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我院1985~1996年共收治输尿管口囊肿25例,均经手术证实。本组病例中首先由B超筛选并提出诊断的有23例。结合文献复习对输尿管囊肿的病因学及超声断层检查在输尿管口囊肿诊断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讨论。

  • 标签: 囊肿 输尿管开口 B超
  • 简介:化学致癌物诱导的啮齿类动物的膀胱癌模型,与临床上膀胱癌的发生比较类似,因此其已成为评价膀胱癌新疗法的重要模型。该模型最大的弊端是对活体动物以及尸检时难以评估负荷瘤的生长状况。本文作者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简便、准确的方法。对60只雌性Wistar大鼠的饮水中添加0.05%N-丁基-N-(4-羟基丁基)亚硝胺(BBN),饲养35周,并定期超声检查麻醉大鼠膀胱中有无肿瘤发生。处死大鼠,称量肿瘤重量,数字化测量肿瘤大小,并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发现在饮用含BBN饮水第5周时就出现尿路上皮点灶状过度增生,15周时出现重度异常增生,20周后形成移行细胞癌。数字化测量系统可辨别直径1mm的小肿瘤。

  • 标签: 化学致癌物 超声检查 膀胱癌 形态学特点 WISTAR大鼠 啮齿类动物
  • 简介: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适应证、手术技巧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采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31例,其中输尿管上段结石22例,中段结石9例。15例术前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没有效果;2例行输尿管镜取石术失败;14例术前未行其他治疗。结石直径12-25mm,平均18.5mm。结杲31例患者取石均成功,手术时间50-130min,平均85min术中出血量20-60mL,平均35mL。术后无漏尿;患者术后1-2d拔除后腹膜腔引流管,术后住院3-6d。随访2-24个月,患者肾、输尿管积水均明显好转,无结石复发和输尿管切开缝合处狭窄。结论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可作为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或输尿管镜(URL)治疗输尿管结石失败的补救措施,对于较大的输尿管结石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后腹腔镜技术 输尿管结石 治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