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2 个结果
  • 简介:与继发性睾丸衰竭相比,男性精障碍的治疗目前大都收效甚微。从激素治疗,到补充相应营养成分(抗氧化作用),很多种疗法都被尝试过了。虽然有些研究表明某些疗法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没有任何一种疗法能够对所有患者都起效,同时又无法预测该疗法能够适用于哪类患者。先天生精障碍可能由许多不同的还未被证实的精子产生方面的缺陷引起的。深入理解这些缺陷,能够帮助我们寻求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同时能够帮助我们筛选某种疗法的适用患者群。本文着眼于综述目前男性不育激素和抗氧化疗法的基本原理和成效,特别关注精障碍的相关疗法。尽管目前辅助生殖技术已经大大取代了精障碍的传统医疗方法,但二者将继续齐头并进发挥作用,相互结合共同起效。

  • 标签: 抗氧化剂 激素 男性不育 精子 精子发生 生精障碍
  • 简介:目的探讨泌尿系感染的病原分布及耐药性的变化,为I临床及时、正确、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尿液标本培养出的1681株病原进行菌种分类及耐药性分析,并与既往文献报道的泌尿系感染群及耐药性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前4位的病原依次为大肠埃希(39.08%)、肺炎克雷伯(8.98%)、粪肠球菌(6.6%)、白色假丝酵母(5.53%);大肠埃希、肺炎克雷伯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耐药率较高,且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率分别为59.1%、59.6%;粪肠球菌对四环素、链霉素、左旋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药物耐药性较高;真菌的总体耐药率不高。辟论大肠埃希仍然为泌尿系感染的主要病原;产ESBLs的细菌率上升;泌尿系真菌感染率增高;临床应及早行尿培养及药敏试验,早期可使用含有p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抗生素,不推荐首选喹诺酮类抗生素。

  • 标签: 泌尿系感染 菌群分布 大肠埃希菌 耐药性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 简介:大概10%-15%的夫妇患有不孕不育,其中,男性因素导致的不育约占一半。部分是由男方的精障碍导致的,但其根本原因,包括遗传性变异,仍知之甚少。迄今为止,男性不育症诊断中使用的唯一基因测试的目的是检测是否存在Y染色体长臂的微缺失或者染色体异常。各种其他单基因和多基因缺陷也己被提出与男性生育能力相关。但其致病作用仍有待验证。最近,全基因组技术和小鼠模型的大规模分析方面所取得的巨大进步可能有助于这方面的研究。利用基因敲除小鼠模型,至少有388个基因与小鼠精相关的基因被发现了。但当前的主要问题在于如何把这些研究成果从小鼠转移应用到人类。

  • 标签: 遗传因素 基因 男性不育 精子发生
  • 简介:患者,男,21岁,因发现阴囊无痛性渐大包块2年入院,无外伤史,一直未做任何治疗。体检双侧阴囊可及正常大小睾丸组织,附睾、精索未及异常。阴囊中缝处可及正常睾丸大小包块,质地稍硬,移动度好,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图1)。入院后B超检查示包块大小约3.3cm×2.7cm,有类似正常睾丸血供,无附属组织;CT提示包块组织密度与双侧睾丸相当,未见腹膜后淋巴结肿大。

  • 标签: 阴囊内神经鞘瘤 腹膜后淋巴结肿大 睾丸组织 双侧睾丸 无外伤史 正常大小
  • 简介:1病例资料患儿,男,3岁11月,主因“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40d,家属要求维持治疗”入院。于40d前因间断发热、乏力在外院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给予化疗及对症支持治疗。目前患儿间断发热,精神反应弱,食欲差。

  • 标签: 异位肾 结肠 肾坏死 自行排出
  • 简介:目的对近3年来尿路感染的谱及细菌耐药性进行调查分析,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从我院尿路感染患者尿液标本中分离的828株病原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Kirby-Bauer法),并对革兰阴性杆菌进行超广谱8内酰胺酶(ESBLs)的检测。结果近3年尿路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8.24%,列前3位的是大肠埃希(56.64%),粪肠球菌(10.1)2%)、真菌(8.56%)。2004年至2006年超广谱8内酰胺酶大肠埃希氏比例呈上升趋势(分别占7.59%、23.2%、22.04%)。产酶大肠埃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是1.4%,对呋喃妥因的耐药率是23.21%,对头孢类耐药率59.38%~97.26%,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率是95.31%。非产酶大肠埃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是0.3%,对呋喃妥因的耐药率是18.14%,对头孢类耐药率从8.87%~31.1)6%不等,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率是72.62%。细菌对各种抗生素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表现为多重耐药。结论革兰阴性杆菌为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且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呈上升趋势,定期监测尿路感染细菌谱及耐药性变化对于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感染 尿路 病原菌 耐药性
  • 简介:患者,男,68岁。因“右侧腰部疼痛12h”于2008年12月1日入院。既往史:2001年前因“膀胱肿瘤”行膀胱根治性切除+乙状结肠造口+直肠代膀胱术;2003年因“右输尿管结石”行ESWL治疗。2006年及2008年有两次肛门排尿出血量较大病史,伴血块,出血7~8h后自行停止。平素有轻度血尿,无血块。

  • 标签: 直肠代膀胱术 上皮内瘤变 乙状结肠造口 ESWL治疗 右输尿管结石 根治性切除
  • 简介:1采用顺序编码制,即按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分别按下述3种格式之一标注。a.薛杜普等[1]指出棉酚从体内排泄缓慢。b.麦胶敏感性肠病的发病有3种机制参与[2,4~6]。c.间质细胞cAMP含量测定方法见文献[7]。

  • 标签: 参考文献 标注 CAMP含量 阿拉伯数字 间质细胞 敏感性
  • 简介:1采用顺序编码制,即按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分别按下述3种格式之一标注。

  • 标签: 参考文献 标注 阿拉伯数字 编码
  • 简介:目的探讨终末期肾脏病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瘘失功后3种重建自体血管通路手术的优缺点,为临床选择做参考。方法针对终末期肾脏病维持性3种液透析动静脉瘘失功患者(241例),根据其自身血管条件、原有瘘情况、血管彩超等检查结果,施行以下3种之其中一种重建自体血管通路的手术:原有瘘近心端重新吻合血管(92例)、使用取栓管球囊行经皮血管成形术(包括瘘取栓术和血管扩张术,87例),另选血管建立动静脉瘘(62例)。随访2年,比较3种手术方式的成功率、通畅率、平均血流量、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3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3.5%、94.2%、96.8oA,2年通畅率分别为80.4%、82.70、80.6%,2年平均瘘血流量分别为(250±24)ml/min、(240±21)ml/min、(230±16)ml/min,均无统计学差异。3组患者均无充血性心力衰竭、窃血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针对动静脉瘘失功的血液透析患者,应依据血管条件选择手术方式来重建血管通路。经皮血管成形术(包括瘘取栓术和血管扩张术)作为一种微创有效的手术方式,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患者的血管资源,可予临床推广。

  • 标签: 动静脉内瘘 血管通路 血液透析
  • 简介:本刊在2009年第1期上刊登了题为“直肠代膀胱上皮瘤变1例”的诊疗征询,刊出后得到众多同道们的关注及反馈,现将部分诊疗建议汇总如下,以供大家参考。

  • 标签: 上皮内瘤变 代膀胱 诊疗 直肠
  • 简介:1.1病例选择本组92例均为门诊少精子症患者。精液检查,每次射精量都少于1ml,精子密度少于2000万/ml,同时伴有精子存活率低(Ih60%以下)和活动力差(二级以下)。年龄24岁-40岁,平均28.5岁。病程3a-12a,平均4.5a。

  • 标签: 少精子症 补肾生精丸 不育症 治疗 精子存活率 病例选择
  • 简介:目的了解腹膜透析(PD)患者腹膜炎的病原学特点、耐药情况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6年9月四川省人民医院PD中心发生的318例次PD相关性腹膜炎,对病原学种类、耐药性情况及腹膜炎结局进行分析。结果(1)腹膜炎细菌的分布情况:腹透液培养阳性185例次,培养阳性率58.1%。共培养得细菌194株,其中革兰阳性131株(67.5%),革兰阳性杆菌49株(25.2%),真菌14株(7.2%)。革兰阳性以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分别占25.9%和10.6%。革兰阴性以大肠杆菌为主(占40.8%)。(2)腹膜炎致病菌的耐药性分析:革兰阳性对青霉素的耐药率较高。革兰阴性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较高,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真菌呈现出较低耐药性。(3)腹膜炎结局分析:共治愈腹膜炎267例次(83.9%),退出51例次,退出率16.0%,其中拔管转血液透析31例次(9.7%),死亡13例(4.0%),失访7例。(4)腹膜炎复发、再发和重现致病菌分析:腹膜炎复发感染有3例次(0.94%),其中2例次为路邓葡萄球菌感染,1例次为表皮葡萄球菌感染。再发感染有1例次(0.31%)。重现感染有2例次(0.62%)。结论本PD中心导致PD相关性腹膜炎的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阳性。革兰阳性和革兰阳性都对非加酶抗生素具有较高耐药性,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是治愈PD相关性腹膜炎的关键。

  • 标签: 腹膜透析 腹膜炎 病原菌 耐药 转归
  • 简介:动-静脉瘘是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主要血管通路,其解剖形态和血流动力学改变是影响透析质量的主要因素。我院近期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32例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进行人工动-静脉瘘检查,观察瘘血管内血流通畅情况,有无血栓形成及狭窄,并根据检查情况制定相应的临床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 动-静脉内瘘 临床价值 终末期肾脏疾病 血管通路 动力学改变
  • 简介:男性不育症的病情十分复杂,中医常分为无精、竭精、少精、滞精、死精、弱精、精凝、精室湿热等。现代医学又有因前列腺炎症,精液不液化症,抗精子抗体阳性又称免疫性不育等。早在18年前,陈文伯教授根据中医辨证研制了精赞育丸系列药30余种,其基本方滋肾增精丸、益肾增精丸,通过和首都师大生物系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精赞育系列药有调节人体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紊乱和调节人体机能作用,并有促性腺激素样作用。

  • 标签: 益气活血生精法 男性不育症 临床研究 促性腺激素样作用 抗精子抗体阳性 治疗
  • 简介:研究证明,雷公滕具有较强的抑制男性精作用,但其抗男性生育的确切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另据研究证明:微量元素锌与男性生育密切相关,它与男性精子密度呈正相关。本文通过对雷公滕服用者,服药前后精浆锌含量的测定,试图了解雷公滕抑制精作用是否与精浆锌含量有关。

  • 标签: 雷公滕 抑制生精作用 精浆 含量 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