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阳痿一证,医者根据肾藏精主发育与生殖的理论,多以阳虚功能不足论治,但验之临床,有时并不尽如人意。近年来,在男科工作中,我们逐步认识到,除阳虚之外,还可因郁气滞、血脉瘀阻等引起,从而改变思路,阳痿从论治,每能收到较好疗效,一同试就阳痿与的关系、阳痿从论治的基本情况作一些初步探析,谬误之处,请各位师长斧正。

  • 标签: 从肝论治 阳痿 肝郁气滞 血脉瘀阻 肾藏精 阳虚
  • 简介:汪先生患隐疾,在某专科医院治疗2个月,花费过万元,中西结合,进口抗生素,内服汤剂,外敷生肌玉红膏。越治越重,十分苦恼。经市府某领导介绍,请余诊治。自述:在睾丸与肛门中间生一肿块,初起花生米大,隐隐作痛,渐渐红肿增大,不得不到医院就医。中西医结合,西药进口抗生素消炎杀菌,中药内服消炎解毒重剂,外敷生肌玉红膏,效果欠佳,反倒红肿如桃。

  • 标签: 针药结合 生肌玉红膏 医院治疗 消炎杀菌 中药内服 中西医结合
  • 简介:前列腺增生症(BPH),属中医“癃闭”范畴,主要症状为尿频、排尿困难(尿等待、尿无力、尿失禁、尿潴留)等,是老年男性的一种难治的常见病。据有关资料报道,60岁以上发病率约占55%左右,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增长,该比例有逐渐增长的趋势。为提高老年人生存质量,减轻消除患者肉体上的痛苦和心理情绪的变化,

  • 标签: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前列腺增生症(BPH) 药治疗 虫类 人类平均寿命 60岁以上
  • 简介:尖锐湿疣是一种发生于肛门或外生殖器部位的常见的性传播疾病。近年来该病在欧美和中国的发病率都有增加趋势。英国过去10年中该病占性病门诊就诊病人的10%~25%,美国1966~1981年间发病率增加5倍。中国在1980年代后发病率迅速增加,在性传播疾病中占第2位。该病的病原体是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性接触,其次是母婴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该病的潜伏期为2周~8个月,

  • 标签: 保疣清 尖锐湿疣 不良反应 生殖器
  • 简介:目的:探讨从论治慢性肾小球肾炎血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肾小球肾炎血尿患者(肾阴虚挟火证)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丹栀逍遥散加味煎剂口服治疗,并设常规西药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尿常规红细胞数、24h尿红细胞计数,尿血的疗效情况,各主要中医证候的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减少尿常规红细胞数、24h尿红细胞计数,血尿综合疗效,改善中医证候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选用丹栀逍遥散加味从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血尿(肾阴虚挟火证)的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能明显改善证候。

  • 标签: 丹栀逍遥散 慢性肾小球肾炎 肝肾阴虚挟火 血尿
  • 简介:杨霓芝教授为广州中医药大学肾内科教授,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导师,广东省名中医,从事中医内科临床、科研近40年,临床经验丰富,尤其在肾内科疾病中医诊断治疗方面造诣颇深。杨教授在临证中提出了滋补肝肾、益气活血化瘀的方法治疗慢性肾脏病,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用药经验。在临床辨证用药的基础上,杨教授常运用一些中药对治疗慢性肾脏病,并且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 标签: 内科教授 经验总结 药对 慢性肾病 益气活血化瘀 广东省名中医
  • 简介:目的评价肾活血排毒法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CKD2~3期患者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在优质低蛋白饮食、控制血压、纠酸等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江苏省名中医龚丽娟主任肾活血排毒经验方水煎服,每日1剂,连续治疗12个月以上。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中医证候积分,肾功能(BUN、SCr),肾小球内生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clearancerate,CCr)的变化,并通过血肌酐倒数(1/SCr)随时间(月)直线回归斜率b值观察对CKD病程进展的影响。结果40例患者中显效7例(占17.5%),有效13例(占32.5%),稳定13例(占32.5%),无效7例(占17.5%),治疗总有效率82.5%。临床症候积分、血肌酐、CCr较治疗前有所改善,治疗12个月后,全组b值为(0.0001±0.00029),其中5例b值为负值,87.5%患者的b值为正值。结论肾活血排毒法能显著改善CKD患者的临床症状,延缓肾功能进程,无明显不良反应,适合于CKD早中期患者的长期治疗。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血肌酐 治疗
  • 简介:阳痿的病因很复杂,一般分为两类,即心理性阳萎和器质性阳痿。过去认为心理性阳痿占90%左右。近年来由于诊断水平的提高,器质性阳萎的检出率越来越高,达到50%。内分泌因素所致阳痿占35%。因此我们应用补肾壮阳法治疗了130例属于内分泌因素引起的阳痿,并观察了他们在用药前后睾酮的变化。

  • 标签: 心理性阳萎 血清睾酮 补肾壮阳药 器质性阳痿 内分泌因素 心理性阳痿
  • 简介:慢性肾炎是一组临床症状相似,但原因不一,病理改变多样,病程、预后和转归不尽相同的慢性肾小球疾病的总称。临床上主要以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和肾衰竭为特征,目前临床治疗慢性肾炎的药物颇多,其中降低尿蛋白是延缓慢性肾炎患者疾病进展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目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在降低慢性肾炎蛋白尿功效方面己被公认。

  • 标签: 慢性肾炎 肾炎康复片 ARB META分析 降压药治疗 慢性肾小球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经腹运用肝脏游离技术治疗肾癌合并后下腔静脉瘤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2年至2012年我院收治16例肾癌合并后下腔静脉瘤栓患者,15例经腹运用肝脏游离技术显露下腔静脉,完整切除瘤栓和根治性肾切除.结果手术中无一例发生死亡,平均手术时间130~320min,术中失血约200~1000ml,所有瘤栓均被完全切除,术中无栓塞发生.结论经腹运用肝脏游离技术可以充分显露后的下腔静脉,对于后下腔静脉瘤栓以及部分膈上下腔静脉瘤栓可以运用肝脏游离技术经腹完全切除,避免经胸手术和心肺分流.

  • 标签: 肾癌 下腔静脉瘤栓 肝脏游离技术 根治性肾切除
  • 简介:患者:女,11岁,因“浮肿2年余”入院。初次起病表现为无明显诱因的面部浮肿,以后浮肿逐渐波及全身,呈凹陷性。无肉眼血尿,时有尿痛。于当地医院以“急性肾炎”住院治疗1周,全身浮肿减轻出院。出院后1个月余入本院。

  • 标签: 肝豆状核变性 首发表现 长期误诊 肾损伤 面部浮肿 全身浮肿
  • 简介:目的探索总结何立群教授在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治疗中的中医辨证用药规律。方法通过随师临证心得、收集整理何师的临证病案,分析总结其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用药规律。结果何师在临床对慢性肾炎蛋白尿的治疗中多采用益气健脾祛风利水功效的对。结论何立群教授运用益气健脾祛风利水对的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是其成功的临床辨证思路之一,为今后我们提高临床慢性肾炎蛋白尿的治疗水平提供有益的帮助。

  • 标签: 慢性肾炎 蛋白尿 中医药疗法 药对 临床经验
  • 简介:目的对比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联合全身化疗+膀胱内灌注与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两种方法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及术后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56例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T2N0M0,~T3N0M0期)患者的资料,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36例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联合吉西他滨、顺铂方案全身化疗及膀胱灌注膀胱方案治疗,20例采用根治性膀胱切除+标准淋巴结清扫+术后辅助性化疗方案治疗,分析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相关指标、远期治疗指标、生存时间、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及膀胱癌生存质量测定特异模块量表评分。结果膀胱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胃肠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方面明显优于根治组(P〈0.05);在总并发症发生率与肠梗阻发生率方面低于根治组(P00.05)。术后随访3~57个月,平均29个月,膀胱组远期治疗指标优于根治组(P〈0.05)。采用KaplanMcic,生存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膀胱组多领域优于根治组(P〈0.05)。结论与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相比,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辅助化疗+局部膀胱内灌注方案治疗T2N0M0~T3N0M0期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中出血少,围手术期恢复快、并发症少,远期治疗指标优,观察期内生存率相似,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更好。

  • 标签: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保留膀胱治疗
  • 简介:欧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协会指南推荐对于中低危患者应在膀胱电切术(TURBT)后进行即刻灌注,但对此仍存在争议。本研究对相关研究进行了检索并收集,共纳入13个符合条件的研究,获取到11个随机对照试验中共2278例患者的资料,其中1161例只进行TURBT治疗,1117例TURBT术后分别采取了吡柔比星(THP)、

  • 标签: TURBT pT1 PTA 尿路上皮癌 吡柔比星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过去15年前,许多大型随机对照、前瞻性临床研究证实与单纯接受免疫治疗的转移性肾癌患者相比,先施行肾切除术再接受免疫治疗的转移性肾癌患者,可获得较长的生存期,因此减瘤性肾切除术已成为转移性肾癌患者标准治疗方案的一部分。但是,随着2005年诸多分子靶向药物的相继问世,以及临床疗效的逐步提高,这一理念正在承受挑战;在转移性肾癌的分子靶向治疗时代,人们需要重新评价肾切除术对于转移性肾癌患者的治疗价值及意义。

  • 标签: 转移性肾癌 分子靶向药物治疗 肾切除术后 辅助治疗 舒尼替尼
  • 简介:左氧氟沙星和a1-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联合用药是目前治疗细菌性和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常用方法。该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联合用药时,a1-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对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大鼠各组织中左氧氟沙星代动力学的影响。将96只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坦索罗辛和左氧氟沙星联合用药组)和对照组(单用左氧氟沙星组),每组48只,分别在给后o.125、0.25、0.5、1、2、4、85n12h每个时间点处死6只大鼠,采集两组动物的血液、肝脏、肾脏和前列腺制作组织匀浆,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各组织中左氧氟沙星的药物浓度,3p97软件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中血浆、肝脏和肾脏组织中左氧氟沙星的主要代动力学参数,包括半衰期(t1/2)、达峰时间(tpeak)、清除率(CL)、最大药物浓度(Cmax)和曲线下面积(AUC0-12),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前列腺组织中,坦索罗辛明显提高了左氧氟沙星的最大药物浓度(Cmax)、延长了药物半衰期(t1/2),且降低了药物清除率(CL)(P〈0.05)。因此,该研究结果表明联合用药时坦索罗辛可能增强左氧氟沙星在治疗细菌性前列腺炎时的疗效,而对其在肝脏和肾脏组织中的药物浓度无明显影响。

  • 标签: 大鼠 前列腺炎 抗生素药代动力学 a1肾上腺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