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射频凝联合臭氧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中期疗效,并探讨MRI在诊断椎间盘源性下腰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8年3月至2012年8月,对诊断为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76例患者采用射频凝联合臭氧注射治疗,53例获得3~4年以上随访,并进行回顾性研究。术前定位责任椎间盘主要依靠腰椎MRI,显示椎间盘退变或同时伴有高信号区(highintensityzone,HIZ)表现,对显示有退变的椎间盘,在术中进行椎间盘造影,诱发疼痛反应并进行相关的治疗。随访术后1、2、3、4年患者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s,VAS),术前和术后评分对比,观察疼痛改善情况,同时对MRI上存在椎间盘退变伴有HIZ的椎间盘造影诱发疼痛的阳性率进行统计,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术后4年时随访到病例53例,术后随访1、2、3、4年的症状改善率分别为64.9%、59.7%、62.3%、55.8%,中期疼痛症状改善率并没有明显下降。结论射频凝联合臭氧治疗盘源性腰痛的中期疗效稳定。退变腰椎间盘MRI上的HIZ表现是术前诊断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重要客观筛选依据。

  • 标签: 椎间盘源性腰痛 射频热凝 臭氧 中期疗效
  • 简介:目的探索阿仑膦酸钠明胶纳米微粒的制备方法,观察其体外缓释和酶降解释药的效果,并探讨其作为新型阿仑膦酸钠制剂的应用前景。方法采用凝聚相分离法制备阿仑膦酸钠明胶纳米微粒,磷钼兰比色法测定其载药率和包封率及体外缓释能力,建立酶降解释药曲线,测定其降解性。结果载药明胶纳米微粒平均粒径在100~200nm之间;载药率为2.14%,包封率为56.73%;在生理盐水中的释药规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t1/2为36.75min;胰蛋白酶对纳米微粒的降解作用持续时间较长(300min),并能够完全降解纳米微粒。结论阿仑膦酸钠明胶纳米微粒具有大小适中、缓释效果好和易降解的特点,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阿仑膦酸钠 明胶 纳米微粒 药物释放
  • 简介:目的观察中药熨联合金天格胶囊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要求的70例膝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5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熨配合口服金天格胶囊,对照组,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连续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对膝关节功能,静息疼痛进行临床评分,对比分析。结果3个月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总体评分对比,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均有效果;治疗后两组间膝关节功能总体评分对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尤其是步行、上下楼功能的改善。治疗后两组间静息疼痛评分对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熨配合金天格胶囊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效果显著,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中医中药 膝关节炎 金天格 热熨 盐酸氨基葡萄糖
  • 简介:目的探讨国产伊班膦酸钠(艾本)间断静脉滴注治疗老年重度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老年重度骨质疏松症患者61例,随机分为两组。全部患者均每日给予阿法迪三1ugQd、珍牡肾骨0.63gTid口服,试验组31例同时给予国产伊班膦酸钠注射液(艾本)静脉滴注,首次剂量为2mg,此后均给予3mg,每3个月滴注1次,连续用药1年。另30例为对照组。测定治疗前后患者的血钙、血磷、血碱性磷酸酶、肝功、肾功及腰椎、股骨颈、前臂的骨密度,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患者疼痛进行评价,并记录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患者经过1年治疗后腰椎、股骨颈及前臂骨密度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腰椎骨密度增加3.2%,股骨颈骨密度增加7.2%,前臂骨密度增加8.5%,试验组血碱性磷酸酶也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患者腰椎及前臂骨密度也分别增加0.9%和1.2%,但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碱性磷酸酶也无明显改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钙、血磷、肝功、肾功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过程中试验组患者除1例因严重骨痛退出实验外其余患者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1)。结论伊班膦酸钠(艾本)间断静脉给药能有效地增加老年重度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缓解骨痛且耐受性良好,无严重不良反应;而单纯骨化醇加钙剂治疗老年患者的骨密度虽无明显统计学意义但仍有增加,提示艾本联合珍牡肾骨、阿法迪三治疗老年重度骨质疏松症是可行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之一。

  • 标签: 重度骨质疏松症 老年 伊班膦酸钠 骨密度 不良反应
  • 简介:既往研究认为在直腿抬高试验中,腰骶神经根移动度为2~8mm。在这些测量中,均预先行椎板切除和关节突切除术。为更加精确地研究腰骶神经根在直腿抬高试验中的移动度和压力,本研究通过改良的试验方法在不破坏椎间孔周围韧带的情况下进行尸体试验。研究获得了5具下肢及相关神经完整的未经处理的尸体标本。通过改良的专用针头,

  • 标签: 直腿抬高试验 腰骶神经根 神经根移位 压力变化 尸体试验 椎板切除
  • 简介:在前一研究基础上,研究者对加强直腿抬高试验(踝关节背屈)和直腿抬高试验时神经根的移动度和压力进行测试,试图明确这一经典体征的基础原理。5具未经处理的尸体进行试验,方法同前,但每个标本分别测试加强直腿抬高试验和直腿抬高试验两种情况下的数据。结果显示,直腿抬高试验在L5、S1节段,较加强试验可产生更大的神经侧方移位,这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直腿抬高试验 神经根移位 压力变化 腰骶 二部 基础原理
  • 简介:膝骨关节炎晚期患者一般建议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大多数术者是将髌下脂肪垫(infrapatellarfatpad,IPFP)大部分甚至全部切除,以取得良好的手术视野,然而患者术后膝前痛常有发生。目前,全膝关节置换术术中是否保留IPFP对于改善膝关节功能,减少术后膝前痛的发生率及对髌韧带长度影响方面的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较少。

  • 标签: 随机对照试验 髌下脂肪垫 全膝关节置换 术后并发症 手术视野 膝骨关节炎
  • 简介:目前对于直接比较椎间盘摘除术与非手术疗法的疗效结果的资料很少。OstermanH等将5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年龄20—50岁,临床上有神经根压迫症状持续6—12周而无绝对手术指征)随机分到微创组和非手术治疗组。50例患者(89%)有2年有效随访。结果:两组在腿痛或下腰痛程度、主观无力、或随访2年中的健康生活质量等方面均没有明显的临床差异性,而椎间盘摘除术似乎有更高的复发率,但是在L4/L5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上,摘除术更优于非手术治疗。结论:腰椎间盘微创摘除术只在由于椎间盘脱出引起的坐骨神经痛患者的治疗中有一定的短期优势。椎间盘突出的程度可能是手术治疗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但是这个推测需要进一步的论证。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摘除术 随机对照试验 治疗组 微创性 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