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8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用能量彩色多普勒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研究糖尿病患者眼动脉血流量的特点。方法选择糖尿病组80例160条眼动脉,正常对照组80例160条眼动脉,分别观察眼动脉(OA)频谱形态,检测眼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mean),以眼动脉彩色血流束代表内径(D),并计算血流量。结果糖尿病组患者OA内径及Vmean均低于正常组,故血流量低于正常组。结论能量彩色多普勒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是研究糖尿病患者眼动脉血流量可行且实用的技术。

  • 标签: 糖尿病 眼动脉 彩色多普勒能量显像 彩色多普勒超声 血流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癌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表现与血清白介素-2受体(SIL-2R)的关系,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甲状腺癌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其声像图征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同时检测SIL-2R含量。选择病理证实为其他甲状腺良性肿块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60例甲状腺癌患者,声像图表现及血流动力学改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同时甲状腺癌患者SIL-2R含量明显增高(146.22±75.12),对照组SIL-2R含量(65.23±28.33),二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合SIL-2R含量测定,有助于甲状腺癌的诊断,从而提高甲状腺癌诊断符合率。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甲状腺癌 SIL-2R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穿刺置管硬化治疗精囊囊肿的疗效。方法对3例病人会阴超声定位穿刺置管硬化术治疗精囊囊肿。结果随访5-7年,病人症状体征消失,复查B超及经直肠超声未发现精囊囊肿复发。结论会阴超声定位穿刺置管硬化术,疗效确切,方便安全,可广泛用于精囊囊肿的治疗,对较大的精囊囊肿尤为适用。

  • 标签: 穿刺置管硬化 精囊囊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皮穿刺硬化治疗子宫内膜异位性囊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超声引导下皮穿刺硬化治疗的113例子宫内膜异位性囊肿患者资料,观察超声引导下皮穿刺硬化治疗子宫内膜异位性囊肿的方法及疗效。结果113例患者120个囊肿中治愈113个,囊肿缩小7个,无无效病例,首次治愈率94.17%,总有效率100%。结论超声引导下皮穿刺硬化治疗可作为子宫内膜异位性囊肿的首选治疗方法。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囊肿 超声检查 介入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寻找一种简便、快捷、准确、经济、易掌握的内血肿立体定位方法。方法在头皮表面以血肿侧耳廓为中心贴3个标记物呈H形,行CT扫描,确定YL-1万特福穿刺针定位穿刺点。结果对所有脑出血患者的内血肿进行H标记CT定位立体定向穿刺,术后复查CT,均准确地到达了靶点,准确率100%。结论利用H标记CT定位法,操作简便、准确、易掌握,尤其可以提高初开展微创内血肿清除术的广大医生的成功率。

  • 标签: 颅内血肿 穿刺 H定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咽入路齿状突磨除联合后路枕颈融合术治疗寰枢椎脱位的手术配合。方法总结2009年10月~2010年10月间我院脊柱外科收治的12例寰枢椎脱位伴齿状突型底陷入患者。所有病例均在显微镜直视下口腔咽部入路切除齿状突加枕颈融合。结果经过细致的手术配合,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结论口咽入路齿状突磨除联合后路枕颈融合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地治疗寰枢椎脱位的手术选择。配合手术医生实施个性化手术方案,医护默契配合,严格操作规范是确保手术顺利的保障。

  • 标签: 经口咽经后路联合手术 寰枢椎脱位 颅底陷入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高分辨力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Dopplernowimaging,CDFI)技术研究前臂内侧皮瓣(MFF)穿支血管的来源走行分布规律、体表的定位及血流动力学特点,为MFF设计提供依据。方法对80例健康志愿者年龄20~60岁,采用CDFI技术对其双侧MFF主干血管及穿支血管(管径≥0.5mm)进行检测。被检者前臂呈外展外旋位,进行相关数据测量;记录每侧MFF穿支血管的数目、血管走行类型;对穿支动脉血流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BA、UA、CIA、ICUA、URA、穿支(管径≥0.5mm)的管径、走行位置、方向、是否进入皮下组织均可显示,频谱示舒张期血流速度极低近消失,呈低速高阻单向频谱。双侧前臂内侧皮瓣穿支的数量、来源、走行位置、及穿深筋膜处位置并不对称。160侧前臂内侧皮瓣共检测到穿支动脉(管径≥0.5mm)645支,平均4.03支(3~6支),蒂长4~38mm,可见三种类型Ⅰ型肌皮穿支(12.4%);Ⅱ型肌间隙皮穿支(83.7%);Ⅲ型直接皮穿支(3.9%)。最粗大穿支管(外)径1.0±0.3mm。尺动脉及各穿支血管频谱形态表现各异;峰值流速左右侧及各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高于女性(P<0.05),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FI技术可直观地显示MFF穿支的来源走行分布,有无变异或缺如,进行体表定位,并可评价血管质量,对MFF的设计提供依据。

  • 标签: 前臂内侧皮瓣 穿支 高分辨力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室、脑实质内脑膜瘤MRI表现,以提高对内异位脑膜瘤认识及诊断。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病理组织学证实的20例内异位脑膜瘤,全部病例均行MRI平扫加增强。结果(1)内异位脑膜瘤(包括脑室内、脑实质内)有较典型MRI表现病变大多为类圆形(16/20),少数为分叶状(4/20)均在脑室内,边界清晰。T1WI肿瘤实质呈略低信号(3/20),等信号(18/20),T2WI呈等信号(2/20),略高信号(12/20),高信号(6/20),增强扫描大部分呈显著均匀持续强化(14/20),少数不均匀强化(4/20)。部分瘤内、外可见粗大血管影(5/20),少数可见坏死或小囊变(4/20),少数瘤周脑实质水肿(5/20),(2)内异位脑膜瘤以成年女性较多见(15/20),好发于脑室;而脑实质脑膜瘤以男性多见(4/20)。结论内异位脑膜瘤有较典型MRI表现,结合其发病部位及患者性别,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 标签: 异位 脑膜瘤 脑肿瘤 MRI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内动脉瘤患者围术期的护理特点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3月至2010年5月42例内动脉瘤患者行夹闭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围手术期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整体护理,观察手术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结果42例内动脉瘤患者均成功行夹闭术,无一例护理不当记录,出院时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行愈后评价,完全恢复38例,轻残4例。结论对内动脉瘤患者围术期实行整体护理,能够保证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手术后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整体护理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超在诊断肝脓肿方面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36例肝脓肿的诊治经过,并经手术及穿刺证实。结果超声诊断为肝脓肿的患者31例,其中8例经过动态跟踪观察确诊,误诊5例。结论B超对诊断肝脓肿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 标签: 肝脓肿 超声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男性乳腺发育症的声像图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28例临床触及乳头深部有包块的男性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并对其声像图特征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性乳腺发育症声像图有特异性。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男性乳腺发育症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男性乳腺发育症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 简介:摘要胰腺囊腺癌也属于胰腺的增生性囊肿,也可从胰腺囊腺瘤恶变而来,本病在临床上十分罕见,仅占全部胰腺囊肿的10%-15%,占胰腺恶性肿瘤的1%,常因对其缺乏了解或忽视而导致漏诊误诊,造成不应有的后果,因此,作为影像学工作者我们要高度重视此病,防止医疗事故发生,故笔者写下此文,共同行参考。

  • 标签: 胰腺囊腺癌 超声 声像图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动态检测宫颈妊娠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11例临床症状典型病例,采用B型超声显像诊断定位引导用细针进行穿刺,向宫颈孕囊内或包块内一次性注入甲氨蝶呤(MTX)50mg,分别在注入后的第4、7、15、30天后复查。结果在超声引导下行清宫术,痊愈出院。结论介入性超声波诊断具有实时显像、灵敏度高、引导准确、创伤小的优点。选择适当途径进行穿刺治疗宫颈妊娠,损伤小,治愈率高。

  • 标签: 超声 显像诊断 宫颈妊娠 清宫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34例桡动脉冠心痛介入诊疗的优势,将更广泛的运用于临床。方法通过做好术前患者的评估与准备、心理干预;术中默契配合医生,保障桡动脉穿刺、置管、手术及拔管等各项操作顺利进行;术后24小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病情、伤口、手部及术肢,有效促进了患者的术后康复。结论只要规范化操作,桡动脉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

  • 标签: 桡动脉 冠状动脉疾病 介入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前,鼻内镜手术已经成为治疗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的最主要手段,其对鼻腔、鼻窦炎性疾病的有效率达到95%以上。在1136例手术中,痊愈988例占86.97%,好转129例占11%,无效19例占1.67%.通过评价证明鼻内窥镜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最佳疗效.方法。术前常规行鼻内窥镜检查和鼻窦CT.根据病情使用抗生素及激素,记录手术方式、术中病变及术后处理方法,术后全部随访半年,均得到满意结果。

  • 标签: 内窥镜 鼻窦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诊治。方法总结分析我院2004~2009年收治的胆总管结石病人,选择性对部分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病例,切除胆囊后扩张胆囊管,胆囊管探查胆总管或取石病例24例,并对其诊治过程进行分析。本组中男性8例,女性16例,年龄38~76岁,B超为确定诊断的主要辅助检查。手术采用“胆囊切除术+胆囊管胆总管取石一期缝扎术”。结果本组病例全部治愈出院,平均住院8~12d;术后无并发症。16例随访6-12个月,无复发结石及残留结石;结论胆囊切除并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是一种较好的安全手术方法。

  • 标签: 选择性 纤维胆道镜 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非超声乳化小切口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两种手术方式的复明效果。方法选择2005~2010年2月已在我院和由我科医生在基层医院行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术,随访半年以上者,共900例,男性420例,女性480例;其中老年性白内障893例,先天性白内障2例,并发性白内障5例。结果术后初期,小切口组反应明显,中晚期两组治疗效果一致,满意度一致。结论非超声乳化小切口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效果明显,只要掌握好适应证,提高手术操作治疗,均是治疗白内障的理想方法。

  • 标签: 白内障 超声乳化 小切口囊外摘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