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AHNP)是一种发病急、进展快、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病情危重变化较大、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的急腹症。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有较大的进步,但还须继续努力,以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本文报告经我院诊治、诊断明确、病史较完整的六例AHNP病例,并进行简要的讨论,以提高对AHNP的认识。

  • 标签: 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 临床表现 预后 AHNP 病情危重 高治愈率
  • 简介:出血是一种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的脑卒中类疾病,发病后30d内的病死率高达30%~50%,幸存者也通常有严重的神经功能缺失后遗症,同时全球每年约新发200万脑出血患者[1]。脾脏摘除后伴发脑出血且对神经保护作用的病例报道国内外极为少见,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完善,学科之间交叉与联系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对其脾脏摘除后伴发脑出血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本文报道山东省曹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脾脏摘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复习文献探讨该病的神经保护机制。

  • 标签: 脑出血患者 文献复习 伴发 脾切除后 神经功能缺失 神经保护作用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口服华法令抗凝治疗期间出血的相关原因。方法收集27例因口服华法令抗凝治疗期间合并出血的急诊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在不同PT—INR值范围内导致出血的相关病因。结果27例服用华法令合并出血的病例中,13例(48.1%)所测PT—INR在2.0—3.0的目标值内,4例患者INR〈2.0;进一步检查发现这17例患者基本都合并有不同的易促使出血的疾病。结论老年患者服用华法令抗凝治疗期间发生出血与否并不完全取决于PT—INR值,还决定于自身潜在的疾病等相关原因;临床应用华法令时应因人而异地调整剂量并决定其抗凝强度。

  • 标签: 华法林 抗凝药 出血 凝血酶原时间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07年12月间收治的154例以上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的老年病人的临床特点,并与同期中青年病例比较。结果与中青年人相比,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存在明显诱因者较少见(39.6%),出血方式表现为呕血者较少见(21.6%),其伴随疾病(49.4%)和并发症(21.4%)较多,再出血率(16.9%)和死亡率(11.7%)较高。出血病因中,老年人以胃溃疡最多见(27.9%),其次为十二指肠溃疡(18.8%)及胃癌(18.2%);而中青人以十二指肠溃疡(34.3%)最多见,其次为胃溃疡(16.3%)及胃癌(10.6%)。老年人胃溃疡及胃癌出血的发生率均高于中青年人,而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发生率则低于中青年人(P〈O.05)。结论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以消化性溃疡多见,胃溃疡及胃癌出血的发生率较高,伴随疾病和并发症多,再出血率和死亡率高。

  • 标签: 胃肠出血 胃溃疡 胃肿瘤 死亡率 老年人
  • 简介:目的探讨并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后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情况及影响因素,以预防老年冠心病(CHD)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方法选择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2015年7月-2016年12月连续诊治的CHD服用抗栓药物治疗后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例7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期连续诊治的CHD未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例9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回顾调查法观察2组患者基本情况,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患者幽门螺杆菌(Hp)阳性率;测定血谷丙转氨酶(ALT)、肌酐(Cr)、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C反应蛋白(CRP)浓度.并按照年龄进一步分为2组(60~80岁老年人群和>80岁高龄人群),比较这2组人群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体质指数(BMI)、谷丙转氨酶(ALT)、TG、TC和LDL-C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CRP为(26.00±12.67)mg/L,高于对照组的(22.20±10.95)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肌酐(Cr)为(97.74±25.49)mg/L,高于对照组的(88.75±21.20)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80岁、有吸烟史、有消化疾病史、13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比例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有吸烟史、有消化疾病史、136尿素呼气试验阳性是CHD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吸烟、既往有消化疾病史及存在Hp感染是接受抗血小板治疗的CHD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临床上治疗CHD同时应积极干预消化道出血危险因素,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冠心病 上消化道出血 幽门螺杆菌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接受内镜治疗预防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再出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间连续入住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首次接受内镜治疗预防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再出血的肝硬化患者资料,随访至2014年11月16日或患者死亡。采用生存曲线描述分析患者再出血和生存情况,运用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年龄组患者再出血率和死亡率,评估年龄对内镜预防再出血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结果共纳入患者574例,根据年龄分为A组(〈60岁,373例),B组(60~74岁,160例)和C组(〉74岁,41例),中位随访时间31.6个月,8周再出血率为10.28%(A组vsB组vsC组:9.92%VS10.63%vs12.20%),远期再出血率为40.07%(A组vsB组vsC组:38.34%vs42.50%vs46.34%),8周死亡率为4.01%(A组vsB组vsC组:3.49%vs5.00%vs4.88%),远期死亡率为16.20%(A组vsB组vsC组:11.80%vs23.13%vs29.27%)。组间两两比较显示8周死亡率、8周再出血率和远期再出血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患者的远期死亡率低于B组(P〈0.001)及C组(P=0.001)。结论老年患者内镜预防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再出血安全有效,但远期生存较非老年患者差。由于老年患者的远期生存受众多因素影响,因此内镜预防再出血对长期预后的作用需要进一步研究加以明确。

  • 标签: 老年人 内镜治疗 再出血 肝硬化 疗效与安全性
  • 简介:目的观察内镜下静脉曲张套扎术(EVL)治疗老年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老年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出血(EVB)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2例,对照组58例。观察组给予内镜下静脉曲张套扎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内科药物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和1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8.39%vs41.38%,P〈0.05);观察组有异物感、恶心和呕吐等轻微不良反应,术后自行缓解,无严重手术并发症;观察组迟发性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4.52%vs60.34%,P〈0.01);观察组患者1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7.12%vs43.10%,P〈0.01)。结论内镜下静脉曲张套扎术治疗老年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疗效比较显著,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老年 静脉曲张套扎术 肝硬化 食管静脉曲张出血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减少老年三节段腰椎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出血量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70例三节段腰椎后路减压加椎间融合内固定的老年患者(70~85)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试验组在手术时静脉用氨甲环酸(术前静脉10mg/kg体重,术中1mg/公斤体重·h维持),对照组静脉用同等剂量生理盐水。对2组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输血例数、术后栓塞性并发症例数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和输血例数较对照组患者下降[分别为(748±352)mL:(1202±672)mL;(199±65)mL:(277±144)mL;3例:13例](P<0.05)。所有患者未发现栓塞性并发症发生。结论对老年患者进行后路三节段腰椎手术时,静脉使用氨甲环酸能明显降低患者术中、术后失血量及输血量,并且不增加栓塞性并发症形成的风险。

  • 标签: 氨甲环酸 老年 脊柱手术 椎管狭窄 失血
  • 简介:目的研究老年拔牙手术患者的疼痛特征,以及舒适护理干预的效果,为寻求减轻拔牙手术疼痛的有效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接受拔牙手术的7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老年组),另选择70例接受拔牙手术非老年患者作为非老年对照组。两组患者接受相同的拔牙手术和护理。进一步将老年组患者随机分为舒适护理亚组和常规护理亚组,每组35例。常规护理亚组行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舒适护理亚组行与常规护理亚组相同的常规拔牙手术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舒适护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所有患者的咀嚼痛和咬痛程度进行量化评分,对评分结果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拔牙后1d和2d老年组的咀嚼痛和咬痛评分均明显高于非老年对照组(P〈0.05、0.01)。拔牙后1d和2d舒适护理组的咀嚼痛和咬痛症状均比常规护理组有明显的改善(P〈0.05)。结论老年患者拔牙后的咀嚼痛和咬痛程度显著高于非老年患者,拔牙时牙科医师应当充分重视老年患者的疼痛特征,有利于进行拔牙手术;舒适护理能够改善老年拔牙手术患者的疼痛,具有较大的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老年 拔牙手术 疼痛 舒适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转运成功率、急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影响,为明确个性化护理是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有效的护理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2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2组的转运成功率、急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转运成功率和急救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00%vs88.33%,P<0.05;96.67%vs81.67%,P<0.05);观察组的出诊、急救和入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5.00%vs83.33%,P<0.05)。结论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施以个性化护理能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老年 急性心肌梗死 个性化护理 转运成功率 急救成功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目的分析泌尿外科老年患者手术室护理风险和干预措施,以供护理配合提高临床手术疗效参考。方法选取铜川市人民医院手术麻醉科在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124例老年泌尿外科手术患者进行护理效果的回顾性分析,依照不同护理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手术风险预警和防范干预护理措施。分析2组护理的效果。结果对照组出现护理风险事件8件,原因包括护理技术缺陷、意识淡薄和过度疲劳,观察组没有出现护理技术欠缺和服务意识欠缺等风险事件,观察组护士长和护理部抽查评分[(0.12±0.03)和(0.11±0.04)]均低于对照组[(0.68±0.26)和(0.72±0.19)](P<0.05)。观察组差错潜在危险问题和护理缺陷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医师满意度(98.4%)显著高于对照组(80.6%)(P<0.05)。结论泌尿外科老年患者手术存在较多安全隐患,护理人员在术中应严密配合手术操作,给予手术风险预警和防范干预护理,提高护理效果,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 标签: 泌尿外科 护理干预 护理风险 护理质量 护理差错
  • 简介:目的了解上海某老年护理院2014-2016年医院感染现患情况,为医院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床旁调查和病史查阅相结合的横断面调查方法,对某老年护理院2014-2016年某一日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现患情况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2014-2016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8.92%、9.02%、6.69%(Х^2=1.24,P>0.05);男性现患率(10.73%)高于女性现患率(5.92%)(xc=6.15,P<0.05);60~69岁、70~79岁、80~89岁、≥90岁组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5.56%、6.98%、8.15%、14.81%(Х^2=4.06,P<0.05);医院感染部位构成以下呼吸道(39.39%)和泌尿道感染(36.36%)为主;3年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8.18%、9.02%、6.69%(Х^2=1.02,P>0.05),标本送检率均为0.00%.结论应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和监测,改善经验用药情况,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老年护理院 医院感染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多脏器功能衰竭(MOFE)压疮预见护理的方法。方法对49例MOFE患者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包括营养、皮肤及全身情况的评估。营养评估:积分在19~25分为43例,积分≤18分为6例;压疮危险因素评估:积分在27~24分为38例,积分≤23分为11例,均为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通过制定压疮早期干预计划任务单,从局部减压、肢体活动、营养支持、心理护理、局部使用保护膜、舒适护理及动态监测等几方面进行全面、整体的干预。结果49例患者发生皮肤完整性受损的为2例,经精心治疗后得以痊愈,其余47例均保持了皮肤的完整性。结论对MOFE患者进行全面、整体的皮肤早期干预,将营养学与压疮防范相结合、将新技术与常规方法相结合能够使压疮发牛率降到盛低.伞面提高病人的护殚质量。

  • 标签: 老年人 多器官功能衰竭 褥疮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的疗效及其对护理的影响。方法观察9例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患者(试验组)与10例行传统开放肾癌根治术患者(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以及术后住院天数等,以及两种手术对护理的影响,再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在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拔除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是一种创伤小、出血量少和术后恢复快的新医疗方法,能降低护理难度和提高护理的质量与效率。

  • 标签: 肾癌根治术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 护理
  • 简介:血气分析是指溶解于血液中的气体成份的分压和含量的测定,是确定酸碱平衡状态的依据,对分析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非常重要[1]。护士是准确采集动脉血气的直接执行者。目前对动脉血气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评价较少,为提高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的准确率,确立该项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进行主动干预,并评价干预效果,这些都显得非常重要,也是当务之急。因此,本文探讨护理敏感指标监测在提高老年患者动脉血气采集准确率中的应用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 标签: 动脉血气分析 护理质量 标本采集 老年患者 指标监测 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