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后肾腺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泌尿外科20111至20146连续收治的8例后肾腺瘤病例,并记录其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手术方式、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及随访结果。同时利用PubMed数据库搜索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结果8例中,男性3例,女性5例,年龄21∽71岁;5例患者体检时发现,3例因腰痛就诊。肿瘤位于左肾5例,右肾2例,双肾1例。4例患者施行了保留肾单位的肿瘤剜除或微波消融手术,2例患者施行了后腹腔镜肾肿瘤根治性切除术,另2例患者施行了开放性肾肿瘤根治性切除加邻近器官联合切除术。6例术后病理检查肿瘤直径为1.5∽5.2cm,报告为后肾腺瘤;施行开放手术的2例术后病理检查肿瘤直径为6.0∽11.4cm,报告为后肾腺瘤合并肉瘤样癌,同时有邻近器官转移。结论后肾腺瘤是一种临床上罕见的肾脏肿瘤性病变,影像学上不易与肾脏恶性肿瘤性病变区分。如肾脏占位合并有红细胞增多症者应高度怀疑后肾腺瘤可能,可在术前进行肿瘤穿刺活检以明确诊断。后肾腺瘤一般体积较小,预后较好,治疗方法优先考虑行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也可选择如肿瘤冷冻、微波消融等微创治疗方法。如果肿瘤最大直径超过6.0cm,合并肉瘤样癌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其预后极差,应优先考虑行根治性肾肿瘤切除术。

  • 标签: 后肾腺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比较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术后行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输尿管镜取石术(URS)和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9至20148贵州医大附属医院行ESWL术后采用RLU(A组)、URS(B组)和PCNL(C组)3种微创手术方法治疗输尿管上段残石患者共651例资料。比较3组患者基本情况、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并采用修改后的Clavien-Dindo评分系统来评估并发症的严重程度。结果RLU组手术成功率(100%)、清石率(100%)均高于URS、PCNL两组。URS组手术时间为(46±9.1)min,均短于RLU组(54±10.3)min、PCNL组(62±15.2)min。URS组出血量最少(12±5.1)mL。胃肠功能恢复时间RLU组(23±2.2)h,明显长于URS组(8±0.6)h和PCNL(11±4.3)h(P〈0.05),3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止痛药的使用无显著差异(P〉0.05)。PCNL组并发症发生率(21.9%)高于RLU组和URS组,RLU组没有严重并发症。RLU组术后有4例患者发热,明显低于URS组(24例)和PCNL组(21例)。RLU组术后未出现尿脓毒血症,而URS组有11例、PCNL组有13例患者分别出现尿脓毒血症。结论RLU是处理输尿管上段结石EWSL失败后一种更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 标签: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输尿管镜取石术 经皮肾镜取石术 输尿管上段结石 优先选择
  • 简介:我院自936以来共收治8例前列腺增生开放性手术后膀胶颈部狭窄病人,均采取经尿道膀胱颈部狭窄电切除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年龄56~65岁,平均59岁,均行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其中:2例为术后拔管数日内就出现排尿不畅,4例为拔管后一个月出现排尿不畅,其中有2例出现排尿困难给予膀胱造瘘。上述病人

  • 标签: 电切治疗 经尿道 膀胱颈部 狭窄梗阻 手术后 前列腺增生
  • 简介:目的观察应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回输治疗对膀胱癌术后患者CD4、CD8细胞水平的影响,探讨CIK预防膀胱癌术后局部复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4例膀胱癌术后患者行CIK回输治疗,监测膀胱肿瘤复发情况、治疗前、治疗1及治疗1后的CD4、CD8、CD4/CD8水平、血白细胞、血肌酐、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指标。结果随访24~36个,仅1例PT1G3患者肿瘤复发(2.94%),时间为术后第24个。治疗前CD4、CD8、CD4/CD8分别为25.3±4.1、27.5±3.9、0.92±0.17,治疗1后和1后cD4、CD8、CD4/CD8分别为36.3±5.1、22.8±2.6、1.59±0.28和35.6±3.8、21.9±3.1、1.62±0.34,治疗前后CD4、CD8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后血白细胞、血肌酐、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CIK细胞回输免疫治疗预防膀胱癌术后局部复发安全有效。

  • 标签: 膀胱肿瘤 复发 CIK细胞 免疫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输尿管软镜钬激光切开内引流术治疗肾盂旁肾囊肿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肾盂旁肾囊肿患者8例,合并同侧肾结石3例,平均最大径(5.15±0.40)cm,预置双J管2周后均行B超引导下输尿管软镜钬激光切开内引流术治疗,合并肾结石者同时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拔除输尿管支架管7d后行影像学随访。结果平均住院天数(8.5±2.6)d,随访4~12个,所有患者均无脓毒血症、肾功能不全、大出血等重大并发症。6例囊肿消失,2例明显缩小。3例结石均完全清除。结论B超引导下输尿管软镜钬激光切开内引流术治疗肾盂旁肾囊肿创伤小、疗效确切,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作为推荐治疗方案之一。

  • 标签: 输尿管软镜 肾盂旁肾囊肿 钬激光
  • 简介:难治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根据1992全国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诊断专题座谈会修订的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一般是指足量泼尼松(1mg·kg^-1·d^-1)治疗8周后无效,或初始时激素敏感而复发再治无效,或病情反复、频繁复发的。肾病综合征病例。此类病例是肾病治疗中十分棘手的难题之一。笔者采用吗替麦考酚酯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原发性难治性’肾病综合征8例,近期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小剂量激素治疗 吗替麦考酚酯 难治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疗效观察 综合征诊断
  • 简介:目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如累及肾脏则称为狼疮肾炎(LN),LN与高死亡率和发病率相关,但是也可以处于临床静止期.多年来,环磷酰胺(CTX)和泼尼松龙已经成为诱导治疗SLE、LN的金标准,尽管还有很多其他的治疗方案,每2周一次的低剂量CTX(500mg)静脉冲击治疗,共6次的方案显示出与高剂量CTX(每月1次,6次,然后每3个1次,2次)同样有效.最近,霉酚酸酯(MMF)已经证实与CTX同样有效,但是并无安全性方面的明显优势.我们回顾性评价英国中部地区三家医疗中心不同方案,比较其治疗狼疮肾炎(LN)的效果.

  • 标签: 狼疮肾炎 英国 系统性红斑狼疮 心经 静脉冲击治疗 诱导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隧道式电切治疗前列腺癌近距离照射治疗术后尿潴留的适应证、手术时机及其对近距离照射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20092至20131间,利用经尿道前列腺隧道式电切术治疗前列腺癌近距离照射治疗术后反复尿潴留患者共8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8例近距离照射治疗患者术后1.5~4.5个,行经尿道前列腺隧道式电切,手术时间30~50min,取出粒子o~5颗。采用美国近距离治疗协会推荐分级表评估电切术后尿道症状,随访6~19个,尿道症状0级2例,Ⅰ级6例,较术前(Ⅳ级)显著改善。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specificantigen,PsA)生化复发患者1例,加用内分泌治疗;其余患者PSA为(0.42±0.40)ng/ml,无PSA生化复发。结论前列腺癌近距离照射治疗术后反复尿潴留,早期行经尿道前列腺隧道式电切是安全有效的,且电切后对近距离照射治疗疗效无明显影响。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近距离照射治疗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
  • 简介:为了更好的发展中医男科,幸世界各国各地区中医药学术罢休的了解与交流,推动中医药学与国际中医药学的交流与合作,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南京金陵男科医院将承办于200710下旬在中国南京联合召开的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第二届田科学术大会。

  • 标签: 中医药学术 中医药学会 中医男科 南京 中国 国际
  • 简介:德国每年新发现的前列腺癌(PCa)患者约有58000例,基于各期PCa的处理有多种选择和变化,临床上非常需要建立诊断和治疗标准。但在“前列腺癌早期发现指南(2002)”出版后一直未作更新,因此,2005德国泌尿外科学会决定制订新的PCa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内容包括PCa的早期发现、诊断和各期PCa的治疗。

  • 标签: 前列腺癌 诊疗指南 新指南 2009年 德国 泌尿外科学会
  • 简介:2004WHO综合肾细胞癌组织形态学、免疫表型、遗传学改变、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的特点,推出了新的肾细胞癌分类和诊断标准(表1)。

  • 标签: 肾细胞癌 病理分类 诊断
  • 简介:专家论坛王行环,蒲小勇.后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的应用进展.2009,14(1):1何家扬,王伟.代谢综合征与前列腺增生症.2009,14(2):81GaoAllenC,朱国栋.前列腺癌雄激素非依赖性演进分子机制的研究现状.2009,14(3):161陈兴发.三聚氰胺致婴幼儿泌尿系结石的诊断和治疗.2009,14(3):166

  • 标签: 泌尿外科 活体供肾切取术 雄激素非依赖性 编排 栏目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