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观察来得时与格列奈台用治疗血糖控制不佳(HbA1c〉7.5%)患者40例,用药后FBG、2hBG和HbA1c的变化。结果:治疗后1、2、3、4、8、12、24周的FBG、2hBG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25)。结论来得时与格列奈合用司更好的模拟生理性胰岛素早期分泌,有效降低血糖,使血糖平稳,从而达到良好的整体代谢控制,临床应用完全有效。

  • 标签: 来得时 瑞格列奈 血糖 HbA1c(糖化血红蛋白)
  • 简介:对160例糖尿病前期伴CHF及Ua1b异常患者,应用彤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检测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u)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胰岛素(FINs)、LIMb、CHFNYHA分级,6分钟步行试验,超声心动图(UCG)检查评价左心室舒缩功能。结论:彤在改善胰岛素抵抗(IR),降低FPG、PG,调节脂代谢紊乱的同时,对改善心脏舒缩功能,减少UA1b有效。

  • 标签: 瑞彤(吡格列酮) 糖尿病前期 慢性心力衰竭(CHF) 尿白蛋白(UA1b)
  • 简介:选取人肝癌细胞株(HepG2)平均分为三组,分别加入5μg/mL,10μg/ml和20μg/mL三种浓度的异酚1μL,采用ATP—Lite法测定三组48小时后对应的活细胞数,每组重复试验9次,结果取平均值。计算HepG2细胞抑制率:HepG2细胞抑制率(%)=(异酚组活细胞数/4×10^4)×100%;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关键因子β-catenin和Tcf-4的基因表达mRNA的作用。结果随异酚浓度的增加,HepG2细胞抑制率明显增加,并且因子β-catenin和Tcf-4的基因表达mRNA的计量亦逐渐降低。结论异酚可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并诱导HepG2细胞凋亡,可能是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HepG2细胞的表达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 标签: 异丙酚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Β-CATENIN Tcf-4
  • 简介:目的针对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研究,从而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该院自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该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就诊序列号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平均纳入60例患者,其中一组为对照组,该组采用预混胰岛素进行皮下注射治疗,另外一组为观察组,该组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奈治疗,最后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相应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均得到有效的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奈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使患者的血糖指标得到有效的控制,同时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因此该方法值得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当中,并且大力推广,

  • 标签: 2型糖尿病 甘精胰岛素 瑞格列奈 治疗效果
  • 简介:对50例初发肥胖2型糖尿病给予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12周,治疗前、后检测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RG)、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BMI、FBG、PBG、TC、TG、LDL-C均降低,HDL—C升高。结论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有效。

  • 标签: 瑞格列奈 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 简介:目的在临床上,研究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格列奈+二甲双胍的方案进行治疗后的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型糖尿病患者,例数合计为60例,选取时间范围是2015年1月—2016年12月,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分2组,30例为一组。一组给予二甲双胍为主治疗(称为:对照组),另一组再联合使用格列奈(称为:观察组),对比2组血糖状况和发生不良反应数据。结果观察组2型糖尿病患者在治疗后,其3项血糖数据稳定,且优于对照组(P<0.05);但2组发生的不良反应数据(3.33%vs6.67%)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使用二甲双胍的基础上,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再联合实施格列奈的方案治疗,其效果更为理想。

  • 标签: 瑞格列奈 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初诊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应用西格列汀和格列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74例初诊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成西格列汀组与格列奈组,各37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西格列汀组的总有效率为89.2%,格列奈组的总有效率为86.5%,西格列汀组略高于格列奈组,对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PG、2hPG、HbA1c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西格列汀组的2hPG水平明显高于格列奈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FPG、HbA1c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格列汀组治疗后的BMI明显低于格列奈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格列汀组低血糖发生率为5.4%,格列奈组低血糖发生率为13.5%,西格列汀组明显低于格列奈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应用西格列汀和格列奈治疗的效果相当,西格列汀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糖指标与体质指数,低血糖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初诊2型糖尿病 老年患者 西格列汀 瑞格列奈
  • 简介: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DN患者112例,随机平分为对照组予以格列奈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舒洛地特,4个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FPG、HbA1c、TG、TC、BUN、24h尿蛋白量及SCr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不良反应(P>0.05)。结论舒洛地特联合格列奈可提高DN临床疗效,改善糖脂代谢及肾功能水平。

  • 标签: 糖尿病肾病(DN) 舒洛地特 瑞格列奈 糖脂代谢 肾功能
  • 简介:将60例继发失效的T2DM随机分为优泌乐25组和优泌30R组,治疗12周,结果:优泌乐25治疗的2hPBG控制好于优泌30R(P〈0.05),FBG、HbA1C、胰岛素用量及体重变化比较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优泌乐25组夜间低血糖发生率少于优泌30R组。结论:优泌乐25疗效优于泌30R,低血糖发生少于优泌30R组。

  • 标签: 优泌乐25 餐后2小时血糖(2hPBG) 低血糖 2型糖尿病(T2DM)
  • 简介:抽取50例老年慢阻肺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的治疗方式是使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氨茶碱。结果总有效率为96.00%(观察组)优于68.00%(对照组),且P〈0.05。结论使用布地奈德及特布他联合氨茶碱治疗老年慢阻肺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布地奈德 特布他林 氨茶碱 联合 慢性阻塞性肺病
  • 简介:目的观察舒伐他汀钙配合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高血脂合并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5月—2015年6月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1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6例。对照组给予格列齐特缓释片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舒伐他汀钙药物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3%(P〈0.01)。2组药物不良反应分别为5.26%和7.89%(P〉0.05)。结论舒伐他汀钙配合格列齐特缓释片联合应用治疗老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疗效好,且不良反应低。

  • 标签: 联合用药 糖尿病 高血脂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为评价每日一次给予格列吡嗪控释片(上午或下午口服)和格列本脲对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胰岛素分泌和肝葡萄糖生成的作用,GoEH、Kyriakidou—HimonasM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DiabetesMetabResRev.2004May—Jun;20(3):225~31)。这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将糖化血红蛋白(HbAIC)在8.6%~10.0%之间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4组,其中上午口服格列吡嗪控释片组11人,下午口服格列吡嗪控释片组10人,格列本脲组11人,安慰剂组10人,观察8周。

  • 标签: 格列吡嗪控释片 胰岛素分泌 格列本脲 糖尿病患 葡萄糖 代谢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