及妊娠结局。结果囊胚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分别为63.73%(65/102)和45.79%(87/190),卵裂组分别为42.82%(185/432)和24.17%(241/997),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囊胚患者的复苏率、流产率和异位妊娠率分别为98.45%(190/193)、12.31%(8/65)和0(0/65),卵裂组分别为97.55%(997/1022)、13.51%(25/185)和2.16%(4/185),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卵裂中,卵裂球完全存活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分别为44.62%(170/381)和25.57%(224/876),非完全存活者分别为29.41%(15/51)和14.05%(17/121),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囊胚解冻移植的妊娠结局优于卵裂期胚胎,卵裂期胚胎解冻后胚胎的完整性影响胚胎种植。

  • 标签: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卵裂期胚胎 囊胚 玻璃化冷冻 妊娠结局
  • 简介:目的:探讨城镇建设中疾控的工作方法和措施。方法:分析城镇建设中疾控存在的问题。结果:努力探索长效监管机制,做到规范管理,高效督导整改,联手确保我区的公共卫生安全。结论:保持疾病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准确地对突发事件作出预测、预报和预警,及早为领导决策和制定疫情应急处理措施提供有力的依据。

  • 标签: 城镇化建设 疾控 公共卫生
  • 简介:目的:探讨和研究个体健康教育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健康生活行为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之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将以上患者分为两,对照50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50例则在对照基础上加用个体健康教育,对比两患者的遵医行为、疾病知识知晓率以及健康生活行为等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患者的遵医性、疾病知识知晓率、自我效能、健康信念及健康生活方式均显著优于对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改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遵医性、疾病知识知晓率、自我效能、健康信念及健康生活方式等,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个体化健康教育 健康生活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