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简要了解我市儿童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病毒表面抗体的浓度,以观察该群体抵御乙肝病毒侵入的能力。方法以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定量检测525名儿童的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b)浓度,然后对所有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525名儿童中,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b)浓度值≦10mIU/ml126人,完全不具有抵御乙肝病毒(HBV)入侵的能力,需要立即进行乙肝疫苗的接种;HBsAb浓度值在10-100mIU/ml150人,具有部分抵御HBV入侵的能力,需要进行乙肝疫苗加强接种;HBsAb浓度值≧100mIU/ml249人,具有抵御HBV入侵的能力,不需要进行乙肝疫苗接种。结论许多儿童不具有和不完全具有抵御HBV入侵的能力,需要进行乙肝疫苗接种,以预防乙肝。

  • 标签: 儿童 乙型肝炎病毒 表面抗体定量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CCP抗体与RF联合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03例RA患者,55例其他疾病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用ELISA法检测抗CCP抗体,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RF,比较两种抗体单独和联合检测对诊断RA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抗CCP抗体对RA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优于RF,抗CCP抗体与RF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的阳性率(P<0.01)结论抗CCP抗体对RA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和RF联合检测对诊断RA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类风湿性关节炎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类风湿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预期输血患者血清中有无意外同种抗体,避免输血反应的发生。方法对520例血浆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并对筛查结果进行分析。520例申请输血的患者的血浆中共检出不规则抗体阳性。结论输血前的抗体筛查对安全、有效、及时地输血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抗体筛查 不规则抗体 输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健康体检中采用超声检测技术对498名中青年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以探讨该项技术对于中青年人群血管健康状况评价的实际意义及在心脑血管病预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经过体格检查,排除心脑血管疾病的于我中心参加健康体检的中青年共498名(男334名,女164名),年龄30~60岁。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常规对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连续扫查,检测血管内径、内-中膜厚度(IMT)、粥样硬化斑块回声强度、数量等。结果(1)颈动脉IMT增厚检出率、颈动脉狭窄程度、颈动脉斑块形成,男女两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2)IMT随着年龄的增加呈现逐渐增厚的趋势。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技术在健康体检中用于中青年人群的心脑血管病风险的预测、预警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满足人们的健康需要,提供舒适和便捷的体检,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力。方法营造舒适、温馨的体检环境,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开展人性化的服务举措。结果体检人数年增长率大于10%,体检收入年增长率大于11%,体检单位及个人满意度明显提高,舒适度也有很大提高。结论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是强烈的,只有提供优质的人性化服务,才能建立起互相信赖的关系,从而推动健康事业的发展。

  • 标签: 健康体检 人性化服务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孝感市中小学教师的健康状况,为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孝感市1348名中小学教师的健康体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1348名体检者中,检出疾病人数891人,占67.10%;中小学教师主要疾病有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压、肝胆肾结石、心电图异常、糖尿病等,高血脂排在男性的首位,宫颈糜烂排在女性主要疾病的前5位;高血脂、脂肪肝、糖尿病检出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两者间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而高血压、心电图异常、肝胆肾结石男女间无统计学意义。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压、肝胆肾结石、糖尿病、心电图异常有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结论根据中小学教师的健康状况和特点,采取针对性的预防保健措施。

  • 标签: 教师 健康体检 预防保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健康体检中发现触诊阴性早期乳腺癌的最佳有效途径。方法将女性乳腺受检者4216人分为两组,第一组全部经触诊和彩超检查,必要时行钼靶、穿刺、活检检查。第二组经触诊筛选后,有疑点者行彩超、钼靶、穿刺、活检检查。结果两组均能检出乳腺癌,触诊阴性乳腺癌的检出率第一组明显高于第二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乳腺的健康体检中,触诊和彩超应为必选项目,缺一不可。另外,定期乳腺复查,按年龄特点选择钼靶,必要时穿刺、活检都将有助于及时发现和确诊早期乳腺癌。

  • 标签: 触诊阴性 早期乳腺癌 健康体检 彩超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院餐饮业体检人群体的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即经济状况,文化知识行为、生活方式、躯体疾病等,为防治心理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针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提出维护和保护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正确的自我认知,适时进行教育培训,全程化优质服务。结论对心理健康影响因素进行探索分析、进而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关措施,收到良好的效果,有力保障了医院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就餐人员的身体健康。

  • 标签: 心理健康 影响因素 维护 体检 餐饮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动态检测宫颈妊娠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11例临床症状典型病例,采用B型超声显像诊断定位引导用细针进行穿刺,向宫颈孕囊内或包块内一次性注入甲氨蝶呤(MTX)50mg,分别在注入后的第4、7、15、30天后复查。结果在超声引导下行清宫术,痊愈出院。结论介入性超声波诊断具有实时显像、灵敏度高、引导准确、创伤小的优点。选择适当途径进行穿刺治疗宫颈妊娠,损伤小,治愈率高。

  • 标签: 超声 显像诊断 宫颈妊娠 清宫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变化。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80例糖尿病患者及148例健康体检合格者的血脂水平。结果糖尿病患者均可引起血脂异常,但以2-糖尿病患者血脂增高更为显著。结论糖尿病患者除了控制血糖水平外,应同时预防和控制血脂水平。

  • 标签: 糖尿病 血脂 生化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输血前、术前、产前患者血液传染病指标的阳性率,探计其检测的必要性。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HBsAg、抗-HCV、抗HIV、梅毒抗体。结果该院输血前、术前、产前患者血液传染性指标阳性率为17.8%,其中HBsAg阳性率为7.1%,抗-HCV阳性率1.2%,梅毒抗体阳性率9.5%。结论对输血前、术前、产前患者进行传染病指标检测,可以了解患者的状况,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和帮助,加强操作隔离防护,同时可以减少必要的医疗纠纷,为举证倒置留下有力的证据。

  • 标签: 输血 血液传染性疾病 医院感染 检验指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方法采血对血铅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2007年10月至2010年8月间本院门诊和住院患123例,同时采集手指末梢血和静脉血,平行检测血铅含量。结果123例患者手指血、静脉血血铅平均含量分别为78μg/L、59μg/L,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123例患者按年龄分成四组进行统计,结果表明,1m~、1y~、3y~各年龄段病人手指血、静脉血铅含量之间分别有显著差异,同时血铅超标率也分别有显著性差异,而5y~45年龄段病人两种血样之间血铅含量及超标率均无显著差异;手指血、静脉血中铅检测结果不一致的以1m~3y年龄段儿童为最多,达10例,5y~45年龄段无。结论手指采血过程中血样易被铅污染,因此用静脉血检测能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希望能引起检验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 标签: 微量元素 铅中毒 采血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A群轮状病毒(RV)引起小儿急性腹泻特征。方法采用RV诊断试剂分别在秋冬季节对216份急性腹泻婴儿的粪便,采用金标快速试剂盒检测RA。结果在216例有腹泻症状的婴幼儿粪便中检出78例RV阳性标本36.2%,其中8-10月份检出40例RV阳性粪便占5127%(40/78)0.5-2岁年龄段RV阳性59例占78.38%(59/78),检出男性RV阳性病例59例阳性率36.42%(59/162)女性RV阳性19例阳性率为35.18%(19/54)。结论由A群RV引起的婴儿急性腹泻集中在8-10月份6个月-2岁的婴幼儿为A群RV感染的高峰期。

  • 标签: 轮状病毒 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检测在诊断支原体肺炎中的作用。方法对32例支原体肺炎,76例细菌性肺炎患儿和50例健康儿童的血清CRP进行对比。结果支原体肺炎组CRP阳性9例,阳性率为28.1%;76细菌性肺炎患儿中,CRP阳性72例,阳性率为94.7%;50例健康对照儿童中,CRP阳性1例,阳性率为2.0%。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对于一般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CRP稍高,但无细菌性肺炎增高明显,CRP可作为鉴别支原体肺炎或细菌性肺炎的重要辅助指标。

  • 标签: 支原体 肺炎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钠肽(BNP)检测在急性心肌梗塞病人中的意义及护理。方法采用深圳RELIA公司生产的全自动多功能免疫检测检测58例病人BNP。结果急性心肌梗塞康复期BNP浓度明显低于急性心肌梗塞急性期的检测结果P<0.01。结论BNP浓度可反应心肌梗塞病人远期心功能恢复情况,对急性心肌梗塞行BNP检测的同时应积极救治患者。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BNP检测 心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hyaluronicacid)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132例各种病毒性肝炎患者及10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HA水平,比较各组病毒性肝炎之间及健康献血者血清透明质酸水平差异,结合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血清HA水平在肝炎患者中明显升高,以肝硬化者为最高,4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升高程度与肝纤维化及肝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但与肝内炎症、坏死程度无明显关系。结论动态测定血清HA水平,可作为反映慢性肝病肝纤维化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指标。

  • 标签: 肝病 透明质酸 肝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