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彩超双肾扫描或影像学检查发现双肾不等大,患侧肾较对侧。肾缩小1.5cm的患者进行分析,探讨双肾不等大的病因,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对53例双肾不等大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因感染所致32例(肾结石梗阻返流性肾病16例,慢性肾盂肾炎11例,肾结核5例);缺血性肾病11例(肾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栓塞6例,肾动脉狭窄5例);先天性单侧肾发育不良10例。结论除先天性一侧肾发育不良外,慢性肾盂肾炎特别是伴结石梗阻返流性肾病,仍然是单侧肾萎缩的主要病因,而近年来肾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栓塞、肾结核的发病率有增加趋势。

  • 标签: 萎缩 肾病 缺血性 病因
  • 简介:目的:探讨生物电阻抗法人体成分测量在评价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营养状态中的作用。方法:选取门诊随访的原发病为肾小球肾炎的慢性肾脏病2~4期患者64例,排除糖尿病、大量蛋白尿、血尿、需要促红细胞生成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以及近1月内有发热、消化道出血、使用类固醇激素者,采用人体生物电阻抗法人体成分测量、体重指数(BMI)和实验室检查等指标评价患者营养状态。结果:BMI显示11%的患者存在营养不良;实验室检查白蛋白均在正常范围内,球蛋白、前白蛋白与胆固醇均正常或高于正常,总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与三酰甘油低于正常的患者分别为2%,2%,17%,2%;生物电阻抗法检测显示52%的患者瘦体重低于正常,86%的患者干瘦体重低于正常,与其他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生物电阻抗法人体成分测量可更早发现慢性肾脏病早中期患者营养不良,具有无创、安全、可重复性强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营养 生物电阻抗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