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0.05%地奈德乳膏治疗湿疹皮炎类皮肤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0例患者按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简称EASI)评分法记录,将药物外涂于受累区域,2次/d,连续治疗3周。结果3周后治疗指数显著下降,治愈率达62.86%,有效率达82.86%。结论0.05%的地奈德乳膏治疗儿童湿疹疗效可靠,安全性高。

  • 标签: 地奈德乳膏 儿童湿诊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社区40-70岁妇女甲状腺病变的患病情况和对甲状腺疾病知晓率情况。方法2009年11月-2010年3月通过对上海市欧阳路街道辖区内293例40-70岁无甲状腺疾病症状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甲状腺彩超和甲状腺功能测定,对甲状腺病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①调查对象中甲状腺病变(解剖结构异常和/或功能异常)191人,患病率65.19%。②甲状腺功能异常在甲状腺病变中的构成比约26.99%,甲状腺解剖结构异常在甲状腺病变中的构成比约73.01%,解剖结构异常是甲状腺病变的主要病变类型③调查对象在调查前对甲状腺疾病知晓率为9.22%,5年内甲状腺受检率2.39%。结论甲状腺病变在社区中老年妇女人群中有较高患病率,但是对甲状腺疾病的知晓率和检查率较低,彩超和甲状腺功能测定作为甲状腺疾病筛查首选方法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妇女 甲状腺 病变 现况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化疗后对血浆D-二聚体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00例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的血浆D-二聚体,并与100例健康体检者和良性肿瘤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乳腺癌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Ⅰ、Ⅱ期患者化疗前明显低于Ⅲ、Ⅳ期患者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化疗后Ⅲ、Ⅳ期患者三周期化疗后与化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晚期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可作为观察乳腺癌患者的严重程度、化疗疗效判定及预后的指标。

  • 标签: 乳腺癌 联合化疗 血浆D-二聚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将4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治疗组和乌司他丁组,乌司他丁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20万U微泵静脉注射,每12小时1次,维持应用7天。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天、第7天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增高(P<0.05);治疗后第3天、第7天,乌司他丁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常规治疗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乌司他丁能显著降低血浆D-二聚体水平,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

  • 标签: 感染性休克 乌司他丁 D-二聚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