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中恶性病诊断技术,为早期发现恶性肿瘤提供依据,以期提高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及结果回顾近几年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中恶性病诊断技术,展望未来,卵巢癌的筛查和检测还需要新技术的出现。

  • 标签: 围绝经期 异常子宫出血 恶性肿瘤 筛查和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B超图像与病理结果符合率,方法采用水囊或衬垫进行间接探测,根据病变部位取仰卧或侧卧位进行检查。结果2000-2010年随机抽样200例乳腺肿瘤B超诊断与最后病理结果相对照符合率达93%。

  • 标签: 乳腺肿瘤 B超图像 病理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及并发血管病变患者红细胞平均体积、平均分布宽度及血小板平均体积、平均分布宽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47例糖尿病及并发血管病变患者,将其分为糖尿病组(I组)、糖尿病肾病组(II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III组)、糖尿病冠心病组(IV组)、糖尿病脑梗塞组(V组)及正常对照组(VI组)为研究对象,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分布宽度(R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PDW)。结果I、II、III、IV、V组的MCV、RDW、MPV、PDW测定结果均升高,分别与对照组(VI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II、III、IV、V组与I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II、III、IV、V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CV、RDW、MPV和PDW的测定对控制糖尿病的发展及其并发血管病变的发生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糖尿病 红细胞平均体积 红细胞平均分布宽度 血小板平均体积 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D44v和nm23-H1蛋白表达与宫颈癌临床及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用FCM(流式细胞定量分析)方法测定3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组和49例宫颈癌组织中CD44v和nm23-H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CD44v蛋白在CIN和宫颈癌组织中表达分别为1.265±0121和1.337±0.150(p<0.05);CD44v蛋白在CINII级、CINIII级中的表达分别为1.352±0.094和1.302±0.090,均明显高于CINI级1.156±0079(p<0.01);在宫颈癌III期的表达为1.459±0.211高于II期1.319±0.157(p<0.05),II期高于I期1.185±0.081(p<0.05);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为1.437±0.180,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1.184±0.120(p<0.01)。nm23-H1蛋白在CIN和宫颈癌组织中表达分别为1.124±0.135和1131±0.156(p>0.05);nm23-H1蛋白在宫颈癌I期的表达为1.235±0.198高于II期1.122±0.136(p<0.05),II期高于I期1.042±0.139(p<0.05);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为1.038±0.164,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1.196±0.156(p<0.05);在腺癌中表达量为1.081±0.151,明显低于在鳞癌中1.178±0.153(p<0.05);肿块直径≥3cm组的表达为1.067±0.125,低于肿块直径<3cm组1.162±0.151(p<0.05);早婚组的表达量为1.061±0.162,低于初婚年龄大于20岁组1.132±0.103(p<0.05)。在有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中,CD44v和nm23-H1蛋白定量表达呈线性依存关系,Y=2.092-0.734X(p<0.01),直线相关分析(r=-0.808,p<0.01),显示二者呈负相关。CD44v蛋白的表达与宫颈癌细胞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患病年龄、肿块大小、产次、初婚年龄无关;nm23-H1蛋白的表达与癌细胞分化程度、患病年龄、产次无关。结论在宫颈癌中CD44v蛋白高表达和nm23-H1蛋白低表达是判断宫颈癌生物学特性的良好指标。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宫颈癌 CD44v nm23-H1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性阻塞肺部疾病(COPD)康复期呼吸肌功能锻炼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教会患者缩唇呼吸、腹式呼吸、呼吸体操等呼吸肌的锻炼方法,锻炼时间在4~18个月,观察患者的呼吸疲劳改善情况,肺功能检查,观察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经过呼吸肌功能锻炼后,康复期患者呼吸肌疲劳状况,肺功能检测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均P<0.05。结论呼吸肌功能锻炼有改善COPD康复期患者肺功能的作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呼吸肌 功能锻炼 康复期 肺功能
  • 简介:摘要对65例患者进行多导睡眠监测,确诊OSAS病例42例。提出做好患者监测前心理、生理及环境准备,熟练监测中多导睡眠仪操作,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监测后皮肤护理、电极维护及健康教育可保证监测效果,使患者得到合理诊治。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监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胰岛素强化治疗在慢性阻塞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治疗作用及预后。方法106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CT组)及胰岛素强化治疗组(IT组),每4h监测1次床旁血糖。当CT组血糖>11.1mmol/L时,皮下注射中性可溶性胰岛素控制血糖在11.1mmol/L以下;当IT组血糖>6.1mmol/L时,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在4.4~6.1mmol/L。观察两组肝肾功能异常、有创通气患者例数及死亡例数。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两组治疗前、1、3、7天血清C反应蛋白(CRP)值。结果强化组肝肾功能异常例数显著少于常规组(P<0.05),两组死亡例数差异无显著(P>0.05)。强化组治疗7天后血清CRP含量较常规组显著降低(P<0.05或0.01)。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在COPD急性加重期伴有应激性高血糖患者中有较好应用价值。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胰岛素强化治疗 C反应蛋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阻塞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对我院206例儿童阻塞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患者实施术前术后的护理。结果206例患儿随访3个月,打鼾、呼吸暂停现象消失,白天精力充沛,复查PSG各项指标,189例患儿各项指标均正常,17例患儿各项指标明显好转,鼓膜置管患儿拔管后听力恢复,无并发症。结论重视围手术期护理,能有效地预防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

  • 标签: OSAHS 儿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96例慢性阻塞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吸氧、化痰、平喘、抗感染等),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40ml+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滴,1次/d,疗程14d。观察两组患者症状体征、血气分析及肺功能指标的变化,同时检测两组患者血清IL-8和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清中IL-8和TNF-α浓度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可降低COPD急性加重期血清中IL-8和TNF-α浓度,抑制炎症细胞生成,对COPD气道炎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肺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2例慢性阻塞肺病急性加重期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3组吸入激素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液雾化吸入2mg/次,一天两次,共10天;全身激素组给予泼尼松龙40mg/次静脉推注,一天一次,5天后改口服泼尼松25mg/日,共5天;空白对照组不使用任何糖皮质激素。观察3组患者治疗后呼吸困难评分、动脉血气分析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48h、第5天3组呼吸困难评分均有下降,吸入激素组、全身激素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48h、第5天吸入激素组、全身激素组PaCO2的变化与空白对照组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吸入激素组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全身激素组。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的疗效明显优于空白对照组,与全身激素的疗效相仿。但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 布地奈德 雾化吸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阶梯式诊断技术,在宫颈病变中的应用价值,使患者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方法对我院妇科门诊1562例患者的宫颈进行液基细胞学(TCT)检查筛查阳性143例,配合阴道镜检查及镜下定位活检。结果43例TCT筛查阳性中,LSIL、HSIL、SCC与阴道镜下病理活检的符合率分别是71.05%、84.21%、88.89%。结论TCT筛查阳性者,必须遵循细胞学-阴道镜-组织学三阶梯诊断程序,三阶梯式诊断技术是筛查、诊断宫颈病变的重要手段,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宫颈病变 细胞学筛查 阴道镜 宫颈活检 三阶梯式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将60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112颗患牙采用人为加随机的分组原则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牙周牙髓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一根管治疗。比较两组治疗1年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年后,实验组治愈率(93.10%)显著高于对照组(50.94%),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牙周牙髓综合疗法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可以很好的保存患牙,临床疗效肯定。

  • 标签: 根管治疗 牙周治疗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
  • 简介:摘要依据祝谌予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痰浊不化……为标”科学理论及李振中、尹翠梅提出的痰浊不化相当于蛋白质非酶性糖化物,提出痰浊不化是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病理基础,在痰浊不化基础上痰浊瘀血互结于脉络(血管)壁是糖尿病血管病变的本质所在。故化痰散结,活血化瘀是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基本法则。

  • 标签: 糖尿病 血管病变 痰浊不化 化痰散结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阴道镜图像、宫颈细胞学检测并配合宫颈活检,探讨对宫颈病变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的最佳方法,尤其是对宫颈上皮内瘤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月2653例患者的阴道镜图像、宫颈细胞学检测结果及宫颈活检结果,比较三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结果宫颈病变检出率85.7%(737/860),其中宫颈浸润癌9例,CIN728例。结论电子阴道镜结合宫颈细胞学在宫颈病变诊断中具有明显的实用价值,提高宫颈病变的早期诊断率及治疗预后效果。

  • 标签: 电子阴道镜 宫颈细胞学检测 宫颈活检 宫颈癌及癌前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近2a47例94眼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经行激光光凝治疗后,定期观察视力,眼底及眼底荧光造影检查(3~4mo),记录新生血管、视网膜出血渗出、玻璃体积血等情况,观察期4mo~2a。结果视网膜光凝治疗后视力变化1mo后视力提高>2行,48眼(51.06%),无变化的有26眼(27.66%),视力下降>2行,20眼(21.28%)。黄斑水肿术前与术后两组对比经卡方检验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眼底情况经FFA观察及检眼镜检查,在有效的光凝点数下,94眼中60眼1~2mo微血管瘤基本消退,2眼(大多数位于后极部)经再次补充光凝后渐消退,8眼无变化,4眼进展为增生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反复出现小的出血,均经再次补充光凝后于4~8mo渐吸收。结论激光光凝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方法。

  • 标签: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激光光凝 新生血管 黄斑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在治疗重度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时应用派丽奥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对116颗重度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牙进行根管治疗和牙周治疗,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用药前后临床症状和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牙齿松动度的变化。结果两组用药前牙周各项指数的平均值均无差异(P>0.05)。用药后1周、4周、停药2月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停药后有效率为实验组为91.38%,对照组为65.52%,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局部应用派丽奥软膏能够有效提高重度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疗效。

  • 标签: 派丽奥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 牙周- 牙髓联合病变 根管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L-4,IL-12在宫颈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RT-PCR技术检测IL-4mRNA,IL-12p35以及IL-12p40mRNA在正常宫颈组、CINⅠ、CINII-III和宫颈癌组中的表达。结果在宫颈癌组中IL-4表达高于CIN和正常宫颈组,CINII-III组高于CINⅠ和正常宫颈组(P<0.05),IL-12p35和IL-12p40mRNA表达均低于CIN和正常宫颈组,CIN各组均低于正常宫颈组(P<0.05)。结论体内IL-4,IL-12水平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体内IL-12降低和(或)IL-4升高可促进宫颈癌的发生发展。

  • 标签: 白细胞介素-4 白细胞介素-12 宫颈病变 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