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7例骨样骨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总结诊断经验.方法:病变位于长骨干者4例,跟骨、髋臼、胫骨下端者各1例.对所有患者都进行了局灶切除及病理检查.结果:术后7例症状均消失.长骨干4例术前诊断与病理报告相符,其余3例术前均未得到正确诊断.结论:松质骨骨样骨瘤其X线表现不典型是诊断困难的重要原因,X片骨硬化和病人疼痛症状应为诊断的重要线索,必要时拍断层照片或CT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 标签: 骨样骨瘤 良性肿瘤 影像学表现 诊断
  • 简介:Hosono对3种不同方式的椎板成形术的轴性疼痛的发生率进行前瞻性研究,以确定是C7椎板成形还是深部伸肌剥离是椎板成形术后产生轴性疼痛的主要原因。通过对91例颈脊髓病的患者进行研究,患者被分成3组,2001年前的患者均采用了C3-7的椎板成形术(左开门C3-7组,共37例),

  • 标签: 椎板成形术 疼痛 颈椎后路 深部 肌肉 颈脊髓病
  • 简介:目的探讨CYP3A7基因多态性与内蒙古地区蒙古族绝经妇女骨密度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PCR-RFLP)测定185名内蒙古地区健康绝经期妇女经SspI酶切后CYP3A7基因多态性,同时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前臂骨密度。结果基因型频率分布依次为正常组TT型84.4%,TG15.0%,GG0.7%,骨质疏松组TT型71.1%,TG26.3%,GG2.6%,等位基因频率正常组T为91.8%,G为8.2%;骨质疏松组T为84.2%,G为15.8%。通过协方差分析,调整年龄、身高、体重、BMI,结果显示,CYP3A7基因型与左前臂BMD有相关性(P〈0.05)。骨量减少组和骨量正常组间等位基因频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基因型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YP3A7基因型与蒙古族妇女前臂BMD有关联(P〈0.05),可作为预测骨质疏松发生的危险性因素。

  • 标签: 蒙古族妇女 骨质疏松症 CYP3A7基因多态性 骨密度
  • 简介:目的观察辛伐他汀体内给药对大鼠骨量和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16只6w龄雌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成2组,每组8只:第一组(G1),实验组,辛伐他汀灌胃20mg/kg·d(S20),持续6w;第二组(G2),对照组,每天蒸馏水灌胃(N),持续6w。于最后一次灌胃的第二天处死所有大鼠,取左侧股骨行骨密度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测定;取右侧股骨和胫骨骨髓细胞向成骨方向诱导培养,并作如下检测:采用CellCountingKit-8(CCK-8)法检测定向成骨分化中的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增殖能力;细胞培养第16d和28d分别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比活性、ALP染色和vonKossa染色;细胞培养第21d,提取总RNA,采用Real-timeRT-PCR检测Smad1、2、7的mRNA的表达。结果辛伐他汀体内给药干扰6w后大鼠骨量和骨密度无显著变化,体外培养骨髓基质干细胞所有检测基因mRNA水平、细胞增殖能力、矿化能力(vonKossa染色)、ALP比活性、ALP染色两组间均无显著差别。结论辛伐他汀体内给药6w对大鼠骨量及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无显著作用。

  • 标签: 辛伐他汀 骨组织形态计量学 骨密度 骨髓基质干细胞 Real-time 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