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一些中老年糖友体检查骨密度时发现骨密度减少,那么,什么是骨密度减少呢?骨密度减少是不是就是骨质疏松了?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呢?

  • 标签: 骨密度 密度减少 骨质疏松 中老年
  • 简介:2010年,政府要想办法让市民接纳和食用钠盐。丁向阳副市长表示,将在北京市启动推广钠盐,年内供应量将占市场10%。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健康成年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不宜超过6克。而卫生部门有调查显示,北京人每天食盐平均摄入量为13.4克,超过标准一倍多,农村地区更是高达1615克。食用盐合格率食盐过多是导致北方人高血压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 标签: 低钠盐 世界卫生组织 健康成年人 卫生部门 农村地区 摄入量
  • 简介:巧克力虽然是甜食,但其实它只是一种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含糖量并不是很高,因而缓解低血糖反应的效果也不是很明显。相反,没有甜味的面包、馒头、饼干等主食,因为其中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进入人体后能迅速分解释放葡萄糖,也能起到升高血糖的作用。缓解低血糖最好的食物是葡萄糖块,超市有售。

  • 标签: 低血糖反应 巧克力 面包 碳水化合物 葡萄糖 高热量
  • 简介:在一些少见的特殊类型的糖尿病中,遗传因素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本文着重介绍几种与遗传关系密切的特殊类型的糖尿病。

  • 标签: 遗传因素 糖尿病 遗传关系
  • 简介:将60例IGT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所有病人在控制饮食、运动的基础上,其中实验组30例,口眼茵陈五苓散汤剂:茵陈15g,茯苓20g,泽泻15g,白术12g,猪苓15g,桂枝6g。上药水煎服200ml,早晚饭后各服100ml;对照组30例,单纯采取饮食、运动治疗。两个月为一疗程,治疗时间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和OGTT2小时血糖、血脂、胰岛功能的变化。结果:临床使用茵陈五苓散治疗痰湿型IGT能有效降低血糖、血脂和改善胰岛素抵抗。

  • 标签: 茵陈五苓散 痰湿型 葡萄糖耐量低减 临床研究
  • 简介:303例住院死亡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与同期住院的301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肾病、心、脑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高血糖、高血压、脂代谢紊乱等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及血脂,是降低糖尿病患者病死率的主要措施。

  • 标签: 糖尿病 死亡原因 危险因素 病死率
  • 简介:检测92例高尿酸血症(HUA)、88例正常的患者,对两组间的血糖、血脂、血压对比分析。结果老年HUA患者血清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压均高于对照组,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糖尿病及血脂异常与HUA的发生密切相关

  • 标签: 老年 高尿酸血症 高血压 糖尿病 血脂异常
  • 简介: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与未合并脂肪肝患者的区别,分析影响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相关因素。方法抽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2型糖尿病患者资料180份,分为合并脂肪肝63例与未合并脂肪肝组117例,对比两组患者在年龄、体重指数(BMI)、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方面的数据差异。结果在180份资料里,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占资料总数的35.00%。合并脂肪肝组在BMI、TG、TC、Hba1c、LDL-C等水平均高于未合并脂肪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DL-C水平上低于未合并脂肪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发病率与体重、血脂、Hba1c等因素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应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策略,预防和控制该病的发生和发展。

  • 标签: 2型糖尿病 脂肪肝 相关性 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糖尿病、脑梗死与颈动脉斑块三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患者139例,分别按照是否脑梗死分为脑梗死组和非脑梗死组,按照是否患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和无糖尿病组,按照颈动脉斑块的厚度分为斑块组和无斑块组,分析糖尿病、脑梗死、颈动脉斑块三者间的关系。结果脑梗死组颈动脉斑块和糖尿病阳性率均高于非脑梗死组,且斑块组的脑梗死和糖尿病阳性率也高于无斑块组,糖尿病组的脑梗死和颈动脉斑块阳性率也均高于无糖尿病组。三者相关性密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斑块易导致血栓的形成,是造成脑梗死的重要原因;而糖尿病可导致颈动脉斑块的形成,增加脑梗死的风险,在脑梗死的临床诊治中应加强合理的血糖管理。

  • 标签: 糖尿病 脑梗死 颈动脉斑块 相关性
  • 简介:糖尿病和癌症是目前分布广泛且患者人数快速增长的疾病。2010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和美国癌症学会(ACS)联合发表糖尿病与癌症共识报告,该报告指出糖尿病患者(主要是2型糖尿病)罹患肿瘤的风险增加,包括肝癌、胰腺癌、子宫内膜癌、结肠癌/直肠癌、乳腺癌、胆囊癌等,且糖尿病患者合并肿瘤的预后及死亡风险增加,糖尿病患者前列腺癌风险降低,对于其他部位癌症无相关性或不确定。糖尿病患者肿瘤风险增加的原因可能部分由于两者共同的危险因素,如增龄、肥胖、不合理膳食、运动减少,直接相关机制可能包括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生长因子、高血糖慢性炎症和氧化应激有关。不同类型及作用机制的降糖药物与糖尿病患者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也有重要影响。目前关于降糖药与肿瘤的发生风险的研究结果尚存在一定争议,关于降糖药的安全性也是目前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将简要综述部分常用降糖药物与癌症的关系。

  • 标签: 糖尿病治疗药物 美国癌症学会 相关性 美国糖尿病学会 患者人数 死亡风险
  • 简介: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16例自愿病人进行调查并评定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抑郁症的几率明显高于非2型糖尿病患者,同样合并抑郁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亦明显困难于非合并抑郁症者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抑郁情绪,影响血糖的平稳控制,应进行合理的干预

  • 标签: 2型糖尿病(T2DM) 抑郁 分析 干预
  • 简介:将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高血糖患者,按照入院的末梢血糖、HbA1c水平不同分成糖尿病组和应激性高血糖组,根、、据血糖控制的目标值不同,了解各组的预后差异。结果无论糖尿病组,还是应激性高血糖组,常规治疗良好率都有统计学差异,说明血糖控制目标在6.2—8.3mmol/L预后最佳。结论对于ICU的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血糖升高患者,无论是糖尿病患者,还是应激性高血糖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在6.2~8.3mmol/L预后最佳。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高血糖 重型颅脑损伤
  • 简介:选择T2DM患者120例,探讨血糖、血压、血脂、胰岛素抵抗、hsCRP等与大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结果:大血管并发症组在血糖、血压、血脂、胰岛素抵抗、CRP方面明显高于无大血管并发症组。提示:大血管并发症应强化危险因素综合干预治疗。

  • 标签: 2型糖尿病(T2DM) 大血管并发症 相关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主要是对小儿肥胖以及糖尿病的发病进行相关性研究[1]。方法主要是选取该院在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所接收治疗的80例小儿肥胖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将其分成为实验组患者,另外选择80例没有肥胖症的儿童作为对照组。把两组儿童的空腹血糖和用餐之后2h的血糖指标进行对比,并且对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异常以及糖尿病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空腹血糖受损、耐糖量异常以及糖尿病的发生概率都要比对照组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患儿在空腹时的血糖、用餐之后2h的血糖等指标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的肥胖症是引发糖尿病的重要因素,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小儿的肥胖,同时提高小儿的身体健康水平。

  • 标签: 小儿肥胖症 糖尿病 发病率 相关性研究
  • 简介:近年来糖尿病患者发生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渐被人们重视。部分病例对照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发生肝细胞癌的风险较无糖尿病者增加2-3倍,提示糖尿病是肝癌发生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2型糖尿病(T:DM)患者中以发生胰腺癌的患病率最高。糖类抗原CA199是一种胃肠道肿瘤相关抗原,是胰腺癌、直肠结肠癌、原发性肝癌、卵巢癌、肺腺癌的主要标志物,其中以胰腺癌升高最为明显,但CA199是非特异性肿瘤相关抗原,很多良性疾病如急慢性胰腺炎、胆道梗阻疾病也会导致CA199升高。近来发现提示CA199升高与高糖毒性有一定关联。故收集了2010年-2013年8月份我科60例住院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T,DM血清CA199升高的相关因素。

  • 标签: CA199 2型糖尿病 相关因素分析 患者 血清 肿瘤相关抗原
  • 简介:随机选取134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析其脑电图表现,用χ^2检验统计分析性别、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高血压、病程、糖尿病肾病等因素与脑电图结果的相关性。结果134例2型糖尿病患者脑电图异常率为73.13%。性别和糖尿病肾病因素对脑电图异常率无明显相关性,P〉0.05;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高血压、病程等与脑电图异常率有明显相关性,P〈0.01;高密度脂蛋白对脑电图正常率有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脑电图异常率与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高血压、病程等因素有明显相关性;性别及糖尿病肾病与脑电图异常率无相关性,高密度脂蛋白的升高能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脑电图异常的发生率。

  • 标签: 2型糖尿病 脑电图
  • 简介:糖尿病是目前常见的全身代谢性疾病之一,容易造成较多并发症状,易导致继发感染的发生。种植义齿口腔临床较为理想的缺牙治疗方法,但糖尿病患者进行种植义齿修复,会由于种植体与骨之间结合不良,软组织愈合缓慢,甚至发生急慢性炎症病变,而导致种植治疗失败。如何提高糖尿病患者种植义齿后骨结合效果,降低急慢性感染或愈合不良的发生率成为广大学者研究的热点。

  • 标签: 糖尿病 口腔种植 种植义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