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众所周知,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是心血管疾病,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老年“糖友”心衰发病率接近22%。心衰发生时,心脏不能将从静脉流回心脏的血液充分排出,无法满足全身组织的需要,因此会出现心慌、烦躁等症状。平躺时,因心脏负荷增加,症状也会加重。当患者坐起或枕较高的枕头时,

  • 标签: 心脏负荷 高枕 心血管疾病 主要死因 糖尿病 发病率
  • 简介:发表于近期《美国心脏病学院周刊》的两项最新研究揭示:患有糖尿病及勃起功能障碍(ED综合征)的男性,其心脏健康状况较一般患者更令人担忧。研究者称,ED综合征可称得上是男性糖尿病患者并发冠心病的早期预警信号!出现此预警信号的患者具有相对较高的心脏病发病率及致死率。不过,合理应用调脂药可将此风险降低约1/3。

  • 标签: 心脏健康 综合征 ED 美国心脏病学院 勃起功能障碍 预警信号
  • 简介:有许多患者的高血压病史在5~10年,平素血压常在150~160/90~100毫米汞柱之间,不规律服用降压药物,常常2~3天吃1次药,药物也变换不定。随着高血压病史的延长,有些患者会逐渐出现不规律的胸闷、气短、乏力等症状,尤其在活动后比较明显。有些患者会时常感到心悸,心跳“不规律”,自觉“心神不安定”。于是人们常常产生这样的疑问:高血压会导致心脏病吗?病情会很严重吗?

  • 标签: 高血压病史 心脏病 诱发 降压药物 毫米汞柱
  • 简介:糖尿病性心脏病属于中医“厥心痛”,“心痛”,“胸痹”,“胃痛”等范畴;尽管本病证变化多端,但基本上分为本虚标实两大在。本虚系指阴阳气血亏损,标实为阴寒、痰浊、血瘀交互为患,因此,辨证当分清标本虚实,抓住主证与兼证,主次缓急,治疗才能得心应手。临床多见于以下6型:

  • 标签: 糖尿病性心脏病 辨证选方 中医 本虚标实 气血亏损
  • 简介:据报道,最近在英国Glasgow举行的第16届国际高血压学会学术会议上,专家们指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糖尿病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预后有明显的不利影响,特别是发生急性心梗和接受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糖尿病患者。最近的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接受PTCA治疗后,其并发症发生和冠脉再狭

  • 标签: 糖尿病患者 药物治疗 死亡率 缺血性心脏病 高血压 并发症
  • 简介: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致心脏损害的心电图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8月50例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另取同期50例2型糖尿病未并发微血管病变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心电图检出率与心电图异常类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电图异常率为88%(44/50),较对照组的34%(17/50)明显更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ST-T改变、心律失常及其他心电图异常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心电图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造成的心脏损害,在糖尿病心肌病与糖尿病并冠心病的早期防治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临床应予以重视。。

  • 标签: 2型糖尿病 心脏 微血管病变 心电图 损害
  • 简介:对5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心血管反射试验及定量感觉检查,结合临床症状确定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和周围感觉神经损伤。结果:在入组患者中周围感觉神经损伤的发生率为28%,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发生率为10%,存在早期周围感觉神经损伤的患者中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发生率为22%,具有周围感觉神经损伤的患者中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发生率为21%,无周围感觉神经损伤的患者中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发生率为6%。结论: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可发生于早期周围感觉神经损伤的患者,两者在病变程度间可能具有相关性。

  • 标签: 糖尿病(DM)心脏自主神经病变(CAN)周围感觉神经损伤(PN)
  • 简介:目的对滋阴活血法治疗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400例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3年4月―2015年4月期间,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0例.对照组口服长效消心痛片和丹参滴丸,观察组口服消心痛片,并给予滋阴活血汤.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率和血脂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率和血脂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使用滋阴活血法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滋阴活血法 糖尿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 简介:1教育的必要性糖尿病的患病率正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全国现约有4000万糖尿病患者。到2025年中国继印度之后将成为世界第二糖尿病大国,糖尿病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它已成为公众关注的卫生健康和社会问题。

  • 标签: 糖尿病教育 防治 糖尿病患 社会问题 卫生健康 患病率
  • 简介:不知道是第几次和衣而睡了,这些日子,赵先生总是感觉身体很疲倦。他患2型糖尿病已近三年,38岁就已是公司主管的他,主要负责公司的宣传、策划工作。他的工作都是又累又细的活,而且“变数”很大,日攻夜战赶出来的工作,常常要面临推倒重来的“命运”。无法准点就餐的生活,加上越来越大的工作压力和频繁波动的血糖,在一年前他终于被迫放弃药物治疗,改用胰岛素。但繁重的工作带给他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这次半夜醒来后,他起身关电脑,却一下子摔倒在地不省人事。

  • 标签: 工作压力 低血糖 2型糖尿病 药物治疗 精神压力 胰岛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