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运动不可少除了服药之外,平衡膳食和保持运动是血脂管理最有效的方法,其中运动调被科学家共同认定为最安全、有效,且唯一能干预血月旨异常各个环节的治疗方法。改善血脂多项指标我们先来看看运动给血脂中各个指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带来的神奇改变吧。

  • 标签: 运动 低密度脂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 平衡膳食 治疗方法 总胆固醇
  • 简介:代谢综合征与肥胖及胰岛系抵抗有关。成人肥胖的特征是脂肪细胞体积增大,而脂肪组织分泌一些有生物活性的脂肪激素参与机体内能量平衡的调节。在转联素基因或联素基因剔除小鼠中功能分析中发现。联素是一个有胰岛素增敏作用的脂肪激素。事实上,肥胖对联素的降调节是肥胖导致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的一个机制。

  • 标签: 脂联素基因 糖尿病 临床问题 胰岛素增敏作用 脂肪细胞体积 基因剔除小鼠
  • 简介:我今年62岁,自从48岁那年因腿部碰破不好愈合,查出是糖尿病后,14年来也苦恼过、悲伤过。但在家人和同事的劝说与帮助下,我努力做好了以下四点,使血糖基本稳定,还没发现并发症。

  • 标签: 糖尿 要诀 并发症
  • 简介:有些糖尿病患者错误地认为:只要血糖正常就一切OK了。其实。仅监测血糖是远远不够的。如能及时发现各种并发症的蛛丝马迹,就可以避免很多悲剧的发生。那么,糖尿病病友应该如何监测各种并发症呢?为此,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王闻博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李经。

  • 标签: 血糖 北京朝阳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 内分泌科 糖尿病病友 副主任医师
  • 简介:我是在1994年被诊断为患了糖尿病的.迄今已有15年。我在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从不认识到认识,从被动治疗到主动应对,走过了一段曲折的路。

  • 标签: 糖尿病 临床 疗效 治疗
  • 简介:1结构与代谢GLP-1属于肠肽类激素,是在研究小肠分泌物过程中发现并分离的,迄今有20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肠道L细胞分泌的,受进食及神经-内分泌多种因素调节。研究表职。GLP-1的外周血桨浓度在进食后增高,以糖类和脂肪的刺激作用最强,蛋白质及肽类的刺激作用较弱。

  • 标签: GLP-1 抗糖尿病作用 神经-内分泌 肽类激素 刺激作用 细胞分泌
  • 简介:将106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侯氏黑散治疗组(53例)和血脂康胶囊对照组(53例),两组均予糖尿病基础降糖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血清TC、TG、HDL-C、LDL-C、HbA1c、FPG、2hPG及BMI。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FBG、P2hBG、HbA。TC、TG、LDL-C等均下降,HDL-C均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orP〈Q01);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侯氏黑散能有效改善T2DM的糖、代谢紊乱。

  • 标签: 2型糖尿病 脂代谢紊乱 眩晕 培土宁风法 侯氏黑散
  • 简介:2D11年12月24日上午,中国医学科学院糖尿病中心与北京协和医院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糖尿病科普教育活动。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心内科、肾内科、神经内科、眼科、血管外科等多个科室的知名专家齐聚一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病例的形式,讲解糖尿病及并发症防治知识,并回答“糖友”的踊跃提问,其间穿插糖尿病患者自编自演的舞蹈。这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得到了广大“糖友”的赞誉。

  • 标签: 北京协和医院 抗糖尿病 专家 中国医学科学院 联手 教育活动
  • 简介:检测了5年前后肥胖组32例和正常对照组19例脂肪素水平,并评价DMT、HOMA-IR和HOMA—β。结果5年后O组和NC组WH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空腹血糖(FBG)水平高于5年前,联素水平均低于5年前(P〈0.05)。5年后O组、BF、FBG和HOMA—IR水平高于NC组,HDL—C和联素水平低于NC组(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联素与BF呈正相关;与HOMA—IR呈负相关。结论随着年龄增长,肥胖和正常对照组的联素水平均逐渐降低,肥胖患者更明显;低联素血症与IR密切相关。

  • 标签: 肥胖 脂联素 动脉粥样硬化 胰岛素抵抗(IR)
  • 简介:本文总结分析了2型糖尿病患者体状况与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关系,现报道如下:1体状况体指人体所含脂肪量,目前临床对体的测量采用体率表示,即脂肪重量占人体总重量的比率,也可被称为体百分数,能够准确反映出受测者体内脂肪含量。体并非越少越好,但过多也会造成患者出现疾病。

  • 标签: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2型糖尿病 体脂率 患者 体脂百分数 脂肪含量
  • 简介:对新诊断6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2周胰岛素强化治疗,后继用胰岛素控制共12周,检测控制前后血糖,血脂,血压及SOD的变化。结果胰岛素强化治疗在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的同时,血脂及SOD也得到明显降低。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控制血糖的同时,可使血脂水平下降,并可有效降低SOD。

  • 标签: 超氧化物歧化酶 血脂 血糖 糖尿病 2型糖尿病
  • 简介:该文首先简述了糖尿病和牙周炎的双向关系,继而详细的介绍了牙周干预治疗对患者的联素、炎性因子和糖脂代谢的影响,其目的在于提高伴糖尿病牙周炎患者的治疗疗效和降低伴2型糖尿病牙周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

  • 标签: 牙周干预 2型糖尿病 牙周炎 影响
  • 简介:检测54例2型DPN患者与3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丙二醛(MDA)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与活性;随机分为GSH组和CON对照组。GSH组予谷胱甘肽1.8g/d,静点14d,CON组常规给予B族维生素治疗,分别检测治疗前后MDA、SOD及下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同时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TH、HDL,HbA1C,ALB,分析对MDA、SOD、SCV的影响。结果HbAlC、TG、HDL对MDA均有相关性,其中HbAlC影响较大(R=0.0718);HbAlC对SOD也有一定相关性(R=0.0443)。在糖尿病神经损伤修复方面的相关因素中,病程、HbA1C、HDL、ALB对SCV均有相关性,高密度脂蛋白对SCV的影响最大(R=0.0796);病程对SCV的影响最小(R=0.044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PN患者存在着严重的氧化应激状态,这可能与HbA1c、血脂相关。同时,HbA1c、血脂、ALB以及病程等因素又进一步加剧体内氧化应激程度,加重了神经病变的发展。

  • 标签: 糖尿病神经病变(DPN) 氧化应激 尿微量白蛋白 血脂 HBA1C
  • 简介:将76例DPN患者随机分为单药组38例和联合组3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单药组仅予以前列地尔10u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ml中缓慢静注,1次/日,联合组在单药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静脉滴注治疗,2组疗程均为2周。所有患者在试验前、后均接受临床神经症状、体征评估及肌电图检查。肌电图检测治疗前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sNcV)及运动传导速度(MNcV)变化。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2.11%,高于单药组的78.95%;2组治疗后sNcV、ⅫNcV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联合组优于单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前列地尔能有效治疗DPN,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应用疗效更佳,并且安全性良好。

  • 标签: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 前列地尔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