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25%,占癌症死亡病因的第三位。男女比例2.3:1,男性高于女性,好发年龄60—79岁,近年来有发病年轻化趋势。肺癌发病与吸烟、职业致癌因子、空气污染、饮食和营养、结核、精神因素及家族遗传等因素有关。肺癌大体分型可分为:(1)中央型,(2)周围型,(3)弥漫型。

  • 标签: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鉴别诊断 CT诊断 结节性 孤立 全身恶性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孤立结节型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SBAC)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86年1月2007年5月收治的20例SBAC,均在初诊时误诊,总结其发病特点并分析误诊原因。结果19例手术切除,1例延误致丧失手术机会,术后随访至2007年5月,5例死亡,2例失访,术后5年生存率57.9%。结论SBAC发病率低、无特征性临床表现,纤支镜及痰液细胞检查阳性率低,故易误诊,及时手术可达较好治疗效果。

  • 标签: 肺泡细胞癌 孤立结节型细支气管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 简介:目的对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在孤立性肺结节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就诊于我院的单发孤立性肺结节患者60例,均给予多层螺旋CT动态扫描,对动态扫描增强后CT值改变情况、多层螺旋CT动态扫描与病理学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恶性结节增强扫描后其CT值增高明显,显著高于良性结节,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选择增强扫描后CT值改变≥20HU诊断为恶性结节,〈20HU诊断为良性结节,对CT增强扫描和病理学诊断在孤立性结节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χ2=1.40,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良恶性结节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协助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

  • 标签: 孤立性肺结节 CT 动态扫描 诊断
  • 简介:输液微粒是指在输液过程中进入人体的非代谢性颗粒杂质,其直径一般只有1—25μm,也可为50-300μm或更大的颗粒。肉眼只能见到50μm以上的微粒。临床护理工作中静脉输液是护理技术操作的重中之重,静脉输液技术在临床应用以来,输液方法已发展为多途径、快速度、长留置的趋势,对输注液体的安全性更为重视,不仅要近期无热原反应,也追求远期无反应无微粒、无污染

  • 标签: 静脉输液技术 微粒污染 预防 护理技术操作 临床护理工作 热原反应
  • 简介:氧疗是治疗或辅助治疗许多疾病的重要方法.用氧者一般是危重,呼吸功能不全和各种大手术后的病人,他们呼吸道抵抗能力低,创伤大,有报导由输氧污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占82.4%[1].氧气湿化液及输氧装置的污染已得到证实,并引起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及护理专家的重视,因此对其减少带菌量,控制医院内感染有许多探讨.

  • 标签: 输氧装置 污染 监测 控制进展
  • 简介:目的探讨振胶囊联合坦度螺酮胶囊治疗支气管哮喘伴发焦虑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76例支气管哮喘伴发焦虑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合用组为振胶囊胶囊联合坦度螺酮胶囊治疗,单用组为坦度螺酮胶囊,疗程为6周。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用症状量表(TESS)评定用药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周末,合用组有效率为86.84%,单用组有效率为73.6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2.08,P〈0.05)。两组TESS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5.22,P〈0.05)。结论振胶囊联合坦度螺酮胶囊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伴发抑郁患者疗效好,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 标签: 振源胶囊 坦度螺酮胶囊 支气管哮喘 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