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消痹汤联合西药治疗瘀血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类风湿关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服用甲氨喋呤5mg每周一次,来氟米特20mg一日一次,必要时服用依托考昔,并如实记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消痹汤加减,必要时服用依托考昔,并如实记录。连续治疗12w后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并观察两组患者晨僵时间、休息痛、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双手握力、20m步行时间、健康评价问卷评分以及实验室指标水平变化的情况。结果两组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疾病活动度、晨僵时间、休息痛、关节肿胀个数、关节压痛个数、20m步行时间、双手握力和健康评价问卷方面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类风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水平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更为明显(P〈0.05)。结论消痹汤联合西药治疗瘀血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在提高疗效、控制症状、改善实验室指标等均有较强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中药 瘀血痹阻 类风湿关节炎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acid,PLGA)联合骨膜修复大段兔尺骨骨缺损的研究。方法20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4组:PLGA组、PLGA/骨膜组、MSCs/PLGA组和MSCs/PLGA/骨膜组。所有动物构建双侧尺骨中段15mm的长度节段性骨缺损,随后PLGA组、PLGA/骨膜组、MSCs/PLGA组和MSCs/PLGA/骨膜组分别植入PLGA、PLGA/骨膜、MSCs/PLGA、MSCs/PLGA/骨膜生物材料。正常环境下饲养,在术后6w和12w时,对缺损区域进行大体观察、影像学及组织学研究。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相同时间点MSCs/PLGA/骨膜组缺损修复效果明显优于其他组,MSCs/PLGA/骨膜植入组有最高的X线评分及缺损区最多骨缺损被修复(P〈0.05)。PLGA/骨膜、MSCs/PLGA组在X线评分和骨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明显高于PLGA组(P〈0.05)。结论MSCs/PLGA联合骨膜可以较好地修复大段兔尺骨骨缺损。

  • 标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骨膜 骨缺损 骨再生 动物实验
  • 简介:目的研究阿霉素(doxorubicin,DOX)和醋酸戈舍瑞林(goserelinacetate,GA)联合作用对大鼠骨密度和骨代谢的影响,以及跑台运动对DOX联合GA诱导的大鼠骨质疏松的防治效果。方法8周龄雌性SD大鼠64只,被随机分为8组,每组8只:安静对照组(SED)、DOX干预组(SED+DOX)、GA干预组(SED+GA)、DOX和GA联合干预组(SED+DOX+GA)、跑台运动对照组(EX)、跑台运动结合DOX干预组(EX+DOX)、跑台运动结合GA干预组(EX+GA)、跑台运动结合DOX和GA联合干预组(EX+DOX+GA)。药物和跑台运动干预周期均为8周,8周后测试所有大鼠左侧股骨骨密度和血清骨代谢指标。结果与其相对应的非药物干预各组相比较,药物干预各组大鼠骨密度显著降低、骨形成指标ALP和BGP显著降低而骨吸收指标Ca2+和TRACP5b显著升高;与DOX单独干预组及GA单独干预组相比较,DOX和GA联合干预组大鼠骨密度显著降低、骨形成指标ALP和BGP显著降低而骨吸收指标Ca2+和TRACP5b显著升高;与其相对应的安静组相比较,跑台运动各组大鼠骨密度显著升高、骨形成指标ALP和BGP显著升高而骨吸收指标Ca2+和TRACP5b显著降低。结论DOX和GA单独或联合作用均可导致大鼠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且DOX和GA联合作用诱导大鼠骨质疏松的程度显著大于DOX或GA单独作用的结果;跑台运动可以有效降低DOX和GA单独或联合作用诱导的大鼠骨质疏松。

  • 标签: 跑台运动 阿霉素 醋酸戈舍瑞林 骨质疏松
  • 简介: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绝经期冠心病妇女骨密度及骨生化和代谢的影响。方法60名绝经后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n=30)、及对照组(n=30)。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12个月。测定治疗不同时间段患者,腰椎1-4(L1-4)、股骨颈、股骨大转子及全髋BMD及血钙(Ca)、血磷(P)、血清1型前胶原N端前肽(P1NP)及1型胶原羧基端降解产物(β-CTX)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两组患者的骨密度都有不同程度提高,治疗组腰椎1-4(L1-4)、股骨颈、股骨大转子及全髋骨密度均显著高于同时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两组患者的血Ca、P、β-CTX及P1NP都有不同程度改变,血Ca、P、β-CTX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1NP明显上升(P〈0.05),而治疗组改变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提升绝经期冠心病妇女患者骨密度,改善骨生化和代谢状态。

  • 标签: 冠心病 骨质疏松症 阿托伐他汀 阿司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