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输出功率下,双极射频消融装置对不同厚度离体心房组织消融至透壁所需的时间及使用阻抗指标评价透壁性时的病理学检验,从而确定国产消融装置的合理输出功率.方法20头猪屠宰后马上获取猪心,立即浸入4℃的生理盐水溶液中,清洗后制备离体心房组织.使用自行研制的输出功率可调式双极射频消融装置及消融钳,分别使用25W、30W及35W的输出功率对离体心房组织进行消融.消融线间隔约5mm,彼此间平行.消融透壁的指标是消融时该处同时测定的电阻抗大于100Ω.依次使用相同的输出功率,记录对不同厚度心房组织完成消融所需时间.消融完成后,沿两条消融线中点依次剪开心房组织,肉眼检查消融效果,测量消融线处组织厚度.按消融组织厚度,将心房组织分成<2mm、2~4mm(≥2mm,<4mm)、4~6mm(≥4mm,<6mm)及≥6mm4组.对应于不同输出功率和厚度,将心房组织分为12个区组.分别随机挑选每个区组的心房组织10块,将心房组织浸入多聚甲醛溶液,固定后心房组织使用石蜡切片,Mason三色法染色,显微镜下检验是否透壁.结果实验共有350条消融线到达透壁指标.4~6mm及>6mm组的心房组织消融完成时间明显长于<2mm组心房组织[(12.4±0.9)s比(24.3±0.3)s,P=0.042;(12.4±0.9)s比(35.9±0.3)s,P=0.001].消融完成时间在输出功率25W与35W间有显著差异[(28.9±0.5)s比(16.9±0.5)s,P=0.010].心房组织厚度与消融完成时间呈正相关.单次消融到达消融透壁指标时的病理透壁率为0~60%,随心房厚度增厚而降低,随输出功率增加而升高.结论心房组织的消融完成时间随射频输出功率增加而缩短,并与心房组织厚度呈正相关.单次射频消融的透壁率较低.综合考虑消融所需时间、透壁率及安全性,输出功率在30~35W是国产消融仪较为合理的射频输出功率.

  • 标签: 双极射频消融 组织厚度 输出功率 消融完成时间 透壁率
  • 简介:依据美国一些杂志刊登的文章报道,以额外加糖的形式造成果糖饮食的人群,其患高血压的危险大大增加。实验结果表明,削减饮食和饮料中所含的大量果糖用量,可能会降低其患高血压的风险。

  • 标签: 高果糖 高血压 饮食 实验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春回大地,意气焕发,在全国欣欣向荣的大好形势下,心血管领域迎来了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简称十一·五计划)“高血压综合防治研究”,研究课题中包括多个分题.“血压正常值干预研究”是其中主要分题之一。

  • 标签: 血压正常高值 综合防治 高血压 心血管 意气
  • 简介:黏度血症”是以血液黏度增高为主要表现的病理综合征。血液黏度增高后.血流缓慢,全身组织供血差.细胞得到的氧气和营养明显减少,病人最初表现为:头痛、眩晕、耳鸣、四肢麻木和肌肉肿胀:继而病情发展.因血流缓慢而使各种成分相互凝集.可促进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和心绞痛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恶化:最后导致部分血管完全栓塞.由此诱发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如心绞痛、心肌缺血、心肌梗死、脑梗塞和全身瘫痪.严重危及生命。黏度血症特别好发于中老年人和某些特异体质者(如红细胞压积增高者)。

  • 标签: 高黏度血症 饮水疗法 红细胞压积增高 心脑血管疾病 血液黏度 血流缓慢
  • 简介:近日《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mCollCardiol)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对于糖尿病风险较高的患者[合并2-4个新发糖尿病(NOD)危险因素],每日服用剂量阿托伐他汀(80mg/日)时或应考虑降低剂量(JAmCollCardiol,2013,61:148—152)。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高剂量 美国心脏病学会 治疗 危险因素 每日服用
  • 简介:新的研究确认乳房密度增高并不升高癌症死亡的风险。高密度乳房组织使乳房X光检查很难看到乳腺癌。高密度乳房含腺体和纤维组织多,而脂肪组织少。过去的研究发现,乳房密度的女性更容易患乳腺癌。

  • 标签: 乳房X光检查 密度 风险 癌症 女性 乳房组织
  • 简介:征性心脏病是产科领域特有的心脏病,占妊娠并心脏病的5%,病势凶猛,对母婴安全威胁很大。我院1997~1998年6月明确诊断妊征性心衰16例,采取药物治疗心衰,适时终止妊娠和护理综合措施,收到良好效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6例患者中1例经产妇,15例初产妇,年龄22~35岁,平均27.5岁,孕34~35周2例,孕36~40周13例,大于40周1例,临床表现:血压22/14~28/17KPa,水肿,蛋白质均++至++++,6

  • 标签: 妊高征 心力衰竭 治疗 护理
  • 简介:脑血管病是造成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是成人致残的主要病因,其中以缺血性脑血管病所占比例最大。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常见病因,文献报道30%~60%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可归因于颈动脉狭窄。近年来,随着血管内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滤网装置的使用逐渐增多,使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在提高疗效的同时,并发症发生率不断下降,因而滤网装置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高危颈动脉狭窄患者CAS中。作者观察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介入放射诊断治疗中心2005年1月至2006年5月间,在滤网装置保护下,行CAS治疗的126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滤网装置 疗效分析 缺血性脑血管病 保护 高危颈动脉狭窄
  • 简介:目的:观察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ILIB)治疗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将87例缺血性脑病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2例加用ILIB治疗,比较两组间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LIB治疗缺血性脑病可提高疗效,减少病残率。

  • 标签: 低能量HE-NE激光 血管内照射 ILIB 缺血性脑病
  • 简介:目的:观察磁化量子血疗对粘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全部病人入院后停用影响血粘度、血小板聚集的药物,采用磁化量子血疗,每周3次,12次为1疗程.治疗前、后作血粘度,血小板聚集集率,体外血栓形成试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患者胸闷、头晕等症状明显改善,治疗前、后血粘度,血小板聚集率,体外血栓形成试验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论:磁化量子血疗对粘血症有确切疗效.

  • 标签: 磁化量子血疗 高粘血症 疗效
  • 简介:一项小型研究显示,使用微创外科技术植入主动脉反搏装置C-Pulse,能使晚期心力衰竭(心衰)门诊患者获益。该装置可成为左室辅助装置(LVAD)的替代。作者WilliamTAbraham博士(Ohio州立大学)表示,“C-Pulse系统非血液接触的特点使其能间歇性关闭,患者不会被装置所限,有利于个人卫生和便利……该装置每天应至少使用20h。”

  • 标签: 左室辅助装置 心力衰竭患者 门诊患者 IABP 早期 治疗
  • 简介:近日,来自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的研究团队发现,饮食结构会改变基因组中特别不起眼的部分,从而影响后代的身体指标。这一发现可以解释为什么之前很多研究未能完全解释某些疾病会遗传给下一代,例如2型糖尿病、肥胖症。研究证实孕妇高脂肪和糖饮食容易引发子孙后代的代谢问题,增加后代患肥胖相关疾病的风险。甚至于这种影响会延续三代以上。

  • 标签: 伦敦大学 高糖饮食 饮食结构 玛丽 地铁报
  • 简介: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血液(intravascularlaserirradiationofblood,ILIB)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它是通过纤细柔软的光导纤维将激光导入血管内直接照射循环血液,具有广泛、良好的临床效果,作者采用ILIB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96例,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 ILIB 血管内照射治疗 He—Ne激光 脑血管病 血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钬激光结合输尿管镜腔内治疗泌尿系结石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采用钬激光联合输尿管镜治疗泌尿系结石285例。结果单次手术结石粉碎率达94.39%(269/285)。结论钬激光联合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安全、有效,适合临床推广。

  • 标签: 钬激光碎石术 输尿管镜 泌尿系结石
  • 简介:血流导向装置(flowdiverter,FD)作为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重大突破,体现出从动脉瘤囊内填塞到载瘤动脉重塑治疗理念的转变,为复杂性动脉瘤的治疗带来了全新的方法.国际动脉瘤治疗研究(InternationalStudyofAneurysmTherapy,ISAT)和最近发表的Barrow破裂动脉瘤研究(TheBarrowRupturedAneurysmTrial)均已证实,在经过选择适应证的病例中,血管内治疗优于开颅手术夹闭动脉瘤.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血流动力学 血流导向装置 血管内介入治疗
  • 简介:美国学者Miller等发现,使用持续左心辅助装置能显著改善等待心脏移植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心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作者选择133例心衰终末期需心脏移植的患者,置入左心辅助装置,随访180d。观察终点事件为:接受心脏移植、心血管康复、在药物支持下仍适合于接受心脏移植。结果显示,持续左心辅助泵使用中位时间为126(1~600)d,6个月存活率为75%(100例),12个月存活率为68%。

  • 标签: 心脏移植患者 左心辅助装置 血液动力学 心功能状态 左心辅助泵 美国学者