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随着医学模式转变以及人类健康观念更新,整体护理成为护理服务重要内容。整体化护理主要任务是:把病人视为一个整体,从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方面来考虑病人身心健康问题。这表明社会向护理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标准。而整体化护理开展使护理服务工作量自然而然地随之大幅度增加。

  • 标签: 护理医德 整体护理 医学模式 健康观念 护理服务 护理质量
  • 简介:背景:直肠类癌属于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上较少见。目前对直径1~2cm直肠类癌治疗方式尚存在争议。目的:检测Ki-67直肠类癌表达水平,探讨直肠类癌内镜切除治疗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和武汉同济医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确诊为直肠类癌,肿瘤直径<1.5cm、行内镜黏膜切除术患者83例,分析其病例资料,并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组织Ki-67表达。结果:术前内镜超声检查显示83例患者肿瘤均位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无固有肌层浸润或转移,术后平均随访38个月,无一例患者复发或转移。所有患者肿瘤组织Ki-67均呈低表达(0.84%±0.67%),肿瘤直径<1.0cm与1.0~1.5cm组间性别、年龄、肿瘤部位、Ki-67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Ki-67指数均值0.84%为临界值分组,两组间各项临床病理参数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组直径<1.5cm直肠类癌Ki-67均呈低表达,提示肿瘤细胞增殖不活跃。对于直径<1.5cm、无固有肌层浸润或转移、Ki-67低表达直肠类癌,内镜局部切除治疗安全、有效。

  • 标签: 直肠类癌 免疫组织化学 KI-67抗原 内镜切除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MMP-7(基质溶解素)结直肠上皮病变恶性转变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7例结直肠癌,23例结直肠腺瘤、10例非肿瘤性息肉及10例正常结直肠组织手术标本石蜡切片中MMP-7表达。结果37例结直肠癌切片中25例MMP-7为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67.6%);23例腺瘤切片中,15例表达阳性,阳性表达率65.2%;10例非肿瘤性息肉,1例阳性表达,阳性率10%;10例正常结直肠上皮对照均未见表达。结论MMP-7结直肠上皮病变恶性变逐渐增强,结直肠癌发生发展重要作用。

  • 标签: MMP-7 阳性表达率 结直肠癌 肠上皮 息肉 非肿瘤性
  • 简介:背景:具核梭杆菌(Fn)是口腔常见致病菌,研究发现Fn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尤其是炎症相关性结直肠癌。目的:探讨Fn感染在结肠癌细胞形成炎性微环境机制。方法:构建Fn感染Caco-2细胞炎症模型,行miRNA测序。将miR-181bmimics或inhibitor转染Fn感染Caco-2细胞。以q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TNF-αmRNA和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上清液TNF-α含量,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穿膜淋巴细胞数。结果:Fn组TNF-α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上清液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5),穿膜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增多(P〈0.05)。miRNA测序和qRT-PCR结果均显示,Fn组miR-181b表达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miR-181bmimics+Fn组TNF-α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而miR-181binhibitor组TNF-α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生物信息学工具和双荧光素酶检测证实TNF-α可能为Caco-2细胞miR-181b靶基因。结论:Fn通过抑制Caco-2细胞miR-181b表达而上调TNF-α表达,募集淋巴细胞形成炎性微环境

  • 标签: 具核梭杆菌 miR-181b 肿瘤坏死因子Α 结直肠肿瘤
  • 简介:背景:生存素(survivin)是凋亡抑制蛋白家族成员,胃癌和癌前病变可能有一定程度表达,对胃癌和癌前病变诊断有相当重要意义.目的:探讨生存素不同胃黏膜病变表达,以及胃癌组织中生存素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关系,以阐明生存素胃癌发生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生存素mRNA和蛋白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和胃癌组织表达,分析胃癌组织中生存素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关系.结果: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和胃癌组织中生存素mRNA表达率分别为2.5%、25.0%和59.6%,生存素蛋白表达率分别为O%、15.0%和51.9%,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肿瘤累及浆膜层、有局部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Ⅲ~Ⅳ期胃癌患者癌组织中生存素mRNA和蛋白表达率分别显著高于肿瘤未累及浆膜层、无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Ⅰ~Ⅱ期者(P<O.05).结论:生存素胃癌中有较高表达率,其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局部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相关.生存素基因可能参与了正常胃黏膜、癌前病变至胃癌转化过程,可作为胃癌独立预后指标.

  • 标签: 生存素 胃癌组织 表达率 癌前病变 肿瘤 TNM分期
  • 简介:背景: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主要参与对DNA损伤反应,caspase-3主要参与细胞凋亡调控,两者与结直肠癌发生关系尚不十分清楚。目的:探讨PARP-1和caspase-3结直肠腺瘤和腺癌表达及其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关系。方法: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9例结直肠腺瘤、70例结直肠腺癌和10例癌旁黏膜石蜡包埋标本PARP-1和caspase-3表达,分析腺瘤和腺癌组织两者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参数相关性,以及两者间相关性。结果:结直肠腺瘤和腺癌组织,PARP-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结直肠黏膜(55.9%和82.9%对20.0%,P〈0.05),caspase-3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结直肠黏膜(33.9%和28.6%对100.0%,P〈0.05)。结直肠腺瘤,PARP-1表达与腺瘤数目相关,caspase-3表达与上皮内瘤变程度相关;结直肠腺癌,PARP-1表达与癌组织分化程度相关。PARP-1与caspase-3结直肠腺瘤和腺癌组织表达无相关性。结论:PARP-1和caspase-3结直肠腺癌发生、发展过程起有重要作用,两者联合检测对结直肠腺癌早期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 标签: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 结直肠肿瘤 腺瘤 腺癌
  • 简介:Syndecan-1是一种由硫酸乙酰肝素链和硫酸软骨素链修饰I型跨膜蛋白多糖,主要表达于上皮细胞表面,与肿瘤多种生物学行为关系密切。目的:研究Syndecan-1结直肠腺瘤和腺癌表达,探讨其与结直肠腺瘤和腺癌发生关系。方法:分别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56例结直肠腺瘤、42例腺癌和20例正常结肠组织Syndecan.1mRNA和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与结直肠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结果:RT-PCR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Syndecan-1mRNA和蛋白重度异型增生腺瘤和腺癌表达显著低于正常结肠组织和轻、中度异型增生腺瘤(P〈0.05),正常结肠组织与轻、中度异型增生腺瘤之间以及重度异型增生腺瘤与腺癌之间其表达无明显差异。Syndecan-1mRNA和蛋白表达与腺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以及TNM分期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以及是否合并结直肠腺瘤无关。结论:随着结直肠腺癌恶性程度增加,Syndecan-1表达显著降低。Syndecan-1介导细胞间黏附破坏结直肠癌致癌机制可能起关键作用。

  • 标签: SYNDECAN-1 结直肠肿瘤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目的:应用压力传感器持续监测气囊压力,观察气囊压力变化规律,为临床更好进行气囊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气管导管外露指示气囊通过三通、延长管与压力传感器相连,压力传感器压力信号输出端与PHILIPS床旁监护仪压力导联线相连,压力校正完成后,通过监护仪持续监测气囊压力,每小时记录一次气囊压力。结果:各时间点气囊压力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F=8.367,P=0.001,各时间点气囊压力存在统计学差异,至少有两个时间点气囊压力存在差异;两两比较结果显示,5小时、7小时、8小时气囊压低于起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囊压力与监测时间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33,气囊压力随着时间推移呈下降趋势。结论:气囊存在微漏气,气囊压力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下降,使用压力传感器可以持续动态监测气囊压力,及时发现压力不足,保证气囊压力处于控制范围。

  • 标签: 人工气道 气囊压力 压力传感器
  • 简介:目的探讨肝母细胞瘤组织Fas、FasL及FAP-1和组织淋巴细胞Fas、FasL表达状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Fas、FasL多克隆抗体及FAP-1单克隆抗体对15例小儿肝母细胞瘤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以检测其组织Fas、FasL及FAP-1和淋巴细胞Fas、FasL蛋白表达,并以相应正常肝组织作对照。结果肝母细胞瘤组织Fas表达(78%)高于正常肝组织(5%),阳性信号主要位于细胞膜和细胞浆,呈胞浆型表达。正常肝组织FasL表达阴性,而肝母细胞瘤FasL表达73%,两者表达率差异明显;15例肝母细胞瘤FAP-1阳性表达13例。同时发现瘤周淋巴细胞Fas、FasL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68%,而在正常肝组织表达均为阴性。结论正常肝组织同时表达Fas/FasL,维持其自身细胞增殖与凋亡平衡重要作用;肝母细胞瘤组织Fas、FasL表达上调以及FAP-1阳性表达可诱导表达Fas淋巴细胞凋亡以实现免疫逃逸。

  • 标签: 肝母细胞瘤 FAS/FASL FAP-1 蛋白表达 免疫逃逸
  • 简介:目的探讨Survivin蛋白、CDX2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表达,为结直肠癌早期诊断、基因靶点治疗、评估预后、判断复发提供新标记物。方法收集结直肠癌、腺瘤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及正常对照组各30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各组Survivin蛋白、CDX2表达情况。结果Survivin蛋白表达腺癌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及正常组各组间均有明显差异(P〈0.01);CDX2表达腺癌组与低级别瘤变组、正常组之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正常组之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与正常组之间均有显著差异(P〈0.01),而腺癌组与高级别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Survivin与CDX2表达呈高度密切负相关(r=-0.64,P〈0.01)。结论Survivin蛋白、CDX2是结直肠癌发生发展重要生物学标记物,两者有密切相关性,联合检测可为结直肠癌早期诊断、基因靶点治疗、评估预后、判断复发提供新手段。

  • 标签: SURVIVIN CDX2 结直肠癌 上皮内瘤变
  • 简介:目的探讨胃癌病人外周血中CK20mRNA: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巢式RT-PCR技术检测70例胃癌病人手术前、后外周血CK20mRNA表达情况,并以20例健康志愿者为阴性对照,以胃腺癌细胞株BGC-823作阳性对照。结果CK20mRNA术前阳性表达率为32.9%,阳性表达率与组织学类型具有相关性(P〈0.01),而与TNM分期、肿瘤部位、病人性别无明显相关性(P〉0.05)。术后CK20mRNA阳性表达率明显高干术前(P〈0.05);20例健康志愿者无一例阳性表达,胃腺癌细胞株BCK-823均为阳性表达。结论CK20mRNA作为标志物用于检测胃癌血循环微转移是可靠;手术操作可促使肿瘤细胞释放入血。

  • 标签: 聚合酶链式反应 胃肿瘤 微转移 细胞角蛋白
  • 简介:一般资料本组共46例,年龄28~50岁,平均39岁。临床症状主要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月经周期缩短等。粘膜下子宫肌瘤全部为O型(带蒂粘膜下肌瘤)及Ⅰ型(向肌层生长<50%),肌瘤最大径≤6cm。术前均经彩超筛选。仪器使用美国产SonoSite180便携式彩超仪,探头频率为3.5MHz。日本产蛇牌官腔电切镜。

  • 标签: 宫腔镜 电切手术 粘膜下子宫肌瘤 超声监测 妇科手术 宫腔
  • 简介:目的研究钙粘蛋白(E-CD)及相关蛋白α-,β-和γ-连环蛋白(catenin)胃癌表达并探讨这些分子与各种临床病理特征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nvision二步法)对62例胃癌进行了E-CD,α-catenin、β-catenin和γ-catenin蛋白表达检测。结果在62例胃癌,E-CD、α-catenin、β-catenin和γ-catenin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5%、48.3%、25.8%和87%。E-CD管状腺癌、低分化腺癌和粘液腺癌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35.796和41.6%;管状腺癌、低分化腺癌和粘液癌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4%、21.4%和16.6%。E-CD和α-catenin管状腺癌表达显著高于低分化腺癌和粘液腺癌(P<0.05和P<0.01)。E-CD、α-、β-和γ-catenin表达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淋巴管浸润、神经浸润无显著相关性。尽管β-catenin表达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联系,但随胃癌分化程度降低,其表达明显下降。结论细胞粘附分子如E-CD、α-catenin和B—catenin表达降低与胃癌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E-cadherin-catenin复合物功能丧失与胃癌肿瘤浸润有一定联系。

  • 标签: 钙粘蛋白 E-CD Γ-连环蛋白 胃癌 病理特征 恶性肿瘤
  • 简介:目的观察早期胃癌组织GTP酶激活蛋白SH3功能区结合蛋白G3BP1和G3BP2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择早期胃癌组织89例和正常对照组织3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两组G3BP1蛋白和G3BP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早期胃癌组和正常组G3BP1阳性率分别为87.64%和60.00%,G3BP2阳性率分别为86.51%和54.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早期胃癌G3BP1和G3BP2表达均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P=0.000);早期胃癌组织G3BP1与G3BP2表达呈正相关(rs=0.252,P=0.017)。结论早期胃癌组织G3BP1和G3BP2呈高表达,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紧密相关,两指标异常表达可能在早期胃癌发生和发展重要作用。

  • 标签: 早期胃癌 G3BP1 G3BP2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目的研究24h食管阻抗-pH监测,熟练配合及护理对检查成功重要性。方法通过对637例患者行24h食管阻抗-pH监测,对患者进行充分术前准备、熟练配合及术后护理。结果637例患者通过充分术前准备、心理护理、熟练配合及术后护理,均取得监测成功。结论充分术前准备、心理护理、熟练配合及术后护理,直接关系到监测成功与诊断准确性。

  • 标签: 食管阻抗-pH监测 胃食管反流病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