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钠肽(B-typenatriureticpeptide,BNP)及氨基末端钠肽前体(M-terminalpro-Btypenatriureticpeptide,NT-proBNP)在评价慢性肾衰竭患者心功能状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住院的慢性肾衰竭患者120例,测定患者血清肌酐、BNP、NT-proBNP浓度,按照我国改良的肾脏病膳食改善试验(modificationofdietinrenaldisease,MDRD)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依据2003版肾脏病预后质量倡议(KidneyDiseaseOutcomesQualityInitiative,K/DOOI)指南标准将120例患者分为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3、4、5(未透析)期三组进行比较;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制定的心功能分级将患者分为NYHAⅠ、Ⅱ、Ⅲ、Ⅳ四组进行比较。比较同一肾功能水平下不同心功能水平患者BNP及NT-proBNP的浓度差异,同一心功能水平下不同肾功能水平患者BNP及NT-proBNP的浓度差异。结果同一肾功能分期血BNP及NT-proBNP浓度随着NYHA分级升高逐渐升高,各级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同一NYHA分级、不同CKD分期BNP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NYHA分级,NYHAⅠ、Ⅱ、Ⅲ级时CKD4期与CKD3期的NT-proBNP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KD5期与CKD4期、CKD3期比较NT-proBNP浓度显著升高(P〈0.05);NYHAIV级时,NT-proBNP浓度在CKD3期、4期、5期的浓度分别为(25540.00±4537.30)μg/L、(25820.00±3636.18)μg/L、(26208.00±3920.68)μ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NP可作为CKD3、CKD4及CKD5(未透析)期患者判断心功能不全的诊断指标。NT-proBNP受肾功能影响较大,对CKD3及CKD4期患者在考虑肾功能的前提下可评价心功能状态,但对于CKD5期患者不建议使用。

  • 标签: 脑钠肽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慢性肾衰竭 心功能不全
  • 简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nephroticsyndrome,PINS)是儿童常见多发病,其发病与免疫功能紊乱密切相关。因此,在治疗PNS中,调节其免疫功能是其重要环节和措施。黄芪(astragalus)是一种中药免疫调节剂,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用于儿童肾脏病报道较少。本研究通过检测PNS患儿血清及尿白细胞介素-13(interleukin-13,IL-13)、干扰素-γ(interferon—gamma,IFN-γ)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betal,TGF-β1)来探讨黄芪在儿童PNS中的作用。

  • 标签: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TGF-Β1 IFN-Γ 黄芪颗粒 IL-13 尿液
  • 简介:近年来随着器官移植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免疫治疗的进展,移植肾的存活率有了明显提高,故肾脏移植已成为终末期肾脏疾病的唯一有效治疗方法。然而由于免疫因素及非免疫因素引起的慢性损伤,使部分病例逐渐出现了移植肾功能下降(CAN),甚至移植肾功能丢失。根据长期程序性移植肾活检标本结果提示CAN的发生率较高,这是影响肾移植后近远期存活率的重要因素。我们应用尿毒清颗粒联合复方酮酸片治疗CAN病人32例,并以单用复方酮酸片治疗CAN病人32例作对照,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器官移植技术 尿毒清颗粒 免疫治疗 肾衰竭 临床观察 终末期肾脏疾病
  • 简介:血浆置换(PE)疗法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我们采用膜式滤过法对15例多病种患者进行32次PE治疗,效果较满意,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病例来自1997年10月~2000年12月本院住院患者共15人,其中男性7例,女性8例;年龄15岁~70岁,平均41岁.所患病种为: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1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3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反复输血致免疫性溶血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4例,硬皮病1例,过敏体质者肾移植术前1例,重症肝炎3例,肝癌切除术加氩氦刀治疗术后严重肝衰竭1例.以上疾病患者均符合相应诊断标准[1].

  • 标签: 血浆置换疗法 治疗 血清相关性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尿毒清颗粒对糖尿病大鼠足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SD大鼠制备成STZ糖尿病模型,实验分3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未干预组、尿毒清颗粒治疗组(2.6g·kg-1·d-1灌胃),于实验第4周、8周末检测血糖、血肌酐、尿肌酐及尿白蛋白排泄率,光镜、电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并计数足突宽度,免疫组化观察足细胞相关蛋白分子nepherin、podocin的表达,Realtime-PCR检测肾皮质nepherin、podocinmRNA表达。结果:尿毒清颗粒可以改善糖尿病大鼠肌酐清除率,降低尿白蛋白排泄,改善肾脏病理,减轻足突融合,维持足细胞相关蛋白分子的分布与表达。结论:初步证实尿毒清颗粒能通过上调足细胞相关蛋白分子水平减轻足细胞损伤,对糖尿病大鼠足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足细胞 NEPHRIN PODOCIN 尿毒清颗粒
  • 简介:湿热证在慢性肾炎病程中很常见,且普遍存在于临床各证型中,笔者于2001年1月~2002年10月对128例慢性肾炎临床表现有湿热证的患者,采用具有清热利湿、活血通络功效的肾复康1号颗粒进行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治疗 肾复康 临床疗效观察 湿热证 慢性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血清和尿液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CKD患者共60例:16例慢性肾小球肾炎(CGN),14例肾病综合征(NS),30例非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CRF)患者,另28例正常对照作为研究对象。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和尿液中NGAL的浓度,并分析血清和尿液中NGAL的水平与肾小球滤过率(GFR)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1)CKD组患者血清NGAL(sNGAL)和尿液NGAL(uNGAL)浓度分别为(416.23±77.35)μg/L、(194.53±26.56)μg/L,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sNGAL(46.69±9.12)μg/L和uNGAL(7.62±1.22)μg/L,P均〈0.01]。(2)Pearson相关分析:sNGAL和uNGAL的水平均与GFR存在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875,P〈0.001;r=0.806,P〈0.001]。结论:NGAL可能在CKD的病理生理学方面起重要作用,检测血清和尿液NGAL浓度可能成为CKD患者无创并有效的检测手段。

  • 标签: NGAL 慢性肾脏疾病 检测
  • 简介:目的:观察了中药益肾清对大鼠肾毒血清性肾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Clarke方法制备Wistar大鼠肾毒血清性肾炎模型.结果:益肾清能显著增加实验动物尿量、降低24h尿蛋白含量及血清尿素氮、血清甘油三酯、血清总胆固醇,升高血清白蛋白,改善肾功能及肾小球的病理改变,减少静脉血栓形成.结论:益肾清对大鼠肾毒血清性肾炎模型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 标签: 益肾清 肾毒血清性肾炎 实验研究 药理学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C,Cys—C)的浓度变化与肾脏功能的关系。方法将87例多种肾脏疾病患者与24例健康者血清标本在查血肌酐及尿素氮的同时采用ELISA方法检测Cys-C的浓度,其中31例患者同时检测肌酐清除率(Ccr)。结果血清中Cys—C浓度变化趋势与血清肌酐及尿素氮相同,呈显著相关(r=0.823,r=0.715),Ccr与Cys—C及血肌酐呈显著负相关(r=—0.922,r=—0.668)。结论血清Cys-C浓度可作为评估肾功能的敏感指标。

  • 标签: 测定 血清胱抑素—C 评估 肾脏功能 肾脏疾病
  • 简介:目的评价结肠透析联合尿毒清颗粒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资料库、MEDLINE(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EMbase(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同时手工检索结肠透析联合尿毒清颗粒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3年11月,并追溯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由两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其中8篇文献质量评价为C级,1篇文献评为B级.Meta分析显示,慢性肾衰竭患者经过结肠透析联合尿毒清颗粒保留灌肠治疗后:①血肌酐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22.28,95%CI:-172.43~-72.14,P<0.01);②血尿素氮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4.08,95%CI:-5.88~-2.27,P<0.01);③肌酐清除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2.79,95%CI:1.82~3.75,P<0.01).结论结肠透析联合尿毒清颗粒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确切.但由于目前的临床研究质量总体偏低,尚需进行严格的、多中心的随机双盲对照实验研究进一步证实.

  • 标签: 结肠透析 尿毒清颗粒 慢性肾衰竭 META分析
  • 简介: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广泛开展,尿毒症患者的寿命逐渐延长,老年血液透析(HD)患者人数不断增加,尿毒症病精神障碍是老年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严重影响了ESRD患者的生存期和生存质量。我们自2004年1月-2007年1月共抢救治疗15例老年尿毒症病精神障碍患者,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精神障碍患者 尿毒症脑病 抢救治疗 老年 血液净化技术 ESRD患者
  • 简介:患者1,男,66岁,因“发热、腹痛7天,意识模糊2天”急诊入院。患者3年前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行间断化疗及维持性腹膜透析治疗,病情缓解。7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腹痛、引流出腹透液混浊,在当地医院输注头孢吡肟2.0∥次,一日二次。3天后患者出现意识模糊、嗜睡,遂停用,转入我院。既往无癫痫及其它神经系统疾病史。体检:T38.5℃,P81次/分,BP150/85mmHg,R20次/分;

  • 标签: 腹膜透析治疗 头孢类抗生素 透析患者 慢性肾功能不全 脑病 多发性骨髓瘤
  • 简介:目的研究血清脂肪因子网膜素-1(omentin-1)与前列腺癌的相关性。方法2015年7月至2016年3月我科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44例作为肿瘤组,同期前列腺增生患者42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年龄相匹配,均空腹经肘静脉采集血液,ELISA法测定血清omentin-1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肿瘤组患者omentin-1、PSA、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参数的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omentin-1与HDL-C、PSA水平呈正相关(分别r=0.363,P=0.0006;r=0.356,P=0.0008),与空腹血糖水平呈负相关(r=-0.230,P=0.033)。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omentin-1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是肿瘤分组,即罹患前列腺癌是使患者血清omentin-1水平升高的一个独立影响因素(P=0.0004)。结论血清脂肪因子omentin-1水平在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患者间有显著差异,提示其可能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 标签: 前列腺癌 脂肪因子 网膜素-1 肿瘤标志物
  • 简介:目的观察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血清PSA浓度改变及其对本病诊断和治疗的作用.方法22岁~55岁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60例,测定其血清PSA浓度.根据前列腺按摩液中(EPS)白细胞(WBC)计数的多少,将患者分为轻(WBC<10/HP)、中(10/HP≤WBC<30/HP)、重(WBC≥10/HP)三组,并行三组PSA的组间比较.9例重度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PSA分别进行比较.30例行EPS细菌培养.结果血清PSA升高比例为46.7%.其中轻组10%、中组10%,重度26.7%.轻、中、重三组血清PSA平均值分别为(2.383±2.8350)mg/ml,(3.1571±2.6432)mg/ml及(7.1557±5.9110)mg/ml.轻中组间PSA改变无明显差异,P>0.2而轻、中组与重组间PSA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和P<0.005.9例重度者治疗后PSA大幅度下降,治疗前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非细菌性前列腺炎血清PSA升高比细菌性前列腺炎更明显,两者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慢性前列腺炎血清PSA浓度升高比例大约为50%左右,PSA可作为衡量该疾病严重程度及判断治疗效果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

  • 标签: 血清PSA 慢性前列腺炎 改变 WBC 患者 升高
  • 简介:目的:观察氯沙坦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钠素(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伴有高血压的MHD患者48例,随机分为安慰剂组和氯沙坦组,安慰剂组每位患者每日口服安慰剂,氯沙坦组每位患者口服氯沙坦50~100mg/d,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后3个月分别测定BNP水平.结果:与实验前相比,实验后1个月氯沙坦组BNP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92.4±238.9)pg/mlVS(618.5±243.6)pg/ml,P〈0.01],而安慰剂组无明显变化[(978.3±226.5)pg/mlVS(989.7±235.1)pg/ml,P〉0.05].结论:氯沙坦可降低MHD患者BNP水平,从而减少心血管病发生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具体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氯沙坦 维持性血液透析 脑钠素
  • 简介:目的:初步评价肾衰养真颗粒改善慢性肾脏病(CKD)4、5期并发营养不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30例CKD4、5期并发营养不良患者随机分为3组:颗粒治疗组50例,开同对照组42例和汤刑对照组38例。各组采用基础治疗基础上分别加肾衰养真颗粒、开同、肾衰养真配方汤剂。观察治疗前后的主症评分及SGA评分,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转铁蛋白(Tf)、前白蛋白(PA)、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红细胞(RBC)计数、网织红细胞绝对值(RET绝对值#)以及24h尿蛋白定量(24hupr)、血肌酐(Scr)、尿素氮(BUN),不良反应率等指标。结果:肾衰养真颗粒可改善CKD4、5期并发营养不良患者的营养状况,能升高Alb、Hb、Tf、PA、IGF—Ⅰ水平(P〈0.01),增加RBC计数以及RET绝时值#(P〈0.01),降低主症评分及SGA评分(P〈0.01);并可以减少24hUpr,降低Scr、BUN水平(P〈0.01)。结论:肾衰养真颗粒能有效地改善CKD4、5期并发营养不良患者营养状况。

  • 标签: 肾衰养真颗粒 慢性肾脏病 营养不良 临床观察
  • 简介:研究目的:研究中药增瀑颗粒对气滞血瘀型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在我院就诊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中选取气滞血瘀型患者72例,分为2组,即治疗组——增瀑颗粒(其主要成分:台乌20g延胡索15g木香10g青皮10g等)。

  • 标签: 慢性前列腺炎 气滞血瘀型 临床疗效 治疗组 疗效观察 中药
  • 简介:阳痿的病因很复杂,一般分为两类,即心理性阳萎和器质性阳痿。过去认为心理性阳痿占90%左右。近年来由于诊断水平的提高,器质性阳萎的检出率越来越高,达到50%。内分泌因素所致阳痿占35%。因此我们应用补肾壮阳法治疗了130例属于内分泌因素引起的阳痿,并观察了他们在用药前后睾酮的变化。

  • 标签: 心理性阳萎 血清睾酮 补肾壮阳药 器质性阳痿 内分泌因素 心理性阳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