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总结96例颈动脉狭窄患者支架植入围手术期的护理。护理重点;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和知识宣教、相关的术前准备,使患者能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症,有利于保证手术的安全进行,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时发现术后并发症。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成形和支架置入术 护理
  • 简介:摘要对一例右髂动脉巨大假性动脉瘤破裂合并左髂内动脉瘤患者的术后监护与护理过程进行总结,经过术后病情的严密观察、细致的护理,耐心的心理疏导,足够的营养支持,该患者顺利恢复。

  • 标签: 右髂动脉巨大假性动脉瘤破裂 左髂内动脉瘤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提高救治水平。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主动脉壁内膜破裂,血流沿内膜与外层之间纵行剥离而形成的壁内血肿。该病起病突然,病情进展快,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发病24小时死亡率达20%~40%,1周内为60%~70%1。因此,掌握该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观察重点至关重要。现将我院心血管内科于2007年2月-2009年5月接诊的42例患者,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主动脉夹层瘤 临床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近年来,介入心脏病学飞速发展,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临床广泛开展,也是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加上高效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在介入治疗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并发症,为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医护人员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技术操作能力,对病人加强术前术后知识宣教,指导病人正确的活动方法,杜绝假性动脉瘤的发生。方法立即停止活动,加强心理护理,鼓励病人争强战胜疾病的信心,B超下加压包扎,密切观察血肿的变化。结果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3例假性动脉瘤病人均康复出院。

  • 标签: 冠状动脉 介入治疗 假性动脉瘤形成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肾上腺白质营养不良(ALD)在MRI上特征性的病变分布和信号改变,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曾由MRI诊断的10例肾上腺白质营养不良的病例及特征性MRI表现。结果双侧枕顶叶对称性分布的蝴蝶形病灶,病变由下向上、向前发展,累及颞、额叶。结论MRI可多方位、多参数成像及良好的组织分辨率和无骨性伪影等优点,可清楚显示该病变的特征性改变。

  • 标签: 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脑白质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股动脉动脉行介入性诊疗的并发症及术后舒适度。方法将本院2009年9月-2010年7月完成的680例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患者分为经经桡/尺动脉(380例)和股动脉途径组(30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技术后患者的舒适度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冠状动脉诊疗,股动脉径路组在穿刺处血肿发生率7.0%,明显高于桡/尺动脉组0.79%,P<0.01;因尿潴留需要导尿股动脉组发生率16.3%,明显高于桡/尺动脉组0.026,P<0.01;桡/尺动脉途径术后病人护理简单,并发症较少,病人的舒适度明显高于股动脉途径组,使用镇痛剂股动脉组发生率17.3%,明显高于桡/尺动脉组0.78%,P<0.01。结论经桡/尺动脉动脉途径进行诊疗并发症少,术后护理简单,病人舒适度增加,是冠状动脉介入性诊疗的良好途径。

  • 标签: 股动脉 桡/尺动脉 介入并发症 舒适度
  • 简介:摘要主动脉夹层(AD)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病急症,死亡率较高,但及时对症的治疗及精心、专业的护理是解救患者生命、解除患者痛苦的关键,本文介绍了关于AD的护理体会。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护理
  • 简介:摘要对一例肾上腺白质营养不良患儿,给予抗癫痫、全身营养支持治疗。提出在治疗过程中要注重呼吸道、导管管理,加强皮肤、鼻饲护理,对患儿家长采取心理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取得患儿家长配合。

  • 标签: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 患儿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34例经桡动脉冠心痛介入诊疗的优势,将更广泛的运用于临床。方法通过做好术前患者的评估与准备、心理干预;术中默契配合医生,保障桡动脉穿刺、置管、手术及拔管等各项操作顺利进行;术后24小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病情、伤口、手部及术肢,有效促进了患者的术后康复。结论只要规范化操作,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

  • 标签: 桡动脉 冠状动脉疾病 介入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聪胶囊治疗多梗死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74例患者随机分为复聪治疗组和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片对照组,治疗组38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口服复聪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片,每次2mg,每日3次。疗程均为6个月。于治疗前、治疗6月后分别测量患者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积分的变化;进行与学习记忆相关的氧自由基、一氧化氮等指标的比较分析。结果治疗6月后,治疗组患者诸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复方复聪胶囊治疗多梗死性痴呆疗效确切。

  • 标签: 多梗死性痴呆 脑复聪胶囊 中医药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包虫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从2005年-2009年收治的11例包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短期随访无复发。结论包虫病若手术完整摘除可以根治,预后良好。

  • 标签: 脑包虫 诊断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HD+HP)对尿毒症病患者的治疗疗效作用。方法对在我院行常规血液透析出现尿毒症病患者3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HD+HP治疗,尿毒症病显效19例,有效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4.6%。结论HD+HP能有效清除尿毒症毒素,是治疗尿毒症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尿毒症脑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锁孔技术)清除血肿术后早期应用脑脉通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8例(幕上)+12例(幕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手术,术后平均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前者术后早期加用脑脉通汤一疗程,其余治疗两组相同,进行同期疗效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术后GOS、ADL结果差异显著。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早期应用脑脉通汤,能有效地提高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微创手术 脑脉通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双频指数对异丙酚镇静深度的调控作用。方法60例ASAI~II级择期在颈丛阻滞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调控组,每组30例。术中持续输注异丙酚,对照组4~8mg·kg-1·h-1,调控组依据BIS值(40~60)维持输注速率。记录术中异丙酚维持用量、发声时间、术毕定向力恢复时间。结果调控组异丙酚维持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调控组的发声时间、术毕定向力回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颈丛阻滞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电双频指数是调控异丙酚镇静深度的有效指标。

  • 标签: 脑电双频指数 异丙酚 镇静 调控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健康体检中采用超声检测技术对498名中青年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以探讨该项技术对于中青年人群血管健康状况评价的实际意义及在心脑血管病预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经过体格检查,排除心脑血管疾病的于我中心参加健康体检的中青年共498名(男334名,女164名),年龄30~60岁。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常规对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连续扫查,检测血管内径、内-中膜厚度(IMT)、粥样硬化斑块回声强度、数量等。结果(1)颈动脉IMT增厚检出率、颈动脉狭窄程度、颈动脉斑块形成,男女两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2)IMT随着年龄的增加呈现逐渐增厚的趋势。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技术在健康体检中用于中青年人群的心脑血管病风险的预测、预警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聪胶囊对多梗死性痴呆(multi-infarctdementia,MID)患者血脂血流变的影响。方法74例多梗死性痴呆患者随机分治疗组38例,口服复聪胶囊。对照组36例,口服海德琴。对治疗前、后6个月血脂、血液流变学进行检测。结果血沉无显著改变(P>0.05),其它指标如红细胞压积、全血比粘度、全血还原比粘度以及血浆比粘度均有改变,在治疗后6个月明显降低(P<0.05或P<0.01)。提示复聪胶囊可改善多梗死性痴呆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状况,提示脑梗死后服用脑复聪胶囊有助于延缓多梗死性痴呆的发生和发展。

  • 标签: 梗死性痴呆 脑复聪胶囊 血脂 血流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压氧对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病患儿的效果。方法把诊断符合新生儿缺血缺氧性病诊断标准的10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止惊,脱水,营养脑细胞,功能锻炼等治疗措施,治疗组50例在上述治疗同时加用高压氧治疗。结果轻度患儿的治疗差别不大,但在中度和重度患儿治疗中存在着较大的差别。结论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高压氧 辅助治疗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病人均行心电图(ECG)、高频心电图(HFECG)和平板运动试验并对结果作了分析比较。高频心电图十二导法以切迹≥12为阳性.结果表明高频心电图检查中度以上冠脉狭窄的灵敏度均在86%以上,特异度为69%,总符合率为8l%;平板运动试验检查中度以上冠脉狭窄的灵敏度均在89%以上,特异度为76%,总符合率为85%;两组明显高于ECG组且两组间无明显差异。30例PTCA前后高频切迹数相比,术后明显减少,可见高频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有很高的敏感性,且安全易行,无创伤,尤其对老年行动不便和活动风险大的病人尤为适用。

  • 标签: 心电描记 平板运动试验 高频 血管造影术 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