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体外培养的骨髓细胞(MSCs)在特定的条件下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方法从骨髓血中提取MSCs,在含10%胎牛血清,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和维生素C的条件培养基培养的DMEM培养基中培养,放免法检测骨钙蛋白。比色法检测碱性磷酸酶、vonKossa法钙结节染色。结果MSCs诱导培养后碱性磷酸酶、钙结节、骨钙蛋白表达明显增强。结论MSCs在一定条件下能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能作为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应用于临床治疗。

  • 标签: 间质干细胞 成骨细胞 分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骨髓细胞移植临床治疗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能否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方法经解放军第四六三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纳入2008-09/2009-05在细胞治疗中心住院的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杜氏型肌营养不良症患者146例,均为男性,年龄5~16岁,平均(8.6±6.3)岁;病程2~16年,平均(6.3±5.9)年。患者皮下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4d后采集骨髓,Percoll梯度离心培养骨髓单个核细胞10~14d,配制浓度为2-3×1010L-1的细胞混悬液,经静脉及四肢肌肉局部等量移植,单次移植提取的单个核细胞总量为(1.86±1.18)×108,细胞含量为(1.65±0.76)×108。结果移植后12个月,146例患者的徒手肌力好转率48.6%(71例/146例),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好转率80.1%(117例/146例),运动功能好转率71.2%(104/146例)。结论自体骨髓细胞移植治疗杜氏型肌营养不良症可在近期增加患者肌力,提高生活能力,改善运动功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血管再生和骨组织再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观察hVEGF-165基因转染的兔骨髓细胞分泌VEGF的功能及转染后细胞的成骨活性。方法(1)体外分离、培养兔骨髓细胞,纯化并鉴定兔骨髓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表面标志;传代培养后以1μgPcDNA3.1-hVEGF165∶3μL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的比例转染,通过ELISA和Western-blot检测转染后细胞中外源性VEGF的表达。(2)测定在正常条件培养和成骨条件培养下,转染后细胞上清中碱性磷酸酶、骨钙素的水平。结果(1)hVEGF165基因转染的骨髓细胞能成功分泌VEGF蛋白。(2)成骨条件培养下,基因转染组细胞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的分泌量明显高于未转染组(P<005);而在正常条件培养下,基因转染组细胞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的表达分泌量较低。结论(1)采用基因转染技术可将hVEGF165基因转染到骨髓细胞中并可有效表达具有生物活性的VEGF。(2)在成骨条件培养下,转染hVEGF165基因后骨髓细胞的成骨能力增强。

  • 标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基因转染 成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对于很多人来说,坐飞机是一件很折磨人的事:狭窄的座位和长时间固定的坐姿。对于时间就是金钱的商务旅客而言,经过飞机客舱的煎熬,身心俱疲,一心只想享受一个令人心仪的水疗护理。

  • 标签: 美容 护肤品 化妆品 SPA
  • 简介:摘要通过对10例脂沉积性肌病的护理。护士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通过对疾病的了解,掌握相关护理知识。并应用于患者,使患者消除焦虑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 标签: 脂质沉积性肌病 护理
  • 作者: 周伟荣
  • 学科: 医药卫生 > 整形外科
  • 创建时间:2010-02-12
  • 出处:《中国美容医学》 2010年第2期
  • 机构: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治疗的研究热点,目前国内外多采用持续性皮下胰岛素输注方案[1,2]或多次皮下注射进行糖尿病强化治疗[1],其目的在于迅速有效控制高血糖状态,解除高血糖对B细胞的抑制,使胰岛B细胞功能有所恢复。但因前者治疗费用昂贵而难以推广,后者多次皮下注射使病人依从性较差,因此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目前备受关注。本次研究旨在寻找一种简便可靠适合广大患者的强化治疗方法,因此我们选择了较重的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给予诺和锐3O早晚餐前皮下注射强化治疗,观察其疗效、安全性及对胰岛B细胞功能的改变,现报告如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首次真人注射练习的心理体验及该活动对护理专业教学双方的影响。方法应用性研究的方法,收集学生首次注射时的心理感受、体会,再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结果首次注射对护理专业学生巩固专业思想、提高学生专业学习动机与兴趣、正确地认识自己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首次注射护生有紧张、害怕、兴奋等的心理体验。结论改革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与动机;关注学生心理,促进教学相长与反思;改善师生关系,提升综合素质与能力。

  • 标签: 护生 注射 心理体验 质性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血细胞分析仪进行结果比对。方法每日随机选取高.中.低至患者血液标本12分,共分析5天;以贝克曼库尔特HL-750型血细胞分析仪评价本室Sysmex公司的XH-2100型血细胞分析仪结果。结果HL-750和XH-2100分析结果的偏差,均在可接受范围内,分析结果的相关性很好,r>0.975。结论HL-750和XH-2100两台血细胞分析仪在临床上可以互换交替使用。

  • 标签: 血细胞分析仪 比对试验 检测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胃切除-功能性置空肠代胃新术式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对42例行此术式的病人施行了个性化的护理和科学合理的营养支持与康复指导。结果降低了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全胃切除 空肠代胃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报道1例罕见的呈瘤内瘤组合的皮肤局限性淋巴管瘤内毛母瘤。方法对1例皮肤局限性淋巴管瘤内毛母瘤进行形态学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临床表现右肩皮肤蕈状肿物,大小4.5cm×3.5cm×2.0cm,切面基底部见一结节,部分有石灰样感,结节外周囊性多房,内含灰白色半透明糊状物。镜检基底部结节表现典型毛母瘤的组织学特点,外周呈淋巴管瘤结构。免疫组化结果衬覆淋巴管腔的扁平细胞D2-40弱阳性,CD31、CD34(内对照,瘤内血管内皮细胞阳性)及VEGFR-3均阴性。结论皮肤淋巴管肿瘤和毛母瘤分别为皮肤软组织和附件来源的肿瘤,二者同时发生并且形成独特的瘤内瘤现象非常罕见。

  • 标签: 皮肤局限性淋巴管瘤 毛母质瘤 瘤内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悬浮红细胞生化指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旨在推测红细胞悬液的质量,为临床安全用血提供更可靠的依据。方法本研究所用36份血液标本均来自我市中心血站、南宁市中心血站和桂林市中心血站的无偿献血者,分别在保存0天、7天、14天、21天时对红细胞悬液的钠(Na+)、钾(K+)、氯(CL-)、酸碱度(pH)等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Na与PH值均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且各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K出现逐步增高的趋势,各组的差异也具有显著性(p<0.05)。而Cl在各组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悬红中K+及乳酸含量随保存时间延长而显著升高,且明显高于正常生理值。

  • 标签: 悬浮红细胞 保存 生化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嗜铬细胞瘤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对30例嗜铬细胞瘤患者作好术前护理的心理护理、血压护理、心律失常护理、高血糖护理、扩容、饮食及皮肤护理和术后的血压、神志观察、导管及伤口的护理。结果30例患者均顺利渡过围手术期,术后血压恢复正常,无并发症发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良好的嗜铬细胞瘤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治愈率。

  • 标签: 嗜铬细胞瘤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人的心、肝、脑、肾、肌肉、骨骼、皮肤等所有器官组织从何而来?医学界专家经过深入研究之后发现,它们全部来自人胚胎时期的干细胞。所以说,干细胞是具有自我复制和多项分化潜能(形成不同器官组织细胞的能力)的原始细胞,是形成人体各种组织器官的祖宗细胞

  • 标签: 干细胞 移植 外周血 脐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应用透明酸和肉毒素治疗额纹和川字纹的效果和优点。方法透明酸注射于较深的静态性额纹和川字纹,肉毒素治疗做表情出现的动态性皱纹。结果治疗3-15个月随访50例,临床效果满意,1年内未出现明显的皱纹。结论联合应用透明酸和肉毒素治疗额纹和川字纹,效果迅速,治疗后没有明显的肿胀淤青,疗效较持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肉毒素 额纹 川字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腹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适应症和可行性。方法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9例,男5例,女4例,平均年龄42(14~52)岁,左侧6例,右侧3例。行B超,CT,MRI检查提示肾上腺占位,其中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6例。9例均行经腹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结果术中除1例出现血压波动(升高至178/118mmHg),降压处理后恢复正常。术中无大血管及邻近脏器损伤,9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75(50~110)min,估计出血量20(10~25)ml。术后1~3d排气,2~3d拔引流管,平均7d出院,均无明显外科并发症。肿瘤大小2.5cm×2.5cm×2.0cm~6.0cm×6.5cm×6.5cm,病理诊断均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术后随访0.5~5年,复查彩超和CT均未见肿瘤复发及恶性变。结论腹腔镜手术切除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安全可靠,创伤小、恢复快,为治疗本病的理想方法。

  • 标签: 肾上腺肿瘤 节细胞神经瘤 手术切除 腹腔镜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带蒂回盲肠置在近端胃次全切除术后的抗反流效果。方法对20例贲门癌病人手术采用带蒂回盲肠移植于食管与残胃之间的方法,术后15天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术后6个月行食管镜活组织检查。结果20例上消化道造影取头低足高位,同时腹部加压未发现钡剂反流,食管镜检查镜下17例无胃内容物反流,组织学无炎症变化。结论该术式接近生理要求,能有效地预防贲门癌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

  • 标签: 贲门癌 带蒂回盲肠间置 反流性食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