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用Hemosonic^TM100经食道超声心动仪连续观察比较其术中气腹前后血流动力变化,为腹腔镜手术与麻醉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ASAI~Ⅱ级,年龄20~60岁择期手术病人40例,其中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20例为I组,行腹腔镜卵巢切除术病人20例为Ⅱ例,诱导后置入Hemosonic^TM100血流动力监测仪,测定气腹前体位气腹后放气等各时点学流动力学指标。结果:(1)两组病人体位前后HR、MAP、CO均未有显著性差异。(2)气腹后1min、5min、10min与气腹前相比,两组病人HR、MAP、CO、ABF、PV、Sva、TSVR均明显增加,(3)放气后5min与气腹前相比HR、MAP有所升高,CO,Sva升高明显,而TSVR则显著降低。结论:全麻病人气腹时血流动力学发生明显变化。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气腹 血液动力学 影响 食道超声心动仪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 简介:对血液动力学进行有效监测和评估危重患者管理治疗非常管理部分,右心压力监测可为左心房压监测提供参考。在年轻手术患者或有心肺疾病患者中心静脉压变化可与肺动态楔压变化相反。肺动脉导管(PAC)监测临床优势包括测定心室压压力,决定心排血量,同时可以获得心室和混合静脉血样本,这些信息可用来评估容积和心室功能,计算血流动力和呼吸指数,从而估计组织总体氧供平衡。监测疾病进展以便治疗。肺动脉导管监测使用超过三阶段,许多研究通过多种医疗特性和临床护理证实了它不足和不统性。本文就肺动脉导管使用监测及并发症等做了综述。

  • 标签: 肺动态楔压 温度稀释法 心排血量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多巴胺治疗犬硬膜外阻滞低血压对血流动力影响。方法:用健康犬制成硬膜外阻滞低血压模型,用电磁血流量仪监测多巴胺治疗前后心输出量、门静脉、肝动脉和左肾动脉血流量。按不同多巴胺静脉注射剂量分组,D1组为1μg/(kg·min),D2组为5μg/(kg·min),D3组为10μg/(kg·min),D4组为20μg/(kg·min)。结果:D1组以增加CO和SV为主,无明显升压效应。D2组效应与D1组相同,但程度有所增强。D3组每搏量和心率都增加,肾和肝血管阻力、平均动脉压分别恢复到阻滞前水平。D4组MAP恢复并超过阻滞前值,与肝血管阻力和外周血管阻力明显增强有关。肝肾血流于硬膜外阻滞后下降不显著,应用多巴胺后有上升趋势,但与对照组比较也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为纠正硬膜外阻滞低血压,选用5-10μg/(kg·min)多巴胺治疗,对肝肾和内脏血流动力学可产生有利影响。

  • 标签: 硬膜外阻滞麻醉 低血压 多巴胺 血流动力学 动物实验
  • 简介:目的:研究瑞芬太尼、丙泊酚应用于高血流动力病人麻醉效果。方法: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对高血流动力病人,进行全身麻醉诱导,维持和血压控制。结果:麻醉效果好,麻醉手术中生命体征较平稳,血压易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循环剧烈波动发生率低,术毕病人苏醒及时、完全,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瑞芬太尼、丙泊酚应用于高血流动力病人麻醉,使麻醉药物与血压控制融为体、方法简便、效果确切、安全可靠。

  • 标签: 瑞芬太尼 丙泊酚 高血流动力 麻醉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观察长效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倍他洛克(metoprolol.美托洛尔)对丙泊酚麻醉诱导气管内插管期BIS、ICP和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随机选择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病人100例,ASAⅠ-Ⅱ级,分为倍他洛克组(工组)和对照组(Ⅱ组),每组50例。工组於麻醉诱导期静脉注射倍他洛克60μg/kg;Ⅱ组静脉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麻醉诱导采用丙泊酚2mg/kg、芬太尼3μg/kg、罗库溴铵1mg/kg,OSS/A评分0级施行气管内插管.术中持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颅内压(ICP)和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结果:倍他洛克组与对照组在气管插管后1min时BIS分别为39±11和58±8,前者与插管前相比无显着性改变,而后者则较插管前有明显增高并延续至插管后5min(P〈0.05,P〈0.01),且其组间显着性差异延续至插管后15min(P〈0.01).倍他洛克组与对照组MAP和HR在插管后3min和5min,均较插管前明显上升,对照组HR分别为89±11bpm和76±12bpm,MAP分别为122±16mmHg和106±18mmhg,倍他洛克组HR分别为81±12bpm和74±8bpm,MAP分别为111±18mmHg和97±17mmHg。两组相比,对照组血流动力学显着性上升(P〈0.01),且其组间显着性差异延续至插管后30min(P〈0.05,P〈0,01)。对照组ICP於插管后3min上升为14.0±2.3mmHg,舆插管前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插管后5min,15min和30minICP分别为14.9±.0mmHg,15.5±2.6mmHg和14.4±2.7mmHg,显着性高於倍他洛克组(P〈0.05,P〈0.01).两组插管后ICP舆麻醉前比较均有显着性升高(P〈0。01)。结论:倍他洛克能减低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期血流动力学波动和ICP升高,并抑制DIS反跳.

  • 标签: 倍他洛克 气管内插管 血流动力学 体动反应 脑电双频谱指数(BIS)
  • 简介:目的:观察硝普钠(SNP)或硝普钠复合美托洛尔(MET)对血流动力影响,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30例择期颅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SNP组(A组)和SNP复合MET组(B组),每组15倒,均吸入1.0MAC异氟醚维持麻醉.麻醉后放置食道超声多普勒传感器.用HEMOSONECTM100监测血流动力参数,需行控制性降压时.A组用微量泵输注SNP,B组先静注NET0.04mg·K^-13—5分钟后再泵注SNP,初始量1.0—2μq·Kg^-1·min^-1.然后调节SNP泵入速度,将平均动脉压(MAP)降至并维持于7.33-8.0KPa(50-60mmHg)。分别于降压前、降压达目标时、维持降压5分钟,15分钟、30分钟、停降压5分钟、10分钟测定MAP、HR、CO、SV、LVET、血流峰速度(PV),血流加速度(ACC)和(外周血管阻力TSVR)等参数。结果:降压期间A组CO、PV、ACC均较降压前增加(P<0.05).TSVR降低,但HR明显增快,B组降压中HR稳定,SV、CO均增加,PV和ACC无显著变化,血压下降速度B组明显快于A组,达到降压目标时SNP用药量较A组减少50%,降压期间平均药物用量降低60.7%.结论:MET复合SNP控制性降压能够强化SNP降压作用.减少SNP用量.维持降压中血流动力稳定.避免心动过速发生。

  • 标签: 硝普钠 美托洛尔 控制性降压 血液动力学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观察去甲肾上腺索治疗肝移植术中新肝期高血流动力效应。方法:10例肝硬化施行肝移植患者,分为治疗.且和对照组.每组5例。治疗组在新肝期之初,给予去甲肾上腺素溶液持续静脉泵注治疗,直至术毕.观察并记录有创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MAP和外周血管阻力(SV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均未超出正常范围;心输出量(CO)、HR、肺血管阻力(PVR)和尿量在两组均未见显着性变化。结论:在肝移植新肝期应用适宜剂量去甲肾上腺素持续静脉泵注,对“高排低阻”血流动力学状态具有治疗作用.效果明显。

  • 标签: 去甲肾上腺素 肝移植术 新肝期 血流动力学 心输出量 肺血管阻力
  • 简介:目的:观察0.5%罗哌卡因局部切口浸润对患者在全麻下行甲状腺手术时血流动力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设计,将40例甲状腺择期手术患者分为罗哌卡因组(A组)和生理盐水组(B组),每组各20例.全麻诱导后气管插管,持续吸入异氟醚维持麻醉直至手术结束.术中使用Bls监测麻醉深度,维持在50~60之间.切皮前10分钟分别用05%罗哌卡因10ml和09%生理盐水10ml进行切口局部皮下浸润,两组溶液均未加入肾上腺素。记录手术前、切口浸润即刻.切皮即刻及其后1分钟.2分钟、5分钟、缝合皮下组织、缝合皮肤时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结果:罗哌卡因组切皮后1分钟,2分钟、5分钟、缝合皮下组织、缝合皮肤时MAP、HR均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结论;0.5%罗哌卡因切口浸润麻醉.有效地预防了早状腺手术患者在全麻手术时切皮、缝合皮下组织、缝合皮肤时血压和心率升高。

  • 标签: 罗哌卡因 全麻 甲状腺手术 血流动力学
  • 简介:目的:比较静吸复合全麻与静吸复合全麻结合术中、术后硬膜外持续使用镇痛药时血流动力学、静脉麻醉用药量、液体用量及术毕鼻咽温、拔除气管导管时间等情况。方法:选择49例择期胃切除手术病人,ASAⅠ-Ⅱ级,随机分成两组:静吸复合全麻组(G组),共25例,采用异氟醚吸入复合异丙本分静脉泵输;静吸复合全麻结合硬膜外镇痛用药组(GE组),共24例,采用异氟醚吸入复合异丙本分静脉泵输,术中、术后硬膜外持续使用镇痛药。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根据手术进程按需静脉泵输异丙本分、芬太尼及血管活性药;根据中心静脉压和出血情况调整流体用量,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保持MAP在70%-120%术前水平,按需调整麻醉深度或使用血管活性药。术毕测量鼻咽温;记录气管导管拔管时间。结果: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组内、组间无明显差别;两组间静脉麻醉药用量有显著性差异,异丙本分在G组为600±150mg,GE组为200±40mg;芬太尼在G组为200±85μg,GE组为40±25μg。两组血管活性药及液体用量无明显差别。术毕测量鼻咽温两组无明显差别;气管导管拔管时间有差别,G组为8±5min,GE组为5±3min。结论:本文两组麻醉方法均可维持血流动力学平衡;GE组静脉麻醉药用量显著减少,拔管时间缩短;两组对液体用量和体热变化影响相似。

  • 标签: 静吸复合全身麻醉 硬膜外腔镇痛 血流动力学 麻醉药用量
  • 简介:世界麻醉医师协会联合会提出“帮助全世界人民获得最高质量麻醉、镇痛和复苏”宗旨.我国医院管理年提出“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如何提高麻醉质量.我们提出了力求麻醉手术前“充分了解.充分认识.充分准备.充分沟通”措施,以期有效防范围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确保医疗安全。

  • 标签: 最高标准 麻醉质量 四个充分 医疗安全
  • 简介:患者,女性,76岁,身高150cm,体重59kg,ASAⅢ,无痛性黄疸,皮肤瘙痒二周,拟诊,阻塞性黄疸,胆囊炎,胆石症,Mirizzi综合征,巨大结节性甲状腺肿,入院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察术。

  • 标签: 气管狭窄 胆囊手术 麻醉处理 病例报告
  • 简介:多学科疼痛治疗近年来正在兴起治疗慢性顽固性疼痛新方法,它是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基础理念,以改善患者功能状况和减轻痛苦为目标。以生物医学疗法,心理学疗法,物理疗法以及认知行为疗法等内容综合性治疗方式。其效果可靠,经济效益显著。本文对多学科疼痛治疗方式发展,临床应用,原则以及功效进行了简要介绍。旨在为临床医师治疗慢性疼痛患者提供些借鉴和参考。

  • 标签: 多学科疼痛治疗 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成本-效益
  • 简介:为了不断提高广大社区卫生服务管理者管理技能,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管理逐步走上科学化、制度化,推动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持续健康发展,经国家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批准,由中华预防医学会初级卫生保健分会主办、上海创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全国社区卫生服务评估研讨会暨讲习班”[项目编号:2009—15—02—132(国),10学分],定于2009年5月22日-24日在山东省青岛市举行,届时邀请全国著名专家教授进行授课并就相关专题展开研讨。

  • 标签: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 讲习班 评估 中华预防医学会 持续健康发展
  • 简介:目的:研究PCT和CRP两种检测指标与APACHEⅡ及SOFA评分两评分系统关系,比较PCT和CRP在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入住我院ICU患者临床资料,收集入院24h内行PCT、CRP检测、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脓毒症患者资料,分析不同预后患者PCT、CRP与APACHEⅡ及SOFA评分关系以及不同水平APACHEⅡ及SOFA评分时与PCT、CRP关系。结果:PCT与APACHEⅡ、SOFA评分系统较CRP具有显著相关性(P〈0.001),不同水平APACHEⅡ、SOFA评分时PCT水平差异较CRP具有显著性(p〈0.05),PCT评价预后ROC曲线下面积较CRP评价预后ROC线下面积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PCT较CRP与两临床评分系统具有更明显相关性,同时PCT较CRP能更好地反映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情况。

  • 标签: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APACHE Ⅱ评分 SOFA评分 预后
  • 简介:、病历资料患者男性,57岁,体重68Kg。以“咳嗽咯痰20天,咳血5日”主诉入院。入院诊断为右肺肿块,拟于全麻下行胸腔镜探查术。患者既往行阑尾切除术。40年前体检发现窦性心动过缓,至今无症状。术前检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4次/分,行阿托品实验阳性。

  • 标签: 患者 抢救术 窦性心动过缓 室颤 入院诊断 阑尾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