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2 个结果
  • 简介:张艳晴(化名)来到医院就诊,她说:“我患糖尿病5年了,近半年血压又升高,大夫给我戴上高血压病的‘帽子’。我怎样做才能把血压控制好呢?”这个问题她提得很好,相信在现实中,有此类问题的病友为数不少。糖尿病患者的高血压患病率约为10%~80%,糖尿病引起高血压的机制,主要和主动脉硬化、小动脉阻力升高,肥胖、遗传等有关。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必须时刻关注自己的血压

  • 标签: 高血压病 测血压 糖尿病患 主动脉硬化 医院就诊 血压控制
  • 简介:病友故事王先生今年82岁,患糖尿病已有二十多年,也有十多年的高血压病史。最近他感觉常常在傍晚和睡觉前头晕胸闷,偶然自动测得血压比较高。

  • 标签: 动态血压监测 糖尿病 高血压病史 睡觉前
  • 简介:监测血糖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掌握病情、指导用药。所以,糖尿病患者均应进行血糖监测,尤其是药物调整初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期间、应用胰岛素泵、糖尿病妇女妊娠期间、对低血糖反应不敏感、平时血糖波动大的患者,更应加强血糖的监测。控制稳定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适当减少检测次数。

  • 标签: 血糖监测 2型糖尿病患者 胰岛素泵 强化治疗期 糖尿病妇女 低血糖反应
  • 简介:155例研究对象,其中正常组50例:男性20例,女性30例,平均60.0±10.3(SD)岁;糖尿病组(2型,临床血压正常及未接受胰岛素治疗)47例:男性28例,女性19例,61.0±8.5岁;高血压组(轻中度)58例:男性33例,女性25例,59.4±8.0岁。采用TM-2421动态血压监测仪(A&D,日本)监测记录24小时ABP。采用SPSSl0.0软件分析实验数据。结果:(1)三组ABP均呈勺型变化,糖尿病和高血压组SB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P〈0.05)。高血压组DB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和糖尿病组(P〈0.01,或P〈0.05)。余弦法证实三组ABP变化的显著昼夜节律性,糖尿病和高血压组的夜间血压(SBP、DBP)下降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或P〈0.05)。(2)ABP参数:糖尿病和高血压组ABP均值和负荷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或P〈0.05);ABP变异性三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高血压组ABP曲线下面积显著性高于正常组(P〈0.01),与糖尿病组无显著性差别。结论:高血压和临床正常血压的糖尿病患者均出现ABP部分参数与正常对照组的显著性差异,提示:糖尿病患者在临床明确诊断高血压前已发生血压调节的明显病理改变。

  • 标签: 动态血压 糖尿病 高血压
  • 简介:糖尿病分1型、2型、妊娠糖尿病及特殊型糖尿病,无论得了哪种,要治疗都离不开对血糖的监测,因为这是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和了解病情控制情况的最基本参考依据,将血糖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是延缓糖尿病进展及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 标签: 血糖控制 监测 妊娠糖尿病 习惯 治疗方案 控制情况
  • 简介:为了实现血糖达标,自我血糖监测是每个糖尿病患者必须要进行的手段。初诊者(急性代谢紊乱病人除外)应一律进行一次血糖谱摸底,要测一天的三餐前半小时、后2小时的血糖,及睡前(约9~10pm)、半夜12点、晨起4~5点(一天最低血糖时间)等一天共8~9次以全方位的对病人血糖有个基本了解;然后安排好病人的治疗方案(饮食、运动、药物治疗),在达标前住院病人最好一天测7次,三餐前半小时,三餐后2小时及睡前(9~10点)左右;也可一天4次;早餐前30分钟,三餐后2小时。在血糖达标后,大致药物治疗隐定阶段,经济条件一般的病人,可不再1天4次,可改为一周测一天,一天测七次或四次血糖,但找医生看病的头一天.一定要测七次或4次血糖。如用胰岛素或胰岛素促泌剂的病人,要定期监测夜间或晨起4~5点血搪,一旦那一点出现高血糖,第2~3天一定连续观察此点的血糖水平。

  • 标签: 监测血糖 住院病人 胰岛素促泌剂 自我血糖监测 急性代谢紊乱 药物治疗
  • 简介:白白净净的白书记是一所著名学院的团委书记、口齿伶俐,工作认真,事业有成。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次常规的年度体检给踌躇满志的白书记凭空添加了一个新的身份;糖尿病患者。

  • 标签: 测血压 工作认真 年度体检 糖尿病
  • 简介:为了让不能去医院听糖尿病讲座的病友了解讲座内容,学习相关知识,我刊“自修课堂”栏目今后将陆续摘编各大医院讲座内容,本期摘编北京同仁医院糖尿病知识讲座。

  • 标签: 糖尿病 自我监测 自我管理 血糖仪 护理
  • 简介:糖尿病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作为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糖尿病不但给患者带来身体的痛苦,导致生存质量的大幅降低,而且长期的治疗,使患者和社会均背负沉重的经济负担。在糖尿病的治疗中,患者进行自我血糖监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自我血糖监测是控制好糖尿病的好帮手,它能够给患者提供血糖控制水平的重要信息,

  • 标签: 自我血糖监测 慢性终身性疾病 投资 血糖控制水平 糖尿病 重大疾病
  • 简介:血压是糖尿病的常见合并症或伴发病之,流行状况与糖尿病类型、年龄、是否肥胖以及人种等因素有关,发生率为30%~80%.中国门诊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约30%伴有高血压。I型糖尿病患者出现的高血压常与肾脏损害加重相关,而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通常是多种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并存的表现.高血压也可出现在糖尿病发生之前。糖尿病与高血压的并存使心血管病、卒中、肾病及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进展风险明显增加,也增加了糖尿病患者的病死率。控制高血压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和发展的风险.

  • 标签: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2型糖尿病 糖尿病并发症 心血管病 视网膜病变 流行状况
  • 简介:我患高血压20年之久,患糖尿病也有十余年,长年不间断地服药,控制尚好,但仍期望有朝一日出现一种能根治的良方。当下五花八门的宣传广告层出不穷,有些假药鱼目混珠,让我们这些不懂医药的人真假难辨。近日在某报刊看到一篇“高血压终身服药,是科学结论,还是误人陷阱?”的广告宣传文章,说高血压患者服用了某种降压药后,可以远离降压药,这是真的D-57请问专家,得了高血压,为何需要终身服药?

  • 标签: 高血压患者 终身治疗 终身服药 宣传广告 广告宣传 降压药
  • 简介:有许多患者的高血压病史在5~10年,平素血压常在150~160/90~100毫米汞柱之间,不规律服用降压药物,常常2~3天吃1次药,药物也变换不定。随着高血压病史的延长,有些患者会逐渐出现不规律的胸闷、气短、乏力等症状,尤其在活动后比较明显。有些患者会时常感到心悸,心跳“不规律”,自觉“心神不安定”。于是人们常常产生这样的疑问:高血压会导致心脏病吗?病情会很严重吗?

  • 标签: 高血压病史 心脏病 诱发 降压药物 毫米汞柱
  • 简介: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胰岛素不足.若病情控制不理想,则会致使血糖过高,由于身体不能很好地利用血糖作为能量的来源.只好大量分解脂肪.于是就会产生过多的酮体。酮体是脂肪分解代谢的中间产物由β-羟丁酸(约占80%).乙酰乙酸(占10%~20%)和丙酮(占2%)组成。

  • 标签: 血酮 糖尿病 酮症酸中毒 血糖
  • 简介:糖尿病是一种可控制,但需长期或终身管理的代谢性疾病。患者为使自己通过治疗更好地达标,使血糖得以满意控制,防止各种急慢性并发症,自我监测是十分必要的。自我监测的意义在于获取血糖的有关信息,并作为调整药物、饮食及活动量的依据,以全面提高对病情的有效控制和对生活质量的调节能力。

  • 标签: 自我监测 代谢性疾病 慢性并发症 调节能力 生活质量 糖尿病
  • 简介:监测强调的是“自我”,意思是检测要自己做。不要靠别人。只要有能力。连自已的亲人都不必依靠。因为自己最了解自己。检查强调的是“定期”。依照生理和病理的变化,对疾病的监测与检查必须定期。有计划地进行,有些检查需要天天做或随时做,有的检查需要2~3个月做一次,有的检查需要半年或一年做一次,每种检查各有不同的特点和目的。

  • 标签: 做好血糖 监测建议 血糖监测
  • 简介:自我监测是糖尿病综合治疗的“五驾马车”之一。患者通过定期检测血糖,可以掌握自己血糖的控制情况,了解药物的治疗效果,并为调整用药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还可以了解进食对血糖的影响,正确指导饮食治疗。但通过对门诊病人的调查发现,约60%的患者监测血糖都不正确,主要存在以下五大误区。

  • 标签: 血糖监测 综合治疗 自我监测 定期检测 控制情况 治疗效果
  • 简介:2012年10月8日,是我国第15个“全国高血压日”,主题是“健康生活方式——健康血压”;11月14日是第6个“联合国糖尿病日”,口号是“应对糖尿病,立即行动”。

  • 标签: 糖尿病 高血压 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血压 联合国
  • 简介:以往的血糖测量方法(毛细血糖、静脉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测试)只能做到通过仪器测量到某一时间段的血糖变化,而无法了解全天的血糖波动情况。对糖尿病的治疗不能提供一个非常完整的血糖监测。因此会对部分患者的无感知的低血糖和不明原因的血糖升高等现象的治疗和预防感到非常棘手。

  • 标签: 动态血糖监测仪 临床应用 糖化血红蛋白测试 血糖测量 静脉血糖 血糖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