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尿路感染是泌尿系统获得性感染性疾病,可以反复发作,久治不愈,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其常见的类型是细菌感染,可以是明显的膀胱刺激征,也可以有无症状性菌尿或严重的毒血症。其发病率据我国普查资料占人口的0.91%,其中女性占多数。我们近年来在临床上使用药物治疗复发性尿路感染的同时配合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 标签: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复发性尿路感染 护理技术 药物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食管静脉曲张(EV)经内镜下套扎序贯硬化(EVLS)根除治疗后影响复发的因素。方法对61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行EVLS治疗达到根除标准后随访2年,依据复发时间分为高危组(24月内复发)与低危组(24月内未复发),收集食管静脉曲张经内镜治疗达到根除标准时患者的生化及随访期间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年内食管静脉曲张复发24例(39.3%),未复发37例(60.7%);高危组与低危组在出血、脾功能亢进、糖尿病和中/重度腹水的发生率以及Child-Pugh评分、血清白蛋白、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和超声测量门静脉直径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进一步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血史、中/重度腹水和糖尿病病史(OR值分别为9.7,6.5和10.8)是食管静脉曲张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出血、中/重度腹水、糖尿病是食管静脉曲张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对该类患者应积极随访和再治疗。

  • 标签: 食管静脉曲张 内镜根除治疗 复发 危险因素
  • 简介:质子泵抑制剂广泛应用于临床,不仅使消化性溃疡的疼痛症状很快得到控制,同时也使溃疡的愈合率达96%,取得了公认的疗效。不过,消化性溃疡愈合的后,一旦停药,6~12个月内又有80%溃疡复发。笔者1999—01/2000—01选择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活动期)病人50例,用沈阳东宇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潘

  • 标签: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潘托拉唑 消化性溃疡 复发 维持治疗 预防
  • 简介:目的探究早期血浆置换用于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yperlipidemicacutepancreatitis,HLAP)的疗效以及对预后和远期复发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解放军第180医院就诊的90例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基础上的强化降脂治疗,实验组患者联合早期血浆置换,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d、7d后的血清淀粉酶(AMY)、总甘油三酯(TG)、降钙素原(PCT)和钙离子(Ca2+)水平,并发症发生率以及ICU留治和住院时间,分析两组患者28d死亡风险和12个月复发情况的差异。结果治疗7d后,两组的AMY、CRP、TG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Ca2+水平明显升高(P<0.05),其中,实验组治疗1d和7d后的AMY、CRP、TG明显低于对照组,Ca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ICU留治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的28d死亡率分别为20.00%(9/45)和6.67%(3/45),实验组的死亡风险明显低于对照组(HR=0.303,P=0.047)。对照组和实验组的12个月内的复发率分别为13.89%(5/36)和2.38%(1/42),实验组的复发风险明显低于对照组(HR=0.163,P=0.042)。结论在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应用早期血浆置换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病情,减少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患者近期死亡和远期复发风险。

  • 标签: 重症胰腺炎 高脂血症 降脂治疗 血浆置换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清热利胆中药结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总管复发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于我院治疗的160例复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两组患者均先行十二指肠镜治疗,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添加清热利胆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胆汁引流量、治疗前后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淀粉酶水平以及腹痛、发热、黄疸等临床症状积分。结果术后第1天两组胆汁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5、7天,观察组胆汁引流量多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TBIL、ALT、AST与AMY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腹痛、发热、黄疸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利胆中药结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总管复发结有利于胆汁的引流,降低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淀粉酶水平与临床症状积分。

  • 标签: 胆总管结石 十二指肠镜 清热利胆中药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MRI弥散加权成像(DwI)与动态增强扫描(DCE)序列联合应用在肝细胞癌(HCC)患者手术切除术后检出复发微小肝癌(mHCC)的诊断价值。方法在43例肝细胞癌患者手术切除术后行MRI、DWI和DCE扫描序列,以早期发现复发癌灶。结果在术后1年,43例HCC患者中发现54个复发病灶;DWI联合DCE对复发的mHCC判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9.5%、97.1%和94.4%,DCE单独诊断的敏感性为63.2%,特异性为88.6%,准确性为79.6%,而DCE单独诊断复发mHCC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最低,分别是60.O%,67.7%和64.8%(P〈O.05)。结论在MRI检查中应用DWI和DCE扫描序列联合检测能显著提高对复发的mHCC的发现率。

  • 标签: 肝细胞癌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弥散成像 诊断
  • 简介:目的评价目前的食管癌单纯放射治疗对病人预后影响,寻求不同长度食管癌放射治疗的方法。方法234例食管鳞癌病人,均采用上下各廷长3~5cm,宽在肿瘤外1cm以上的设野方法,给予DT60~70Gy/30~35次/6~7周的单纯放射治疗。结果3年内照射野内总的局部复发、未控率53.4%与食管病变厚度呈正相关性,与其病变长度在10cm内基本上是正相关(P<0.005)超长者呈负相关(P<0.005),但其长度与野外淋巴转移呈正相关(P<0.005)。结论食管鳞癌的放射治疗病变长度较短者,应以局部治疗为主;超长食管癌的放射治疗应根据肿瘤转移的特点,放射野应适当地放大。

  • 标签: 食管鳞癌病变 长度 厚度 食管肿瘤 放射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宫腔镜刨削系统(IBS)对子宫内膜息肉合并不孕症患者治疗后对月经、子宫内膜厚度及复发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3月-2023年3月期间在我院妇科治疗的80例子宫内膜息肉合并不孕症患者为调查对象,随机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以40例为每组人数,常规组以传统宫腔镜电切术为主要治疗方案,研究组以IBS宫腔镜创削系统切除为主要治疗方案,分析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阴道流血时间更短(P<0.05)。研究组术后半年复发率及妊娠率均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术后一年复发率及妊娠率均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更高,P<0.05。结论:应用IBS宫内创削系统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合并不孕症患者的效果显著,具有一定安全性,同时能够改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降低复发率,提升妊娠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宫腔刨削系统 子宫内膜息肉 不孕症 复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