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米非司酮用于青春期功血止血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副反应,探讨其可行方法对36例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进行临床观察。结果Hb治疗前与止血后比较有显著差异,B超显示治疗前与止血后子宫内膜厚度及血FSH、LH、E2、P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无明显副作用结论;短疗程米非司酮对青春期功血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可改善贫血,对下丘脑-垂体-卵巢的神经内分泌影响小,无明显副作用,同时强调止血后的后续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米非司酮 青春期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止血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螺旋CT测量不规则山羊下颌骨块,探讨CT测量牙槽突裂植骨量的可行。方法取山羊下颌骨,修整为大小不同不规则的22块骨标本,分别用量筒水实测法以及CT层面描记计算法进行测量,进而对两种不同方法的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以量筒实测的22块山羊下颌骨标本体积范围从0.9cm3到4.1cm3,平均2.58cm3;以CT测量的体积范围从1.1cm3到4.0cm3,平均2.56cm3。两组数据间无显著差异。结论以描记CT扫描图像计算面积,进而计算骨体积的CT测量方法,经实验证明是准确的、可行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无创负荷试验心电图特点。方法对1500例平板运动试验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大多数患者能够顺利完成试验,因各种心律失常需终止运动的较少见。结论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是一种实用、无创、安全的检查,对缺血性心脏病的检查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平板运动负荷试验 心肌缺血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临床医师对隐匿中耳炎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对11例隐匿中耳炎误诊为分泌中耳炎病案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1例误诊病例经手术证实均为隐匿中耳炎,术后听力均有提高,无复发。结论隐匿中耳炎因为没有鼓膜穿孔及耳漏病史,临床症状与分泌中耳炎相似,极易误诊为分泌中耳炎,分泌中耳炎久治不愈,或疗效欠佳者要警惕中耳乳突内存在隐蔽性病变,颞骨薄层三维CT扫描是减少误诊最重要的诊断方法。

  • 标签: 隐匿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 误诊 颞骨C T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左氧氟沙星和加替沙星治疗细菌性感染的药物经济分析情况。方法将我院2009年11月~2010年4月收治的细菌性感染患者143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70例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B组73例采用加替沙星治疗,比较两组进行药物经济学情况。结果A组的显效率为871%,B组为97.3%,两组间有显著差异(χ2=5.1515,P<0.05);A组、B组的成本效果比(C/E)为1.40、4.84,增量成本效果比(△C/△E)为3423。结论加替沙星治疗细菌性感染的显效率更高,临床疗效较好,但是左氧氟沙星治疗细菌性感染具有药物经济学优势,应针对患者情况选择适合的药物。

  • 标签: 细菌性感染 左氧氟沙星 加替沙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ICU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CRBSI)发生的临床因素及控制策略。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2010年CRBSI病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统一设计调查表,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原发疾病、留置部位、保留时间。结果64例CRBSI中,血管内导管留置时间中位数为31天,最长留置时间为52天,最短留置时间为6天;按照原发疾病出现频率依次排序前三位分别为创伤、脑血管病、重症肺炎;股静脉置管较锁骨下静脉及颈内静脉置管CRBSI多见。结论综合ICU内CRBSI的发生应当加强预防与控制,降低CRBSI发生率。

  • 标签: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 医院感染 重症监护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ITP)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02例ITP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分析其临床表现、病因、治疗、疗效。结果102例患儿中急性型占96%,慢性型占4%,婴幼儿(<3岁)占58.5%,经过随访急性转为慢性ITP2例(1.9%),431%的患儿发病前1~3周有感染史;2.9%的患儿在发病前曾有预防接种史。应用激素和IVIG治疗效果显著,有效率达100%。结论ITP患儿绝大多数为急性型,预后良好。本病与感染、预防接种相关。激素与IVIG仍为治疗首选。

  • 标签: 血小板减少 紫癜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激素对色素性紫癜皮肤病的疗效。方法对14例色素性紫癜皮肤病患者,给予泼尼松治疗,并随访观察1年。结果14例均治愈,8例复发。结论激素治疗色素性紫癜皮肤病疗效满意,但复发率较高。

  • 标签: 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 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在重度溃疡结肠炎的治疗及预后的作用;方法通过总结我院15例重度溃疡结肠炎患者的治疗与护理观察,了解护理对重度溃疡结肠炎预后的作用;结果15例重度溃疡结肠炎患者通过积极治疗及护理,治愈9例,好转4例,死亡2例。结论积极的病情观察及饮食、心理、宣教护理,患者治疗顺利,病情恢复较快,预后较好。

  • 标签: 重度溃疡性结肠炎 护理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高血压的疗效。方法根据2003年美国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全国联合委员会第7次报告(JNC7)对顽固高血压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36人)和对照组(36人),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选用中药基础方配合西药阿司匹林肠溶片、他汀类或贝特类降脂药、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等,对照组单用西药口服降压。结果治疗组15天一个疗程,显效75%,有效19.3%,总有效率94.3%。对照组显效50%,有效27.8%,总有效率77.8%。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共同发挥了降低血压、血脂,扩张血管,利尿等作用,相较于单纯运用降压药起到了良好的降压效果。

  • 标签: 高血压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 顽固性
  • 简介:摘要结核腹膜炎(简称结腹)是常见的肺外结核,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诊断和鉴别诊断较为困难,误诊率甚高1。近几年随着结核病人的增多,结核腹膜炎亦有增高趋势,特别是老年结核腹膜炎临床症状不典型,临床表现差异大,轻者表现为腹胀,轻度腹痛,腹水,重者可发生梗阻,全身中毒症状等,容易漏诊和误诊。笔者回顾分析了1998年6月至2007年6月78例结腹病人资料。

  • 标签: 结核性 腹膜炎 临床诊治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非计划拔管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对136例PICC置管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分析,总结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结果136例患者发生非计划拔管18例,占13.2%。结论PICC提供了安全可靠的静脉通路,减少患者的疼痛刺激,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PICC 非计划性拔管 原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在晚期上皮卵巢癌病例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六安市人民医院自2002年1月-2004年12月经妇科收治的36例采用新辅助化疗后行中间肿瘤细胞减灭术的晚期上皮卵巢癌病例。结果接受新辅助化疗后的晚期卵巢癌病例手术难度降低,大部分病例可达到理想的肿瘤细胞减灭术。结论新辅助化疗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晚期上皮卵巢癌手术切除率,降低了手术风险,为无法手术的晚期病例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新辅助化疗 晚期卵巢癌 减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并发过敏紫癜(HSP)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31例MP感染并发HSP患儿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31例患儿除有皮疹、关节、肾脏、胃肠道症状外,还伴有发热19例,咳嗽23例,咽充血29例,双肺可闻及干湿罗音者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规律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全部痊愈。结论MP感染可并发HSP,对于HSP应监测肺炎支原体抗体,以便早期诊断,及时给予抗MP感染治疗,以促进病情恢复,改善预后。

  • 标签: 肺炎支原体 过敏性紫癜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镜检查过程中实施心理指导联合穴位按压的方法,提高受检患者的依从。方法随机对160名肠镜检查患者分为两组,每组80人,干预组给予心理指导加穴位按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结果对照组心理、生理反应较重,检查耗时较长;干预组生理、心理反应较轻,检查耗时较短。结论心理指导联合穴位按压方法可提高肠镜检查患者依从,减轻患者痛苦,耗时短。

  • 标签: 肠镜检查 心理指导 穴位按压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交通事故多发伤中闭合肾损伤误诊的原因和对策。方法对我院近7年收治的交通事故多发伤合并闭合肾损伤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59例交通事故多发伤合并闭合肾损伤病例中误诊11例,均系漏诊;误诊时间为3~12d。结论误诊的主要原因是患者早期症状轻微、缺乏典型表现或多发伤病情危重掩盖了肾损伤局部表现,而临床医生工作不细致、缺乏全局观念或未掌握其有效的诊断手段。强化临床医生的责任心和警惕、正确选择有效的诊断手段、系统而严密地观察病情、细心检查、全面分析,是防止在交通事故多发伤的诊断中漏诊闭合肾损伤的有效对策。

  • 标签: 多发伤 肾损伤,闭合性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通化地区变应鼻炎患者过敏原的分布状况,探讨气传变应原的地区差异及产生原因。为本地区变应鼻炎的防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阿罗格(NHD)点刺液进行皮肤点刺实验,进行气传变应原检测。结果268例变应鼻炎患者吸入变应原测试总阳性率944%(252例),以蔾属花粉最高75.3(202例),蒿属植物次之43.2%(116例),其后依次为杨树26.5%(69例),榆树24.6%(66例),柳树10.4%(28例),豚草9.3%(26例),粉螨8.5%(23例),尘螨8.5%(23例),白色念珠菌5.2%(13例)等。268例对不同变应原过敏,其中158例(58.9%)患者对2种或2种以上变应原过敏,点刺试验皮肤反应强度花粉类。蔾属类最明显、阳性强度占过敏人数的50%。结论蔾属和花粉类为我地区变应鼻炎患者最主要的变应原,在治疗过程中对这种变应原性鼻炎患者可争取有效的避、忌、移等措施,明确变应原后对特异性免疫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鼻内镜下微波热凝筛前神经治疗变应鼻炎的效果。方法125例变应鼻炎患者均在鼻内镜直视下,使用多功能微波治疗仪对鼻丘及相对应的鼻中隔黏膜表面进行分点热凝。结果显效85例(68%),有效36例(28.8%),无效4例(3.3%),总有效率为96.8%。结论鼻内镜下微波热凝筛前神经治疗变应鼻炎疗法操作方便,定位准确,无并发症,值得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 标签: 鼻内镜 微波 变应性鼻炎
  • 简介:摘要为了探讨加用地塞米松治疗SSSS的疗效,应用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对28例SSSS患者进行临床研究表明,地塞米松是辅助治疗SSSS较好的方法,能更快的控制皮损的面积和皮损的程度,达到快速缓解症状,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 标签: 地塞米松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症 表皮剥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