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AECOPD)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清脑钠肽(BNP)D-聚体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AECOPD患者8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87例、健康对照者50例,分别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稳定期及健康对照者血清NSE、BNPD-聚体水平。结果AECOPD患者血清NSE、BNPD-聚体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AECOPD患者血清中NSE、BNPD-聚体水平显著高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P<0.05)。结论动态监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NSE、BNPD-聚体水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较好预测作用。

  • 标签: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脑钠肽 D-二聚体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简介:透明质酸(HA)系N-酰葡糖胺与D葡糖醛酸组成粘多糖,细胞外基质(ECM)重要组成部分。肺脏富含HA,它由间质细胞特别是成纤维细胞合成,然后通过淋巴循环入血。现代医学研究表明,HA在肺ECM中具有多种重要功能:它具有水合作用,维持内环境稳定,维持细胞结构功能,调节炎症反应,影响组织修复及重构,以及在各种呼吸系统疾病中保护肺组织免受损伤,因此HA日益受到呼吸界学者重视,现综述如下。

  • 标签: 呼吸系统疾病 透明质酸 细胞外基质 现代医学研究 葡糖醛酸 细胞合成
  • 简介:在X线诊断范畴内,征象综合征多散见于各类杂志和书籍内,而在教科书中反而较少编辑。在临床诊断中遇到这种情况屡感不便。现将常见少数几个征象综合征介绍给临床医师,作为诊断时之参考。1轮廓征(SihouetteSign)1945年此征由Robbin氏提出,Felson氏1950年详加阐明。应用此征来推断肺部病变在胸相上前后位置。根据心脏与升主动脉在胸腔内靠前,来分辨肺部病变前后位置。若轮廓同病变重迭部分模糊,说

  • 标签: X线表现 轮廓征 肺部X线 肺部病变 综合征 肺静脉畸形引流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支气管针吸活检在肺/或纵隔疾病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附属医院2014年01月-2017年06月接受超声内镜引导下支气管针吸活检(EBUS-TBNA)或传统支气管针吸活检(cTBNA)检查142例患者医疗记录,对两组患者病理学检查结果、阳性率、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EBUS-TBNA组77例患者共穿刺158组淋巴结,cTBNA组65例患者共穿刺134组淋巴结,EBUS-TBNA组阳性率、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为:65.8%、86.1%、100%、87.0%、100%、33.3%,cTBNA组阳性率、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为:41.8%、60.7%、100%、63.1%、100%、14.3%;两组患者对检查耐受性均较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对影响病理阳性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病灶越大病理阳性率越高,穿刺次数越多,病理阳性率越高,EBUS-TBNA组cTBNA组病理阳性率高。结论EBUS-TBNA具有较高诊断阳性率、灵敏度以及准确度,且未增加相关并发症,在肺/或纵隔疾病诊断中具有更高价值。

  • 标签: 传统支气管针吸活检(cTBNA) 超声内镜引导下支气管针吸活检(EBUS-TBNA) 肺和/或纵隔疾病
  • 简介:目的:考察脊柱手术患者术后呼吸功能呼吸机力变化,为患者术后治疗及护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比较130例接受脊柱手术治疗患者术前及术后1d2d时肺活量、潮气量、最大呼气压、最大吸气压、呼气耐受时间吸气耐受时间。并比较不同手术部位、手术时间患者呼吸功能呼吸肌力变化差异。结果脊柱手术患者术后1d呼吸功能及呼吸肌力显著降低(P<0.01),术后2d呼吸功能及呼吸肌力与术后1d相比有些许回升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胸椎手术患者术后呼吸功能及呼吸肌力下降比例显著高于颈椎腰椎手术患者(P<0.01),且颈椎手术患者高于腰椎手术患者(P<0.05)。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呼吸功能及呼吸肌力降低水平显著低于肿瘤患者(P<0.05)。结论脊柱手术患者术后呼吸功能及呼吸肌力显著降低,且胸椎手术肿瘤手术对患者呼吸功能及呼吸肌力影响较大。

  • 标签: 脊柱手术 呼吸功能 呼吸肌力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指导下液体管理能否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患者预后。方法选择我院RICU中心ICU近两年中重度ARDS机械通气患者60例病人,按是否应用超声指导液体管理分为两组,即传统液体管理组(传统组)超声指导下液体管理组(超声组),分别收集两组病人7天内液体平衡、氧合指数、序贯器官衰竭(sequentialorganfailureassessment,SOFA)评分、创机械通气时长、住ICU天数、28天生存率,对比两组之间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对比传统组,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超声组累积液体正平衡均更低(P<0.001);超声组患者第1、3、5、7天氧合指数均高于传统组(85±8.8vs81±8.6,118±10.0vs112±9.6,155±14.0vs146±12.9,185±15.6vs171±18.0,P<0.05),超声组在第1、3天SOFA评分与传统组无显著差别(10.2±3.1vs10.5±2.8,9.5±3.0vs9.8±2.6,P>0.05),而在第5、7天明显低于传统组(7.2±2.3vs8.5±2.5,4.3±1.5vs5.5±2.0,P<0.05);对比传统组,超声组创机械通气时间更短(8.8±2.0vs10.6±2.8,P<0.05),住ICU天数更短(10.5±2.1vs13.0±3.5,P<0.05),但28天死亡率无显著差别(33.3%vs26.7%,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方法,超声指导方法更有利于ARDS患者限制性液体管理实施;超声指导液体管理可以更好地改善氧合器官功能,缩短创机械通气时间减少住ICU天数,但不能降低28天死亡率。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液体管理 超声 血管外肺水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对小细胞肺癌诊断与临床特征之间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月到2017年10月在禹城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小细胞肺癌患者68例(A组)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8例(B组),血清ProGRPNSE对小细胞肺癌诊断价值与临床特征关系进行研究。结果A组患者治疗前血清ProGRPNSE浓度高于B组患者(P<0.05),血清糖类癌抗原199(CA199)浓度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血清ProGRP,NSE,CA199浓度对于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诊断,最佳截断值分别为65.38(pg/mL),14.89(ng/mL),40.12(U/mL),约登指数分别为87.00%,66.00%,16.25%,肿瘤直径与血清ProGRPNSE浓度数据之间呈正相关(P<0.05),出现淋巴转移患者血清ProGRPNSE浓度高于未出现淋巴转移患者(P<0.05)。结论血清ProGRPNSE可以作为小细胞肺癌患者诊断标记物,ProGRP诊断价值高于NSE,但是在实际临床工作中,还需要从患者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综合诊断。

  • 标签: 胃泌素释放肽前体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小细胞肺癌 化疗
  • 简介:目的探索肠结核正确诊断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33例肠结核患者临床表现及诊治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外科手术11例,内科治疗22例,治愈率100%。结论内科治疗仍是肠结核主要治疗方法,及时外科干预防治肠结核并发症必需手段。

  • 标签: 肠结核诊断 治疗方法 内科治疗 临床表现 外科手术 外科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灌洗治疗创伤性肺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创伤性肺张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纤支镜吸痰及灌洗术,每日1~2次,并观察肺张改善情况.结果完全治愈37例,占97.4%,其中灌洗1次者26例,2次者9例,3次者2例,灌洗后1d内肺复张者23例,2d内肺复张者11例,3d内复肺复张者3例.1例患者因肺复张不全继发重症肺部感染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放弃治疗.本组所有病例在灌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纤支镜灌洗治疗肺临床疗效显著,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纤支镜 肺不张 灌洗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康惠尔透明贴治疗静脉炎效果。方法将56例因留置针所致静脉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直接用康惠尔增强型透明贴,对照组用50%硫酸镁湿敷患者。结果治疗组:治愈率55.3%,显效23.3%,有效23.3%。对照组:治愈率23.1%,显效率38.5%,有效率34.6%,无效率3.8%。结论康惠尔增强型透明治疗静脉炎有效方法,起效快捷,操作简便,安全可靠。

  • 标签: 康惠尔增强型透明贴 治疗组 静脉炎 硫酸镁湿敷 对照组 安全可靠
  • 简介:目的探讨硫酸镁佐治对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呼出气氧化氮(FeNO)血清干细胞因子(stemcellfactor,SCF)影响.方法100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硫酸镁治疗,治疗后分析效果,治疗前后测定患者FeNOSCF.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患者FeNOSCF均有明显降低,并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硫酸镁佐治重症哮喘可以减少FeNOSCF,从而改善病情.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硫酸镁 呼出气一氧化氮 血清干细胞因子
  • 简介: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混合感染病例特点.方法对南京市胸科医院实验室培养阳性10389例菌株,经菌性鉴定为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混合感染223份样本,共70例患者培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可以互为先后顺序感染,也可以同时感染,以先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感染非结核分枝杆菌为多.结论对于特殊人群治疗效果欠佳患者,应定期、多次进行相关培养、菌型鉴定药物敏感试验,尽早发现存在混合感染及时调整治疗.

  • 标签: 非结核分枝杆菌 混合感染 病例分析 培养结果 药物敏感试验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检测方法不同检测标本在结核杆菌检测结果中意义。方法选取本科室收治初次我院就诊并临床诊断符合“肺结核”标准158例患者痰液肺泡灌洗液,对所有的标本均进行两次抗酸染色涂片、两次快速培养检测结核杆菌(1次及1次以上阳性均记为阳性)。结果1.快速培养法结核杆菌检出率高于抗酸染色涂片法;2.肺泡灌洗液结核杆菌阳性率均高于痰液。结论快速培养法临床工作中确诊结核病首选方法,肺泡灌洗液能有效提高肺结核诊断率。

  • 标签: 结核 肺泡灌洗液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气道炎症特点。方法测定95例COPD患者加重期和缓解期及30例健康人血清和诱导痰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浓度血清中诱导型氧化氮合酶(iNOS)浓度。结果COPD患者加重期和缓解期MPOiNOS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且加重期高于缓解期患者。痰中MPO水平高于血清中MPO水平。结论MPO、iNOS作为炎性介质酶均参与了COPD气道炎症过程。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INOS MPO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COPD患者 健康对照组
  • 简介:慢阻肺在缓解期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可以提高呼吸肌肌力耐力,降低呼吸效率,缓解呼吸肌疲劳,增加肺泡通气,改善呼吸功能,缓解呼吸困难,提高生活质量。但由于存在依从性问题,严重影响呼吸锻炼效果。本文通过对影响患者呼吸锻炼依从性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探讨其护理对策。

  • 标签: 呼吸功能锻炼 依从性 慢阻肺 患者 呼吸肌疲劳 缓解呼吸困难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凝血功能变化及其与血气分析相关性.方法检测97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前(A组)治疗后(B组)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及D-聚体(D-D)、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氧化碳分压(PaCO2),与健康体检者(C组)作比较,并分析动脉血气与凝血指标的相关性.结果A组患者FBG及D-D显著高于B组C组(P〈0.01),B组患者FBG及D-D显著高于C组(P〈0.01),而PT、APTT、TT差异无显著性(P&gt;0.05);FBG与PaO2呈显著负相关,与PaCO2呈显著正相关,D-D与PaO2呈显著负相关,与PaCO2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在COPD发展过程中,存在高凝状态,监测FBG及D-D变化,有助于了解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为适时采取有效抗凝措施改善预后提供依据.

  • 标签: COPD 凝血功能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血气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治疗效果。方法将100例NRDS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均给予机械通气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气管内滴入肺表面活性物质,剂量为100mg/kg。结果治疗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通气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气分析与对照组同项比较,(P均〈0.05或〈0.01);治疗组治疗后各时段机械通气参数FiO2、VEI、MAP与对照组同项比较,(P均〈0.05或〈0.01)。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对NRDS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 标签: 肺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 作者: 廖虹姗
  • 学科: 医药卫生 > 呼吸系统
  • 创建时间:2022-09-04
  • 出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1年第18期
  • 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江西赣州341000
  • 简介:目的:探究头孢呋辛联用炎琥宁方案应用于急性支气管炎疾病治疗方面的作用影响。方法:2020年4月2021年4月,选择我院急性支气管炎患者10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主要会用到头孢呋辛、利巴韦林针剂、氯化钠溶液以及葡萄糖溶液,将这几种物质按照配比均匀混合后为患者进行医治。研究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主要会用到头孢呋辛、炎琥宁、氯化钠溶液及葡萄糖溶液,同样将这四者依照既定配比均匀混合后卫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段疗程后,根据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表现进行评析。结果:根据统计可知,研究组、对照组在治疗有效率方面具有较大差距,研究组数值水平居高(P<0.05)。观察两组患者症状治疗情况,研究组患者症状消失用时更短(P<0.05)。结论:联用头孢呋辛与炎琥宁医治急性支气管炎症状,不仅可以加快治疗进程,还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头抱呋辛;炎琥宁;急性支气管炎
  • 简介:纤支镜检查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应用于临床以来,技术日臻成熟,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而肺肺部疾病常见X线征象,可由各种疾病引起。我院自1996年5月2004年5月共244例患者因肺张而进行纤支镜检查。现将其纤支镜检查镜下改变结合细胞学、细菌学检查进行综合分析,以探讨运用纤支镜检查对肺诊断价值。

  • 标签: 纤支镜检查 肺不张 检查结果分析 肺部疾病 细菌学检查 X线征象
  • 简介:目的:探析血清IL-13TNF-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中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分析在我院接受治疗52例慢阻肺(稳定组20例和加重组32例)哮喘(急性组27例,缓解组30例)患者及30例健康者临床资料。比较血清IL-13、TNF-α在各组中表达水平,相关性分析哮喘患者各组及慢阻肺患者各组中血清IL-13、TNF-α关系。结果哮喘患者急性组血清IL-13、TNF-α浓度明显比缓解组、对照组高(P均<0.05);急性组、缓解组患者血清Ig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缓解组IgE水平明显低于急性组(P均<0.05)。缓解组IL-13与TNF-α呈正相关(r=0.47,P<0.05)。急性和缓解组IL-13与IgE均呈正相关(P<0.05)。慢阻肺患者加重组IL-13、TNF-α水平均明显比稳定组对照组高(P均<0.05)。加重组患者血清IL-13与TNF-α呈正相关(r=0.91,P<0.05。结论哮喘慢阻肺急性加重期IL-13TNF水平较高,炎症可能参与其病理过程。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白介素13 肿瘤坏死因子-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