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1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2糖尿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征,为2糖尿合并高血压提供诊断参考.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4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就诊的老年2糖尿患者18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高血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糖尿合并高血压患者,对照组为糖尿合并高血压患者.观察各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与N端前脑钠肽(NT-proBNP)水平、血糖值、血压值和左心功能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HbAlC、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收缩压、舒张压和NT-proBN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0.05).观察组LVMI显著高于对照组,LVEF和E/A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HbAlC与LVMI和NT-proBNP均呈显著正相关(r=0.643、0.814,均〈0.05),与LVEF和E/A均呈显著负相关(r=-0.582、-0.614,均〈0.05);NT-proBNP与LVMI和HbAlC均呈显著正相关(r=0.695、0.814,均〈0.05),与LVEF和E/A均呈显著负相关(r=-0.654、-0.688,均〈0.05);空腹血糖与LVMI、HbAlC和NT-proBNP均呈正相关(r=0.457、0.741、0.623,均〈0.05),与LVEF和E/A均呈负相关(r=-0.372、-0.482,均〈0.05);餐后2h血糖与LVMI、HbAlC和NT-proBNP均呈正相关(r=0.508、0.809、0.704,均〈0.05),与LVEF和E/A均呈负相关(r=-0.433、-0.405,均〈0.05).结论根据老年糖尿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特征,发现NT-proBNP水平对老年糖尿合并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具有较高预测价值,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NT-proBNP具有较高相关性,且检测方法简单,易于推广,可望用于糖尿合并高血压患者左心功能筛查,具有-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老年 糖尿病 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 糖化血红蛋白 N端前脑钠肽
  • 简介:随着社会老年化日益明显,痴呆和糖尿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两大主要疾患。流行学调查显示在美国10%以上老年人患2糖尿,1994年北京地区的55岁及以上糖尿患病率为10%~12%;美国70岁及以上痴呆患病率达13.9%,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的痴呆患病率为3.5%~4.8%。老年人群中糖尿和痴呆的流行学研究发现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如两者在老年人群中均具有高发病率、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高医疗支付等,而这两大疾病的相关性研究成为国内外学者探讨热点。

  • 标签: 2型糖尿病 社会老年化 痴呆 糖尿病患病率 流行病学调查 老年人健康
  • 简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与糖尿是成人内分泌代谢病中常见的2种疾病,可合并存在,在临床诊断上容易造成漏诊误诊.而老年患者症状常不典型,更易延误治疗时机,导致疾病的控制不良甚至加速病情进展.因此,制定合理的诊疗策略对疾病的转归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老年糖尿病 诊疗 甲亢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内分泌代谢病 老年患者
  • 简介:目的探讨内源性分泌糖基化代谢终末产物受体(esRAGE)、C反应蛋白(CRP)与2糖尿(T2DM)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关系。方法将研究对象分成3组,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esRAGE水平,并检测CRP及其他临床指标。结果糖尿合并ACS组血清esRAGE较糖尿合并冠心病组及普通糖尿组明显降低(P〈0.01),糖尿合并冠心病组较普通糖尿组降低(P〈0.01);糖尿合并ACS组血清CRP较糖尿合并冠心病组及普通糖尿组明显增高(P〈0.01),糖尿合并冠心病组较普通糖尿组增高(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esRAGE与CRP负相关。结论esRAGE与T2DM合并ACS密切相关,对糖尿大血管并发症可能有潜在保护作用,且与ACS的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 标签: 内源性分泌型糖基化代谢终末产物受体 C反应蛋白 2型糖尿病 急性冠脉综合征
  • 简介:糖尿和骨质疏松症均是老年人的常见,据流行学调查,该二的发病率均随增龄而增加.糖尿患者是否易发生骨质疏松,或加速骨质疏松的程度,大多认为1糖尿可致骨质疏松较为肯定,而2糖尿是否也可引起骨质疏松还有争议.经近几年的临床研究,由于检测骨质疏松的方法进步,发现2糖尿患者的骨质疏松发生率约为50%左右,明显高于年龄、性别相匹配的非糖尿对照组.故目前多认为不论是12糖尿均可引起骨质疏松症,称之为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有别于绝经期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后二者统称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 标签: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2型糖尿病患者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1型糖尿病
  • 简介:目的评价运动训练对老年糖尿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Library、JBI、MEDLINE、EMbase、PubMed、Webof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及万方数据库中(自建库至2017年2月5日)关于运动训练对老年DPN患者平衡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RCT),由2名研究员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然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RCT,373例老年DPN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运动训练可延长老年DPN患者的睁眼/闭眼单足站立时间[WMD=3.8,95%CI(2.38-5.22),P〈0.00001;WMD=1.66,95%CI(0.86-2.46),〈0.0001],增加Berg平衡功能量表得分[WMD=1.34,95%CI(0.93-1.75),P〈0.00001],缩短计时起立-步行测试时间[WMD=-1.37、95%CI(-1.69--1.05),P〈0.00001].结论运动训练可显著改善老年DPN患者的静态和动态平衡功能,临床上应注重对老年DPN患者进行运动训练,从而改善其平衡功能,降低跌倒风险.

  • 标签: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运动训练 平衡功能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羟苯磺酸钙胶囊对老年糖尿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以寻求有效的防治药物.方法选择的80例(155只眼)老年DR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以糖尿饮食治疗为基础,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基础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接受基础治疗的同时加口服羟苯磺酸钙胶囊,0.5g/次,3次/d.两组均治疗6m.通过检测视力和眼底变化来观察临床效果;通过检测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GMP-140)和血小板电泳率(PER),观察血小板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1)试验组的显效率、好转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治疗6m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MAR、GMP-140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P<0.01),且试验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显著(均P<0.01);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PER均比试验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P<0.01),试验组比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1).结论羟苯磺酸钙胶囊能抑制血小板的活化,抑制血小板聚集及其黏附于血管内皮的过程,抑制视网膜病变微血栓的形成,从而改善老年糖尿视网膜病变患者血小板的功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老年 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血小板功能 羟苯磺酸钙胶囊
  • 简介:为了探究对糖尿合并血栓形成或对其合并血管梗塞性疾病的预防,作者采用活血化瘀的方法,运用中药通瘀灵(自拟方),对糖尿患者进行治疗,着重观察治疗前、后血浆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和组织纤溶酶激活剂TPA及其抑制物PAI的活性变化,并探讨其作用机制。资料与方法一、对象与方法按WHO(1985)标准确诊的糖尿患者,选择糖尿患者31例为中药组。其中男18例,女13例;年龄59±7岁;病程最长22年,最短6个月。其中伴有高血压者12例,冠心病者10例,神经病变者14例,眼睛病变者13例。全部病例均维持原糖尿的基础治疗,包括饮食控制、适当运动、降糖西药等较稳定的情况下,都给予通

  • 标签: Ⅱ型糖尿病 中医药疗法 通瘀灵 GMP-140 TPA PAI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Ⅱ糖尿(NIDDM)患者氧自由在和一氧化氮(NO)改变与高粘滞血症、高脂血症情况。方法对老年Ⅱ糖尿患者于入院后次日测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NO、血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脂蛋白、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变形指数等。对上述参数作直线相关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糖尿患者血沮NO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SOD低于≤59岁正常对照组;血脂、血流

  • 标签: 老年人 Ⅱ型糖尿病 SOD 氧自由基 一氧化氮
  • 简介:目的探讨2糖尿(T2DM)患者血糖漂移水平的差异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ontinuousglucosemonitoringsystem,CGMS)对43例正常人及87例2糖尿患者进行连续71±10)h的血糖监测,分析日内不同时段的血糖水平、平均血糖漂移幅度(MAGE)及日间血糖平均色对差(MODD);并用多普超声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及内中膜厚度,将糖尿者分为A组(IMT〈0.8mm)和B组(IMT≥0.8mm),与对照组C组进行比较。结果(1)糖尿组的血压、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体质量指数(BMI)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则降低(P〈0.01);B组冠心病及脑血管的百分比、糖尿病程、收缩压、HbAlC、BMI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较A组有增高(P〈0.05或P〈0.01);IMT与负2h血糖的相关性最强(r=0,88,P〈0.01),而与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呈负相关。(2)T2DM组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及IMT增加(P〈0.001);而CGMS显示的24hMBG、MAGE与IMT的相关性强(r=0.181,P〈0.01).(3)HbAlc与MBG呈正相关(r=0.82,P〈0.01),而与MAGE、NGE及MODD均不相关。(4)研究还证明:CGMS观测值与血浆葡萄糖值及指端毛细血管血糖均呈正相关(r=0.93,r=0.95,P均〈0.001)。结论T2DM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不仅与血压、血糖、血脂、HbAlc及IMT有关,而且与血糖漂移水平的差异密切关联,相似的HbAlc水平其血糖漂移的程度可以不同,而血糖漂移幅度大的患者发生慢性并发症的危险性高。

  • 标签: 糖尿病 2型 颈动脉疾病 动脉硬化 血管内膜 血糖
  • 简介:目的探讨“H”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部分血液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109例明确诊断“H”高血压患者,记录一般资料、血清Hcy、空腹血糖(GLU)、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肌酐(Cr)、肌酐清除率(Ccr)、血尿素氮(BUN)、血尿酸(UA)、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不同Hcy水平组之间GLU、HbA1c、Cr、Ccr、BUN、HDL—C、LDL—C相比,组间存在差异(P〈0.05)。不同Hcy水平组之间的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程、既往脑卒中、吸烟史、饮酒史、脑卒中家族史、体质指数(BMI)、TG、T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血脂、血糖和肾功能方面,“H”高血压患者Hcy水平与部分血液生化指标存在相关性。

  • 标签: 高血压 同型半胱氨酸
  • 简介:目的评估住院老年糖尿患者的营养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8年4月—2018年10月老年糖尿住院患者105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应用微型营养评估(mini-nutritionassessment,MNA)量表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等实验室指标,并分析这些指标与营养状况的相关性。结果105例住院老年糖尿患者MNA得分为(21.74±3.24)分,其中营养状况良好者30例(28.6%),营养不良风险者62例(59.0%),营养不良者13例(12.4%)。总蛋白正常64例(61.0%)、白蛋白正常94例(89.5%)、红细胞正常75例(71.4%)、血红蛋白水平正常79例(75.2%)。老年糖尿患者的MNA得分在性别、年龄、糖尿病程、糖尿合并症、糖尿并发症和糖化血红蛋白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规律运动的老年糖尿患者MNA得分优于不规律运动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MNA得分的患者白蛋白、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NA得分与总蛋白、白蛋白、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有相关性(均P<0.05)。结论老年糖尿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较高,医护人员应及时评估,提供有针对性的营养干预方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老年糖尿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 糖尿病 营养评价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腹壁巨大切口疝无张力修补术后肾功能的变化。方法监测71例巨大切口疝术前及无张力修补术后当天一第5天的肾功能指标的变化以及血利尿钠肽(BNP)的变化。结果患者术后第1、第2天的血肌酐(Scr)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第4天血尿素氮(BUN)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第5天BNP较术前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肾功能的损伤与BNP的升高无相关性。结论巨大切口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可导致肾功能及心功能的损伤,但两者无相关性,肾功能的损伤是否与腹腔压力有关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老年 切口疝 腹腔压力 肾功能
  • 简介:目的应用微型营养评定(MNA)方法来评价住院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的营养状况。方法对97名上海三所综合医院的住院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采用微型营养评定(MNA)问卷调查法进行营养评定,同时结合人体测量、生化检查、24小时回顾性膳食调查。结果①根据MNA评分:营养不良者21名(21.6%);营养不良危险者52名(53.6%);营养良好者24名(24.7%)。②轻度,巾度、重度肾功能损害3组的营养不良及营养不良危险者发牛率分别为70、7%、78.1%、100.0%。③MNA评价的营养状况结果有效的反应人体测量、生化检查、膳食情况的差异性。结论①住院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的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②微型营养评定(MNA)方法应用在住院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的营养状况评价中是可行的。

  • 标签: 营养评价 老年人 肾功能衰竭 慢性 营养状况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sST2、pro-BNP、超敏TNT测定在收缩功能正常心衰患者的诊断作用.方法符合(E/A比值〈1,pro-BNP〉220pg/mL)心衰患者100例,选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sST2、pro-BNP、超敏TNT、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1)收缩功能正常心衰组sST2、pro-BNP、超敏TN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2)收缩功能正常心衰组,随着纽约心脏学协会标准(NYHA)分级增加,血清sST2、pro-BNP、超敏TNT水平逐渐升高.NYHA分级与血清sST2、pro-BNP、超敏TNT水平正相关;(3)收缩功能正常心衰组,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EVDD)与血清sST2、pro-BNP、超敏TNT水平正相关,E/A与血清sST2、pro-BNP、超敏TNT水平负相关;(4)血清sST2、pro-BNP、超敏TNT水平呈线性正相关关系.结论血清sST2,pro-BNP、超敏TNT共同参与了心衰的病理、生理过程,对心衰尤其收缩功能正常心衰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sST2 PRO-BNP 超敏TNT 收缩功能正常心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