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监测血糖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掌握病情、指导用药。所以,糖尿病患者均应进行血糖监测,尤其是药物调整初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期间、应用胰岛素泵、糖尿病妇女妊娠期间、对低血糖反应不敏感、平时血糖波动大的患者,更应加强血糖的监测。控制稳定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适当减少检测次数。

  • 标签: 血糖监测 2型糖尿病患者 胰岛素泵 强化治疗期 糖尿病妇女 低血糖反应
  • 简介:糖尿病分1型、2型、妊娠糖尿病及特殊型糖尿病,无论得了哪种,要治疗都离不开对血糖的监测,因为这是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和了解病情控制情况的最基本参考依据,将血糖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是延缓糖尿病进展及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 标签: 血糖控制 监测 妊娠糖尿病 习惯 治疗方案 控制情况
  • 简介:为了实现血糖达标,自我血糖监测是每个糖尿病患者必须要进行的手段。初诊者(急性代谢紊乱病人除外)应一律进行一次血糖谱摸底,要测一天的三餐前半小时、后2小时的血糖,及睡前(约9~10pm)、半夜12点、晨起4~5点(一天最低血糖时间)等一天共8~9次以全方位的对病人血糖有个基本了解;然后安排好病人的治疗方案(饮食、运动、药物治疗),在达标前住院病人最好一天测7次,三餐前半小时,三餐后2小时及睡前(9~10点)左右;也可一天4次;早餐前30分钟,三餐后2小时。在血糖达标后,大致药物治疗隐定阶段,经济条件一般的病人,可不再1天4次,可改为一周测一天,一天测七次或四次血糖,但找医生看病的头一天.一定要测七次或4次血糖。如用胰岛素或胰岛素促泌剂的病人,要定期监测夜间或晨起4~5点血搪,一旦那一点出现高血糖,第2~3天一定连续观察此点的血糖水平。

  • 标签: 监测血糖 住院病人 胰岛素促泌剂 自我血糖监测 急性代谢紊乱 药物治疗
  • 简介:我今年63岁,是名退休工人,患糖尿病已经十几年了。确诊后,我服用消渴丸达10年之久,直到4年前,我的病情突然加重,道听途说是因消渴丸失效,就自己开始改服各种广告上推荐的药。

  • 标签: 糖尿病 顺口溜 退休工人 消渴丸
  • 简介:2009年10月1日晚,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晚会上,有一位患病近10年的“糖友”,她满怀欣喜,与众多群众一起载歌载舞。在现场,她用优美的民族舞打动了狂欢的群众;在场外,她用动感的现代舞帮助众多“糖友”控制好了血糖。她的名字叫闫娅莎。

  • 标签: 血糖 2009年 新中国 现代舞
  • 简介:为了让不能去医院听糖尿病讲座的病友了解讲座内容,学习相关知识,我刊“自修课堂”栏目今后将陆续摘编各大医院讲座内容,本期摘编北京同仁医院糖尿病知识讲座。

  • 标签: 糖尿病 自我监测 自我管理 血糖仪 护理
  • 简介:张艳晴(化名)来到医院就诊,她说:“我患糖尿病5年了,近半年血压又升高,大夫给我戴上高血压病的‘帽子’。我怎样做才能把血压控制好呢?”这个问题她提得很好,相信在现实中,有此类问题的病友为数不少。糖尿病患者的高血压患病率约为10%~80%,糖尿病引起高血压的机制,主要和主动脉硬化、小动脉阻力升高,肥胖、遗传等有关。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必须时刻关注自己的血压。

  • 标签: 高血压病 测血压 糖尿病患 主动脉硬化 医院就诊 血压控制
  • 简介:糖尿病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作为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糖尿病不但给患者带来身体的痛苦,导致生存质量的大幅降低,而且长期的治疗,使患者和社会均背负沉重的经济负担。在糖尿病的治疗中,患者进行自我血糖监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自我血糖监测是控制好糖尿病的好帮手,它能够给患者提供血糖控制水平的重要信息,

  • 标签: 自我血糖监测 慢性终身性疾病 投资 血糖控制水平 糖尿病 重大疾病
  • 简介:阳春三月,正是万物生长的时候。一年之计在于春,I型糖友为了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把糖尿病控制好,一样需要提高认识,加强管理。在咖啡姐姐的微信群里,很多糖友有一些新的问题和想法,同时也存在不少认识上的误区。本文跟大家聊聊I型糖友存在的最常见,也是对病情影响最大的两种误区。

  • 标签: 糖尿病 治疗 疗效 血糖
  • 简介:通过自身前后对照研究方法,利用动态血糖监测技术,观察36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原有治疗不变的条件下,分别进行糖耐量试验及馒头餐试验(间隔1周),观察2种试验的一致性及对试验当天血糖波动的影响。结果:馒头餐试验30分和60分钟血糖高于糖耐量试验该时点血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试验,其它时点血糖及5点平均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种试验条件下,患者全天血糖最高值、最低值、24小时平均血糖、血糖变异系数和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糖耐量试验时发生恶心、胃部不适事件6例,高于馒头餐试验1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馒头餐试验和糖耐量试验具有很好一致性,前者具有操作方便、胃肠道反应轻微、更符合生理等优势,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糖耐量试验 馒头餐试验 2型糖尿病 血糖波动
  • 简介: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胰岛素不足.若病情控制不理想,则会致使血糖过高,由于身体不能很好地利用血糖作为能量的来源.只好大量分解脂肪.于是就会产生过多的酮体。酮体是脂肪分解代谢的中间产物由β-羟丁酸(约占80%).乙酰乙酸(占10%~20%)和丙酮(占2%)组成。

  • 标签: 血酮 糖尿病 酮症酸中毒 血糖
  • 简介:糖尿病是一种可控制,但需长期或终身管理的代谢性疾病。患者为使自己通过治疗更好地达标,使血糖得以满意控制,防止各种急慢性并发症,自我监测是十分必要的。自我监测的意义在于获取血糖的有关信息,并作为调整药物、饮食及活动量的依据,以全面提高对病情的有效控制和对生活质量的调节能力。

  • 标签: 自我监测 代谢性疾病 慢性并发症 调节能力 生活质量 糖尿病
  • 简介:监测强调的是“自我”,意思是检测要自己做。不要靠别人。只要有能力。连自已的亲人都不必依靠。因为自己最了解自己。检查强调的是“定期”。依照生理和病理的变化,对疾病的监测与检查必须定期。有计划地进行,有些检查需要天天做或随时做,有的检查需要2~3个月做一次,有的检查需要半年或一年做一次,每种检查各有不同的特点和目的。

  • 标签: 做好血糖 监测建议 血糖监测
  • 简介:自我监测是糖尿病综合治疗的“五驾马车”之一。患者通过定期检测血糖,可以掌握自己血糖的控制情况,了解药物的治疗效果,并为调整用药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还可以了解进食对血糖的影响,正确指导饮食治疗。但通过对门诊病人的调查发现,约60%的患者监测血糖都不正确,主要存在以下五大误区。

  • 标签: 血糖监测 综合治疗 自我监测 定期检测 控制情况 治疗效果
  • 简介:病友故事王先生今年82岁,患糖尿病已有二十多年,也有十多年的高血压病史。最近他感觉常常在傍晚和睡觉前头晕胸闷,偶然自动测得血压比较高。

  • 标签: 动态血压监测 糖尿病 高血压病史 睡觉前
  • 简介:去年秋天,《糖尿病之友》杂志20l7年第10期传出噩耗,著名的糖尿病专家向红丁教授逝世,闻听此噩耗的瞬间,我如五雷轰顶,几乎失去了知觉,顿时呆若木鸡。有关向红丁教授的记忆如潮水股涌来……

  • 标签: 《糖尿病之友》 名师 向红丁
  • 简介:又是一年岁末时,糖友们纷纷感叹时间过得飞快,并开始总结一年来个人控制血糖情况以及学习到哪些糖尿病自我管理知识。我们欣喜地发现,随着各种糖新技术的发展运用和新知识、新技能的不断更新,控制血糖确实越来越简单了,生活的自由度也在逐渐扩大。在1型糖尿病群体中,仍有不少儿童青少年糖友的血糖控制得不理想,抑或是矫枉过正。他们的亲人仍放不下焦虑,糖友也不免时时纠结。

  • 标签: 1型糖尿病 流派 控制血糖 管理知识 血糖控制 矫枉过正
  • 简介:以往的血糖测量方法(毛细血糖、静脉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测试)只能做到通过仪器测量到某一时间段的血糖变化,而无法了解全天的血糖波动情况。对糖尿病的治疗不能提供一个非常完整的血糖监测。因此会对部分患者的无感知的低血糖和不明原因的血糖升高等现象的治疗和预防感到非常棘手。

  • 标签: 动态血糖监测仪 临床应用 糖化血红蛋白测试 血糖测量 静脉血糖 血糖变化
  • 简介:我今年78岁,患糖尿病12g。我的降糖方案10年没变,也几乎没有监测过血糖。去年出现口腔溃疡后,不知道为什么,一直好不了,晚上痛得睡不着觉,住院十多天治疗,出院了还是愈合不好。

  • 标签: 药物监测 口腔溃疡 降糖方 处方 治好 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